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重生之钱倾天下 >

第13部分

重生之钱倾天下-第13部分

小说: 重生之钱倾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多的国企人才都有心思下海,可是又怕下来了就再也回不到陆地上,所以都在等一个时机。现在这个阶段想要找到满意的人才,要么你做的非常有前景,要么你非常有……”侯超凡食指和拇指碾了碾,做了一个数钱的动作。
这时旁边一人插话进来,他说道:“我觉得你……小王你想找经理人,最好不要从现在的国企找,他们这些人毛病多的很,一不小心你和你的公司就能被他们玩坏。上次我和省某配件公司谈业务,他们经理一开口就问我有多少个返点,你说这种人哪能用的放心。”说完气吁吁的灌了一口茶水,一脸不快。
王猛听了点点头,这个时候市场非常的混乱,明目张胆要好处要回扣更是明目张胆。他还记有一次去饭店吃饭,要求进包厢,当时服务员就说包厢属于公款消费,如果不足六百需要补足六百。一句话让那时候的王猛灰溜溜的跑出了饭店,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去过那一家返点吃饭。
用这种人的确非常的危险,可是……王猛看着这人问道:“抱歉,请问您贵姓呀?”
“我姓张,弓长张,张一元。”
“原来是张大哥!”王猛顺杆子就往上爬:“张大哥,那你给我出个主意呗,好使我给你点子费。”
点子费也算是这个时期流行的东西了,到处都有各种点子公司,其实换到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创意公司。只不过现在的点子公司非常坑爹,他们类似于创意和公关之间,很多时候的出谋划策最终的解决办法就是用钱公关。一开始时还好,后来几乎要臭大街,也没有什么人再办点子公司。
张一元笑笑,他说道:“其实你可以培养自己的经理人才,从大学招聘应届毕业生,自主培养起来。如果你能等的及,两三年内就独当一面。”
  
