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农女当家by络缨1231 >

第109部分

农女当家by络缨1231-第109部分

小说: 农女当家by络缨123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对要比没有在官府记档的私媒要多得多。

一般对亲事很重视或者大户人家讲面子的,都是请官媒说亲的。

“孩子他爹。”方氏一听是官媒,她也不知道怎么好了,只能看着王兴文。

“可知道是来给谁说亲的?”王兴文问卢管事。

自打自己的大儿子中了秀才后,这村子里连带着也热闹了一阵子。这不光是媒出动,就是平时熟悉的,好管个闲事的,都会上门来问问子滨的亲事,想找个啥样的儿媳妇。

不过,子滨今年过了年才十三岁,自然不会这么早就订亲。就都推了,人们想想也是这个理,年纪太小,说不定以后人家子滨还能中举人呢,那个时候,可就不是现在说的这些姑娘可以嫁的了。

“听说是三姑娘。”卢管事看了一眼王兴文,“是受了平家坪村的胡家之托,前来说媒,请夫人和老爹过前厅去看看吧。”

仲秋家之前没有管事的,哪个人都可以来仲秋家串门子,也不用通报什么的。很是不方便,现在有了卢管事,再加上子滨中了秀才,这王兴文可以称老爷了,方氏也可以称夫人。

这什么事都由卢管事一通报,这上门来说闲话的,自然就少了不少。

“他爹,这是不是昨天那事?”方氏站起了身。“仲秋可不能这么早就说人家,尤其是这户人家。”

王兴文连忙点头,对卢管事的道:“先让人沏茶吧,我们马上就到。”

“是,老爷。”卢管事的退了出去。

王兴文和方氏都抓紧收拾了一下自己,这才往前面去了。

媒人很重要,而且他们家的五个孩子还没有一个说亲呢。不能得罪媒人的,尤其是官媒。

媒婆的一张嘴,能把人说活,也能把人说死。好坏都在那张嘴上,官媒虽然品性好些,但也难保得罪了她们,她会给你说好话。

到了前堂,这么一说,还真是胡斐家请下的媒,来说仲秋的亲事。

“这家的小公子可是个读书人,和你们家的令郎也是同窗,相信品性也是知道的,今年十一岁,家有百亩良田,雇有长工侍弄。还有一个九岁的小妹一个寡母。人口倒是简单的很。”媒婆见了方氏和王兴文,把胡家的情况一一说了个大概,最后道,“胡家也知道王老爹家的情况,这毕竟是隔壁村住着。他家说了,可是打听着他们家的情况,绝不敢有半句虚言。而且,胡家也说了,现在请我过来,不过是说亲,成亲还是要看王老爷和夫人的意思。”

王兴文对这事他也只能一听,和媒婆唠还得交由方氏。

方氏就是不喜欢寡妇,作寡妇的儿媳妇,那得多大的能耐才能做好啊。

“这位大姐,我们家的仲秋今年才八岁,太小了。而且,还没长成呢,她上面还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都没有说亲,我们不能先给小的说,再给大的说,这样也不妥当。”方氏只能拿这个为借口。

“嗯,这位妹妹说的也是这么个理,不知道妹妹家的大姑娘今年多大了?”媒婆今天来说亲,也不过是看地银子的份儿上。这情况一听,就知道人家肯定不能同意的。

家里又不穷,还出了一位秀才公,怎么可能在孩子才八岁的时候就订亲呢。

见方氏这么说,媒婆也就转了话题。这样家的姑娘说亲可是好说的很,而且,报酬也多,条件好啊。十二岁秀才的姐姐,那得多有才啊。

“今年十三了。”方氏说起探春,还真有那个打算,先相看着,总要给大闺女找一户好人家,别再像在家里这样的,什么事都要看着管着,打小就受苦,懂事些就开始带弟妹。

“哎呀,这过了年可就十四了,后年可不就成年了,是该打听着些了,不过,大姑娘这条件,可是很好找一个好的人家。若是大妹子不介意的话,能不能让咱看看大姑娘?”媒婆试探着问道。

