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古代穿越日常 >

第3部分

古代穿越日常-第3部分

小说: 古代穿越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鸾儿看了高坐的三人一眼,把三人的形貌记在心里,已经下定决心,等她在这个时代站稳了脚跟,绝对要给这三个人一顿教训,她李鸾儿向来自私凶狠,可从来不会被人逼迫而不知道还手。

“三爷爷,大伯,四叔。”李鸾儿低头,把恨意掩住:“即是宗族商量的主意,我应了就是,只是,眼瞅着就是娘亲的头七,我想过了头七再去山上。”

“好。”三爷爷最后拍了板:“还是鸾姐儿知情识礼,就这么定了。”

说完,他又笑呵呵的摸摸胡子:“凤姐儿,头七恐怕来的人不少,你要做足准备,吃食上莫太俭省,别丢了我们李家的脸。”

李凤儿脸上一僵,右手颤抖了一下,似乎是强抑着什么,咬咬牙:“我明白了。”

“即如此,我们走吧。”

三爷爷站了起来,大伯和四叔也跟着起身,跟在三爷爷身后出了李家的门。

李家兄妹三人一直头出大门才回还,等那三人一走,李凤儿立刻锁紧大门,恶狠狠的一跺脚:“欺软怕硬的东西,肯定受了张家的好处,被那个贱人教唆着要置姐姐于死地。”

“张家?”李鸾儿又不明白了,这跟张家又有什么干系。

李凤儿看了李鸾儿一眼,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你就是太软弱了些,要是我,直接打上门去,凭什么你辛辛苦苦治好了那个负心人的病,倒叫张莺拿了好处。”

李鸾儿捏捏额头,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凤儿,你,你这话是……哎呀,我头好疼。”

李凤儿吓了一跳,紧张的过来扶住李鸾儿:“姐,你怎么了?是不是哪还不好,我这就去请大夫。”

李春也吓坏了,跳起脚来就往外冲:“我去找大夫。”

“慢着。”李鸾儿伸手拽住李春,又看看李凤儿:“我没什么,只是你刚才一说什么崔家还有张莺我就头疼,好像是……忘了什么东西似的。”

“忘了便忘了,这是好事。”李凤儿恨恨的咬牙:“也省的你整天胡思乱想,以泪洗面了,就崔家进那样的人家,你离了也省心。”

说话间,李凤儿扶着李鸾儿回屋,一边走,一边说了一些话。

李鸾儿认真的听了,又做了一番分析,大致也明白了原身的一些情况。

她现如今所处的这处时空是个名叫大雍的王朝,算起来,应该和历史上的明朝初期处在同一个时代,本来,这两处时空的历史是差不多的,只到了南宋末年,华夏大地并没有被蒙古人占去,而是出了一位姓秦的大英雄,这个大英雄带领汉人收复失地,把蒙古人赶出中原,同时建立了大雍朝。

此时已经是大雍朝建国百余年,在位的明启帝是个勤政爱民的皇帝,大雍朝在他的治理下也是国泰民安,百姓生活很是不错。

此处是北方临近都城燕京的千年古城凤凰县,李鸾儿所处的李家村就在县城南面约有十来里处,说起来离县城并不远,只是,这凤凰县山多林茂,交通上不是很便利,李家村南有一座大山名为凤凰山,山势凶险,带累的李家村土地也不富饶,便是打猎,村民也是不敢往山林深处去的,以致于这李家村就显的贫穷了些。

不过,凤凰县虽说不富,可却出了两家大户。

这两户人家一在县城的城西,便是李鸾儿当初所嫁的崔家,另一户在城东,是严家。

当初,李鸾儿的父亲也是文武双全,是村子里有名的人物,一次上山行猎救了崔家的人,正是李鸾儿前夫的父亲崔呜,崔呜感念李父的大恩,又见李鸾儿生的乖巧秀美,便提出两家订亲的事宜。

这李鸾儿因着此事,从小就与崔正功订下娃娃亲。

后来,李父去世,李鸾儿家道中落,崔家就没有再提过什么亲事,一直到崔正功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伤了身体,以致身体虚弱,眼瞧着就要不行了,崔家就到要家来说什么要屡行婚约,让李鸾儿嫁到崔家。

