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康熙后宫 >

第49部分

康熙后宫-第49部分

小说: 康熙后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有各理,知吴三桂定要策反其旧部,已下诏谕吴三桂旧部,吴三桂及其部起事与其人无关,不会株连,安心守职即可,同时谕户部进行征兵,并为军队提高军饷以振清兵势气。


    而塞音察浑的事儿,也让他心中难安,顾问行昨天深夜出宫,至今未归,也不知道情况如何。

    中午时分,玄烨正坐在乾清宫书房内思考着南方的战局,也在等着顾问行的消息,张德顺突然急忙跑了进来,脸带喜色低声说道:“皇上,顾问行和梁九功回来了,而且带回了皇子。”

    “什么?”玄烨心中一喜,忙说道:“你说他们找到皇子了,现在人在何处?”

    “他们在宫外候着。”张德顺回道。

    “太好了。”玄烨说着站起身就向殿门走,一眼便看到顾问行抱着的孩子,正是塞音察浑。

    顾问行见皇上走了出来,忙禀道:“皇上,皇子在发高热,还请快传御医。”

    玄烨走上前以手一拭儿子的脑门滚烫,忙对边上的梁九功吩咐道,“快传御医到坤宁宫,我们就抱皇子过去。”说着话,便从顾问行手中接过昏睡着的塞音察浑,亲自抱着往坤宁宫走去。


    荣儿正在东暖阁陪皇后,突然见皇上抱着塞音察浑进了来,她和皇后都是一惊,太意外了,真的没有想到这么快塞音察浑就能被找回来,心里高兴,荣儿忙迎上前去,玄烨朝她笑了下,眉上又挂了忧愁,说道:“塞音察浑高热,朕已经去派人传御医了。”边说着边将塞音察浑放到暖炕上。

    “塞音察浑回来了,真是太好了。”皇后心里也松了口气,忙走到孩子跟前以手拭了拭塞音察浑的额头,“怎么这么烫啊,这是怎么了呢。”

    荣儿也忙走过去,到儿子身边拭了拭儿子的额头,一脸忧心的看向玄烨。

    玄烨轻声说道:“你们别急,御医马上就来,到底是怎么了,朕也不知道。”说着话又看向跟了过来的顾问行,问道:“在哪儿找到皇子的?”

    “回皇上,从昨晚到今天,奴才就在逮捕的反贼及其家属中仔细寻找着皇子,结果让臣给看到了内务府的李四,应该就是他将皇子带出宫的,奴才不敢张扬,找来梁九功,让他和李四关一处,李四一直以为梁九功同他一样,是朱三太子派到宫里的,所以未加防备,梁九功同他聊了一个晚上,今早套出了皇子的藏身之处,我们便第一时间将皇子救出,是放在一妇人家中了,那妇人不知道是皇子,反贼确实仓促起事,尚未来得及转移皇子出京,只是奴才们发现皇子时,皇子便已高热,未敢耽搁,立即带皇子回宫了。”顾问行简单的将救出皇子的过程说了一遍。

    “干的好,顾问行,这次你和梁九功都干的很好,朕日后定会赏你们的,但此事你们要绝对的保密。”玄烨吩咐道。

    “皇上放心,我以和梁九功说过了,此事天知地知皇上知,还有二位主子知,不会再有人知道了,奴才和梁九功以人头保证绝对不对任何人提一个字。”顾问行跪地磕头说道。

    “好,起来吧,朕日后会重用你们的。”玄烨点点头。

    正在这时,张德顺进来禀道:“皇上,御医已到。”

    “快传他进来!”玄烨急忙吩咐道。




(十六)皇子患病 内外皆乱…

【皇子获救却患疾,皇后荣儿悲生心;】
    【朝堂后宫内外忧,青年天子承重担。】


    皇上传御医给皇子看诊,太医院不管怠慢,来了四位御医,进了屋,先给皇上皇后和荣儿行了礼,四人便依次为塞音察浑进行诊脉,少倾,四名御医诊完脉,彼此小议了一下,其中年长的一位太医为太医院院判向玄烨禀道:“启禀皇上,据臣等诊断皇子当为染了风寒,由于一直未即时医治,怕是……”

