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穿越随我心by我心飞扬独醉 >

第112部分

穿越随我心by我心飞扬独醉-第112部分

小说: 穿越随我心by我心飞扬独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芳气道:“你怎么知道你这是在害他,他一心只想着你,要是就因为你不能生孩子,让他娶别人,难道就是为他好吗?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五哥,他做生意虽然头脑灵活,可在感情上就是一根筋,他说过,你不嫁他,他就不娶,他既然这样说,肯定就会这样做,你又不是真不在乎他,又何苦两厢折磨呢。”

司马茹素依然摇头:“可是,不孝有三,无后最大,我不能害他做不孝子。”

“你,我真是要被你气死了,我爹娘都不在乎,你还纠结个什么劲呀。”

就这个问题,林芳和司马茹素不知谈过多少回,可是每次都没有结果,说完这一句,林芳气呼呼不再吭声,司马茹素捏着半个梨子,愣愣的不言不动,花园内一时静默。

司马鑫昏迷半年醒来后,经过童氏的仔细调理,身体虽慢慢恢复,不过行动上总不比生病前,脑子反应也慢了许多,人整个显得有点呆笨。陈董经过与爹爹一番长谈,告诉林芳,这个世界上,往后再没有陈董这个人,只有司马茹素。

在司马鑫昏迷期间,各处的店铺无人管理,几乎全都败落,司马鑫干脆遣散原来的掌柜和伙计,将店铺全部出租,并卖了白水镇的宅子,在司马茹素买的那块地上,起了宅子,司马茹素带着陈世缘搬进新宅子。司马鑫收陈世缘为义子,改名司马世缘,并将幼子司马和从沈夫子处接回,一家四口,过起了平淡安然的日子。

林镇的黑木耳养殖地建成后,全权由当年已满十岁的司马茹素管理,年纪这么小的养殖官,又是一个女童,本朝还是第一个。在外为养殖官,家中内务也是她一力掌管,原本性子就泼辣的她,如今更是干练。

无事一身轻,司马鑫整日里领着司马和,在附近各处走动,尽管司马和对他的的话不会做出任何反应,他还是会像对待正常孩子一样,教司马和认物,给孩子解说看到的事物,还会给孩子念书,在他的心中,总想着哪一天小儿子会唤他一声爹爹,跟正常孩子一样,会说会笑,可以读书识字,娶妻生子。

自从搬入司马府后,有爹,有娘亲般的姐姐,又有弟弟,司马世缘孤僻近乎自闭的性子,也慢慢好转,再也不怕会被丢弃,如今已经入了林家学堂,偶尔也会跟同学玩耍。

司马茹素身上的毒,不像林芳那样,只要有了解药,就可很快解掉,除了吃药,她主要得靠调理,经过几年的精心调理,已经十四岁的司马茹素,如今身体好了许多,不过遗憾的是,于生育方面,已经不可逆转,当林武拜托娘亲请媒向她提亲时,她拒绝了。

“唉——,别说我了,”长时间的沉默后,司马茹素先开口:“你自己又是怎么回事,那么多来提亲的,你就一个都看不上?你可是到了标准的成婚年龄,再拖,就成剩女了。”

叹口气,林芳反驳:“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我二祖母给林家定的规矩,男的二十娶亲,女的十八出嫁,我离十八还差三岁呢。”

“得了吧你,”司马茹素撇嘴:“少在我这里装蒜,谁还不知道谁呀,是不是心里有人了?”

“哪有什么人呀,我又不像你,整天在外面疯,见多识广,什么样男人你没见过。长着这么一双小脚,我是走也走不了多远,跑也跑不了多快,只能窝在家里,可谓是真正的足不出户,除了家里这几个男人,我还能认识谁,心里还能有谁。”

她这巴拉巴拉一通说,司马茹素根本就不信:“你不出去,可也挡不住人家不进来呀。”

“进来又能怎么样,找我二祖父的,是老头儿;找我二祖母的,是老太太;找我爹爹的,是半老头儿;找我娘亲的,是半老太太;找我二哥二嫂的,人家在京城,我也见不着;找我五哥的,大多是生意人;找我的,除了你,我也没几个喜欢的,再说,也都是姑娘家。”