李鸾儿的母亲是个信守承诺的人,虽然不愿,可想着两家的亲事是早订下的,如果退亲,就显的李家太过小人,对李鸾儿和李凤儿将来都不好,也就忍痛答应了。

就这么着,李鸾儿嫁到崔家冲喜,她一去,便接手了照料崔正功的活计,李鸾儿心细,又是个伶俐善良的人,对崔正功照顾的无微不致,难得的,崔正功身体慢慢好转,竟是越来越健康。

一年后,崔正功完全和正常人无异,这时,他参加科考,通过乡试,得了举人的功名。

崔家本是大户,崔正功又眼瞅着前途无量,再看李家,李春痴傻,李母柔弱,家境一日日败落下去,便是饭都快吃不起了,崔家就动了心思。

正好县令的女儿张莺庙里进香碰到崔正功,两个人一见钟情,竟是私下来往起来。

有了张莺作比较,崔正功越看李鸾儿越是不顺眼,又过了几个月,就以无子为由给了李鸾儿一纸休书,把她赶出崔家。

李鸾儿回到娘家,李母气愤于崔家的小人行径,一时气闷急病而亡,李鸾儿受不得乡人的闲言碎语,又认为是她逼死了母亲,在母亲去世,李凤儿和李春忙着张罗丧事的时候,一时想不开也上了吊。

第四章县城

更新时间2014…8…218:45:40字数:3107

李鸾儿搞明白了原身自尽的前因后果,也对身处的环境多了一分了解。

无怪乎原身被休弃回家,族里人不但不去给她讨个公道反而落井下石,逼着原身自尽,说起来,就李家现在这样的境况,几乎可以说是再立不起来的,谁会闲着没事替她讨公道,不紧着把脏水往她身上泼那就是好的了。

原来李父在时,因着他到底有几分本事,在族里也说得上话,李家倒还好一点,可李父一去世,眼瞅着李春是个傻子,做为家里唯一的男丁不说自立自强,还需要人照顾,李母又是个软弱的,那些势利眼的自然就远着李家了。

等到李鸾儿被休,村子里或者说族里的人明白是怎么回事,可李鸾儿前夫家势大,再加上又有知县家的小姐在其中,谁敢去惹。

一个注定没有任何指望的家庭,一个豪门望族,任是谁选,都知道要选择哪一个。

这样的事情李鸾儿在末世见的多了,倒并不觉得如何,内心连丝毫波动都没有。

她由李凤儿安置着躺好,又听李凤儿道:“要我说,别人想看我们活不成,我们偏偏要活出个人样来,崔家那种小人,你真犯不着为了他们寻死,不但不能死,还得好好的活着,气着他们。”

“理又何尝不是这个理。”李鸾儿叹了口气:“可我们想活,还真不容易。”

“总能想出法子来的。”李凤儿帮李鸾儿盖好被子,停了一下小声道:“家里没钱了,也没米没粮,原娘亲给我留了几件银饰,先当了换米粮,把头七过了再说吧,你先歇一下,一会儿起来陪我去城里当铺换些钱。”

“嗯。”李鸾儿应了一声,心里暗说先让李凤儿把东西当了,等她打猎挣了钱再帮她赎回来。

李鸾儿休息了一会儿,等到李凤儿和李春吃过早饭,就听到门外有人喊李春的名字,待开了门,竟是离他家不远处的王家王小哥,王小哥笑嘻嘻的赶着一辆牛车停在门口:“凤姐儿,春哥儿说你要去县城,正好俺也去,捎你一程。”

李鸾儿听的真真的,赶紧起身整了整衣服,拢了头发就往外走。

她走到大门口时,就看到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黑黑的脸庞,一脸的笑,露出一口大白牙,看起来极憨厚的样子,少年直勾勾的看着李凤儿,眼中满是情谊。

