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地板上的母亲 >

第91部分

地板上的母亲-第91部分

小说: 地板上的母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的真正缘由吧。
  绿豆
  在顶河那块名叫“十字路”的地里,一个中年妇人正带着她新婚的儿子、儿媳摘绿豆。1949年的阳光还不曾照见我,因为我还不曾来到这个世界上。那绿豆差不多长疯了,黑实实的豆荚压在豆秧上,前边刚摘过,后面又黑一层。妇人横在地垄里的小板凳半天挪不动窝儿,五个一束七个一簇的豆荚子直打手,三个人摘一晌,就是两大包单、三大筐。天道酬勤,一季下来,一亩二分地收了七斗三百来斤,那是“针拔儿豆”,豆荚子弯弯地长到四寸长,鸟眼一样的豆粒绿莹莹的喜煞人。
  我记忆中最早摘过的绿豆是“西瓜秧”,秧子爬好长,像翻红薯秧儿一样来回翻着摘,豆荚结得稠,小小的豆籽绿得鲜净。“西瓜秧”生长期长,不断地摘,不断地结,一直到打霜,能摘七八遍。还有一种“老鸹座儿”,结荚就像朝天椒,一簇簇直指青天。下地五十多天就黑荚,棵型小,不发扑棱,精精神神地结籽,麻麻利利地腾茬,不误种麦。绿豆绿豆,六十天还家。有一年立秋涨大水,地里庄稼一抹光。就剩下老北岗坟园地那几分绿豆黑了荚,摘下来赶着种下地,热苗子抢时抢晌地长,到霜降割下来,一亩地也打一百多斤。另外,还有绿得发灰的“灰包儿”,黄灿灿的“鹁鸽眼”……
  村子里有个外号老贼婆的女人,一辈子不偷别的庄稼,专偷绿豆。听人说,她娘家穷,出嫁时没别的陪送,一口旧木箱就装了十几斤绿豆种。她和丈夫靠着二亩坟园地,种绿豆卖粉条,没几年便置下十五亩河湾地。集体化后,她就犯了偷绿豆的毛病。一到吃午饭,就端个小筛子下地了,腿脚麻利,眼见她在地里摘豆,赶过去已经换了看庄稼人管不着的地块。再说她每次摘的也不多,看庄稼的人也拿她没办法儿。再后来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地又分到各家各户,老贼婆上了年纪,就由两个儿子替她种。由于绿豆产量低,现今又有化肥不缺粪土,人们已经很少种了。可为了她多年来的癖好,儿子们每年都会在地边儿种两耧。也许是老还小,她已经分不清人家自家了,只要看见绿豆有了黑荚,她照样去“偷”。最好笑是有一年大儿子盖楼房,把两布袋绿豆放到弟弟家,等往家搬时,发现少了一袋。他啥也没说,走进母亲屋里掀开被子一看,那袋绿豆熟睡的娃娃一样在床上躺着呢。
  绿豆种起来也不费事儿。割罢麦不用犁地揭茬子,只要有墒,沿麦茬垄耩上,长出五六片叶子时,用锄把麦茬连草一起除一遍子,叫“盘麦茬”。如果雨水多,再锄几遍草,说话不及,豆棵子就把地皮罩严了,这时候只要防着“搦花虫”,就等着摘豆了。搦花虫很讨厌,它钻进花心里,打药不管用,只能用手逮,看见那朵花蔫了,一捏一个稳。
  绿豆是仅次于麦子的细粮,一斗绿豆比麦子重两公斤,磨起来没麸子,这一套留下的麸皮儿,对到下一套再磨,比小麦出面。绿豆面擀面条之外,摊煎饼、炸丸子都比小麦面好。小麦面摊煎饼得掺粉面儿,不掺粉面儿摊不开,粘锅还起疙瘩。小麦面做的丸子,放菜锅里一熬就散了,根本成不了形。到了年节,女人们就和些绿豆面,掺上黄豆芽、胡萝卜丝,放点儿葱姜大料,做成丸子放松子油或麻油里一炸,熬大锅菜比肉还香。绿豆能磨上好的粉,下粉条、搅凉粉、做粉皮,青丝丝起明发亮,吃起来筋拽耐嚼。