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材料帝国 >

第327部分

材料帝国-第327部分

小说: 材料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原材料价格一旦失控,还会使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面临预算不足的威胁,这也是国家难以承受的。
  尽管有这么多的顾虑,但理顺价格体系仍然是不能不做的事情。重工业产品的价格如果长期得不到调整,重工业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最终拖累整个国家的发展速度。正是因为看到这一点,国家计委一直在筹划放开重工业产品价格的方案,到现在这个时候,整个价格改革已经是箭在弦上,随时就要启动了。
  王鸿生深知启动重工业产品价格改革的风险,也一直在寻求规避风险的手段。这段时间,他与不少地方的官员都进行过接触,探讨各地对于价格波动的承受能力。这次到安河来,他与柴培德也谈到了这方面的问题,但只得到了一个勉为其难的答复。不过,柴培德倒是建议王鸿生听一听秦海的意见,虽然在他们这个级别的官员眼里。秦海仅仅是一个民营企业家而已,但柴培德认为。秦海是一个颇有见解的人,或许能够给王鸿生一些另类的启示。
  早在上次秦海去王鸿生家里赴家宴的时候。王鸿生就对秦海的眼界颇为欣赏。听了柴培德的举荐之后,他便决定要与秦海就价格改革的问题面谈一次,听听这个思维敏捷的年轻人有什么高见。
  秦海拿起小小的工夫茶杯,欣赏了一下杯中碧绿的茶水,一饮而尽,赞了一声“好茶”,又向王鸿生的秘书道了声谢,然后回归正题,说道:
  “王主任。我觉得,价格波动,不外乎就是供求失衡吧。现在生产资料的供应是计划和市场双轨并行,如果要放开计划价格,其实就是把计划内的生产资料推向了市场。原来因为计划约束而买不到这些生产资料的单位,现在有资格购买了,市场需求量就会大幅度上升,从而产生出一定的供求矛盾。您说是不是这样?”
  王鸿生点点头道:“正是如此。”
  秦海继续道:“一种产品如果市场供应不足,就只能是价高者得之。这就是市场价格上涨的原因。要避免出现严重的物价上涨,就需要国家未雨绸缪,事先准备好足够的物资,以便在供求失衡的时候。抛售出来,用以平抑物价,这个道理。我想王主任和计委的研究人员肯定是明白的。”
  王鸿生道:“道理没错,但国家要准备好足够的物资。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觉得,多少物资才能算是足够呢?”
  “我没有这样的概念。王主任应当比我更清楚这一点吧?”秦海坦率地说道。他只是一个材料专家,不是经济学家,哪能计算得出全国的物资缺口会有多大。
  王鸿生也知道自己这个问题不是秦海能够回答得出来的,他说道:“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组织过不下十次专家研讨。专家们的意见也大相径庭,有人认为国家不需要准备什么物资,任凭物价上涨,涨到一定程度就好了。”
  “呵呵,这种观点也不算新鲜了。”秦海用带着几分嘲讽的语气评论道。
  “的确不算新鲜,西方学者把这叫作休克疗法,苏联正准备采取这样的政策。”王鸿生说道。
  秦海笑道:“苏联老大哥的觉悟很高的,总是愿意给咱们当试验田。咱们不妨等苏联人试完,看看效果如何,然后再决定我们要不要用这样的政策,您觉得如何呢?以我的猜想,不出两年,苏联就会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此路不通。”
  “你这个小秦,俏皮话太多了。”王鸿生无奈地用手点了点秦海,批评道。不过,他在心里是很认同秦海的说法的,作为一名老计委干部,他知道休克疗法其实就是饮鸩止渴,中国根本不可能去尝试这样的政策。秦海说得对,苏联人愿意当试验田,就让他们去试吧。等他们撞了南墙,就知道这条路走不通了。
  “不管怎么说,物价波动太大,对于国家经济的破坏肯定是非常显著的。许多企业会因此而陷入困境,老百姓的生活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我觉得,我们国家要搞价格改革,在一定程度内的价格波动可以承受,但必须要有足够的手段来保证物价不会飚升到危及国家稳定的程度,这是国家应有的底线。”秦海收起了调侃的嘴脸,对王鸿生说道。
  王鸿生道:“你说得对,这也是我们计委几个老同志共同的看法。需要建立储备的产品包括煤炭、生铁、钢材、水泥、铜、铝、烧碱、纯碱、重油、汽油等等。以钢材为例,我们考虑至少需要有2000万吨钢材的储备,才能够做到心中不慌。”
  “2000万吨……”秦海在心里默默地计算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目前,全国一年的钢材产量大约在7000万吨左右,2000万吨就相当于三分之一的产量。如果国家计委手里能够掌握这样大的一批储备,就可以在市场出现波动的时候,通过投放物资来平抑波动,从而消减价格改革带来的风险。
  不过,2000万吨钢材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以炭素结构钢坯每吨950元的出厂价格计算,2000万吨就要占用190亿元的流动资金。更何况,钢材的种类繁多,有些钢种的价格比炭素结构钢要高得多,所以2000万吨钢材至少需要占用200多亿元。
  再考虑到钢材只是王鸿生说的其中一种储备产品,把其他产品都计算进来,国家要拿出来的资金起码要达到千亿以上。以目前国家的经济状况,拿出这样大一笔钱,压力是非常大的。
  王鸿生看着秦海脸色的变化,知道他已经明白了这个储备制度的难点所在。他笑着问道:“怎么样,小秦,你们这个企业,有没有可能帮国家分担一点压力?”
  “在您刚才说的这些物资中间,我们大秦集团只生产水泥和钢材。我们的曲江水泥厂产量有限,对国家宏观经济没什么影响。钢材方面,我们现在的产能是100万吨,未来打算扩展到500万吨。这个扩能的计划,原本是打算用五年来完成的,既然现在国家有需求,我们可以考虑加快进度,用2年时间完成扩能,您看如何?”秦海说道。王鸿生既然已经问到他头上了,他也就没必要再讨价还价了,直接把自己的底牌亮给了王鸿生。
  “2年之内完成扩能,能够做到吗?”王鸿生问道。
  秦海道:“这个不难,我们从苏联弄到了一些设备,在欧洲也联系好了一些二手设备,随时可以采购过来,形成我们的产能。当然,这方面可能需要国家给我们一些支持,比如外贸权,还有动用外汇的权利。”
  王鸿生干脆地回答道:“你们打一个报告过来,在国家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会对你们特事特办,给你们开绿灯。”
  “那就太好了。”秦海欣喜地说道,看来替国家分忧还是有好处的,国家随便在政策上开一个口子,就足够弥补他的付出了。
  “如果你们全力以赴,在1994年之前,能够为计委方面提供多少钢材储备?”王鸿生迫切地问道。
  秦海想了想,说道:“我们的流动资金也有限,要以库存的方式为计委建立储备,基本上是不现实的。不过,我可以保证到1994年的时候,随时提供出1000万吨以上的应急供应,您看如何?”
  “1000万吨?你打算怎么做?”王鸿生有些惊讶。他万万没有想到秦海敢于开这样的口,在他原来的打算里,秦海能够提供出一两百万吨的支持,他就已经非常满意了。如果秦海这边真的能够提供1000万吨,那对于计委来说就是意外之喜,计委可以把原定用于做钢材储备的流动资金转去屯积其他的物资,这一盘棋就算是走活了。
  秦海低声地向王鸿生说了一番话,王鸿生点头不迭,脸上现出了喜色。他听得出来,秦海的方案的确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如果运作得当,秦海承诺的1000万吨钢材完全能够提供得出来,这对于即将推出的价格改革将是一个强有力的支持。
  他同时还想到,秦海的这种作法,也可以推广到其他的企业。计委手里掌握着数百家大型国企,如果这些企业也能够学习秦海的作法,哪怕承担的义务少一些,也能够大大地减轻计委的压力。
  “小秦,这件事事关重大,我希望你能够把它做好。你放心,国家不会忘记做出贡献的企业,在未来合适的时机,国家会给你回报的。”王鸿生看着秦海,意味深长地说道。(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八章 家人的欣喜

