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美军战地记者伊拉克战争亲历记 >

第41部分

美军战地记者伊拉克战争亲历记-第41部分

小说: 美军战地记者伊拉克战争亲历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手下的人很尊重他,理由也许很简单。他非常沉着,口齿清楚,此外,他对
  他们也非常尊重。他的队员们搭乘军舰来到中东,他在他们的背后经常说,“我有可
  能掉进海里,没有我他们可能会做得更好。”
  现在,他和他的战士们处于河岸边,遭到越来越多的火力袭击。他的队员们发
  现对岸有一门高射炮在向他们射击。发射大口径炮弹的多管高射炮就像威力无比的
  机关枪。高射炮是用来摧毁在头顶上方数千米处飞行的飞机的,可是在伊拉克,炮
  手们使炮管向下,瞄准地面上的目标,例如这些陆战队员。高炮火力极具杀伤力。
  这门高射炮大约在对岸15公里处,处于第一侦察营陆战队员们的重武器的有效射
  程之外。
  

战地记者亲历伊拉克战争 第四部分(13)
帕特森和他的队员们注意到,一二百米开外有“塔拉瓦”特遣部队的陆战队员。
  他们那里有一支标枪小分队。 
  标枪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大型的、带啸声的肩扛式反坦克导弹。帕特森把标枪
  小分队人员调过来。在几分钟的时间里,他们就向河对岸的高射炮射出一枚导弹。
  帕特森通过望远镜看见这枚标枪导弹准确地命中,摧毁了那门高炮,并引发周围堆
  放的弹药,发生许多附带的爆炸。他估计这一枚导弹消灭了3至5名伊拉克的高射
  炮炮手。“能为在纳西里耶牺牲的‘塔拉瓦’特遣部队的人报仇,我很高兴。”帕特
  森后来承认说。
  现在,河对岸每个手持AK步枪和机枪的伊拉克人似乎都在向第一侦察营的阵
  地开火。显然,标枪导弹使城里每个带枪的人都警觉地意识到海军陆战队的存在。
  A连和C连遭到敌人密集火力的袭击,开放了开枪可能伤及城里妇女的禁令。阵地
  上的每一支步枪、每一挺机枪、每一个榴弹发射器一齐开了火。在大约6秒钟的时
  间内,他们对那座城市进行了猛烈袭击,向它打出了数千发子弹。帕特森后来谈起
  这次猛烈的、不分青红皂白的火力时说,“他们都想给自己开开苞。”
  在A连对敌人高射炮进行猛烈射击的时候,敌人的火力全都集中在离河岸75
  米的科尔伯特的悍马车四周。B连二排处于A连阵地后稍许高起的地方,所幸的是,
  大多数伊拉克火力显然都打得偏高。炮火穿过横在我们和河岸之间的一排棕榈树,
  打得树木瑟瑟颤抖,打得树干上冒出青烟。我蹲在科尔伯特那辆车旁边的地上,注
  意到打过来的炮弹发出尖啸声,就像宾尼兔的卡通片里一样。“宾尼兔”亦称“兔
  八哥”,是华纳公司卡通系列片中的主要人物之一——译注
  起初,B连的陆战队员们都站在自己的车外面,胡乱转悠,脸上露出傻乎乎的笑。
  有几个人甚至咯咯咯地笑。大家就像刚刚走进一套战争影片。第一侦察营有一个老
  兵大摇大摆地走过去,嘴里喊着,“这他妈的还真带劲儿!伙计们,我们现在是身临
  其境了!”他的腔调就像暴力式摔跤比赛前的主持人。“现在开始!”
  这个老兵年纪在45岁上下,是一个身体魁梧,略为偏胖,显得有点以强凌弱
  的样子。他的工作就是主管对士兵执行纪律,是个职业上有些让人看不起的家伙。
