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古代穿越日常 >

第243部分

古代穿越日常-第243部分

小说: 古代穿越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丫头笑着交给李鸾儿一张红纸:“这是奴抄的菜单,少奶奶先瞧瞧吧。”

李鸾儿接过道了谢,带着两个丫头去了厨房。

因着分了家,如今严家老宅只严保家一家住着,所以,林氏就将心腹安插到各处,厨房里也安插了她信的过的人。

厨房的管事人称蒋嫂子,李鸾儿过去的时候,就见蒋嫂子带笑着给一个穿绿衣的丫头端茶过去。

仔细一瞧,那绿衣丫头李鸾儿倒也认得,便是严宛秀的大丫头名唤素琴的,素琴端过茶喝了一口,对蒋嫂子笑道:“嫂子说的事我记下了,得空的时候与我们姑娘提上一提,至于说成不成的,我可不敢做保。”

“姑娘能提一提我就很感激了。”蒋嫂子笑的脸上都开成一朵花了,对素琴伺侯的更加周到。

李鸾儿几步进屋,笑道:“这是怎的?提什么呢?”

她一句话将这两人吓了好大一跳,素琴赶紧站起来行礼:“少奶奶。”

李鸾儿摆了摆手:“你们刚刚说什么呢,我听着倒是热闹。”

素琴一笑:“并没有什么,是蒋嫂子的儿子瞧中了我们娘子身边的二等丫头玲铛,想求了去,请我与娘子好生说说。”

说起玲铛来李鸾儿倒也有些印象,她想了一时方道:“这玲铛倒是个好的,难为蒋钟眼光如此好,若真能讨了去,蒋嫂子也算是有福了。”

蒋嫂子连道不敢,李鸾儿又说笑几句,方问起今日的菜品准备的如何。

蒋嫂子赶紧带李鸾儿去瞧,却见各我的材料都已经准备妥当,专等着客人一来就下锅炒制。

李鸾儿拿着菜单子对照了一下,见没有什么疏漏,便又将装菜用的碗碟等各类器物也都检查了一番,和蒋嫂子商量着搭配,什么样的菜装什么样的盘子,汤品要如何装,勺子怎么摆放,一边商讨,李鸾儿倒也跟蒋嫂子学了不少的东西。

做完这些,李鸾儿也没什么事了,便叫在厨房帮忙的小丫头给她泡了杯茶,蒋嫂子又端了点心过来,李鸾儿一边吃点心喝茶一边和人说笑两句,没多少时候,日头就已经升的老高了。

这时,一个小丫头匆匆跑来:“蒋嫂子,快些准备饭菜,客人都已经到了。”

蒋嫂子围了围裙,一声令下,厨房各人都忙了起来,有做面点的,有炒菜的,有熬汤的,总归是厨下一片忙乱。

李鸾儿也吃喝的差不多了,起身掸了一下裙角上的灰尘带着瑞珠和瑞芯出了屋子寻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歇着。

又过一会儿,就见一些小丫头端了碗碟从厨房出去,应该是到前厅上菜的。

瑞珠瞧了撇撇嘴:“少奶奶也是新媳妇,怎的家里来了客人太太倒不叫您过去打声招呼,这也实在太过分了。”

李鸾儿瞪她一眼:“招呼什么有,有什么可招呼的,你当我乐意去么,林家人和我又不熟,我又用不着他们什么,上赶着过去做甚,招太太的眼么,咱们在这里清清静静不比什么都强。”

瑞珠吐了吐舌头:“奴就是替少奶奶不平罢了,您都不在乎,全当奴什么都没说。”

李鸾儿这才笑了:“你也不多想想,那是太太的娘家人,太太与我本就不对付,我就是对她娘家人再好,他们不还是向着太太,哪里会与我交往,即是如此,我又何必费这番力气。”

瑞珠想了想也是,笑了笑便不再说什么。

又坐了一时,李鸾儿瞧着菜上的差不多了,这会儿子厨下该清闲时候,便带着瑞珠瑞芯又走了过去,见蒋嫂子正带着几个厨娘收拾屋子,还有几个小丫头正在分吃剩下的那些菜品。

李鸾儿进去对蒋嫂子一笑:“大伙忙了这么些时候也该饿了吧,即是无事,就做些合口胃的菜先垫垫肚子,说不得一会儿还有人要点菜呢。”

