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扎根 >

第22部分

扎根-第22部分

小说: 扎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文江很少发火,但一旦发起火来却十分了得。他会将手边能抓到的随便什么东西(比如一只茶杯)扔出去,同时大声地吼叫,声势可谓惊人。过后,他平静下来,再将地上的杯子碎片扫进一只撮箕里。然后拿来拖把,仔细地把地板上的水迹拖去。
  *中,老陶家经历了不少危机,陶文江一如既往地不动声色,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当时,他的历史问题被翻出来重新审查。每周一次,陶文江要到当地居委会交代问题、汇报思想。回家后,他更加沉默了。具体情形陶文江拒绝向家里人透露。
  只是有一次,他从居委会回来,扔了一只杯子。陶文江用脚拼命地跺着地板,一面跺一面大声地叫喊:“该死!该死!该死!”同时面孔涨得通红。
  老陶家人不知道他在骂谁,说谁该死,是审查他的那些人?还是说他自己?总之感到非常可怕。事后问起发生了什么事?陶文江自然是无可奉告。
  这是仅有的一次。其它的时间里,陶文江表现得十分顺从、配合。无论是老陶被打倒,造反派上门贴标语的时候,或是破四旧,家里被抄时,还是全家被批准光荣下放,他们又来贴标语。陶文江手托一只浆糊瓶,将门框上的标语一一粘好、抹平。他干得有条不紊,乐在其中,甚至可以说是宠辱不惊、一视同仁,就像他不认识标语上写的那些字似的。难怪老陶会说:“爸爸有洁癖!”
  的确,陶文江爱干净,喜欢整洁,甚至到了病态的程度。不仅是自己家门上的标语。后来邻居老王被打倒了,门框上也贴上了火烧油煎之类的标语,陶文江也一如既往,手托一只浆糊瓶,去他们家门前忙活。老王的家属敢怒不敢言,对陶文江怒目而视。后者就像没看见一样。
  除了粘贴标语,陶文江还喜欢扫地、拖地。自己家不用说了(红漆地板经过十来年的扫和拖,已是班驳不堪,露出了下面灰白色的木质。而邻居家的地板仍然是红通通的),平时没事,陶文江还经常去共用的走廊上、楼梯上扫地、拖地。老陶家住在三楼,三楼的走廊和楼梯不用说了,有时候陶文江会一直扫到二楼去,甚至一楼去。
  对陶文江此举,楼内的居民评价不一。有的认为他这是多管闲事,吃饱了撑的。有的则认为陶文江是一个善良的老人,并心存感激。也有的邻居以为这是居委会派给陶文江的任务,他是在劳动改造。陶文江还打扫楼内的厕所,这就更说明问题啦。这年头,有政治问题的人有很多都被罚去打扫厕所,或者去扫马路了。
  2
  下放以后,陶文江仍脾气不改,成天手里拿着个条把,扫个不停。
  三余的地面没有砖石,也不是水泥的,陶文江一扫就是半撮箕的土,收获很是丰富。房子里的地面也是泥巴的,陶文江每天都要运几撮箕的灰土出去。天长日久,地面明显下陷,门槛外面要比里面高出许多,一下雨,水就会灌进来。于是只好将门槛加高。门前的空地,也被陶文江扫得锃光发亮,阳光一照,只见一块块踩实的圆疤。当然,在三余,拖把是用不着的,但陶文江舍不得丢弃,只是将它束之高阁了。 。。

洁癖(2)
陶文江的另一项任务是擦灯罩。前文说到,三余人照明用的是一种自制的油灯,是墨水瓶做的,用一根棉线做灯心,点的是柴油。柴油便宜,加上灯火如豆,点这样的灯比较节省。老陶家都是近视眼,晚上还要看书,柴油灯自然不能满足要求。
  他们家点的是从汪集供销社买回来的煤油灯。这种灯有一个玻璃灯罩,三余人称它为罩子灯。罩子灯点的是煤油,比柴油贵多了,但因为杂质少,灯焰不冒黑烟。灯心也是专门的,扁扁的,有一厘米宽。点燃后自然光明耀眼,读书写字都没有问题。