方氏和王兴文对视一眼,都觉得还行。看这个媒婆说话办事,还是个妥当的,便点了点头。

叫来春妮儿,让她请探春在大厅前走一趟就好,也不是正经的相看,这样对女孩子不太好。

女孩子都脸皮薄嘛,媒婆的这话,让方氏对她又一分好感。

王兴文见话说到这儿,就不是他该在场的了。直接找了个借口,转后面干活去了。

方氏带着媒婆,站在窗前,把窗子开了一条缝儿,看着探春和半夏带着春妮往西院去,两个姐妹花,低声说笑着。

这媒婆见和好姑娘可是多了,可探春和半夏的长相虽然不是那种一见就打眼的漂亮姑娘,可是这皮肤,这气派,还真不像是乡村里能养出来的。

“哎呀,我说大妹子啊,你可真是养的好姑娘啊,怪不得小姑娘这么小就有人来说亲啊,这真是。”媒婆这话倒是出版在真心的。

不管是探春和半夏,还是方氏及王家的男丁,这几年都是在喝仲秋的空间水生活的,无论是喝的,还是洗的,这身体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显见的就是,男人和女人的皮肤都不错,尤其是几个小的。那真叫个水灵灵的,像是剥了皮的鸡蛋青似的。

这乡村的姑娘,哪一个不去地里干活,怎么可能养得成这么好的皮肤呢,也难怪媒婆会惊讶了。

“都是粗手笨脚的,让你笑话了。”方氏脸上带着红润,看着也不过是三十许的妇人,再也不见以往那种苍白无力,眼大无神,一脸担忧的脸。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也许会三更。


第128章 静安王爷


方氏的口才不太好,可是真诚,把一个媒婆给哄得开心满意地离开后,方氏才觉得,自家的儿子不但长大了,自家的女儿也都大了。

看看大闺女和二闺女,这马上再过几年就要离开她嫁人了,这时间过得也太快了。真有一种肉和骨要分离的感觉啊。

把媒婆打发走了,至于媒婆怎么和胡家人说,那就不是她们家的事。

今年的村子比哪一年都热闹,因为几乎是大半人家都建起了火窖,自然,这镇上的人都跟着沾了光。抬脚就到大王庄,哪家的菜能出了,自然是第一个知道。则村长作镇,这买卖不红都难。

仲秋没了操心的事,就忙着躲到自己的房间里,往空间一钻,她要继续她的大业。

而远在京城的武子仲因为要过年了,也回到了自己的府上。

静安王府,静安王爷看到久未归家的嫡子,面上带着些欣喜。

“仲儿,过来坐。”静安王爷面上带着笑,向着进门的武子仲招手。

武子仲欢快地跑过去,一点也没有自己是个小王爷的自觉,匆匆地行了一个礼,就揉到了静安王爷的怀里去了,也不管自己今年其实已经十一岁了,已经是大人了。

“爹,想我了没?”武子仲扬着小胖儿,问静安王爷。

“不想。”静安板着脸,一脸佯怒地瞪着武子仲,“不孝子,一出门就是几个月,也不说回来看看你爹我,怎么的?你伯父家的菜饭就是香的,咱们家的菜饭就是臭的不成?还留不住你了?”静安王爷一年里见自己儿子的次数都是有限的。

不是他不想见,而是这个臭小子自五岁上就被他的二哥给抱了去,说是替他好好地养着。那个时候,他刚刚被大哥给赐了继妃,所以,为了自己儿子能活下来,也就同意了。没想到,一失足成千古恨啊,他一个决定,就变成了今天的,他想见儿子,也得儿子自己过来才成。

“爹。”武子仲知道自己爹就是好这口,骂几声出了气就什么事都没有,继续揉道,“爹,你当年是怎么喜欢上我的娘的?”

“什么怎么喜欢上你娘的,喜欢就喜欢了,还怎么喜欢?”静安王爷敲了儿子一记头锤,笑着骂,“怎么突然间想起问这件事来了?”