高粱面糊涂喝到嘴里一包水儿,丢一把绿豆就不一样了,那豆花儿在锅里翻滚,引逗得馋嘴的孩子眼珠子乱转,照翻滚处舀一勺倒碗里,稠乎乎香喷喷,高兴得这小小的顽童搓脚又拧手。小米汤锅里丢绿豆,金黄点着碧绿,米也出味儿,豆也出味儿。绿豆掺红薯片儿蒸干饭,沙沙地甜软,连菜都省了。绿豆长在伏天,却是天生的凉性。豆花茶败火,和茅根、蒲公英、芦山草一块煮,治温疫,抗流感。当然,要说绿豆芽是样好菜,无论城里人还是乡下人都不会反对。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妈妈小时候经历过的事情(35)
麦收之后,在麦茬地里稠稠地撒一层绿豆,等豆秧子挤挤挨挨长到尺把深,开了一层花儿,套上牲口一犁,把豆秧翻扣在田里,热风热雨热太阳,连沤青肥带炕地,长麦子比上一茬土粪还壮。
  大豆
  温柔的叶子,秋风中悄然落地,覆盖在光洁的土粒之上,如同母亲抖开床单,轻轻覆盖在熟睡的婴儿身上。如果你是一个农人,最终覆盖你的就是这庄稼与清风。你在这庄稼与清风里轻松转换,转换成随风摇摆的谷子、小麦和大豆……
  灰里芝麻泥里豆,割罢麦墒情好,才能种大豆。如果只有黄墒,可以种玉米,种高粱,种谷子。连黄墒也没有,地皮干得风一刮起黄灰,那就只能种芝麻。大豆也是直接耩在麦茬垄里,管理方法和绿豆差不多。大豆有黄豆、青豆(又叫绿黄豆)、紫豆、黑豆十多种。黄豆又分大黄豆、小黄豆,小黄豆棵小性躁,一尺来深,比大黄豆早十天成熟。结荚密实,叶将落尽就得收,晚了炸籽儿。大黄豆一般不炸,只有个别年头会炸,百姓称之谓“天年”。大黑豆结籽比皂荚籽还大,人称“母猪眼”,不单种,一般点种在棉花垄里,摘回来放汤锅里囫囵煮,一锅稀饭都染香了。
  有句俗语“一麦二秋”,说的是理发匠收取报酬的方式。匠人挑着理发担子走村串户,约定俗成一包一年,按人头每年每人给他一升麦子二升黄豆。如果那匠人手脚勤快,包下几百口人,一年收的麦和豆就能养活一大家子人。
  被称作“黑五类”的黑豆,是上乘的牲口料。磨成糁儿,倒一瓢在料缸里,半缸水立马变得稠乎乎的,浇在槽里冒一股冲鼻子的豆腥味,牛能多吃麦草。由于黑豆产量太低,现在很少有人种了。
  黑豆面可以调和中药丸子。早年站在外婆家院子里,透过年年开花的木槿树,能看见二三里外有一道岗丘,岗丘上有个村庄叫范冢寺,范冢寺有个范姓的中医世家,治妇科病有绝招儿,十几代传男不传女。范家的传人十几年前进县城里开诊所,现今只有他家种黑豆。老先生八十多岁了,每天上午还在老宅里坐堂看病。下午闭门休息,谁叫也不应,说年纪大了,怕脑子糊涂误诊了病人。范家行医,只收取少量的费用,多半是义诊,方圆百十里的人都知道范冢寺。范家的黑豆面药丸子特别大,一个足有一斤重,病情轻的,药到病除,不让你跑第二趟。
  没有化肥的时候,最好的底肥就是黑豆,煮熟或是磨成糁儿,一亩地耩三十来斤,来年的麦子一准儿丰收。
  大豆是间作植物,豆地里带高秆作物——玉米、高粱、芝麻,一点儿也不歇地,收回来算是添头。“麦到芒种谷到秋,豆子到了寒露收。”寒露前后,豆熟叶落,就可以开镰收割了。拉到场里晒两天,套石磙碾,翻几遍,拿桑杈挑开豆秆,黄澄澄的豆籽儿扫扫就可以装布袋了。“麦上垛,谷进仓,豆子扛在肩膀上。”豆子是最好收藏的,只要好收好打,晒都不用再晒。
  种罢麦人和牲口闲了,再去把垛在场边的豆秆垛摊开,放石磙仔细碾,碾得只剩下不多的粗豆秆,挑开去,把软和的荚皮拢起来装进大草箩头,担去藏在草屋里,冬天喂牛。冻得人手脚没地儿放的五更天,牛把式一草筛一草筛拣着豆荚皮里扎牛嘴的豆秆儿,集成一堆点着了,不大一会儿,人和牲口就暖和起来。
