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不信?我就这样考上了公务员:公考实战攻略 >

第1部分

不信?我就这样考上了公务员:公考实战攻略-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的定位故事

    有人说,成功的人生需要准确的定位。这话颇有道理。

    记得读小学时,老师会问大家:“同学们,你们的理想是什么?”有同学说想当大官,有同学说想当科学家,有同学说想当飞行员,可若干年之后,这些同学的理想均没有实现,因为他们还不懂得准确的定位,提出的理想根本不切合实际,也没有为之付出努力,属于痴想。倒是有位同学定的理想比较一般,甚至被同学嘲笑,但他实现了,且现在过得悠然自得,因为他提的理想是会开摩托、修摩托。后来,他真的去学习摩托修理,并长期做这行业,到现在成了非常专业的维修师傅,收入可观,不仅开了自己的店,还盖了很漂亮的楼房。当时,我对自己的理想没有概念,提不出很高远的理想,只知道小学读后考上初中,如果中考成绩好的话就读高中,成绩不好的话就读师范学校。后来,目标倒是一步步实现了。不过,直至毕业后几年,还不知道自己的理想到底是什么,可以说人生定位不清晰,不知道自己的追求方向到底是什么,自然混得一般。

    考公务员也是如此,考之前,自己先做好定位,想想自己是不是决心走仕途?是不是适合这条路?如果没有清晰的定位,只是随大流的话,很可能导致这行做不好,那行也做不好,想要考上公务员自然机会渺茫。

    我相信很多参加公考的人并非真正想走公务员这条路,甚至连公务员到底是干吗的都不清楚,一味听别人说公务员好而跟风报考。曾经,在考试的间隙,我跟一位叫小李的考生聊天,他跟我说:“我考试都没复习,是纯粹的裸考,才发现原来公务员考题这么怪。”我诧异不已,问道:“你怎么不复习?”他笑笑说:“班上的同学报了,我就跟着报。”我明白了!

    回想自己第一次考公务员时,我的心态何尝不是这样?那时是2005年3月,在我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福建举行春季公务员招考。在此之前,我只听过“公务员”这个词,但对公务员招考没有怎么了解,也没想过要报考,更谈不上复习。突然有一天,听到一位姓张的同学说公考要报名了,问我要不要报,我才知道原来还有公考这么一说。当时,我并没确定要不要报,直至后来发现班上的同学大部分都报名了,我才想,那不妨也报报吧,反正找工作不容易,能报考的话则能多个机会。于是,我也报考了,选了个报考人数相对较少的岗位——三明市文化局文秘,报名人数只有27名。即便人数不多,但最终的结果是,我连前三名都没进,只考了第七名。那时,我准备不够,甚至对考题类型和作答方法都是一知半解,完全是凭着自己原有的基础作答,失败是必然的。

    在那次公考中,我们班考上了两名,其中一位为张同学,考了高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以下简称行测)考了86分,申论70多分,笔试总成绩在该职位中排名第一,且远远高于第二名,面试时发挥正常,就顺利通过了,成了工商局的一名公务员。细细琢磨,他之所以能够成功,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因素是他定位比较清晰,可以说比我清晰多了,当我还处于懵懵懂懂时,他早早就对公务员考试摸得一清二楚,提早大半年进行复习,站得比别人高,看得比别人远,准备得比别人充分,当别人在大玩特玩时,他却每天带着复习资料去教室自修,认真程度一点不亚于迎接期末考,所以他才能成功,而我因为仓促应战、准备不够,只能接受失败的结局。
一 找准自己的定位(2)
    后来,我进入一家县级通信公司工作,担任文秘职务。应该说能找到这样的一家国企,我还是蛮欣慰的,也决定大干一场,谋求发展。但我发现,我只是一个劳务工,即劳务派遣员工,合同是跟劳务派遣公司签的,不是跟通信公司签的,也就不算公司的正式员工,且跟正式工有很大区别,一方面薪资待遇差了许多,另一方面几乎没办法转正,升职发展的空间较小。我当时总觉得身份不同,好像低人一等似的,因此很想给自己一个正式的身份。既然在公司没办法转正,那我就报考公务员,考上的话不就成为有编制的正式工了吗?于是,在公司工作一年多后,我又报考了一次公务员,买了些复习资料,利用业余的时间读一读。不过,因为工作比较忙,学习的时间其实并不多,且当时的心态是一定要考个比现有工作好的岗位,非繁华城市、非热门岗位不报,反正碰碰运气,能上最好,考不上不怕,至少还有工作。所以,我报了泉州市的工商局,因为该市属于沿海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全省第一,人才济济,所以竞争较激烈,记得有三四十人竞争一个名额。其实当时我准备不够,对公考了解不算透,或许是有些运气成分,成绩揭晓后,我竟然考了第三名,着实有些意外。不过,看看第一名的成绩,我倒吸了一口冷气,竟然相差十几分。虽然知道如果面试够厉害的话,翻盘不是不可能,然而我对面试了解太少,没有经验,准备不充分不系统,后来面试时果然答得很不好,成绩也是第三,自然就跟新职位拜拜了。w米w花w书w库w ;http://www。7mihua。com