  这样的灯,三余村上只有老陶家里有,而且不止一盏,有三四盏之多。每天晚上,一齐点燃,老陶家人就置身于光明中了。三余人碰上重要的事情,就会来老陶家借灯,比如在牛屋里(现在的牛屋,而不是老陶家住过的牛屋)开社员会议,或者谁家办喜事结婚。当然,煤油还得老陶家出。
  每天傍晚,天快黑的时候,陶文江就开始擦灯罩。他将四盏煤油灯收集一处,放在堂屋里的桌子上,用一块专门的棉布伸进玻璃灯罩中,左旋右转。不一会儿,那灯罩就被擦得通体透明,就像没有了一样。由于每天都擦,加上煤油灯熏出的黑烟本就不多,所以一会儿就擦完了。陶文江意犹未尽,顺便将罩子灯的底座和装油的肚子也擦了一遍。他用剪刀细心地剪去灯心烧焦的部分,然后,将四盏煤油灯依次点燃。
  陶文江还负责供应一家人的开水。这时,老陶家人烧饭已经用灶了,但从南京带下来的煤炉仍然在用,不干别的,专门烧水。
  锅屋一角,煤炉上永远坐着一壶水,地上一溜放着四只热水瓶。水开后,陶文江将开水灌入热水瓶中。灌之前,他必然要把瓶子里剩的开水倒出来(将热水瓶瓶口朝下地提着,直到点点滴滴的剩水沥出)。据说,只要有一滴原先的开水没有沥出,灌进去的开水就会变凉,不那么热了。老陶家的开水永远供大于求,常常倒掉的开水不过是十几分种前刚灌进去的。老陶对陶文江的浪费行为颇为不满,但也不好说什么。
  三余人没有热水瓶,平时自然不备开水,需要时也会来老陶家借。但他们主要是借热水瓶,而非开水。热水瓶可以装点门面,比如相亲的时候,红白喜事上自然也是少不了的。但借老陶家的热水瓶而不借开水,不啻是对陶文江的侮辱,所以他们每次都是满载而回的。热水瓶还回来的时候当然是空的。
  除了扫地、擦灯罩和烧开水,陶文江还伺候一家人的大小便。老陶家每间房子的床下都放置着一个痰盂,是供夜间小便用的。这几只痰盂归陶文江管理。每天早上,他把痰盂里的小便倒进地里的粪缸,或就近倒入马桶,然后开始洗刷,用去污粉和一只废弃的锅铲对付痰盂里的尿碱。晚上,临睡以前,再将在阳光下晒了一天的痰盂分发到每张床下。
  村上的人,倒是没有来借痰盂的。即使这样,陶文江也没有感到失望,无论干什么他都同样的一丝不苟。陶文江不觉得清洗痰盂和擦灯罩有何实质的不同。
  他不仅清洗痰盂,也常常擦洗那只用来烧水的铁壶,用清除尿碱的方法清除水壶里的水碱。他不仅清洗了水壶的里面,也常常清洗水壶的外面。而清洗水壶的外面,就像擦灯罩。他将那只凹凸不平的老水壶擦得锃亮放光,能照见人影。不仅水壶,老陶家所有的钢精锅以及锅盖所有的脸盆搪瓷瓦罐都锃亮放光,能照见人影。当然,真正的镜子,无论是苏群大衣橱上的镜子还是放在桌上的小圆镜子就更是如此了。所有的玻璃,老陶写字台上的玻璃板或是墙上的玻璃窗,无一不被陶文江擦得纤尘不染。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洁癖(3)
由于陶文江的不懈努力,老陶家里里外外、白天晚上都比别人家里亮堂了许多。三余人家是没法比的,就是从南京下放的下放干部、知青和下放户的家里也没法比。
  最后,陶文江的清洗对象发展到了各类农具。他清理铁锹上的泥巴、擦拭镰刀的锋刃。可没过多久,那铁锹上又粘满泥巴了,镰刀闪亮的锋刃也暗淡下去。陶文江并不以为意。
  3
  虽然陶文江有洁癖,但并不十分讲究个人卫生。他长年不洗澡,大约是三余这地方没有澡堂的缘故。虽说沟渠纵横,但由于年老,陶文江从不下河游泳。在家里用澡盆洗澡,冬天是不可能的。天热以后也不方便,得将一家人赶到门外。陶文江是一个十分严谨的人,夏天甚至都不打赤膊(像老陶和小陶)。
