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遥想沙场--话说二十二军(上) >

第16部分

遥想沙场--话说二十二军(上)-第16部分

小说: 遥想沙场--话说二十二军(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朝鲜,这要看当时的具体情况。但这也反映了当时二十二军将士积极求战的心情。

  枣庄号称山东第一大庄,北指丝山,东逼平川,地处陇海铁路和津浦铁路两线的交汇处。从军事上说,既是重镇徐州的屏障,又可作挺进山东腹地的基地。这样一个有着战略意义的据点,自然是兵家必争之地。

  枣庄为王继美部盘据,说起王继美,鲁南百姓恨之入骨,人曰皆可杀。在许多书上只提到此人是汉奸、悍匪。其实,他也当过八路,还是一个叛徒。王继美,山东驿县人,家境贫寒,抗战不久,即参加了抗日游击队。1939年,王继美经受训,在八路军一一五师驿县支队任排长。就像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后,中国革命处在一个低潮时期,许多人离开革命队伍,共产党员的人数锐减。1941年至1942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最黑暗的岁月,在日寇残酷扫荡和蒋介石持续的*高潮下,山东抗日战争形势恶化,王继美对抗战信心发生了动摇,如果像毛泽东三湾改编时那样,你要走人可以,但把枪留下,这样话,也许王继美还不会走得太远。但王继美不仅逃离,而且是投敌,投敌不仅是自己,而且还拉走一个排,20多条枪。是可忍孰不可忍。王继美投敌后,对日本人竭尽犬马之劳,对我抗日军民罪行累累,罄竹难书。日本人投降后,王摇身一变,成了蒋军十九集团军的游击纵队的司令。今天不灭此贼,更待何时!

  1946年的6月9日,经过百日大炼兵的八师健儿,抖擞精神,进入枣庄出击阵地。如果以第三野战军战史为依据,讨逆作战于6月10日结束,那么攻打枣庄是此役的最后一仗,对八师来说,这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正式爆发之前的最后一仗。

  也有人认为,讨逆之战和东北二战四平是有相关的,国共两军都是盘马弯弓箭在弦上。1946年6月,脆弱的“和平”之弦终于要绷不住了。这征候用一句唐诗来形容,就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十章 二打枣庄(一)
东北有座叫四平的城市,抗日胜利后发生过四次战事。于是有了四战四平之说。但一座城镇在战争中来回争夺,四平还不是次数最多的,比如说山东枣庄,我初步查了一下,大小战事就有五六回。

  有“二打”,当然首先是有“一打”。说来这一次打枣庄和上一回打枣庄还脱不开干系,也可说是“一打”的继续。我在前面说过了,1946年1月初,也就是在津浦路战役的最后阶段,山野在鲁南地区有一次较大的反击作战,这在第三野战军的战史是如下记载的,“华中野战军第6纵队配合第2纵队和第7、第8师围攻韩庄及枣庄、贾汪……至13日,共攻克宁阳、枣庄、大许家……”

  不过,战史上这样的记述只是概括而言,未免有些笼统,比如说枣庄。说来要怪七师“活”做的不够干净。上回打枣庄是七师的任务,何以祥的*中也有这么一段:“6月9日,我师奉命投入枣庄战斗。起初,二十旅围困枣庄月余,攻克未遂,二十三团又奉命参战。”这段话逻辑上有些不太明晰,但大意还是能看懂,大多史料也是这样认定,上次打枣庄,七师虽然攻进了枣庄,但却没有拿下王继美的核心阵地。这就像手术没有做干净,留下了一颗毒瘤。以后王继美部就一直被被七师包围枣庄北圩子里。

