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国知青史 >

第7部分

中国知青史-第7部分

小说: 中国知青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组织他们参加农业生产是国家安置不能升学的中、小学毕业生的主要办法,也就是他们的主要出路,而且由于国家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发展合作化运动中,迫切地需要着他们”《中国青年报》,1955年10月5日。。
  家在农村的中小学毕业生并不是一个整体。虽然土改以后不再在青年中划分阶级成分,但每个人身上却都是打上阶级烙印的。青年回乡后,要与自己的家庭在一道生活,出身和成分问题就比在城市中更为突出。
  解放初期,能够从初中、高小毕业的贫农、下中农子弟并不很多,而在土地改革的硝烟尚未散尽的农村,地富子女回乡的境遇显然是颇为尴尬的。地富分子是否能够加入互助组、合作社,地富子女应如何对待,这个问题在1954年已被很尖锐地提出来《中国青年》答读者问《地主富农家庭出身的青年学生回乡后能否参加互助合作组织?》,《中国青年》,1954年第18期。,一两年之后仍未得到解决。据《中国青年》杂志载:

一条可行的道路(5)
有一位在团区委工作的同志来信说,“现在回乡来参加农业生产的初中、高小毕业学生中,有一些是出身地主、富农家庭的,我们感到很不好办:不明白这些青年能不能入社,因为近几年来对地主和富农,一般是坚决不接收的;也不明白是不是能让他们当民校教师,虽然现在扫盲的民师很缺乏;更不明白团的组织是不是也要去帮助和教育他们;有的基层团组织对其中有些是青年团员,思想很不通,说他们家是地主,富农,怎么能入团呢?”
  须知这封信的发表,已经是1956年初了严如平:《不要歧视出身地主、富农家庭的青年学生》,《中国青年》,1956年第2期。。
  对于搞基层工作的同志来说,这的确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按照党的政策规定,从原则来说,他们可以入社。可是我国农村原是小农经济,一家一户地进行生产和过活,这就使他们入社的问题和家庭连在一起了”。所以《中国青年》的答复是颇为含混的,说地富子女入社,“原则上说是可以的。由于有一些文化知识,对开展组内、社内文化教育和改进农业技术是会起一定作用的”,“但不免要牵连到他家中其他成员是否也要参加的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条件寻求解决办法”,“被雇用是个妥善办法,暂时不能加入,应以正确态度对待”。所谓“被雇用”,其歧视之意已很明显。而“应以正确态度对待”,简直就是一种应付,可以想见地富出身的青年看到这种答复会作何感想。
  1955年10月11日,毛泽东在###第七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六次全体会议上说:
  至于某些经过考察的地主富农家庭出身的青年知识分子,在农村里头,是不是可以吸收一些担任文化教员之类的工作?有些地方别的知识分子很少,有这么一种需要,让他们在党支部,合作社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和监督之下担任文化教员的工作。现在小学教员还有不少这样的人。地主富农家庭出身的青年,只有十七八岁,高小毕业,或者初中毕业,硬是文化教员都不能当,我看也不必,我们可以用他们来扫盲,教会农民识字。究竟是不是可以,请你们加以研究。至于担任会计这样的事情就比较危险了《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载《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12页。。
  勉强可用来当文化教员,却仍未明确答复是否可以让他们入社的问题,地富子女在农村的处境可知。这种歧视和不信任,后来日趋恶化,基本上是被与地富本身同等看待。他们在家乡很难再谈什么发挥作用的问题,其千方百计逃避还乡也就是必然的了。
  更严重的问题还在后面。自1955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一股中小学生的辍学之风,而且愈演愈烈,在1956年初达到高潮。据1956年初###的初步统计,全国辍学的小学生达510万人,初中生达15万人,其中如广西省1955年小学学生比1953年减少24万;黑龙江省小学在校学生退学12万人以上,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0%;辽宁省十个县市中学生退学休学9499人。据当时的###长张奚若的讲话,有些地方中学生退学休学的人数竟达学生总数的50%以上,而且仍在发展。他认为,这个问题显然是十分严重的:“目前必须迅速制止这种现象,否则就会严重影响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发展,妨碍国家培养建设人才计划的实现,给国家经济建设造成很大的困难。”###长张奚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并见《人民日报》社论:《不要让中、小学生中途辍学》,《人民日报》,1956年3月30日。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条可行的道路(6)
张奚若认为,学生的退学辍学,是每年都会有的现象,但这两年发展到如此严重的地步则十分不正常。其原因,据他的分析,一是动员中小学生回乡生产,农民认为反正也是回乡干活,书读多了也没用。农业合作化以后,农民靠计工分吃饭,孩子早些回家,还能多挣些工分。二是部分农民承担不起孩子上学的费用。三是随着1956年又一次的经济过热,到处出现劳动力紧张的问题,很多地方乱拉在校中小学生参加工作或到农业社担任会计,由此便引发了这场严重的辍学风。
  张奚若的讲话并未取得明显效果,据###当年7月的统计,退学风在河北、江苏、黑龙江等15个省市已经发展得相当严重,河北省公立小学减少了30万学生,福建大田县有七分之一学生流动。
  这是人们尤其是农民对动员中小学生回乡务农做法的一次沉默的抵制。既然读书之后仍然要握锄把,何必省吃俭用、辛辛苦苦地送子弟上学呢?大起大落的经济发展情况让普通百姓感到把握不了自己的命运,既然遇上一次城市招工的机会,或者遇上合作社有可待填补的干部名额,谁又肯将其白白放过呢?谁能知道赶上自己毕业那年形势会是什么样呢?说到底,还是难以接受读了书再去当农民的事实。
  很难说当时的决策者是否意识到社会的这种反应是动员中小学毕业生回乡政策造成的直接后果,但即使认识到了,他们也只是将它归结为资产阶级旧思想的影响,并决心从此与这种传统观念展开斗争。
  好在1956年上半年经济建设的又一次冒进,使这一切矛盾都得到了暂时的缓解。
  随着基本建设规模的急剧膨胀,城市又开始盲目招收职工。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1956年9月底,全国已新增职工224万,其中76万余来自农村。到当年年底,全国职工总数已达2473万,比1949年增加了3倍多,不少单位招收了许多本来可以不增加的职工。这对于那些对互助合作运动热情大大减退的农村知识青年,具有极大的###力,他们有文化,在招工中有着比一般农村青年更有利的条件,这使他们纷纷丢下锄把重新涌入城市。而这年城市工人、干部进行的评级加薪,造成了城市职工与农民的差距进一步扩大,更加剧了回乡青年的不满情绪和向城市涌动的浪潮。
  前面已经提到,经济的过热与教育规模的扩大从来都是同步的。1956年,大中学校招生数量也突然增加。据###长张奚若在全国一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的报告,1956年初中毕业生一共是787073人,而当年高中计划招收新生366120人,中专招生421596人,初中毕业生即使全部升学也不能满额,只能动员前几届未能升学的社会青年报考,###还特别规定,不得限制已经在农业合作社担任了负责干部的初中毕业生报考,他们的工作,可由村中的高小毕业生接任,这不仅使从1954年开始的动员中小学毕业生回乡的工作遭到瓦解,也为1957年再度开始的动员工作造成强大的阻力。
  但是,大幕毕竟已经拉开了,而且开场戏看来还唱得不坏,这使中央坚定了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的信心。这次动员还为以后的工作,积累了一整套的经验。
  

