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美军战地记者伊拉克战争亲历记 >

第19部分

美军战地记者伊拉克战争亲历记-第19部分

小说: 美军战地记者伊拉克战争亲历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入侵行动开始的时候,每个人都感到一种自然的刺激,有不少陆战队员开始吃
  包装袋里的雀巢咖啡结晶颗粒、麻黄属兴奋剂以及其他在商店柜台上能买到的兴奋
  剂,准备可能会持续一整夜的任务。大家都已经很累了。清晨四五点钟沙漠里传来
  爆炸声的时候,他们就起来了。由于毒气袭击警报和飞毛腿导弹袭击警报,他们一
  直在忙着从掩体里钻进钻出。
  陆军精锐部队使用的悍马车不仅外有装甲,里面还有空调,而第一侦察营的大
  多数悍马车连车门或顶棚都没有。有些小分队对车进行了改造,在上面焊了一些放
  弹药的架子;有的拆掉了挡风玻璃,以便把步枪直接架在上面射击。车上塞满了武
  器和给养,他们装满个人物品的背包都挂在车的外侧。有一位陆战队员说,这些悍
  马车看上去就像电视系列剧《贝弗利的乡巴佬》里由克莱佩特开的那辆破车。这些车来的时
  候
  又旧又破,好像这些先头部队的海军陆战队将进入F…1汽车大赛F…1指气缸为1500~3
  000cm2的汽车——译注,准备报销这些破
  车似的。
  科尔伯特坐在司机旁边的座位上,我就坐在他后面。他随身携带的武器是一支
  M…4步枪——是M…16的缩短型。这支M…4的枪管下有一根被称为203的辅助管,
  是单发枪榴弹发射器。他把枪放在双膝之间。“走吧,珀森,”他说道,“我们出发。” 
  悍马车颠簸着向前,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早些时候帮助我从防化服中解脱出
  来的加尔萨,站在位于车中间高出座位的金属平台上。他在炮塔上不停地转动,负
  责车顶上那支MK…19自动榴弹发射器,他的靴子、大腿和屁股一直在大家眼前晃动。 
  每辆悍马车都配备一挺50口径的机枪或一支MK…19(通常称为“M…19”)。50
  口径的机枪是重武器,枪管长约1米,随使用的破甲弹能够打烂1公里开外的汽车
  或卡车,但对付不了坦克。M…19榴弹发射器很像网球练习场上的抛网球的机器,发
  射枪榴弹的速度大约是每秒一枚。这些枪榴弹的有效距离大约也是1公里。这样的
  