  说是这是股残敌,那就小看这厮了,当时王继美还有几千人马,应该说还是挺有实力的。所以在停战期间,这颗毒瘤不时发作,常常在枣庄兴风作浪。1946年5月21日,将共产党和谈代表甘重斗打成重伤就是其中之一。当初七师未能一举端掉王继美,可见此人不好对付,并不是人们通常感觉的那样,伪军就是一触即溃。这一次打枣庄我军分外重视,不仅有大将罗炳辉亲自坐镇,山东军区政委黎玉也来八师作筹划。七师和八师共同联手,有杀鸡用牛刀之嫌,这除了斩草除根,志在必得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据说这一仗是限时的,要求一晚要把事做完,战斗下午5时发起,第二天清晨5时前必须结束。据战史记载,打下枣庄后,讨逆作战即胜利结束。虽然当时国共和谈已命悬一线,但还没有正式摊牌,速战速决,免得夜长梦多。这是我的猜测。

  让八师一起来做这件活,这非常好理解,就拿天时地理人和的“人”来说,七师就比不了八师。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是从革命队伍的总体来看的。今天一个小小的连队里也往往是“南腔北调”,但当年,各支部队都是从一个个“山头”里出来的。像八师的官兵肯定山东人十之*,山东人中多半还是鲁南人。八师二十三团一连连长刘文会就是土生土长的枣庄人,本地人的优势是外乡人无法替代的,战斗打响前,刘文会就化装进入过北圩子,对几座高大坚固的中兴煤矿大楼作了反复侦察。 

  从结果来看,这一仗不能不说是干净利落,匪酋王继美在突围时被击毙。漏网之鱼微乎其微,即使溜了几颗虾米,也再也掀不起大浪。没说的,是一次完胜。但这一仗胜得好像不轻松,八师投入兵力4个营,伤亡350余人;七师投入兵力4个团,伤亡不详。虽然八师歼敌1400余人,占歼敌总数一半左右,但比起前些日子的藤县之战,伤亡和战果之比就不好说了。打藤县伤亡400,歼敌8000。打仗谁都希望是这样,伤亡小,战果大,但哪能天天都有这样的好事呢。

  杀敌一千,自伤八百,这是许世友的体会。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十一章 二打枣庄(二)
1946年那个初夏的黄昏,一支突击队箭在弦上。

  和平时期,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是军队建设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一支军队对历史的感情,往往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的。中国工农红军在土地革命战争中最高兵力曾达30万,出现过“军”的番号也数十以计,但你今天还听说过“红军军”吗?红军师屈指可数,红军团据说在裁军前还有20余个。那么说来红军连一定是非常可观了,其实不然。军队编制的延革是历史的演变,不可能在几十年前年就准备着为今天套光环。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三野红军部队主要集中在新四军中,但在皖南事变中,一下就丢了一、三、五团。剩下二、四、六团加上四支队两个团,能延续到今天充其量也就五六个红军团。

  当年一一五师来山东后,最后就留一个六八六团,但连队却象种子一样的撒了出去。所以二十二军能有一个红军连已经非常称奇了。时下有句时髦的话叫“亮点”,二十二军的这个红军连“亮”就“亮”在是彭老总1828年平江起义带出来的队伍,井岗山黄洋界风云,苏区五次反围剿血雨,长征二万五千里铁流,什么没见识过。抗战胜利后,一一五师赴东北,留在山东还有20万的军队,但红军连队可能也只有两三个。即使是今天从全军来看,有的部队红军连队会多一些,但能追溯到1928年,我看也是屈指可数的。

  平心而论,打仗是不靠一顶“红帽子”的,后来者居上不乏其例。但八师二十三团的一营一连从我手头的历史资料中看,这个连队始终在枪林弹雨中搏杀,英雄辈出,战功赫赫,枣庄北圩子突击中当仁不让,又是二十三团的一把利刃。