  且不论公平不公平,他在陆战队里的绰号叫“卡夫基的胆小鬼”。
  卡夫基是科威特边界以南的沙特阿拉伯小镇,第一次海湾战争初期的一次战斗
  曾经发生在那里。根据官方的说法,一支寻找美军弱点的伊拉克机械化部队来到卡
  夫基镇,惊动了占领这座小镇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先头部队,打响了一场旨在把美
  国人赶出去的48小时战斗。
  按照第一侦察营几名官兵的说法,卡夫基的战斗实际上是几名进小镇给国内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战地记者亲历伊拉克战争 第四部分(14)
家人和女朋友打电话的陆战队员引起的。这听起来简直令人不可思议。但在这场战
  斗中的确是这样,像科尔伯特这样的陆战队员都有国际通话密码,可以在伊拉克的
  电话上接通海军陆战队的卫星电话。侦察部队都受过这样的训练:如果他们被阻隔
  在敌人后方,无法使用无线电通话,他们就进入伊拉克人的家里或者办公室里拨打
  自己部队的卫星电话。
  在第一侦察营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那个绰号“卡夫基的胆小鬼”的老兵当时
  是另一个部队的一名军士。他是领着大家找地方打电话的人之一。陆战队员们都发
  了疯似的给家里打电话,这时有几个人发现一批数量不小的伊拉克军人占据着附近
  的一幢房子。据说,这位“卡夫基的胆小鬼”钻进一辆悍马车,匆匆逃出小镇,竟
  然抛下自己的伙伴不管。他后来告诉自己部队里的人,说他之所以离开,是为了保
  住他悍马车后面挂的“水牛”(储水罐),不让它落入伊拉克人之手。(我问他这
  种说法是否准确,他不承认事情是那样的经过,但又拒绝提供任何细节。)无论事实
  情况如何,“卡夫基的胆小鬼”这个绰号他是没有甩掉。
  此刻,炮火密集起来。“卡夫基的胆小鬼”从科尔伯特的车旁走过时,珀森把
  身体探出窗外冲着他大喊,“嘿,你的悍马车呢?该不是到了你就要离开这儿的时候
  了吧?”
  炮火越来越密集,这对珀森来说是很幸运的。在营里拥有惩罚士兵大权的“卡
  夫基的胆小鬼”没有听见他在说什么。
  一阵敌人的迫击炮弹在他们四周的田野里爆炸。原先似乎只有来自北面——纳
  西里耶方向——的机枪火力,现在四面八方都有了。眼下,二排正面对着河的北岸。
  他们的悍马车已经被推到通向大桥引桥的那条路旁边。我们的四周是开阔、干燥的
  泥滩,向北延伸50至70米,还向我们的西侧和南侧延伸。泥滩那一边是长满草的
  田地,那些草都干得弯了下来。“塔拉瓦”特遣部队的几十名陆战队员就分散匍匐在
  其中,向伊拉克人和那些建筑物射击。
  就在我们东边、道路另一侧的低洼地上还有数百名“塔拉瓦”特遣部队的陆战
  队员。
  这块地方大概只有一平方公里,有高压输电线路从其中穿过,四周有浓密的棕
  榈树林,还有零零散散的建筑。其中有一个两层楼的医院,整个下午,那里边的
  敢死队都把海军陆战队当成目标。在棕榈树林里也有敢死队在射击。
  刚才,第一侦察营A连和C连的密集火力又得到了我们东边、西边和南边1000
  来名“塔拉瓦”特遣部队的陆战队员的支援。听起来好像各个方向上都有数十件武
  器在射击。这声音就像河水从大坝顶上直泻而下,不但很响,而且从容不迫。可以
  说,密集的枪炮声就应该是这样。它是一种极端愤怒的声音。
  