    “怕是什么?”玄烨急的问道。

    “怕是已转为肺闭咳喘。”院判头上的汉已经冒了下来,已经有一位皇子一位公主死于此疾了,他们却苦无医治之方,心中非常担心皇上怪罪。

    “肺闭咳喘,又是肺闭咳喘,你们这些太医干什么吃的?朕告诉你们,塞音察浑要是要有个好歹,朕饶不了你们,你们都去给皇子陪葬去。”玄烨听闻爱子又得此疾,悲痛难过,忍不住喝斥道。

    “臣等惶恐,定将竭尽全力救治阿哥,皇上息怒。”四名太医听皇上这么说,全都吓得跪倒在地。

    荣儿听说儿子竟然得了庆儿和恪淑所患的恶疾,心里难过,扑到儿子旁边忍不住的直掉泪,皇后也掉着泪,嘴中说道:“都怪我,怪我没照顾好塞音察浑。”

    看此情景,玄烨重重的叹了口气,无奈的说道:“你们都起来吧,皇子的病,你们一定要想办法治好,朕不允许塞音察浑有什么意外,你们听到了吗?”

    玄烨说完便让御医退下开药,看着荣儿和皇后还有躺在床上还在昏睡中的儿子,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亲政以来,已经深深明白一个道理,纵使他是天子,他也无力救活他那些一个个病死的孩子,他很无力很无力。

    今天早朝时大臣们报,南方的情况依然没有好转,吴三桂的军队势如破竹,所到之处皆轻取城池,朝堂之上战乱难平,而后宫中又出了这等事,玄烨觉得自己的脑袋都是大的。

    正在这时,外面有公公喊道:“太皇太后驾到!”玄烨之前派人去禀了皇祖母塞音察浑回来的,只是没想到皇祖母会这么快就到了。

    “我的皇曾孙回来了,是吗?”太皇太后才进坤宁宫的殿门,喜悦的声音便已经响了起来,可当她进了东暖阁,却见到皇后和荣儿守着塞音察浑抹眼泪,而皇上则站在一旁发呆也满脸愁容。

    “孙儿,这是怎么了?”太皇太后疑惑的问道。

    “皇祖母,塞音察浑患了肺闭咳喘。”玄烨低声回道。

    “啊?”太皇太后听玄烨说完,忙走到到塞音察浑身边,用手拭孩子的额头,滚烫滚汤的。“怎么会这样呢?怎么会这样呢?”太皇太后又提高了声音问道。

    “老祖宗!”荣儿抬起头,哭着唤着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闭着眼睛,她心痛啊,这曾孙辈的孩子到底都怎么了呢?她必须好好想想,好好想想。

    这时张德顺走了进来禀道:“启禀皇上,兵部尚书明珠求见,说有要事禀告。”

    “这……”看着满室的悲伤,玄烨犹豫了。

    太皇太后痛苦的看向玄烨说道:“皇上,后宫的事,哀家会料理的,你不要操心了,现在你要关心的只有朝堂之上!朝堂之上!”

    “皇祖母,塞音察浑会有事儿吗?他是那么聪明乖巧,他不会有事对吗?”玄烨看着太皇太后眼睛都红了。

    太皇太后定了定神,看着玄烨认真地说道:“皇上,塞音察浑会不会有事,哀家不知道,但哀家知道,如果皇上的朝堂有事了,皇上的江山没了,那这后宫里所有人都会有事,皇上会有事,哀家会有事,皇后和所有妃嫔们及她们肚里的孩子会有事,塞音察浑、保清、荣宪也会有事。”太皇太后又闭了闭眼,轻声叹口气缓缓地说道:“皇上去吧,去看着你的大清江山,哀家守着塞音察浑,守着后宫。”

    “皇祖母。”玄烨实在不忍留下悲伤的皇后和荣儿,还有病中的爱子,但他知道皇祖母说的对,大清的江山要有了问题,那大家都会有事,他难过的垂下头,低声说道:“那孙儿先回宫了。”又看了眼皇后和荣儿,轻声说道:“皇后、荣贵人都有孕在身,要保重身体。”说完话便离开了坤宁宫。

    太皇太后待玄烨离开后,轻声对皇后和荣儿说道:“你们悲痛,想哭就哭吧,只是你们不考虑这肚里的孩子吗?你们不怕肚里的孩子有个好歹吗?”