  这一仗也是八师休整小半年后的第一仗,这一仗当然是志在必得,一举拿下。有自信,还因为准备充分。为了给王继美这个汉奸小子喝上一壶,八师还准备开开“洋荤”,把在藤县缴获的两门山炮也拉上了。如果说开“洋荤”八师也是头一回,多少不知咸淡深浅,那么还早就准备了一道大餐。5月底,通向北圩子的两条秘密通道就已经就绪,一条在西南角主攻方向,一条在西北角佯攻方向。炸药用的是多少,有说一百公斤的,有说一千斤的,但确切可以说是整整一棺材。这道大餐不独八师会做,但爆破唯有八师最拿手,这为“众弟兄”们所公认。

  1946年6月9日17时,初夏的落日还悬在地平线上,但突击时间到了,接连两声巨响,有如山崩地裂,泥土、石块、电网、鹿砦飞上空中,黑烟滚滚盖住落霞。据许多材料记载了战斗的过程:地道爆炸后,围墙炸开豁口,然后攻击部队突入圩内,再冲上洋楼逐层争夺。

  但根据战斗亲历者回忆,因为坑道定位有误,有一座高大坚固的楼房没有倒塌,伪军的抵抗十分顽固。说是他二鬼子,这是习惯上的说法,现在应为国军第十九集团军的一部,有委员长一张空头支票,而且又有集团军副参谋长王钢亲自坐镇,二鬼子也觉得“堂堂正正”了,还真拼了一阵。一营一连的突击十分英勇,爆破员在身负重伤后,毅然拉响炸药包,是又一个陈金合式的英雄。战斗中,指导员杨万章身负重伤,副指导员壮烈牺牲。战后,二十三团一营一连又一次被上级授予荣誉称号——突进枣庄第一连。

  枣庄之战,以战斗规模而论,在八师以后的日子里只能算家常便饭了,但让八师这支劲旅深感自豪的是,涌现了一个鲁南军民传唱一时的战斗英雄——安保全。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二章 二打枣庄(三)
安保全,山西临汾人,平型关战斗胜利后不久参的军,再早几天就是当红军了。

  还是在电影《南征北战》里找话茬:一个老大娘,得知在一个在她家养过伤的干部当营长了,也很自然地说,又进步了。安全保,这样一个鲁南军区有名的战斗英雄“进步”之慢,让我匪以所思,你也许会说,张思德牺牲时也只是班长,这我懂,张思德是中央警卫团的班长,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差不多就是部队机关的公务员工作,没有可比性。安保全是在作战部队,而且是在主力团,一个三七年兵啊,我敢说他的军龄和许多团长都不相上下了,实际上他比当时八师参谋长(八师称参谋主任)马冠三都资格老,马主任也不过是三八年的兵。

  确实是这样的,安保全14岁参军,红小鬼一个,还有个成长过程。换一角度看,二十三团真不愧为主力团,老兵就是多。张兴常是抗战胜利前后的一连连长,记者采访时他曾说过,我当连长时,连里还有17个老红军呢。他所说的“老红军”,我想不会爬过雪山走过草地,但比安保全早入伍几天,这倒也是有可能的吧。

  1944年2月,鲁南军区五团在陡沟庄包围了出城抢粮的伪军。追击中,安保全迎面遇上一股伪军,虽然只是一个人,但安保全沉着机智地高喊:“一排向左,三排快跟上,缴枪不杀!”惊慌失措敌人乖乖把枪都丢在地上。安保全一人俘获伪军一个连,被鲁南军区授予“青年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在枣庄北圩子的战斗中,2营5连也有一个突击排,排长就是任职才半年的安全保。在攻打五号洋楼时,安保全三次负伤,当时安保全战斗情形,现我没有第一手的材料,据记载,安保全第一次负伤在臂上,第二次中弹在肩上,第三次不详,安保全仍坚持战斗一小时,浑身如同血人。要我来判断,可能打断动脉,失血过多,直到牺牲。枣庄战斗结束后,他所在5连二排被山东军区命名为“安保全排”。

  安保全的英雄事迹在鲁南部队影响很大,有一首歌唱英雄安保全的歌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