战地记者亲历伊拉克战争 第四部分(15)
我跳下车,脸朝下卧倒在地上,回过头看着头顶上方被炮火打得沙沙作响的棕
  榈树。我还看见左侧田地里被贴近地面的机枪火力打得东摇西晃的草。那是向外射
  击的火力。虽然我看不见那些武器,但我看见的阵阵黑烟下面也许就是枪管。我希
  望我听见的枪声大多数是向外的,是陆战队员的。我不愿意设想这是企图压制我方
  阵地的伊拉克人的火力。
  这是我第一次经历密集的炮火——从机枪子弹、迫击炮炮弹到不断从头顶上方
  飞向纳西里耶的海军陆战队大炮的炮弹——我觉得自己非常镇静。虽然陆战队员们
  也许会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感觉,我却具有成年人那种总觉得自己生活在否定
  之中的弱点。为了克服这个弱点,我曾经参加过心理治疗课程的学习以及自助小组
  的活动,那是在我前妻的敦促下才去的。但是我发现在激烈的战斗中,否定对每
  个人都有好处。我就不相信有人会朝我开枪。
  这不是说我不害怕。我实际上很害怕,有点儿魂不附体的感觉。我的身体已经
  成为一个负担——沉重而讨厌——我尽可能地贴近地面,即使有时候有点魂不守舍,
  也在拼命地拥抱它。我身体紧贴着地面,我周围二排的陆战队员也都这样。那些刚
  才还哈哈大笑和开玩笑的人,现在都趴在地上,拥抱着大地。我抬起头,看见我前
  面5米开外的埃斯佩拉一边诅咒,一边扭动身体,想把防化服拉下来。埃斯佩拉并
  没有想对自己的恐惧一笑置之。他侧身躺着,想从短裤里掏出那个东西撒泡尿。“我
  可不想他妈的尿在自己身上。”他嘟囔着说。
  开战之前,陆战队员们都上过关于作战紧张症状的课。一名教官对他们说,在
  受到攻击的时候,有25%的人可能会失去对自己膀胱和大肠的控制。由于害怕发生
  这种尴尬事,当子弹开始横飞的时候,他们逮着机会就大小便。
  我的另一侧是“帕佩”。他是一个小分队队长。大家都认为他是“营里最冷峻的杀
  手”。自从我随这个排来到这里,他一直是最不愿意和我交谈的人。在马蒂尔达营的
  时候,他曾经用很客气的北卡口音说,“不是针对你个人,我就是对记者没有好感。”
  此刻他与我目光相对,还冲我笑了笑。他似乎不像其他人那样可笑,也没有表
  现出恐惧。但是他似乎突然老了许多,我们到这儿才一个小时,他眼角的皱纹似
  乎就加深了许多。
  “你怎么样?”我问道。
  “我不像有些年轻队员,急于有所表现,”“帕佩”说道,“如果下令我们马上掉头,
  返回马蒂尔达营,我同样会感到高兴。反正都一样,我想和这些人在一起,这样我
  就可以尽量帮他们生活下去。”
  我问他现在炮弹正纷纷落下,我们究竟在引桥的路口等什么。我不明白为什么
  B连要在高出的路面上,处于那么暴露的位置,又不能开火,是因为害怕伤及周围
  

战地记者亲历伊拉克战争 第四部分(16)
田地里的陆战队员。
  “帕佩”的反应很清醒。“我们的任务是冒死进城去抢运伤亡人员,”他说道,“我
  们在等待出发的命令。”
  “那里有多少伤亡人员?”我问道。
  “伤亡人员?”他说道。“那里还没有。我们是即将开始的夺桥战斗的反应部
  队。RCT…1随时都可能开过来攻占大桥。战斗一打响我们就跟着上去,把伤员抬上
  车。”
  这是我随部队行动以来,第一次有人告诉我还有这样的任务。不知为什么,使
  我感到更加毛骨悚然,不是我想到了实际的伤亡,而是我想到他们现在就在等待
  还没有出现的伤亡。
  不论这种想法令人多么不快,它也令人非常激动。我过去小看了陆战队员们表达的誓言,
  也就是他们所高喊的“好NF82D”,以及他们战斗之前表现出的激
  动情绪。事实上,每次爆炸后你还活着,你肯定有一种亢奋感。此外还有另一种亢奋。大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