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海狼-大西洋反潜战 >

第2部分

海狼-大西洋反潜战-第2部分

小说: 海狼-大西洋反潜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一是击沉“雅典娜”号,9月3日即英国对德宣战的当天,德军U-30号潜艇在赫布里底群岛以西海域发现了该船,“雅典娜”号是一艘13500吨级的定期往来英美之间的客轮,当时船上有1102名乘客和315名船员。U-30艇长伦普上尉通过潜望镜观察,见其偏离正常商船航线,又实行灯火管制,便认定是一艘英国的武装商船,随即决心将其击沉。晚十九时四十分,在1200米距离上,U-30向该船齐射三条鱼雷,其中一条鱼雷命中,猛烈的爆炸几乎将“雅典娜”号拦腰折断,船长立即命令发出SOS求救信号,并组织船上人员弃船逃生。此时伦普才明白这是一艘没有武装的客轮,他知道自己闯了大祸,立即指挥潜艇驶离现场。
  9月4日十一时许,“雅典娜”号沉入海底,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一艘被击沉的船舶,船上有112人丧生,其中妇女儿童85人,28人是美国国籍。
  9月30日,U-30返回基地,伦普向邓尼兹作了口头汇报,邓尼兹担心美国会以此为借口加入战争,命令销毁航海日志,严格保密。
  由于“雅典娜”号沉没时85名无辜妇孺的丧生,激起了英美乃至世界舆论的一致谴责,但德国矢口否认,并声称这是英国故意炸沉的,目的就是为了栽赃德国,想将美国也拖入战争。一时间,“雅典娜”的沉没成为悬案,直到战争结束,才真相大白。为了避免类似事件的重演,邓尼兹下令除非有特别命令,不得攻击任何客轮,即便其有军舰护航。
  其二是击沉“勇敢”号航母,“雅典娜”号被击沉后,英国认为德国很可能已开始实施无限制潜艇战,为确保大西洋航线安全,英国海军出动航母执行反潜使命,“皇家方舟”号前往西北部海域,“勇敢”号和“竞技神”号则前往西南部海域。
  9月17日黄昏,“勇敢”号航母由4艘驱逐舰掩护,在爱尔兰以西海域进行反潜巡逻。当接到发现德军潜艇的报告后,“勇敢”号立即起飞舰载机,并抽调2艘驱逐舰前去搜索。不久,正当这艘22500吨级的舰队航母接受返航的舰载机着舰时,被德军U-29号潜艇发现,艇长舒哈特上尉当即决定予以攻击,该艇迅即突破英军的警戒圈,向“勇敢”号发射了两条鱼雷,两雷全部命中,仅仅二十分钟后,“勇敢”号就爆炸沉没,全舰1200名官兵中包括舰长琼斯海军上校在内的514人阵亡。U-29号随即遭到了英军驱逐舰的深水炸弹反击,但该艇成功摆脱攻击安全返回。
  其三就是三大事件中最辉煌的偷袭斯卡帕湾,斯卡帕湾位于苏格兰东北部的奥克兰群岛,东临北海,西接大西洋,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是英国海军本土舰队最重要的锚泊基地,英军在该基地布防相当严密,斯卡帕湾七个入口中,六个布置有防潜网和水雷区,第七个入口柯克海峡,航道狭窄,水流湍急,暗礁密布,形成天然的障碍,所以英军没有布设防潜网和水雷,但为防意外,英军早在一次世界大战中就在航道上凿沉了3艘旧船。
  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就曾两次出动潜艇企图突入斯卡帕湾,但均被英军发现而遭击沉。此次邓尼兹决心从英军意想不到的柯克海峡突入,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他召见了在德军潜艇部队中以技术高超而闻名的U-47号潜艇艇长普里恩上尉,命令其秘密进行突破斯卡帕湾的可行性研究,普里恩认为只要导航准确,操作无误,是可以穿越沉船障碍进入斯卡帕湾。
  经周密准备,10月8日普里恩指挥U-47号潜艇从基尔出发,13日四时悄然到达奥克兰群岛东部海域,随即潜坐海底,使艇员得到休息。十九时十五分,潜艇浮出海面,开始闯入柯克海峡。普里恩关闭柴油发动机,仅以电力发动机提供动力,凭借着高超的驾驶技术,克服水流湍急的困难,绕过了沉船和串联其间的钢索,于10月14日零时二十七分顺利突入斯卡帕湾。
  但普里恩在斯卡帕湾西南主要锚地没有发现任何军舰,原来在U-47航行途中,英军舰队主力已离港出海。普里恩只得再驾艇向东,终于在梅恩兰岛西侧发现2艘战列舰和多艘驱逐舰,零时五十八分普里恩在3000米距离用首部发射管向2艘战列舰齐射三条鱼雷,其中一雷命中“皇家橡树”号战列舰,普里恩发射完首部鱼雷后,迅速转舵,又用尾部鱼雷管发射一条鱼雷,但没有击中,然后全速向柯克海峡撤离。
  英军根本没有想到是遭到德军潜艇偷袭,当“皇家橡树”号战列舰中雷后,有人以为是军舰发生了爆炸事故,有人以为是遭到了空袭,基地指挥部拉响了空袭警报,港湾里的军舰采取防空措施,而“皇家橡树”号舰长本上校和几位主要军官也只是草草巡视了一番,没有采取任何补救措施。
  普里恩从潜望镜里发现了英军这一情况,艺高人胆大的普里恩索性再次返回,重新为首部鱼雷管装填鱼雷,实施第二次攻击。一时二十二分,U-47在2200米距离上瞄准“皇家橡树”号齐射三条鱼雷,两条鱼雷命中右舷,机舱被炸穿,并引发了大爆炸,“皇家橡树”号急剧右倾,于一时三十三分倾覆沉没,舰上官兵包括第二战列舰分舰队司令布格罗夫少将在内的833人丧生。
  U-47迅速驶向柯克海峡,按原路撤出斯卡帕湾。10月17日返回威廉港,受到了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和邓尼兹的热烈欢迎。普里恩被授予一级铁十字勋章,其余艇员均获得二级铁十字勋章,所有参战官兵还获得了希特勒的接见。邓尼兹也由准将晋升为少将。
  尽管德军潜艇开战初期在大西洋上没有取得骄人的战绩,但击沉“勇敢”号和偷袭斯卡帕湾的胜利,使德军统帅部逐渐意识到了潜艇的巨大作用,逐渐开始重视潜艇部队的建设,并开始加紧潜艇的制造。

