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吴越评水浒 >

第56部分

吴越评水浒-第56部分

小说: 吴越评水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连惹了几头官司,开封府也治他不下。〖有什么治他不下的?连高俅当年还被递解出京呢,牛二就不能流放了?〗因此,满城人见那厮来都躲了。
  牛二抢到杨志面前,就他手里把那口宝刀扯了出来,问:“汉子,你这刀要卖几个钱?”杨志说:“祖上留下的宝刀,要卖三千贯。”牛二喝一声说:“呸,什么鸟刀!要卖这许多钱!我三十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你的鸟刀有什么好处,叫做宝刀?”杨志说:“洒家的刀,可不是店上卖的白铁刀。这是宝刀。”牛二说:“怎么叫做宝刀?”杨志说:“第一件,砍铜剁铁,刀口不卷;第二件,吹毛得过;第三件,杀人刀上没血。”牛二说:“你敢剁铜钱么?”杨志说:“你拿来,剁给你看。”
  牛二就去州桥下面的香纸铺里讨了二十文当三钱①,拿来一垛儿放在州桥栏干上,叫杨志说:“汉子,你要是剁得开,我还你三千贯!”那些看的人虽然不敢近前,都远远地围住了观望。杨志说:“这个算得了什么!”把衣袖卷起,拿刀在手,看得较准,只一刀,就把铜钱全剁做两半儿。众人喝彩。牛二说:“喝什么鸟彩!——你且说第二件是什么?”杨志说:“吹毛得过;拿几根头发,放在刀口上只一吹,齐齐都断。”牛二说:“我不信!”——从自己头上拔下一把头发,递给杨志,“你且吹给我看。”杨志左手接过头发,照着刀口上,尽力气一吹,那头发都断做两段,纷纷飘下地来。众人又喝彩。看的人越多了。
  ① 当三铜钱——据《宋史》:政和元年夏五月,改当十钱为当三。按:这是一种较大较厚的铜钱,一个可抵三个用。原先还有更大的当十铜钱。
  牛二又问:“第三件是什么?”杨志说:“杀人刀上没血。”牛二说:“怎么叫杀人刀上没血?”杨志说:“把人一刀砍了,刀上不留血痕。只是个快。”牛二说:“我不信!你拿刀来剁一个人给我看。”杨志说:“禁城中,怎敢杀人。你不信,牵一只狗来杀给你看。”牛二说:“你说杀人,不曾说杀狗!”杨志说:“你不买就算了!只管缠人做什么?”牛二说:“你拿来我看!”杨志说:“你只顾没了当!洒家又不是你撩拨的!”牛二说:“你敢杀我!”杨志说:“洒家和你往日无冤,昔日无仇,一物不成,两物现在,没来由杀你做什么。”牛二紧揪住杨志,说:“我偏要买你这口刀!”杨志说:“你要买,拿钱来!”牛二说:“我没钱!”杨志说:“你没钱,揪住洒家干什么?”牛二说:“我要你这口刀!”杨志说:“我不给你!”牛二说:“你是好男子,就剁我一刀!”杨志大怒,把牛二推了一交。牛二爬了起来,钻进杨志怀里。杨志叫着说:“一众街坊邻舍都是见证!杨志缺少盘缠,自卖这口刀,这个泼皮强夺洒家的刀,又把俺打了!”街坊众人都怕这牛二,谁敢上前来劝。牛二喝叫着说:“你说我打你,我就打你,打死你算什么!”一面说,一面挥起右手,一拳打来。杨志霍地躲过,拿着刀抢上去,一时性起,往牛二脖根儿上捅个正着,扑地倒了。杨志赶上去,在牛二胸脯上又连捅了两刀,血流满地,死在地上。
  杨志叫着说:“洒家杀死这个泼皮,怎肯连累你们?泼皮既然已经死了,你们都来同洒家去官府里出首!”坊间众人慌忙聚拢来,随同杨志,投开封府出首。正值府尹坐衙。杨志拿着刀,和地方邻舍众人都上厅来,一齐跪下,把刀放在面前。杨志说:“小人原是殿司使,因为失陷了花石纲,削去本身职役,没有盘缠,拿这口刀在街上卖,不料被这个泼皮破落户牛二强夺小人的刀,又用拳打小人,因此一时性起,把那人杀死了。众邻舍都是见证。”众人也替杨志分说了一番。府尹说:“既然是自己前来出首,免了这厮进门的责打。”叫取一面枷来枷了,差两员属官,带了仵作人等,监押杨志和众邻舍,都去天汉州桥边现场检验了,叠成文案。众邻舍都出了供状保放,随衙听候当厅发落,把杨志关进死囚牢里监守。
  

