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代皇子教育史 >

第5部分

清代皇子教育史-第5部分

小说: 清代皇子教育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既能笼络人心,为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巩固政权以及统一天下打下基础;又能避免前代帝王不预先立下继承人带来的政治###。有利于爱新觉罗家族的统治长治久安,千秋万代。于是,康熙帝在对皇子的教育上是模仿汉人王朝的做法。

  到雍正帝时期,鉴于自己经历的争储斗争极不利于皇权稳定,开始实行秘密建储制,不设皇太子,每一位皇子都有机会成为皇太子,于是他们接受同样的教育,每个人为了争做储君,都热心学习,以求让他们的父亲有所发现。这样就避免了皇子争储带来的政治不安。雍正帝、乾隆帝、嘉庆帝、道光帝、咸丰帝、同治帝都是以这样的方式继承皇位的。

  同治帝去世后,由于没有子嗣,便由慈禧皇太后内定醇亲王之子为储君,宣统帝也是以这样的方式继承皇位的,这都与慈禧皇太后一人有关,可以成为“太后指定制”。 

  综合以上分析,清代皇权交接的发展脉络用图示来表示就是:

  推选制——立皇太子制——秘密建储制——太后指定制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章:成型期(六)
康熙帝册立皇太子后,相应的就设立了东宫、詹事府等一整套机构专门来教育皇太子。

  在皇太子胤礽六岁时,让张英、李光地、熊赐履等人为皇太子讲书;到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六月,又为时年十四岁的皇太子选择汤斌、耿介、哈达塔三人辅导其学习。而此时,皇长子胤禔十六岁,皇三子胤祉十岁,皇四子胤禎九岁,皇五子胤祺八岁,皇七子胤祐七岁,皇八子胤禩六岁,按规定,也都已经到了入学的年龄,而且这些皇子读书的情况并不像皇太子读书的情况那样多有记载。但是,我们可以推断出这时已经到入学年龄的几位皇子也已经开始读书了。康熙帝曾对大臣说:“朕宫中从无不读书之子。今诸皇子虽非大有学问之人所教,然已俱能读书。朕非好名之主,故向来太子及诸皇子读书之处,未尝有意使人知之,所以外廷容有末晓然者。”为什么会有这样情况呢?这要从皇太子与皇子的区别中分析。

  先用下面图示:

  {   皇太子   -->      下一代帝王  -->   大宗

  皇帝 - {    

  {   皇子    -- >      宗室贵族    -->   小宗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宗法制色彩比较浓厚的封建制度里,虽是亲兄弟,也会有尊卑的差别。皇太子的教育是为培养下一代帝王服务的,其他皇子的教育此时则不具备这样的功能。况且此时的康熙皇帝采用汉族王朝传统的册立太子的皇位继承制度,必然在对皇太子的教育与皇子的教育上有所差别。这里,我们分析康熙朝的皇子的教育情况时,对皇太子的教育不过多强调,而统称为皇子的教育,以便进行总体上的分析研究。

  康熙帝从多个方面保障皇子的教育,逐渐形成了系统化的教育体系。康熙朝的皇子教育基本成型,到雍正朝时正式定型。雍正帝即位之后,从先前目睹并经历过的诸子争储的斗争中汲取教育,创立了秘密建储制。就是指皇帝在位时不明立太子,而是默定太子,书成秘旨,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之后,待到皇帝弥留之际再宣布秘旨上的内容。乾隆帝曾经归纳这种建储的方法有两点好处:

  其一:确立了国本大事而不显露,避免了明立太子之后,朝臣结党乱政的弊端。

  其二:不拘嫡长,有利于选贤,避免了嫡长德才有缺而又不得不选所致的祸害。

  因而,随着秘密建储制的实行,皇太子的教育以及相应的一些保障措施就取消了。诸位皇子谁也不知道默定的储君是谁,所以他们处在同一教育体制下接受教育。至此,清代的皇子教育才完全成型。此后的乾隆、嘉庆、道光、咸丰诸朝的皇子都是在这种完全成型的皇子教育体制下接受的教育。而且此后四朝的皇帝都是青壮年继承皇位,没有辅臣当国,没有太后垂帘听政,皇子的教育也得到了稳定的发展。

第三章:成型期(七)
下面将雍正、乾隆、嘉庆、道光这四位皇帝的皇子的情况依次列出:

  '雍正帝'雍正帝一生共有10个皇子,其中六人夭折。

  弘晖:雍正第一子,康熙四十三年薨,雍正十三年追封亲王,谥号”端”. 

  弘盼:实雍正二子;早夭未排名。

  弘昀:雍正第二子,早夭.

  弘时:雍正第三子,康熙四十三年甲申二月十三日子时生,雍正五年丁未八月初六日申刻,以年少放纵,行事不谨削宗籍死,年二十四。十三年十月,高宗即位,追复宗籍。

  弘历:雍正第四子;后为乾隆皇帝。

  弘昼:雍正第五子,十一年封和亲王,乾隆三十五年薨,谥号”恭”.(启功之祖上) 

  弘瞻:雍正第六子,嗣果亲王胤礼后,乾隆三年袭果亲王爵,二十八年降贝勒,三十年复封果郡王,寻薨,谥号”恭”. 

  福宜:雍正第七子,早夭. 

  福惠:雍正第九子,六年薨,十三年追封亲王,谥号”怀”. 

  福沛:雍正第十子,早夭. 