蒋嫂子瞧了瞧时辰,确实快到中饭的点了,就带着几个厨娘整了些菜,先将好的留给李鸾儿,又给李鸾儿的两个丫头备出一份来,剩下的才是她们厨下这些人的。

李鸾儿也不太讲究,就在厨房寻了块干净地儿,弄了碗筷吃将起来。

她才吃了两碗碧梗米饭并半只鸡还有两只鸭子腿,就听到一阵笑声,却见林氏的大丫头名唤福儿的进来,一进门便施了一礼:“少奶奶可叫奴才找,前边忙的什么似的,少奶奶倒是在这里躲清静,那林大奶奶和林二奶奶可说了,对少奶奶慕名久矣,今儿是必要见的,少奶奶,快些与奴过去跟两位奶奶互相见个礼吧。”

李鸾儿笑了笑:“你且容我将饭吃完。”

说完话,又装了一碗饭,浇了些羊肉汤,又将那半盘子三鲜包子端到近前,夹了几筷子肉冻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福儿赶紧去拉李鸾儿:“好奶奶,前边菜多的是,您要吃去前边吃也是一样,做甚在这地主吃用,快些与奴走吧。”

李鸾儿无法,只得放下碗筷跟福儿去了前厅。

大约来的客人都是林氏的娘家人,来的人又少,所以,男女并没有分桌吃用,而是几个人坐了一桌。

李鸾儿进来的时候,林氏正和一个个子又高又瘦穿了青衣的男子说话,旁边一个穿着枣红袍子的少年含笑听着,时不时的插上一句。

对过坐着两个身着红衣的年轻妇人,这两个妇人都是一色水红衣裳,头上的发饰却不一样,一个戴了点翠赤金凤,一个戴了红玉攒花簪,一个温婉一个俏皮,看起来倒都是难得的好容颜。

“太太。”李鸾儿给林氏行了礼,对那穿青衣的男子也略施一礼:“这位便是表兄吧,我这厢有礼了。”

说完,又对头戴金凤一脸温婉的少妇福了一福,少妇也赶紧起身还礼,李鸾儿笑着叫声表嫂,那少妇回了声弟妹。

穿枣红袍子的少年一时惊奇,看着李鸾儿不禁问道:“表嫂如何分出我与兄长的?又怎么分辩出嫂子与贱内的?”

李鸾儿朝少年含笑点头:“这个倒也不难,我问过你表兄,他说表哥爱读书,你却在人情事故上更圆滑些,今儿我不瞧人,光瞧您二位的衣裳穿着,便也知哪位是表兄,哪位是表弟,表兄喜读书,自然也有文人风骨,穿着打扮上更清高一些,而表弟善与人交结,自然穿衣更加刻意帖近时节。”

第三一二章问责

“那我与嫂子,表嫂又是如何分辩出来的?”

娇俏少妇也有几分好奇,不由出声询问。

李鸾儿回头笑了笑:“表嫂父亲乃鹿鸣书院山长,表嫂自幼在书香氛围之中长大,性子必然温婉贤淑,而弟妹家中男丁多女儿少,到你这一辈不过你一个女儿,家中难免娇养着,性子自然也活泼一些。”

李鸾儿说完,穿枣红衣裳的少年便是林珍赶紧起身深施一礼:“表嫂聪慧,珍着实佩服。”

林瑞也含笑点头:“弟妹见微知著,实在是叫人敬服。”

李鸾儿赶紧谦虚了几句:“不过是些寻常道理,凭是谁想的细些也能知晓,表兄表弟太过夸奖了,我实不敢当。”

“当得,当得。”林珍媳妇耿氏一边笑一边点头:“我便想不出这些个道理来。”

林瑞媳妇方氏也笑了笑:“放在我身上,我也没这样机灵。”

李鸾儿只得又谦让了几句,方氏起身请她入座,李鸾儿瞅了林氏一眼,林氏板起脸来:“瞧我做甚,你嫂子请你,你赶紧坐过去吧。”

李鸾儿心中暗笑,知林氏倒是个要面子的,不乐意在娘家人面前表现出婆媳不和来。

既然林氏要面子,李鸾儿也不愿意驳了她叫她丢脸,便顺水推舟道:“是。”