吴越评70回本水浒传 第十一回(3)
牢里众多押牢、禁子、节级①,听说杨志杀死了没毛大虫牛二,都可怜他是个好男子,不但不来问他取钱,反而好好儿照看他。天汉州桥下众人因为杨志除了街上这个害人的东西,都敛些盘缠,凑些银两来给他送饭,又替他上下打点使用。推司②也看他是个好汉,又给东京街上除了一害,牛二家反正没苦主,就把款状都改得轻了,三推六问,最后招做“一时斗殴,误伤人命”。等到六十天限满,当厅推司禀过府尹,把杨志带出厅前,除了长枷,断了二十脊杖,叫个文墨匠人刺了两行“金印”,迭配北京大名府留守司③充军。那口宝刀没官入库。当厅押了文牒,差两个防送公人,免不得是张龙、赵虎,取一面七斤半铁叶盘头护身枷钉了,吩咐两个公人,立刻监押上路。天汉州桥那几个大户敛了些银两钱物,等候杨志到来,请他和两个公人一同到酒店里吃了些酒食;拿出银两来打发两位防送公人,说:“念杨志是条好汉,为民除害;如今发去北京,路途中望二位上下多多照看。”张龙、赵虎说:“我们两个也知道他是好汉,不必你们众位吩咐,但请放心。”杨志谢了众人。多的银两,全送给杨志做盘缠,众人各自散了。
  ① 节级——监狱里的中级狱官。
  ③ 推司——州府所属的审判官。
  ③ 留守司——北宋除了东京开封府之外,还设三个陪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每个陪都除府尹之外,还设留守司,主管官员为留守司留守,可兼任府尹,并兼任本路兵马都总管。但“留守司留守”绝不可能尊称“中书”(中书令是古代的宰相)。
  杨志同两个公人来到原下的客店里算还了房钱、饭钱,取了原寄的衣服、行李,安排些酒食请了两个公人,找医士赎了几个治棒疮的膏药贴了棒疮,就同两个公人上路。
  三个人往北京进发,五里单牌,十里双牌,逢州过县,杨志不时买些酒肉,请张龙、赵虎吃。三个人在路上,夜宿旅馆,晓行驿道,没几天,来到北京,进了城中,找个客店住下。原来北京大名府留守司,上马管军,下马管民,最有权势。那留守梁中书,名叫世杰,是东京当朝太师蔡京的女婿。
  当天是二月初九。留守升厅。两个公人解杨志到留守司厅前,呈上开封府公文。梁中书看了。〖留守司留守,是陪都的兵马都总管,像这种接收配军之类的小事,不应该由留守司留守亲自处理吧?至少大名府还有一个府尹,可以管这些事情嘛!〗原在东京的时候,本来认得杨志。当下见了,问起情由。杨志就把高太尉不容复职,使尽钱财,拿宝刀变卖,因而杀死牛二的实情,一一禀告了。梁中书听了大喜,当厅就开了枷,留在厅前听用,押了批文,两个公人自回东京,不在话下。
  杨志从此在梁中书府中,早晚殷勤听候使唤。梁中书见他谨勤,有心要抬举他,想要迁他做个军中副牌,每月好支一份请受,又恐怕众人不服,因此传下号令,叫军政司告示大小诸将人员,来日都要出东郭门教场中去演试武艺。当晚,梁中书叫杨志到厅前,说:“我有心要抬举你做军中副牌,每月支一份请受,只是不知道你的武艺怎么样?”杨志回禀说:“小人武举出身,曾做殿司制使职役。这十八般武艺,自小习学。今天蒙恩相抬举,有如拨云见天一般。杨志若得寸进,当效衔环背鞍①之报。”梁中书大喜,赐给一副衣甲。当夜无事。