  说来也怪,他虽然不爱洗澡,但身上却没有任何异味。陶文江也很少洗脚。他成天穿着一双解放鞋,由于没有脚汗,所以脚也不臭。由于不爱出汗这个生理特点,陶文江很少清洗自己。不过,他和陶冯氏盖的被褥上常有很多的鳞屑,将它们抱到阳光下晾晒时,透明的鳞屑就像雪花般漫天飞舞。陶文江和陶冯氏的确老了,皮肤干燥,起了鳞片,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尽管衰老的身体上常有鳞屑脱落,却也不妨碍过日子。但有一件事,却使陶文江异常的烦恼,就是便秘。他常常五六天拉不出大便来,有时候时间竟长达一周,甚至十天半个月。
  陶文江每天坐在马桶上挣大便,虽然隔着一道布帘子,家里人还是能听见他用力的声音。帘子下面,陶文江的那双解放鞋被里面的脚趾撑满了,他正在用劲。对于在家洗澡都觉得不妥的陶文江而言,当着家人大便,其感受是可想而知的。况且,这样的事几乎天天都有。布帘子抖动着,陶文江挣大便的声音时有所闻。加上马桶里散发出的那股气味,自尊的陶文江简直要无地自容了。
  陶文江便秘,在老陶家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家里人从不提起。只是,有时候帘子后面的声音过于失常,老陶或苏群会问:“爸爸你没事吧?”
  陶文江不答,痛苦的呻吟声同时也会戛然而止。过了一会儿,陶文江又会忍不住哼哼起来。
  有时,老陶会撩开帘子,去后面查看。小陶也经常被老陶和苏群指使,去看看爷爷。只见陶文江裤子褪至膝弯,满头的大汗,面色血红,甚是怕人。
  老陶对苏群说:“爸爸年纪大了,这样拼命地挣大便会出事的。”他想让苏群想点办法。但由于苏群处在儿媳的位置,不便插手。即使她能抛开习俗,帮陶文江一把,后者也是不会答应的。
  治疗便秘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灌肠,而灌肠得去洪泽县医院。就算苏群能买到灌肠的工具,学会灌肠,她也不便亲自操作。无奈之下,只好想些其它的办法。
  苏群从县医药公司买来甘油锭、开塞露,这些药物也必须塞入陶文江的肛门才能起作用。苏群认真地学习了有关的方法,再教会老陶。经过一番努力,陶文江终于可以大便了。
  尽管如此,陶文江还是尽量不使用药物,他喜欢自己挣。倒不是挣大便挣出乐趣来了,使用开塞露的方式让陶文江感到耻辱。虽说是由老陶操作,但毕竟是一件东西往身体里插啊。所以除非万不得已,陶文江拒绝使用开塞露,或者甘油锭。考虑到老人的心情,也为了培养小陶日后的生活能力,后来,为陶文江通大便的任务就交给了小陶。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洁癖(4)
一段时间以来,老陶家人最高兴的事莫过于陶文江大便了。“爸爸今天大便了!”、“爷爷今天大便了!”或者“老头子大便了!”一家人传递着这个喜讯。多日来笼罩着全家的压抑气氛随着陶文江的一泡大便空嗵一声落入马桶而一扫而光。
  4
  真是难以想像,一个如此爱干净整洁的人,却无法清理自己的大便。当陶文江打扫房间、将锅盖脸盆擦得银光锃亮的时候,体内竟囤积着一泡积攒了多日的大便。也许,他如此地酷爱擦拭、清洗、打扫正是因为这泡大便,那样做不过暴露了他那强烈的排泄愿望。谁知道呢?
  总之,除了患有便秘的毛病外,陶文江的身体还算硬朗。年过七十以后,他的脊背丝毫不弯,甚至更加挺直了。陶文江平时穿着一件褪了色的咔叽中山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