  成年的有弘时、弘历、弘昼、弘瞻四人

  '乾隆帝'乾隆一生共有17个儿子,都是生于乾隆三十一年之前。这些皇子的情况如下:

  皇长子 永璜,生於雍正六年,侧福晋富察氏生,乾隆十五年逝世。 

  端慧皇太子 永琏,生於雍正八年,孝贤皇后生。

  皇三子 永璋,生於雍正十三年,纯妃苏佳氏所生,逝世於乾隆二十五年。 

  皇四子永珹,乾隆四年嘉嫔金佳氏所生,过继给乾隆兄弟。 

  皇五子永琪,乾隆六年愉媚嫔珂里叶特氏生。永琪於乾隆三十一年去逝。 

  皇六子永瑢,乾隆八年纯妃所生。永瑢亦过继给兄弟;皇三子的同母兄弟。 

  皇七年永琮,乾隆十一年孝贤皇后生。永琮只活了一年零八个月,便因患痘症便夭折。可能屡因丧子之痛,皇后於乾隆十三年,病逝於出巡的德州运河翔凤艇上。 

  皇八子永璇,乾隆十一年,嘉妃所生。与皇四子乃同母兄弟。 

  皇九子亦是嘉妃於乾隆十三年生,但早夭没有命名。 

  皇十子乾隆十六年,舒妃叶赫哪拉氏生。但早夭没有命名。 

  皇十一子永瑆,於乾隆十七年嘉妃所生。与皇四子、八子乃同母兄弟。 

  皇十二子永'基'音,皇后乌拉那拉氏生。孝贤皇后死后三年,才被立为皇后。可是乾隆三十年,她在南巡途中剪发。

  皇十三子永璟,乾隆二十年皇后乌那拉氏生。与皇十二子乃同母兄弟。 

  皇十四子永璐於乾隆二十二年,令妃魏佳氏生。永璐活不到十岁殇。 

  皇十五子永琰,即嘉庆帝禅位给儿子时,追赠她为孝仪皇后。 

  皇十六子於乾隆二十七年,令贵妃生。早夭没有命名。 

  皇十七子永璘,乾隆三十一年令皇贵妃生。与嘉庆帝乃同母兄弟。

  其中超过十八岁、长大成人的皇子有10人。

第三章:成型期(八)
'嘉庆帝'嘉庆帝一生共有5位皇子,成年的有4位。他们是:

  长子,未命名,穆郡王,母和裕皇贵妃刘佳氏; 

  爱新觉罗·旻宁,次子,清宣宗,道光帝,母 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 

  爱新觉罗·绵恺,三子,敦恪亲王,母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 

  爱新觉罗·绵忻,四子,瑞怀亲王,母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 

  爱新觉罗·绵愉,五子,惠端亲王,母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 

  '道光帝'道光帝享年67岁,共有9位皇子,他们是:

  第一子奕纬,生卒时间: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至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寿命:24岁,封爵情况:嘉庆二十四年正月由其祖父嘉庆帝封为多罗贝勒,其父道光帝登基后降居皇子位,卒后以皇子例治丧,复追封多罗贝勒,谥“隐志”,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咸丰帝即位,追晋为多罗郡王,无子,以从子(载治)为嗣。 

  第二子奕纲,生卒时间: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至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寿命:2岁,封爵情况: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咸丰帝即位,追封为多罗顺郡王,谥“和”,无嗣。 

  第三子奕继,生卒时间: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至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寿命:一个月,封爵情况: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咸丰帝即位,追封为多罗慧郡王,谥“质”,无嗣。 

  第四子奕裕ㄏ谭岬郏涫奔洌旱拦馐荒辏ü1831年)至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寿命:31岁,封爵情况: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六月被其父道光帝密定为皇储,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十四日诏告天下立为皇太子,是月二十六日即皇帝位,改元咸丰,卒后谥“显”,子2人。 

  第五子奕誴,生卒时间: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至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寿命:59岁,封爵情况: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正月过继敦恪亲王绵恺为嗣,降袭为多罗敦恪郡王,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正月晋封和硕敦恪亲王,卒后谥“勤”,子8人。 

  第六子奕(讠斤);生卒时间: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至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寿命:67岁,封爵情况: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咸丰帝即位,封为和硕恭亲王,后奉旨以和硕恭亲王世袭罔替,卒后谥“忠”,配享太庙,子4人。 

  第七子奕譞,生卒时间: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至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寿命:51岁,封爵情况: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咸丰帝即位,封为和硕醇亲王,同治十三年(公元1875年)十二月光绪帝即位,奉旨以和硕醇亲王世袭罔替,卒后谥“贤”,诏定称号曰皇帝本生考醇贤亲王,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十一月宣统帝即位,诏定称号曰皇帝本生祖考醇贤亲王。 

  第八子奕(訁合),生卒时间: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至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寿命:25岁,封爵情况: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咸丰帝即位,封为多罗钟郡王,卒后谥“端”,无子,奉旨以从子(载涛)为嗣。 

  第九子奕譓,生卒时间: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至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寿命:33岁,封爵情况: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咸丰帝即位,封为多罗孚郡王,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晋封和硕孚亲王,卒后谥“敬”,无子,奉旨以族子为嗣。

  从康熙到咸丰,共有皇子76人。这一时期的皇子教育就是对这些皇子实施的教育。总体上来说是成功的。到咸丰帝时期,皇子的教育便开始进入没落期了,下一章我们主要就是分析没落期皇子教育的情况。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