    听太皇太后这么说道,皇后和荣儿看着自己的小腹,两人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的抹眼泪。

    “唉,想我一心念佛,我以为佛祖听得见,可这次给这大清的江山磨难也太大了吧,平西王反,皇子病忧,佛祖啊,您到底要怎样呢?”太皇太后眼中强忍泪水,忍不住低喊道。




(十六)皇子患病 内外皆乱…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收到仍是坏消息,吴三桂的大军进犯湖南,偏远巡府卢震弃长沙而逃跑,而四川总兵吴之茂竟然在四川响应吴三桂的叛变也率部叛变,四川巡抚罗森、提督郑蛟麟皆投降于叛军。朝廷忙命总兵徐治都守夷陵;命席卜臣为镇西将军,守西安。


    这日玄烨给太皇太后问安,太皇太后对玄烨说道:“皇孙啊,你的幼弟隆禧今年已十五岁了,给晋个封吧,这个时候要一家人紧紧的团结起来。”隆禧是先皇顺治帝的第七子,也太皇太后的亲孙子。

    玄烨点点头说道:“皇祖母,那孙儿封隆禧为纯亲王可好?”

    太皇太后点点头:“好,就依皇上的安排。”

    “皇祖母,先皇入宫封四位异性之王,如今只尚可喜未反,真的还是自家人才靠得住啊!”玄烨感慨道。

    “是啊,人的心说变就变,昨天还说效忠于大清,明天就可以拉起反清的大旗,人心啊,难测啊。”太皇太后感慨道。

    “所以朕已经决定,朕在位期间再也不封汉人的异性王爷了。”玄烨愤恨地说道。

    “也不要如此绝对,视时而定吧。”太皇太后轻轻摇头。

    玄烨不想再讨论这个话题了,他惦记儿子:“皇祖母,赛音察浑的病还没有好转,皇孙昨晚去瞧,竟然还在高热。”

    太皇太后轻闭了下眼,忍着心中的悲痛,看着玄烨幽幽的说道:“皇上,能找的御医都找了,该用的药也用了,能不能渡过鬼门关,就看皇曾孙的造化了。”

    “皇祖母……承瑞、承祜、承庆、恪慧、恪淑,五个孩子,孙儿的五个孩子已经没了,塞音察浑,朕的第六个孩子啊!皇祖母!”玄烨心中悲痛。

    太皇太后低下头隐藏住脸上的痛苦表情,低声喃道:“希望苍天有眼啊!”身位白发人看着一个个幼曾孙殇亡,这种痛苦绝不比孩子的额娘不比皇上少啊。


    塞音察浑的病一天天的耗着,每天御医都有看诊,可就是不见病好,荣儿皇后天天守着,心中烦忧,太皇太后和皇上也三不五时的过来看看。

    由于这次塞音察浑的意外,太皇太后命宫中加强管理,同时以奶妈染病给皇子为由,命宗人府重新定制更为严格的奶妈选择管理之制,没多久,坤宁宫解了封禁,外人道是之前为误诊,不是天花,而是肺闭咳喘,而知道这事儿的官人们,一些平时嘴巴不牢的在宫中消失了,而另一些,像小青、敬儿这样比较亲信的奴才,及梁九功、顾问行立了功的奴才则是发了重誓,还有一些不识字的为人老实的则被割了舌头送到行宫去当差,是啊,这就是宫廷,这是个永远不能为外人知道的意外,一个影响皇族形象的意外,一个在这样国难当头时容易造成臣子们恐慌的意外,所以它将成为一个秘密,只留在极少数人的心中,更不会写入史书。


    【玥彤在想一定会有朋友说,宫里那么严怎么可能随便丢个皇子呢,你编也编得差不多点啊,所以在此引一证剧,来证明当时宫内的门禁虽严,但仍有漏洞,根据清宫档案所载,康熙19年时,一个守殿太监收的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