只是李凤儿全像是没看到,提着一个小包袱正往牛车上爬。

李鸾儿看她爬的吃力,走过去托着她使力往上一头,便把李凤儿头上牛车,她两手一按车辕,使个巧劲上了牛车,李凤儿有些吃惊,不过却也并不太惊奇。

后来,李鸾儿才知,原身其实也是有一把子力气,不过被李母教养的隐藏了起来,只以纤柔女子的形象示人,除了家里人,村人全都不知道她比青壮男子力气还大。

只是现在李鸾儿并不知道这个,不过,她如今练出了几分力气,再加上末世锻炼出来的好身手她从来不想隐瞒,便是惹的李凤儿怀疑,她也是要慢慢展现出来的。

反正命都不知道还保不保得住,藏拙什么的,合该不要去想。

王小哥见李家姐妹花已经坐好了,便抽出鞭子吆喝了一声,那头老牛托着车慢吞吞的开始往前赶。

李家庄离县城其实并不远,也就半个时辰的样子,李鸾儿便看到了城门。

这凤凰县城并不大,远远的看起来形状也不方正,走近了才知道县城说不大,可却也不小,光南面的城墙也有好几里长,约有两丈高,城墙修的很厚实,城门下行人如织。

王小哥赶着牛车进城,待进了城门,李凤儿就叫王小哥停车,她拽着李鸾儿下车,和王小哥约好了下午在城门处集合,便拉着李鸾儿急急的去寻当铺。

走了约有几十米路,便见一个三开门脸的铺子,上面书着三个大字,聚宝斋。

李凤儿停下来看了一眼,恨恨的吐了口口水,又拉着李鸾儿直直的往前走,一边走一边道:“聚宝斋是崔家的铺子,咱们就是穷死,也不去他家,咱们去城西尹家的铺子。”

李鸾儿又看了一眼那聚宝斋,记在心间。

李凤儿本是风风火火的人,拽着李鸾儿走的很快,再加上这县城真的不是很大,没有多久便到了城西,迎面便见一间大店铺,铺面前书写德泰城。

铺门是开着的,有人从里边出来,手里抱着布匹,李鸾儿便知这怕是布店了。

又走了一会儿,便看到一个杂货铺子,也是很大的门脸,铺子前干干净净,看起来很爽利,这铺子名叫聚翠昶。

李鸾儿看的点了点头,这才像是古代的名字吗。

像现代电视剧里写的那什么钱记杂货铺,什么王记当铺的,也有些太不像了。

她正想着呢,不妨被李凤儿拽进了一家铺子,铺子的采光不是很好,这应该是和古代建筑有关,不过里边打扫的很干净,青砖地上一点尘土不沾,里边一个伙记招呼着,又有那竖的高高的柜台,又用一个挡板遮了,只开了一个不大的小门。

李凤儿从小包袱里取出一个红木盒子来,小心翼翼的拿出一支银底镶玉的簪子,又有一对擦的很亮的纯银手镯,她走到柜台前,把首饰递进小门里。

李鸾儿只看到一张有些刻板的脸,还有一只枯瘦的手伸出来接了首饰。

不过一会儿,就听到干哑的声音喊着:“杂银碎玉簪一只,旧手镯一对,当……”

李凤儿一张小脸上写满了焦急:“掌柜的,这是我娘亲留下来的旧物,我家里实在急等着用钱,你看……”

“姑娘是死当还是活当?”那声音问了一句。

李鸾儿没耐烦听两个人扯皮,直接走过去把李凤儿往后一拽,伸手在柜台上拍了一下:“活当。”

“不,死……”李凤儿想说死当,结果被李鸾儿堵了嘴:“我说活当。”

小门后边的人眼睛应该是很尖的,一下子就看到李鸾儿拍在柜台上的手印,打个哆嗦:“姑娘要当多少银子?”

多少钱?

李鸾儿看看李凤儿。

她实不知那过什么头七要花多少钱,更不知道如今的物价几何。

“三两银子。”李凤儿心里算了一下开口。

老掌柜倒也没有再说什么,只道:“当银三两。”

没过多久,李凤儿便填好了当票,伙计送上银子,李凤儿要接,李鸾儿则伸手接过来拢进袖中。

李凤儿没有异议,对伙计道了谢,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