美战地记者亲历伊拉克战争 第三部分(3)
重武器可以消灭地面步兵,摧毁地堡或伊拉克城镇的砖与水泥结构的建筑,但却不
  是用来阻止坦克或对大规模机械化部队的。
  尽管在马路上看到的民用悍马车体积显得很大,可是在科尔伯特的车里却几乎
  没有多大的空间了。每个人都很臃肿,因为他们戴着头盔、穿着战术背心、防化服
  和橡皮靴。车里放满了军用配给食品箱、几桶五加仑桶装的水、柴油、300多枚手
  榴弹、数千发步枪和机枪子弹、特种发烟弹和铝热剂燃烧弹、几磅C…4塑胶炸药、
  克莱默杀伤地雷、一大捆蛇腹形铁丝网、伪装网、一只备用轮胎、汽车零件、发动
  机油和滤油嘴、一套工具、螺钉切割器、地图集、几袋绳子、一只灭火器、五只个
  人装具帆布背包、照明器材、供便携式无线电使用的数百块备用电池、几把锹、一
  只镐、一把大锤,此外,车子后面车棚下用降落伞绳子吊着一枚AT…4反坦克火箭,
  不断撞击着我的头盔后部。
  车子内外都是一片漆黑。出于明显的原因,在入侵过程中没有人打开前车灯。
  所有的镜子都已被拆除。由于中心控制台上堆放了三台无线电,每一台都有老式
  VCD那么大,所以仪表板几乎看不见了。
  珀森和科尔伯特的头盔里都装有无线电对讲机,不仅可以和营里进行联络,也
  可以和排里的其他车辆联络,还可以和提供空中保护的飞机上的驾驶员联络。可以
  这样说,通联——无线电联络——对于小分队的生存的重要性不亚于小分队的武器。
  可是无线电联络很难发挥他们应有的功能。
  沙尘、电磁、太阳黑子都在不断地对无线电产生干扰。此外,各个营通信网络
  中的无线电都要依靠加密的密码,而这些密码需要不断加载并进行同步调整。整个体
  系非常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电池没电、软件故障以及枪炮声,所解释的情况是:“营里有
  些弱智的人经常改变频率,可是又不通知我们。”甚至关键时刻,无线电也会突然消
  失。为了让信号传出去,科尔伯特和珀森常常同时用麦克风下达命令或提出询问。
  所幸的是,珀森是无线电方面的天才。尽管他对什么事情都采取嘲弄的态度,
  科尔伯特却认为他是排里最能干的队员,所以让他留在自己的小分队里。他在加密
  规程方面的知识非常丰富,在捣鼓有毛病的无线电方面有第六感觉。他往往把所有
  的电缆拔出来,用舌头去舔那些插座,而且全都是在黑夜行车过程中进行的。其
  他排的小分队里有些无线电员技术不如他,有时候就从车窗里探出身来大声呼叫。
  在漆黑的车子里驾驶,车在不平坦的沙漠中颠簸,除偶尔看见另一辆车的轮廓,
  看不清窗外的情况,就像倒坐在火车的座位上,或者在突然向下的电梯里那样,很
  容易迷失方向。总有一种会撞上什么东西的感觉。 
  珀森通过装在头盔前面的夜视仪向黑暗中看去。那夜视仪重约两磅,眼睛前面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美战地记者亲历伊拉克战争 第三部分(4)
有两组镜片,随后弯曲进入一根向前伸出的约5英寸的管子。整个东西看上去很滑
  稽,就像眼科医生检查眼睛用的单筒镜。透过夜视仪可以看见前方道路模糊、绿兮
  兮的影像,但没有深度感——无法判断前面的车距离是10英尺还是50英尺,也无
  法判断路上的黑色形状是一只桶还是一个洞。如果路边有一堆火、一个炸弹爆炸或
  一辆汽车的大灯等闪光,头戴夜视仪的人暂时会什么也看不见。
  由于悍马车上没有后视镜,没有后车窗,所以在倒车或急转弯时,珀森就大声
  向加尔萨询问情况,因为加尔萨头戴夜视仪站在炮塔上。由于悍马车的柴油发动机
  声音很响,而且一直在刮风,无线电断断续续、加之离边界越来越近,爆炸声越来
  越多,所以要保持悍马车与整个车队在一起,车上的人说话都必须提高嗓门。
  珀森和第一侦察营的许多其他队员一样,戴夜视仪驾驶的夜间训练只进行过几
  次。他也没有悍马车军用驾驶执照。现在有大约75000名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员,乘坐
  数千辆各类车辆涌向边界护堤上为数不多的缺口。交通流量不亚于交通高峰期圣迭
  戈高速公路几个路段上的情况,所不同的是,现在是一片漆黑,而且大家乘坐的是
  坦克和全副武装的悍马车。奇怪的是,整个入侵部队并没有在边界上形成巨大的拥
  堵。大部分的驾驶员都在19或20岁上下,他们遇到了与珀森相同的问题——夜视
  仪的局限性、通联的混乱以及命令的不断变化。
  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这样一个时刻:由于我们对前方10至20公里的边境地区
  伊拉克阵地进行猛烈炮击,天空从粉红色变成了红橙色。火箭弹和炮弹从我们头顶
  上方飞过,空气中充满了刺耳的怪声音——呼啸声、轰隆声、还有一些火箭发出的
  咝咝声。遭到炮火袭击的地平线上不断发出火光。
  “什么他妈的鬼东西!”珀森抱怨道。他的夜视仪因为火光而暂时失去了作用,
  而且每次闪光都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结果。“我真希望来点神奇蘑菇!”
  此处原文中shrooms一词系俚语,指的是magic mushrooms(神奇蘑菇),是一种致幻剂—
  —译注
  “是啊,就是这种鬼东西,”科尔伯特说道:“注意,当心前面他妈的那辆车!”
  珀森服用的那些合法兴奋剂开始起作用了,他开始喋喋不休,他的头盔和夜视
  仪的下面不断传出他自己无法控制的声音。“我告诉你我们为什么要入侵。那个他妈
  的北美爱协。”他指的是北美男人与男孩爱恋协会
  北美男人与男孩爱恋协会是一个同性恋组织,英文的简称是NAMBLA (North American Man
  /Boy Love Association)——译注。“像泰国这种地方,他们可以去
  操的小孩子,越来越少了。我们打下伊拉克就可以有一大批小孩子。”
  “停车,珀森!”科尔伯特通过无线电下达命令。“我们在这儿停几分钟。”
  