  从王鸿生那里出来,已经很晚了,秦海没有再去找宁中英、宋洪轩等人,而是让等在宾馆外的司机把自己送回了家。
  秦海的家依然是在平苑钢铁厂的院子里,不过已经不是当年建的简陋的单元楼了。他让秦明华在钢铁厂的一角划了一块地,盖了一幢三层的小别墅,作为一家人的住处。在别墅周围,种着一些竹子和灌木,把别墅与厂区分隔开来。不管怎么说,他现在也是国内数得上号的大富豪,住一幢别墅真不算是什么奢侈的事情。
  家里此时正是热闹非凡,大秦集团成立,对于秦家来说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一家人哪里睡得着觉。连秦海的奶奶都知道儿子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尽管弄不清楚这个集团是怎么回事,但还是拉着秦明华和宗惠英问长问短,脸上笑开了花。秦珊、秦玲和宁静三人呆在楼上的房间里,聊得热火朝天,说的事情自然都是大秦集团未来10年、20年的发展前景。
  “我回来了。”
  秦海推开家门,笑呵呵地向正在客厅里说话的父母以及奶奶招呼着。
  “小海回来了,听你爸爸说,今天来了好多大官来给咱们家贺喜?”奶奶拉着秦海坐在自己身边,压低声音问道。也不知道老太太是害怕这些话被谁听见,总之,她是觉得这是一件值得特别慎重的事情。
  秦海搀着奶奶的手,说道:“是啊,今天来了十几个省长一级的大官。还有好多市长、县长,他们都是来给咱们家的公司贺喜的。”
  “十几个省长啊?”奶奶惊讶得嘴都合不拢了。她懂得中国社会的官本位结构,知道省长是很大很大的官。比村长、乡长要高出若干个级别。在她的想象中,这样的大官跑来给自己的孙子捧场,那可是秦家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盛况。
  “奶奶,省长也没什么了不起的,等有机会的时候,我找几个省长来陪您聊天吧。”秦海大言不惭地说道,在他的心里,还真是没把省长、部长看成多么神圣的人物。如果他能够把王鸿生交付的事情办妥,那就意味着国家也欠下了他的人情。届时一个省长或者部长还敢不给他面子吗?
  秦明华对于儿子的成就颇感自豪,不过还是板起脸,行使着父亲的权威,训斥道:“小海,你胡说什么呢!别以为做了点事情就可以翘尾巴了,你记得小时候我给你写过陈老总的几句诗吗,你永远都要记着: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呃……我记着呢。”秦海讷讷地答应着。他记得这的确是父亲曾经给他写过、让他当成座右铭的一首诗。谁说老一辈人就不喝心灵鸡汤的,只是他们喝的心灵鸡汤和这一代人味道不同而已,谁都有过偶像崇拜的时候,老秦心目中的偶像。自然就是那些当年广播、报纸上的老一代革命家了。
  “好了好了,今天是高兴的日子,再说。小海不是做得挺好的吗?”宗惠英看不下去了。这么好的一个儿子,搁在别人家里还不定吹成啥样呢。在自己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