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恶意 >

第17部分

恶意-第17部分

小说: 恶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和外子的衣服放在一起,印象中我不曾见过这个,应该是外子放进去的。”

  我说了声“让我看看”,便接过箱子,打开箱盖。里面用透明袋子装了一把小刀,刀柄

是塑胶制的,刀长约二十英寸。我连同外袋一起拿起,感觉还蛮沉的。

  我问日高理惠这是什么刀子,然而她摇了摇头:“就是因为不知道,所以才请你们看的

。我从来没有见过,也不曾听外子提起。”

  我透过外袋审视刀子的表面,看来不像是全新的。

  我又问“日高邦彦有登山的习惯吗?”她的回答是:“就我所知没有。”

  于是我连刀子也一起带回了侦查总部。

  回到总部,我们赶紧分工查看录影带的内容,我负责看的那卷讲的是京都传统工艺,特

别是西阵织【注:西阵织为昔日日本贵族和上流社会使用之高级织物,以色彩鲜艳、手工精

致为特色,现仍被视为京都手工艺的极致表现。】的部分。影片记录了织工以传统古法织布

,还有他们每日的生活作息。背后偶尔会穿插说话的声音,那应该是日高邦彦本人的解说吧

?一小时的带子大概只用了八成,剩下的部分全部空白。

  我问过其他的侦查人员,他们说另外的带子也是同样的情形,我们只能界定这些是单纯

为采访而拍的。后来我们干脆互相交换带子,以快转的方式再度浏览一遍,不过得到的结论

仍是一样。

  为何野野口修会向日高理惠询问录影带的事呢?难道不是因为里面拍的东西对他而言有

特殊意义吗?可是,我们看完了七卷带子,却找不到任何与野野口修有关的地方。

  没想到竟然一无所获,我不免有些气馁。不过就在此时,从监识科传来令人意想不到的

消息。我拜托监识科针对那把刀子做出详细的调查。

  以下我大略讲一下监识报告的内容:

  “从刀刃部分有若干磨损的痕迹看来,应该已用过很多次,不过上面不曾沾染血迹。刀

柄部分有多枚指纹,经由比对的结果,证实全是野野口修的。”

  这当然是值得重视的线索,不过我们想不出来这该做何解释。为何日高邦彦要把印有野

野口修指纹的刀子当作宝贝般地收藏起来?还有,为何他连自己的妻子日高理惠也瞒在鼓里



  有人提议干脆去问野野口本人算了,不过被上级驳回了。所有侦查小组的人员都有预感

,那把刀子将是让野野口托出全盘真相的决定性王牌。

  隔天,日高理惠再度联络上我们,她说她找到了另一卷录影带。

  我们急忙前往取回那支带子。

  “请看这个。”她首先拿出的是一本书,是之前她送我的《萤火虫》单行本。

  “这本书怎么了?”

  “你打开书皮看看。”

    我依照她的指示用手指轻翻书皮,同行的牧村刑警发出“咦”的一声。

  书的内部已被挖空,里面藏着一卷录影带,简直就像是老式的侦探小说!

  “只有这本书和其他的书籍分开收放。”日高理惠说。可以确定这即是日高邦彦出于某

种意图而特地收藏的带子,我们已经等不及回侦查本部再看,当场就把画面调了出来。萤幕

上出现了某家的庭院和窗户,日高理惠和我们马上就认出那是日高家。因为是在晚上拍的,

影像显得十分昏暗。

  画面一角标示了拍摄的日期,是七年前的十二月份。

  到底会出现什么呢?我凑向前仔细瞧。不过摄影机一直拍着庭院和窗户,既无变化,也

无人现身。

  “我们按一下快转好了?”正当牧村刑警这么说的同时,画面上某人出现了。

  告白之章 野野口修的笔记

  下一次加贺刑警再来的时候,会不会已经知道所有的答案?

  这几天我躺在病床上,一直想着这件事。依他先前的工作进度,我很难不做出这样的联

想。事实上,他正精准地、以惊人的速度接近真相,我好像随时都听到他的脚步声在我耳边

响起。尤其是当我和日高初美的关系被拆穿时,我就有了某个程度的觉悟。恐怕瞒不下去了

,我突然想放弃,他的敏锐让我觉得恐怖。或许我这么讲有点奇怪,不过他辞掉教职选择这

份工作是正确的。

  加贺刑警带了两件证物出现在病房,一把刀子和一卷录影带。令人惊讶的是,听说那卷

带子藏在被挖空的《萤火虫》小说里。我心想,这真像是日高会搞的把戏,也只有他会这么

故意。如果他不是将它摆在《萤火虫》里,而是摆在其他书本的话,相信即使是加贺刑警,

也不会这么简单就发现事情的真相。

  “请你解释一下这卷带子的内容,如果你想再看一遍的话,我们会向医院借来录影机和

电视。”

  加贺刑警只是轻描淡写地讲了几句,不过光这几句话就足以让我说出真相了。因为要说

明那卷录影带的内容,非讲出所有的实情不可。那里面纪录的,是非常诡奇的东西。

  即使如此,我依然试图做无谓的挣扎,打算拒绝回答所有的问题。不过,我很快就了解

到这样做几乎没有意义。加贺刑警仿佛早已料到我会使出沉默以对的招数,加贺刑警自顾自

地陈述起自己的推理。真是教人惊讶,略除细节的部分不谈,他的推理几乎与现实一模一样

,他甚至还说:“以上的这番话,就现在这个时间点而言,只能算是想像。不过,我们打算

就用这个当作这次犯案的动机并就此结案。老师您之前也曾说过,动机怎样都无所谓,随便

警方爱怎么写就怎么写,我现在就回答你,刚刚讲的那些就算是你的动机了。”

  没错,我之前确实跟他讲过那样的话。我不是开玩笑,是认真的,与其要我讲出杀害日

高邦彦的真正理由,倒不如采用别人编造的适当说法。

  当时我作梦也想不到,竟然会让加贺刑警找出真正的理由,所以,要如何处理今天的这

个局面,我压根儿就没想过。

  “看来是我输了。”我强作镇定,努力保持和缓的语调。加贺刑警应该也看出来了吧?