美战地记者亲历伊拉克战争 第三部分(5)
“北美爱协已经渗透到第一侦察营了,”珀森把车停下来之后继续说道,“在三
  排有个家伙,他准备把这些孩子照片收集起来,送到这个协会的总部。在彭德尔顿
  的时候,他主动要去日托中心。他到处采集5岁儿童的粪便,把它们放进哥本哈根
  铁罐。在那边,大家都以为他嚼的是烟草,其实不是烟草,是五岁儿童的粪便。”
  “闭嘴,珀森!”科尔伯特命令道。
  坐在我边上的特朗布利打破了沉寂,但说话声音很低。“不知道它是不是真的
  杀过人。”他摸着放在他大腿上枪口朝着窗外的班用机枪说。班用机枪是一种便携式
  机枪,每分钟最多可以发射1000余发子弹。每条子弹带有好几英尺长,上面有200
  发子弹。它们就装在机枪枪管下面的鼓形弹舱里。可是特朗布利喜欢像兰博兰博是
  美国电影《第一滴血》中的主人公——译注那样把
  子弹带拉出来套在脖子上,每次被科尔伯特看见,就少不了一顿训斥。
  19岁的特朗布利在小分队里年纪最小,身材瘦削,头发乌黑,皮肤有点苍白,
  来自密歇根州的法韦尔。他说话轻柔,有很强的共鸣声,与他那张稚气未脱的脸很
  不相称。他有一只眼睛因为持续不断的沙尘而感染发红。在过去的两天中,他一直
  在隐瞒,不想让别人看见,这样就不会让他从小分队中下来。从技术上说,他还
  是个“纸陆战侦察兵”,因为他还没有完成基本侦察训练课程。他对排里的其他人一
  点也不熟悉。在讨论问题的时候,他们巧妙地把他撇在一边,他们在他四周讨论,
  而他则一个人独自坐在那里。他默默地承受着,没有避开,而是偷偷地用发炎的眼
  睛专注地看着他的同伴们。
  他被当成外人,不仅因为他年纪小、没有经验,而且因为他还不成熟——抚摸
  着自己的武器并跟它说话,还把子弹袋绕在自己脖子上。其他陆战队员则拿他B级
  电影似的滑稽动作开他的玩笑。他们对他讲的那些大话表示怀疑。比如说,他说自
  己的父亲是中央情报局的特工,说他们特朗布利家里的大多数男人都死得很蹊跷,
  而且是死于暴力,一些细节说得很模糊,而且每次说的都不一样。他渴望参加战斗,
  因为“你一直在希望的那些梦寐以求的事情真的就要发生了。”他于12月份,也就
  是他被调来的前一个月,结了婚。(他说岳父没有能够参加他们的婚礼,因为就
  在婚礼前不久他死于一场“枪战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