“得得得得,少来这一套,你这嘴上功夫哄老头儿老太太还行,在我这儿不管用。那个黑乎乎的酷脸家伙,可不姓林,你别以为我没看见,只要你在的地方,他的视线总跟着你转,你别告诉我你不知道。”

“知道又怎样,人家说了,只当我是妹妹。”

“妹妹?他看你的眼神,可一点不像哥哥看妹妹,倒像情人看西施,他成亲了没有。”

“没听说。”

“看他那年纪总有二十四五了吧。”

“嗯,他跟我小姑一般大,二十五了。”

“二十五了呀,老男人了,还不娶亲,该不会是等着某人长大吧。”

“胡说什么呀,人家不成亲,那是人家的事。听二哥说,贻哥家里背景复杂,成亲就意味着受到牵制,他不想早早被牵制,所以才没有成亲。”

“他家到底是什么背景呀,搞得这么复杂。”

“谁知道,他不说,我也不好问。”

两人正闲聊,一个小小身影摇摇晃晃进来,看见两人,高兴的叫喊:“芳姐,茹姐。”迈开小短腿就往这边跑。

“哎哟,慢点喜娴,你芳姐和茹姐就在那儿又跑不了,莫要急,小心摔着。”

说着话的,正是紧跟在小人儿身后的林翠娥,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的娘亲,大的是个男孩,唤作喜泰,今年六岁,喜娴是女儿,刚刚蹒跚学步。

 第一六〇章 林镇

林芳紧步走到喜娴跟前,一把将她抱起,比起淘小子林炎和喜泰来,她还是喜欢乖巧的小表妹。

掏出帕子擦掉小表妹额头上的汗珠,林芳在那水嫩的小脸上亲了一口,又抓起喜娴肉呼呼的小手在自己脸上磨蹭,小手心有汗,可也不妨碍林芳享受小孩子那娇嫩皮肤的质感,同时也忘不了逗喜娴:“那个是茹素姐,不是茹姐,来,喜娴说,茹——素——姐——。”

“茹——茹——姐——,”喜娴正在学说话,如今只能发两个不同字的音。

司马茹素立时柔声答道:“哎——,喜娴乖,茹茹姐给你削梨子吃啊。”

她这里逗哄着小女孩,司马茹素那边早已招呼着林翠娥坐下,给林翠娥削了个梨子,并切成块,林翠娥可以用牙签扎着自己吃,也可以喂给小喜娴吃。

让喜娴坐在自己腿上,林芳挑小块的的梨子喂给喜娴,问林翠娥:“小姑,这大热的天,您怎地带着孩子来了,也不怕路上中暑。”

林翠娥嫌一块块吃着麻烦,索性拿起一个梨子大口咬着吃,嘴巴快速嚼动,看来是真有些渴,吃着还不忘回答林芳的话:“无碍,我天不亮便出发,到时太阳还不是很烈。”此时的模样,哪里还寻得见当年出嫁前的淑女模样。

“呵呵,”林芳忍不住笑道:“小姑,小姑父若是见你如此吃相,该不会后悔当年看错了眼吧。”

又咬了一大口梨子进嘴,林翠娥这才吃得慢了些,摇头笑道:“小人精,这你便不懂了,夫妻在一起过日子,要的便是真性情。装模作样又有何趣味,无论我怎样,你小姑父都喜欢。”

林芳刮鼻子:“嘁,不知羞。”

林翠娥不理会她,自管说道:“在外人面前,我自是不会给他丢脸。哦,对了,我此次提前绕道来,就是想跟你爹娘一块去为郭勉娘贺寿,你可去?”