她坐下之后便对方氏和耿氏夸赞道:“您二位也来了有些时候,想必也瞧出来了,我们太太最是个慈悲不过的,寻常便怜老扶贫的,家中上上下下全都敬服的很。人人说起我们太太来都要挑起大拇指夸上两句,我能给太太做媳妇,不知道是几辈子修来的福份呢,自我嫁进严家,太太待我便像是待亲生女儿一样,时时刻刻的教导嘱咐于我,叫我好生感激。这也就罢了。太太又是最会教养子女的,我那小叔、小姑也都是和善人,从不与人口角。对我也很尊敬,家中上上下下一片和睦,倒叫不知道多少人羡慕不已呢。”

“我们爷也说过姑太太最是个善心人。”方氏也笑道:“只看弟妹的样子便知日子过的必是极好的,想来。姑太太与弟妹必是婆媳相和,万事有商有量的。不说旁人,我都羡慕呢,好在我们家太太为人也好,家里上上下下的也都是和气人。我和弟妹日子也过的不错。”

“这真应了家和万事兴这句话了。”李鸾儿吹捧了几句:“咱们女人这辈子最紧要的是能嫁到好人家,这嫁人便如投胎,嫁的好了。一世无忧,嫁的不好。可就惨了。”

“正是呢。”耿氏也插了一句:“我们家大姑子嫁的就……”

“咳咳!”林氏和方氏一起咳嗽起来。

李鸾儿知必然是林家不乐意往外说的家事,便寻了个由头忿开话题:“听说等开了春你们便上任去了,地方都定好了么,要到哪里做官?”

耿氏一时忘了她那大姑子的事,笑道:“定好了,是南方的嘉定县,我们爷过去做县令。”

“嘉定可是个好地方。”李鸾儿一听赶紧恭喜:“倒是该恭喜你们了,如今离开春也不远了,想来你们必然早已经准备起来了,咱们北方人到南方水土有些不服,才去的时候难免有些不适应,这药材什么的可得准备齐全,对了,你们若是有什么没准备好的便与我说,千万莫客气。”

“必不会客气的。”耿氏笑着应下。

李鸾儿又和方氏还有耿氏说了几句话,又听林氏询问林瑞科举的事情准备的如何了,如今跟哪位先生学习,温了哪些书?

听林瑞仔细回答,李鸾儿便记了些在心中,又听林瑞道:“先生说我书温的不错,文章写的也还成,春闱的话应该是能中的,只是怕名次不会太好,我怕会落到二甲以外,若是同进士的话……”

大雍朝仿前朝例,春闱取士分一甲二甲,二甲以外虽然也是进士,也能做官,可是却是同进士,这同进士便如同与人为妾,有些上不得台面的,读书人都是宁愿多读几年,也不愿意在没把握的时候参加春闱,为的就是怕中同进士。

林氏听了想了一时道:“实在不成便再等三年吧。”

“侄儿倒是等得,只是,老太爷……”

林氏叹息一声:“如此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林瑞笑了笑:“侄儿这次来也是求姑妈一件事,侄儿书院中有位姓于的朋友,他读书极好,更是写了一手好文章,先生常夸赞他说若是参加春闱怕是能得了头名去,侄儿常与他一起探讨文章,听他说他曾受过表弟教导,还说表弟虽未曾参加科举,却很博学,若是能得表弟点拨,文章必然还有进步余地。”

李鸾儿时时就知道这姓于的朋友说的必是于子然了,实在没想到于子然竟然和林瑞相交。

想想于子然的性情为人,他能和林瑞相交,说明林瑞的性子应该也不错,为人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一时间,李鸾儿倒是对林瑞多了几分好感。

林氏听了这话脸上却多了几分怒意:“承悦实在过分,有那闲功夫照顾外人,却不知道照顾一下自己嫡亲的表兄,瑞儿,你且等着,我见了他必然好好说他一通。”

说到这里,林氏又瞧向李鸾儿:“你也是的,只知道引着承悦和人鬼混,也不知道规劝他一些。”

李鸾儿倒是好生冤枉,不过当着外人,她也不乐意叫人瞧笑话,只得忍下怒意解释道:“回太太话,表兄说的姓于的应该是说于子然的,那于子然是东府掌印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