  第二天天明,时当二月中旬,正值风和日暖。梁中书早饭之后,带领杨志上马,前呼后拥,来到东郭门校场中,大小军卒和许多官员接见,就在演武厅前下马,到厅上正面一把浑银交椅上坐下。左右两边齐臻臻地排着两行官员:指挥使、团练使、正制使、统领使、牙将、校尉、正牌军、副牌军。前后周围恶狠狠地列着百员将校。正将台上立着两个都监②:一个叫“李天王”李成,一个叫“闻大刀”闻达。二人都有万夫不当之勇,统领着许多军马,一齐都来朝着梁中书呼三声喏。将台上竖起一面黄旗来。将台两边,左右列着三五十对金鼓手,一齐擂起鼓来。品了三通画角③,发了三通擂鼓,校场里面谁敢高声?又见将台上竖起一面净平旗来,前后五军一齐整肃。将台上把一面引军红旗挥动,只见鼓声响处,五百军兵列成两阵,军士各执器械在手。将台上又把白旗招动,两阵马军齐齐地都站在面前,各把马勒住。
  ① 衔环背鞍——“衔环”是一个古代的神话故事:东汉的杨宝,救了一只黄雀;某夜,有一黄衣童子,持四个白玉环相赠,并许他的子孙都做大官。后来杨宝的子、孙、曾孙,果然都做了大官。“背鞍”,就是“做牛做马”的意思。
  ② 都监——唐代的都监指监军的宦官。宋代的都监是兵马都监的简称。各路、府、州都有都监,掌管本地军队的屯戍、训练和防卫等等。
  ③ 画角——也名“大角”,本名“笳”,也叫“筚篥(bì…lì毕栗)”,以竹管制成,吹口是一个芦笛,本来是羌戎军队吹着惊吓中国骑兵的马的。后来成为军乐,并且改用铜铸造,画上彩画,所以叫做“画角”。
  梁中书传下令来,叫副牌军周谨上前听令。右阵里周谨听得呼唤,跃马来到厅前,跳下马,插了枪,暴雷也似唱个大喏。梁中书说:“着副牌军施逞本身武艺。”周谨得了将令,绰枪上马,在演武厅前,左盘右旋,右旋左盘,把手中枪使了几路。众人喝彩。梁中书说:“叫东京拨来的军健杨志。”〖明明是个配军,忽然变成了“军健”,众人应该懂得梁中书的心思。〗杨志转过厅前,唱个大喏。梁中书说:“杨志,我知道你原是东京殿司府制使军官,犯罪配来此间。如今盗贼猖狂,国家正在用人之际。你敢和周谨比试武艺高低么?如果你赢得了他,就迁你充任这个职役。”杨志说:“蒙恩相差遣,安敢有违钧旨。”梁中书叫取一匹战马来,叫甲仗库随行官吏应付军器。杨志披挂上马,和周谨比试。杨志到厅后去把衣甲穿了;拴束之后,带了头盔弓箭腰刀,手拿长枪,上马从厅后跑出来。梁中书看了说:“着杨志和周谨先比枪。”周谨怒说:“这个贼配军!敢来和我交枪!”谁知恼了这个好汉,来和周谨斗武。不因这番比试,有分教:杨志在——
  

吴越评70回本水浒传 第十一回(4)
万马丛中显姓名,
  千军队里夺头功。
  究竟杨志和周谨比试,引出什么人来,且听下回分解。
  【简评】
  杨志这个人物,是《大宋宣和遗事》中故事比较多的。“杨志卖刀”这个回目,也是《大宋宣和遗事》中原来就有的。故事却略有不同:原文不长,不妨全引:
  先是朱勔(miǎn免)运花石纲时分,差着杨志、李进义、林冲、王雄,花荣、柴进、张青、徐宁、李应、穆横、关胜、孙立十二人为指使,前往太湖等处,押人夫搬运花石。那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