第19章 绝不

聊天谈话最让人觉得尴尬的事情有两件。
第一件是冷场,说着说着大家都没话说了,问题出在哪也不知道,谈话的彼此都会很尴尬,有一种道不同的错觉。你想,说话都能说道无话可说,如果是一路人,那怎么会没话说呢?
第二件就是有个别人没有存在感,这种事只有到了聊天谈话的结束时才会显露出来。哦,你好,你是?坐在一起很久了居然不知道还有个人,你说尴尬不尴尬?被忽略的因自身缺少存在感而尴尬,而主要的沟通者又因为忽略别人的存在而尴尬。
在坐的三人都是李书勤的弟子,若是用老年间的话来说,那就是亲如父子一般的亲传弟子。若是师父有红白喜事,徒弟红喜要开怀大笑,忙前忙后;白喜要磕头流涕,披麻戴孝。可以入说不是父子,胜似父子。
王猛前前后后加起来四五十岁的灵魂,处理这种事不敢说游刃有余,不过倒也不会犯上面两个错误。
王猛身子一偏,诚恳的看着三人中唯一一个还没有认识的年轻人,询问道:“大哥,您贵姓?”
那年轻人一双似睁开似挣不开的眼睛,微微弯起的眼缝,让人不知道他是笑,还是没有笑。看上去很温和的一个人,坐在沙发上,不如张一元和侯超凡那样端正,整个人斜靠在沙发的靠背上,双手在靠背肩头,翘着二郎腿,很随性的那么一个人。
他笑眯眯的看着王猛,也不知道是笑了还是没笑,说道:“免贵姓周,字舟,舟船的舟,周舟。”
“这个名字倒是很别致。”王猛奉承了一句,起这名字的人怕也是起花眼了,最后随便说了一个。他脑子里想着乱七八糟的东西,嘴里却说着另外一回事:“周大哥是做什么的?”
周舟呵呵笑了两声,斜靠着沙发换了一个坐姿,看得出李书勤和另外两人对此都习以为常。他说道:“怎么,想来摸摸我的底?小老弟,你现在的公司再大一点我才能有兴趣。”
对于这个答案王猛表示非常的遗憾,不过心里倒是有一点点好笑,也没有放在心上。
很快,三人就告辞了。
剩下的爷孙两人都进了李书勤的书房,
李书勤面沉如水,波澜不惊,看不出内心的情绪。他捧着一只狮球,不时吸上一小口。王猛乘机环顾四周,除了书还是书,只有百宝阁上放着七八只狮球和各种茶碗,看得出这个外公是一个喜好喝茶的人。
片刻,李书勤喝了一口茶汤后舒了一口气,才开口问道:“你搞的那个公司,是什么名堂?”
王猛微微一惊,他外公不喜欢他的父亲,连带着也不怎么喜欢他,所以这些年来往的不多,像今天这样开口就问他正在做的事几乎从来没有过。一时间王猛也不知道外公问这话,是单纯的随后一句开场白,还是正儿八经的关心起他的事业来。
略微整理了一下思路,朗声说道:“我注册公司性质的时候注册的是‘鼎盛文化传播责任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几乎囊括了所有涵盖的项目,目前推出鼎盛网吧这一块算是服务性的经营项目,尽量往高大上这一方面靠拢。从92南巡以来,改革开放的步子越来越大,中央高度肯定了改革的成果,高度统一了改革的认识。我不觉得有钱是一种各个层面的贫瘠,未来十年内,钱对于社会和性态的重要性就会被人们重视,未来二十年内钱是肯定一个人社会价值的衡量标准。就现在来说,发展、实现四个现代化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这就是大时代的车轮!”
李书勤不动声色,脸面上喜怒不形于色,可是内心满是震撼。他搞教学也好,搞学术也好,其实都离不开时事。从八几年的多次质疑改革开放到92年的路线肯定,社会悄然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可以说这是一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也不为过。李书勤看得明白,是因为他的年纪,他的阅历以及他的学识,可王猛这样一个小孩子,他就怎么能看的清楚里面藏着的东西呢?
要知道即使是现在,还有一小撮人在和主旋律唱反调,社会基层对富有的阶层依然抱着警惕甚至是敌视的目光和态度,很多人乃至到今天,都还不明白我们的国家到底发生了什么?!!!
王猛答非所问,他没有详细的说明自己到底是在搞什么名堂,但也说明白了,那就是借着历史滚滚车轮的力量,搭一个前所未有的顺风车。坐在这驾车上,未来能走到哪谁也不知道,后面的路到底是不是坦途也没有人看得见。
其实说来说去最终两个字就能解释发财!
突然间,李书勤对王猛这个小子来了一点兴趣。王学军那个蠢货就认识字,很多字连在一起他就会搞不清楚,肯定不会是他教的。李湘君这个孩子虽然也有一定的底子,但是从王猛看待事情的高度上来说,她还够不着。
望了望气定神闲的王猛,李书勤心里越发好奇起来。
“会下棋吗?”
王猛一愣,随即点点头,“跳棋还是五子棋?”
李书勤差点被喉咙里“围棋”两个字给呛死,他瞪了一眼搞怪的王猛,灌了一口茶汤,说道:“象棋会吗?”
……
王猛是个臭棋篓子,要说有多臭呢,上来就是两个炮换两个马,能拼就拼,不能拼创造机会也要拼。常言道乱拳打死老师傅,不过在象棋这方面乱拳倒是打不死老师傅的,李书勤最后还是赢了。不过过程吹胡子瞪眼那是必须的,很多时候可以互相妥协的拆招硬生生给王猛逼到你死我活的绝路上。你吃他一颗,他就反咬你一口,最后还是靠多出的一个炮才赢了王猛。
“杀心太重,这样不好,多钓钓鱼,写写字,修身养性藏气才是正道。”看着跃跃欲试再来一盘的王猛,李书勤很果断的将棋盘收了起来。以前对王猛的不满意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只剩下浓浓的好奇。好奇王猛从哪里得到了对时事的阅读能力,也好奇他这种杀心能走到哪一步。
其实就王猛自己来说,比其他人先知先觉二十年,若这样还要不断的妥协还不如老老实实做一个寓公。
杀心?
杀遍天下,胜者为王!
吃饭的时候外婆总是给王猛夹这个夹那个,外婆叫贺英梅,历史系教授。她比李书勤要开明很多,也明白有时候感情这种东西爆发了就拦不住,所以这些年主要就是她在两家之间不断的调和。对于王猛这个外孙能来,也是十分高兴。
其实李书勤一家除了李湘君外,还有两个男孩子。一个在沪上什么大国企里任职,另外一个小儿子在德国留学。
李书勤有时候对待一些事比较古板,有时候也不乏开明,这是一个矛盾的人。比如说食不言寝不语,这一条就绝对要遵守,而恰好王猛也崇尚这一条,所以一顿饭吃的静悄悄。
吃完饭外婆拉着王猛的手拉了拉家常,给王猛塞了一百块钱,就放他离开了。等王猛离开后,李书勤板着的脸才逐渐有了神色。他摸了摸下巴,对妻子贺英梅说:“老王家出了个大人才,咱们家以后说不得也得指望这小子了。”
贺英梅疑惑的望着老板,说道:“没发烧吧?你不是最不喜欢小虎吗?今天是怎么了?太阳打西边出来啦?”
李书勤惆怅的叹了一口气,摇头无言。
  