那只是虚张声势。

  “你可以说了吗?”加贺刑警问。

  “好像不说也不行了。就算我什么都不说,你也会把刚刚讲的话当作事实,呈报给法庭

吧?”

  “没错。”

  “若是这样,请你尽量确保内容的真实性,这样我也比较释怀。”

  “我自行推理总会有不正确的地方。”

  “不,几乎没有,真了不起!不过,要补充的地方倒有几个,此外还牵涉到名誉的问题

。”

  “事关老师的名誉吗?”

  “不,”我拚命地摇头,“是日高初美的名誉。”

  好像懂了似地,加贺刑警点了点头,接着他向同行的刑警示意,要他开始准备记录。  

      

  “请等一下!”我说,“我一定要用这种方式回答吗?”

  “什么意思?”

  “这个故事有点长,有些部分我得在脑中先整理一下,如果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难免有

未能尽实表达的遗憾。”

  “起诉书写好后,我们一定会让你过目的。”

  “我知道,不过我也有我的坚持,我希望自白的时候,能用我自己的话来陈述。”

  加贺刑警沉默了数秒后说道:“你想亲手写自白书?”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这么做。”

  “我知道了,这样我们也比较轻松,你需要多久时间?”

  “一整天就可以了。”

  加贺刑警看了下手表,说道:“明天傍晚我们再来。”接着就起身走了。

  这就是我写这份自白书的原委。这恐怕是我最后一次,以提供他人阅读为目的所写的长

篇文章吧?也就是说,这将是我最后的作品。思及至此,我告诉自己,一点都不可马虎,不

过遗憾的是,我并没有充裕的时间去讲究词汇的修饰。

  就像我一再跟加贺刑警说的,我和日高邦彦再度相逢于七年前。当时日高已经成为正式

作家,距离他获得某出版社的新人奖也已经过了两年。他出版了以得奖作品为主轴,结合其

他短篇作品的单行本,另外还写了三部长篇小说。“令人期待的后起新秀”——我记得当时

人家是这么评价他的,不过,每当有出道不久的作家出书,出版社总是如此歌颂……

  因为我们是童年故友,所以打从他出道以来,我就一直留意他的事。我一边觉得他很厉

害,一边嫉妒着他,这点我不否认。怎么说呢?因为当时的我也以写作为终生职志。

  事实上,我和日高从小就不断谈论这样的梦想。我们两个都喜欢阅读,如果发现了什么

有趣的书,就会互相告诉对方,彼此交换欣赏。是他告诉我“福尔摩斯”和“鲁邦三世”的

趣味,而我则推荐儒勒·凡尔纳给他。

  日高常说:“像这样有趣的书,我也想写看看!”“总有一天我会成为作家。”这种话

他就是能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虽然我不像他,总是理直气壮地大声嚷嚷,但却也说过那是

我憧憬的职业。

  这种情况之下,被他超越的我多少有点嫉妒,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吧?相较于他的成功,

我连作家的边都还沾不到。

  不过,毕竟他是我的旧识,会想要帮他加油是无庸置疑的。况且,对我本身而言,这也

许是个机会?透过日高,说不定我能认识几个出版社的人。

  有了这样的打算,我真的恨不得马上就去见他,不过,我料想到,就刚成名的他而言,

即使是童年挚友的鼓励也只是锦上添花,徒增腻烦感而已。所以我打算妤好读过他的作品后

,再去向他庆贺。

  而在他的刺激下,我也总算开始认真创作。学生时代,我曾和几个朋友编过类似小报的

东西,打那时开始,我就已经在写小说了。

  我从多年酝酿的几个题材中选出一个有关烟火师傅的故事,开始写作。我老家隔壁住了

一名烟火制造师傅,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我曾多次到他的工作室去玩,当时他大概七十

几岁吧。听那位老伯讲有关烟火的事非常有趣,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于是我想到,如果把老

伯讲的故事铺陈开来,不就是一本小说了吗?平凡的男子因为一个偶然的机缘,投身于烟火

的制作……思及这样的情节,我开始着手写作。《圆火》,是我为这部作品取的名字。

  就这样经过了两年,我终于下定决心写信给日高。信里我告诉他,我已经读过他出道以

来的所有作品,希望他多努力。我为他加油,同时也表明了希望能够见上一面。

  没想到,很快就有回信了。不,说回信好像奇怪了点,事实上,是日高打电话到我家里

,我在信里也把自己的电话写了上去。

  他十分念旧,仔细一想,打从国中毕业之后,我们就没好好聊过。

  “我听我妈说,你成了野野口老师了?有份安定的工作真好,我到现在都还过着既没薪

水又没奖金的日子,都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呢!”他说完后,似无心机地笑了。他之所以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