    虽然这次考试失败了,但我的定位仍然没调整,即要去繁华的城市、要考热门的岗位,所以,在接下来的一次国考中,我报了厦门海关。厦门是福建唯一的经济特区,是全国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风景秀丽,经济繁荣,够吸引人的;海关是收关税的,据说福利待遇不错,自然也够吸引人。我所报岗位只招一人,报考完毕一看报名人数,我惊得连连咋舌,竟然达500多人,我的天哪!500多人是什么概念?我记得高中所念的中学一个年级还不到500名学生,那岂不是相当于要在全年级考第一才能入围?可我高中成绩在全年级才排两三百名啊!虽然后来我参加了这次考试,但结果不说也能预料到,我名落孙山了,更郁闷的是,我行测和申论均只考40多分,总分才80多分,我才发现自己好“菜”,离国考的要求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

    当时我想,可能是我不适合参加国考,做不了那么难的题,既然国考不行,那就继续报难度相对较低的省考吧。接下来,我又报考了一次,仍是比较繁华的城市,只是从特区变为省会——福州,仍然是比较热门的单位——工商局,但仍以失败告终。

    经历几次失败后,我的热情一下子从天上掉到地下,自信心就像被西北风刮到太平洋,我都快蔫了,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当公务员的料。后来我索性放弃不考了,就在企业上班吧,多长些本事,有机会的话就再找个更好的公司上班。一年后,我辞职去了大城市,包括北京、广州等,本想在这些城市跳到移动公司之类的大公司上班,但人家根本不要我。我又想自己做点生意,但由于资金、经验、胆识等原因,怕自己做不好。为了生计最后只好应聘到私营企业上班,历尽艰辛虽然找到了工作,不至于饿肚子,但因为工资待遇一般,我并不满足,便频频跳槽,寻求获得更好的待遇,不过现实屡次不尽如人意,待遇总是一般,还导致我在哪一行都做得不深,因此事业一直没有多大进展。其间,我也考过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但在大城市里报考的人超多,竞争异常激烈,不是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就是面试时被刷。
一 找准自己的定位(3)
    现在我回想以前走过的路和经历的种种失败,才知道自己的定位不合理,没有好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准确定位,导致所付出的努力难有回报,经常是瞎忙一场,就像竹篮打水一场空,效果超级差。

    那么后来我为何能考上呢?其实,这跟我调整思路、准确定位有很大关系。

    在外面漂泊几年,我觉得有点累了,发现大城市其实不一定适合我,自己甚至讨厌天天挤公车、路上耗时一小时、高价租房、一年只能回家一趟的生活。因此,我很想考个离家近的单位,可以常回家,可以多陪陪父母。此外,还有一个原因也促使我报考,当时我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写长篇小说,且兴趣越发浓厚,几乎笔耕不辍,决心在这行做出一番成绩来,而且很想多写点官场小说。当时由于在私营企业休息时间较少,基本是一周一休,法定假期大幅缩水,更没有年假什么的,我就想,政府单位和事业单位不是有双休吗?平时放假不是按法定的执行吗?如果我能考进这些单位的话,那就可以利用比较多的业余时间来写小说了,还可以充分体会官场而写出比较精彩的官文。所以,我就想考老家或者周边县城的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以实现我的理想。☆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我觉得,我这个定位是对的,符合我的实际情况,也比较容易实现。后来我重新拿起复习资料,为自己鼓劲,意欲东山再起。在2010年福建春季公考中,我报考了我们县的工商局(对工商局蛮痴情,多次报考),毕竟我们县经济比较落后,竞争力自然小多了,只有17人报名,是我参加公考以来报名人数最少的一次。这一次,我成绩不算多高,但能排在第二名,比第一名只差1分,我那时太高兴了,心想自己的一条腿已踏进了公务员队伍。但是,事非所愿,老天又给了我一次磨炼机会,我的面试成绩太差,没有实现翻盘。不过,即便如此,我已重新树立起信心来。没多久,我又参加了福建省属事业单位考试,我依旧报老家的单位,近30人报名,我笔试考了第三名。能够连续两次入围面试,这给了我极大的信心,虽然这次面试还是以失败告终,但我并不气馁,而是寻找原因,缩小差距。我想,只要按照自己的定位坚持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哪怕中间还可能有失败。在不久之后的国考中,我继续报广东下辖的一个地级市的公务员(我老家与广东相邻),报名人数是80多人,招录1名,虽然竞争也很激烈,但相比报考厦门海关那次的500多人,已经好多了。这次笔试我再次入围前三(刚好第三),然后认真准备面试,最终实现翻盘,再顺利通过体检、政审等环节,终于在国考中成功上岸,成了国税局的一名公务员!

    想想自己适不适合做公务员

    有人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就像找对象一样,看到非常漂亮的女孩时,第一印象产生好感,但真正了解后,有时会发现该女孩并不适合自己,原因有多方面,如性格不一样、文化素养不高、交流不畅等;与之相对,经常出现这种状况:对方长相一般,但与其相处,却感到交流顺畅,没有什么矛盾,无比幸福,后来两人喜结姻缘,过上甜蜜恩爱的生活,这就是适合。考公务员也是同样的道理,有的人适合,有的人不适合。

    所以,报考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