郭勉如今是多陵县的县令。王鸿文是贵阳县的县令,两人既是同乡,又是同僚。平日里相互之间不乏互相走动,今年是郭勉娘六十岁整寿,郭勉广发请帖,为娘亲祝寿。

良平镇发水灾时,郭勉已经将他娘接到盛城。除了读书外,郭勉仍像以往一样,日夜侍奉在瞎眼娘亲身侧,此孝举被学堂计入档案。郭勉虽启蒙晚,却是天资聪慧,又刻苦好学。比他大两岁。又早他几年启蒙的王鸿文,虽资质一般,勤奋不亚于郭勉。两人同时精学合格,并同时选择不再继续攻读大学,而是接受官职。

如今世人提起林镇,前面总要加两个字:福地,也就是福地林镇。

林镇不仅是朝廷的钦定冬日蔬菜养殖地。黑木耳养殖地,最大的羊线衣供应地。而且,林镇出产的胶泥像,不止人物栩栩如生,且经久不开裂,不变色,比起他处的泥像来,不知要好了多少倍,当然,价钱之高也是别处不可比的。

传言都讲,福地林镇的泥像带有福地的福气,大的可放在家里,保佑家宅平安,小的可带在身上,护得人身康泰,所以,外地人来到林镇,都会带几座林镇胶泥像回去,可自己用,也可送给亲朋好友。

林镇胶泥场只接受现订单,不卖成品,出品的胶泥像底座,都会有一处凹陷,内刻有统一编码。所谓的编码,就是购买者名字的拼音字母。每一座泥像,都附有一张五笔打字编码的纸张,上有购买者姓名、性别、籍贯、购买时间,且胶泥场对所有售出胶泥像都有存底,记载着购买者的姓名、性别、籍贯、购买时间,拼音编码的图样,还有五笔编码的图样,有在别处购买胶泥像者,若怀疑真伪,可到林镇胶泥场来对存底。

防伪码这一招,是林芳教给林武的,所以,拼音编码除了司马茹素,只有她兄妹二人看得懂,就连捏泥像的师傅都不懂,只是按林武和林芳兄妹给的图样,刻在泥像底座,外人不懂便更难模仿,即便模仿得出,也极易弄错。至于五笔编码,司马茹素也不懂得,林芳有时会拿五笔编码开司马茹素玩笑,讲只要司马茹素做了她的五嫂,五哥自然就会教给自己妻子。

林镇有大片的土地,林芳不会种地,她这个行动的矮子,却是个理论的高手,每每都用古书来做幌子,交给大郎一些前世种地的技巧,大郎这个半瓶子水再找来种地高手,进行实地试验,人家根据本地特色,再得出新的经验,就这样,一年年下来,林镇的庄稼,比别处的产量高了一倍不止。

去年冬日来临时,林镇有上百位得到手艺人文书的人,今年开春,朝廷下文,迁走五十户拥有手艺人文书者,分往他处试验本地种地方法。

林镇的经济发达,带动了整个多陵县跟着变化,县库上交的库银,终于带动了林呈祥的升职,也算是他为大郎奔波取消弃绝书的福报,不过直到他调离多陵县,生活已经可以自理的宋氏,在童氏的请求下,终究没说出他与大郎的关系。

林呈祥调走后,郭勉接任多陵县县令,王鸿文原本可任江南一更加富庶之地的县令,不过怜惜妻子林翠娥对大嫂一家的依恋,他最终还是选择了贵阳县。

“不去。”一听说又要参加宴会,林芳想都没想便拒绝。

司马茹素大笑:“小姑,芳姐姐这是怕了。”

“呵呵,”林翠娥也觉好笑:芳儿,你这样总也不出门不是办法。”

“哼,老和尚,真是害苦我了。”想起当年老和尚那番话,林芳就恨得牙痒痒。

当年林芳跟司马茹素为福地造势时,曾有过一阵提亲热潮。

自从血瘤消除后,林芳越发长得娇美,她身上有前世带来的书卷气,和与生俱来的高雅气质,落落大方而不迂腐,且又博学,虽年纪小小,已是有大家风范。不知是哪个人先讲出,若是娶林芳进家门,相夫教子,必会对丈夫多有助益,教出的子女也必是出类拔萃。

那时林芳也才不满八岁,自是不愿早早定亲,一个人提亲还可找理由推脱,谁想到提亲也有人跟风,一窝蜂的起哄。更有最令林芳痛恨的一点,对于自己天生的小脚,她不胜烦恼,可提亲之人却是喜不自胜,本土女人以小脚为美,林芳正好符合他们的审美观点。

林芳自己不愿,大郎与李翠梅也觉那时定亲太早,便一个个婉拒,可任你百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