“我只是想问爹,你当初真的喜欢我娘吗?”武子仲很觉得有些必要问清楚他爹的意思,别到时候他爹再嫌弃他喜欢一个乡村女孩子,就完了。

“喜欢了就是喜欢,当初和你娘认识了是意外。不过,就是那一眼,我就喜欢上了你娘,和父皇央求了好久,最后是求到了太后那里,才得了准,娶了你娘回来。”静安王爷脸上带着一抹幸福的回忆,眼睛望着远方,像是在看自己已经逝去了有九年的王妃。

“爹,明年就是我娘十年的忌日了吧。”

“是啊,多快啊,你娘离开我们已经快十年了。也不知道她在那边过得如何?咳!”静安王爷轻轻地叹息了一声。扶着儿子的头道,“今天过来,是想做什么?”

“不做什么就不能过来看看爹你呀。”武子仲鼓了鼓胖腮帮子。

“好,不说就罢了。”静安好整以瑕地道。

“爹,要是我也娶一个像娘那样的人成不?”武子仲看静安王爷闭着眼不理他,想了想,还是说了出来。

“像你娘那样的人?”静安王爷的眼睛一下子就睁开了,“你有喜欢的姑娘了?”

“嗯。”武子仲垂下了头,掏啊掏的,从怀里掏出了那只已经有些旧的荷包,“被退回来了。”

静安王爷一手夺过荷包,打开,里面还是他当初给自己正妻的信物,一只翠绿翠绿的镯子。

“被退回来了?”静安王爷看了好半天,才把自己的那点子怀念给压了回去,这才问向一直盯着他看的儿子。

“是啊。”武子仲一挑眉毛,指了指荷包道,“我本来是送出去的,可是,后来她就还回来了。”

“送给你喜欢的姑娘的?”静安王爷的眉毛皱了起来。自己儿子的脾气他是知道的,可是自己的儿子才十一岁好不好啊,虽然说这个年纪订亲的也有,可是,这好像有些早啊。

还有,这姑娘是大是小啊?他得问清楚。

“是啊,她就是村姑。”武子仲扭了头,有些不好意思。

“她多大?”静安王爷不理会这些,他家即有权也有钱,村不村姑的,他都不在乎的。他在乎的是,别是儿子被人给算计了就好。

“八岁。”武子仲想起仲秋,这话就滔滔不绝起来,从认识仲秋那天开始,一直讲到了他留在仲秋家过了几天,然后随着武子聪回来,都一一讲给了静安王爷听。“爹,你说,她是不是太能干了?”

“嗯,不简单的一个小姑娘。”静安王爷淡淡地说。

娶一个村姑静安王爷真不反对,不过,他真的不知道,人家看中的是不是他儿子的身份和地位呢。

“她家知道你的身份?”静安王爷道。

“知道啊,我告诉他们的。”武子仲看着静安王爷,“是不小心说漏嘴了。”

“好了,这件事先放着以后再说,反正你现在还小呢。要想订亲,也得等你几个庶兄成了亲再说。”静安王爷这段日子正给二儿子和三子看婚事。

虽然不是他期望的,但到底是他的儿子。

“二哥要成亲了?”武子仲对几位庶兄倒没有什么不满,反正皇上都发话了,这静安王爷的爵位就是他的,就算是他没了,也不会落到别人的身上。所以,武子仲其实挺感谢皇伯父的。

就是因为有了皇伯父的这道恩旨,所以,他们兄弟之间处得才算不错。

因为庶兄的母亲都是府里的妾侍,很明白。如果武子仲活着,处好关系的话,还可能借些光,受着看顾。若是武子仲一旦没了,虽然他们的儿子可能得到些财产,但是,以后也就是庶民。和皇家真的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是啊,说得是六品的员外郎之嫡女。”静安王爷说到二儿子的婚事,还是很高兴的。

家和万事兴,他真的很感谢大哥的安排。

“嗯,还行吧,人长得如何?爹可是看过?二哥看过没?”武子仲很好奇未来二嫂长得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