  “刮大风,搂豆叶。一搂搂个花大姐。”割倒的豆子拉走了,留下厚厚的一层豆叶铺在地垄里,欠柴火的农人就拿出竹筢子、铁筢子、带筢排的大筢子,男女老少齐上阵,搂豆叶去。一个拥有三四十亩地的种地户,搂回的豆叶垛成高高的码头垛,差不多够烧大半年,省下那些高粱秆、花柴等能上要子捆的柴火挑城里卖钱。起五更吃一碗清水红薯,挑起高粱秆跑几十里路去赶集,就这么一趟一趟地跑,一个金字塔一样的高粱秆垛到年关就卖完了。
  摊煎饼烧豆叶,拿根烧火棍压着,想要多大火,就是多大火,换了别的啥柴也没有豆叶好。
  

妈妈小时候经历过的事情(36)
去王岗的那条路
  村小学高高地坐在黄土岗上,十四个村庄的孩子在这里上学。四条大路通向东南西北,唯有那个叫王岗的村子不在大路上。通往王岗的路从东南往西北,下岗上岗两公里,斜着穿过整大块的庄稼地,全是抄近路。
  春天,豌豆花闪动绒绒的紫眼睛,油菜花香得能把人飘起来,小麦穗滴溜溜缀上粉样绿花的时候,路边紫、蓝、黄、白的野花已经开得数也数不清了。去王岗的那条路压着层层叠起的田地,明晃晃地伸展在庄稼垄和盛开的野花之间,被孩子们的脚丫来来回回地踩动,落满了嫩花瓢一样的话语和笑声。蝴蝶撵着人飞上飞下,蜜蜂从这个麦穗挪到那个麦穗,坠得麦穗子荡悠悠地不住颤动。
  夏天,一块连着一块的,是高粱、大豆、谷子和棉花。中午放学经过中间那条八里沟,男孩子们瞅瞅前后没人,衣服一脱就跳水潭里去了。女孩子们得找个背静地儿带着衣服下水,扑腾够了,钻进高粱地,把湿衣服拧拧再穿上,走不到半里,衣服就被太阳烘干了。到了秋天,庄稼们不同的味道一天比一天浓,成片的野风刮过来,从挑着红缨的玉米包上,吸饱阳光的棉花朵上,从勾着头乱晃的谷穗子上,从刚下过雨地气升腾的红薯地里,或尖或柔或明或暗地打着眼睫毛拱进鼻孔,一阵接着一阵,轮流袭向人的心灵。
  自从新开通的公路冲淡了延续几千年的庄稼味儿,农事几经变迁。那条去王岗的路因为少有行人,已经荒芜得只剩青草间的影子了。一路上那些地块,散发着饲草的味道、暖房蔬菜和大棚瓜果的味道,还有大棚养殖鸡鸭的热烘烘的臊臭。好处是眼见的,孩子们上学发愁学费的少了,再没人穿补丁衣裳了。上学的孩子如果不骑车,还会从那条路上走,但是他们看到的想到的和闻到的,定然是另一番景象了。唯一让人遗憾的,是放学路上肚子饿的时候,孩子们再不能弄块红薯大嚼一顿,因为氮肥喂出来的地光长叶子不长根,人们再不愿意种红薯了。
  麻叶水瓢
  上个世纪修水利的年月,人们在岗地修坝,河地打井。那时还没听说过机井,打的都是些十几米深的砖砌土井。水位浅,打不多深就遇到了咕嘟嘟往外冒的泉。村庄的东南西北凡是地块大又不临河的地方都有井。
  放暑假,孩子们下地割草,天热,不管喝多少水,大太阳一晒都变成汗出来了,还没割够箩头,就渴得嗓子冒烟儿了,看看离村子一二里,跑回家去喝水费事。正没办法,有人忽然想起那块地里有井!一喊,几个孩子一齐向井边跑去。清凉的井水离地面不远,扔块土坷垃,诱人的水珠子溅起老高,就是伸手够不着!有个大点儿的孩子拉起衣襟擦一把汗,掂着镰开始四下找,找到一棵半人高的稆麻,剥下生麻批儿,接成一根“井绳”;摘一片最大最厚没有被虫咬过的麻叶,把顶部捏菜包一样捏在一起,拿麻批儿扎住,再将麻批儿的另一头儿系在叶柄上,做成一个打水的“叶瓢”。系上“井绳”放下去,在水面上来回摆动,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