第20章 招聘

95年,大学生的分配问题开始逐渐浮出水面。尽管这个时候的大学生含金量很高,可是对口的企事业单位却没有那么多。每年全国都会有一大批大学生毕业,可是每年企事业单位没那么多员工退休啊!更何况在企事业单位中,顶替制一直都是最常态的新老血液互换的方式。
以园林系统为例,园林系统的顶替特别正常,某单位十多年就招了不到二十人。那单位的员工年纪平均多少?不到四十岁。老员工五十左右就会主动退下来给自己的孩子上,孩子不需要有多么高的学识和文凭,只要一份报告就能解决。退休后拿的退休工资并不比谁少,而一些能耐的员工的孩子,甚至可以顺着自己在岗时的薪水往下拿,不需要孩子继续去熬工龄,去熬评级。新员工进来才一千多,同样第一年上班的家属顶替员工就三千开路,这就是现下这个社会最常见的事。
越是封闭的企事业单位越是如此,特别是铁老大,问题更严重。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国企私改后一大批员工不愿意被遣散,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下一代。谁都没有想到企业单位的铁饭碗会被打碎,所以私改最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出现了很多关系到员工和员工家属未来工作的问题所产生的激烈冲突。
人才市场里的人并不多,学校依旧在不断的联系各个企业,希望能往里面塞人。前几年是企业联系学校,希望能从学校拿到更多的人才,才短短几年,供求关系就倒了过来。有些学生不想老老实实的去从基层干起,或者是路子比较野,想法比较多,这一类学生基本上都是人才市场的常客。
坐在小桌后的王猛百无聊赖之际突然想起来郭德纲的一个段子,一个考官要求应聘者在最短的时间里给考官留下最深的印象,结果应聘者啪的一下给考官一个大嘴巴,拔腿就跑。应聘者还没有到家,考官的电话就打来了,通知应聘者被录取了,尽快到公司报道。
这个笑话虽然有趣,却也说明了一个现象企业对求职者越来越苛刻,更多的求职者表现出更多的求职方式,普通的人已经很难突围,甚至双方都已经产生疲劳。想一想未来一个毕业生为了求职,个人应聘资料一投就是几十上百家甚至更多,每一个岗位的考官要面对数百甚至上千人的疲劳轰炸,大家都已经醉了。
好在现在这个时候,还不会那么恐怖。
王猛挂的牌子是【鼎盛文化传播责任有限公司】,招聘岗位经理人。来看的人多,不过留下的人几乎没有。若是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