先进典型与先进知青代表会议(1)
第八章
  知青群体的形成
  随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工作成为国家的一项专门工作,随着它作为一项政治运动在全国的普遍深入展开,“知识青年”逐渐成为社会上公认的专用名词,取代了以往常用的“中小学毕业生”、“青年学生”等说法。
  自从国家为下乡上山的城市青年学生发放安置费之日起,“知识青年”这个名词,就开始有了明确的限定,它特指原来持有城市户口,下乡时享受国家给予的安置费待遇的青年学生。从下乡前的身份说,它包括了应届毕业生和以往毕业后未能在城市就业的“社会青年”;从上山下乡的去向说,则包括了到国营农场的青年学生、到农村插队落户的新社员,以及到生产建设兵团和边疆务农场的以往的“支边青年”。
  过去所常常使用的“家在农村的中小学毕业生”一词,已经被“回乡知识青年”代替,“知青”与“回乡知青”二者在宣传中并无区别,但在政策与待遇上,却有着严格的不同。回乡知青既然不享受国家的任何照顾,它的概念就宽泛多了。
  与50年代的“中小学毕业生”相比,知识青年的文化水平已经大大提高,绝大部分都是中学毕业生,高中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年龄却有所下降,应届毕业生基本都在15岁到20岁之间,来自社会不同阶层中形形色色的家庭。
  知识青年,从此作为社会上一个非常独特的群体,载入了史册。但还要指出的是,在十年###之前,它还不是一代人的代名词,它的人数和影响,都还是相当有限的。
  一 先进典型与先进知青代表会议
  即使是“###”期间下乡插过队的人,也有很多并不知晓“###”前就有过知青和上山下乡,但是,只要向他们提起邢燕子和侯隽,他们马上会点头说,知道知道,看来,知青还真是早就有了。
  知青典型并不“典型”,他们未必全都是知青中最优秀的人物,但知青这一群体却的确是因他们而闻名。
  我们前面已多次叙述过这些先进人物,但典型已成为知青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则是60年代中央将上山下乡作为一项长期任务之后的事。
  从知识青年中物色先进典型作为榜样,已经是动员知青下乡的传统做法。我们在第六章曾经提到,三年灾害时期再次动员知青下乡时,邢燕子、王培珍的名字一下子传遍全国,对动员工作曾起到相当大的推动作用。1963年10月周总理发出“要长期地抓紧城市青年下乡的工作”的指示以后,团中央作出的第一个反应,就是:
  要大张旗鼓地表扬模范人物,立即同他们中的50到100人建立通讯联系。拟在明年“五四”召开全国城市知识青年下乡上山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以便在明年夏秋掀起一个热潮。《团中央书记处关于贯彻执行周总理对团的工作指示向中央的简报》,1963年10月23日。
  可见,这种“以典型带动一般”的做法在他们已是轻车熟路。典型是人为树立起来的,这一做法在当时不仅不为人们所讳言,而且还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中国青年》杂志的社论就曾明确提出:
  做青年工作大抓典型很重要。因为典型,都是活人活事活样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