  第四章  1939年9月至1940年5月
  自9月3日“雅典娜”号被击沉后,英国认为德国已开始实施无限制潜艇战,立即消除了一切犹豫,从9月5日起开始实行在一次世界大战中颇有见效的护航运输船队体制,至10月英国同其他盟国的主要航线上都建立起护航运输船队体制。事实上希特勒在开战初期一直对英国抱有媾和的幻想,因此严禁邓尼兹实施无限制潜艇战,在破交行动中必须严格执行对商船的俘获规则。
  英国护航运输船队体制,源自数学概率论的原理,也是数学家在战争中的一大贡献,根据概率论分析,商船在海上与潜艇相遇,是随机的,一定数量的船只,编队规模越小,批次就越多,批次一多,与潜艇遭遇的机率也就增加了;而且由于潜艇数量有限,每次与船队遭遇,因所携带弹药限制,只能攻击相同的商船,也就是说,船队规模越大,即使与潜艇遭遇,每艘船被击沉的机率就越小。综合上述两条规律,船队规模越大,每艘船被击沉的概率就越小,以100艘船为例,如果编为五队,每艘船被击沉的概率为25%;如果编为一队,每艘船被击沉的概率为1%,足足相差24倍!
  护航运输船队体制由英国海军部领导,所有船只编为运送物资的慢速运输船队(航速在7。5节以下)、运送物资的快速运输船队(航速在9至10节)和运送军队的运输船队三种,固定航线的护航运输船队,通常使用起驶点的第一个英文字母为代号,如哈利法克斯开往英国的船队代号为HX,各固定航线均有护航运输船队的航行日程表。
  早期的护航运输船队通常由40至60艘船组成,排成9路或12路纵队,船与船之间距离约为550米,纵队之间间隔约为900米,形成正面宽约4至4。5海里,侧翼宽约1。5至2海里的长方形队形,这样一来可以减少运输船队侧翼遭到潜艇攻击的机会,二来可以避免队形过长,后尾船只忙于追赶前面船只,三来能减少船只相互碰撞的危险,而且这样的队形最有利于各船之间的目视通信。护航军舰以4艘配置于船队的四角,形成盒状警戒圈,其余军舰则位于船队正前方扇面。最初英军使用战列舰或巡洋舰担任护航军舰,当德军水面舰只的威胁消除后,便不再使用战列舰或巡洋舰护航了,因为在潜艇威胁面前,使用宝贵的战列舰或巡洋舰为运输船护航有些得不偿失。
  有些人对护航船队体制持否定态度,认为大批船只在装完货物或卸完货物后,必须停留在港口,等待与其他船只编成护航船队,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减低了船舶运载量。但事实胜于雄辩,护航运输船队体制的实行,大大降低了船只的损失,在战争爆发后的四个月中,编入护航运输船队的5756艘船只中,只有12艘被击沉,而且这12艘中还有5艘是在掉队的情况下被击沉的。而同一时间里单独航行的船只有104艘被击沉。这一阶段,英国共损失运输船116艘,计42。3万吨。
  战争初期,英国的反潜措施除了采取护航运输船队体制以外,就几乎没有其他有效的措施了。航母编队的攻击性反潜战术,因“勇敢”号被击沉而夭折;反潜飞机装备的MKⅠ型雷达性能欠佳,只能发现5000米外水面状态航行的潜艇,在能见度好的情况下,潜艇甚至通过目视观察能先发现飞机!而且反潜飞机由于使用的炸弹性能不佳,投向潜艇后反而会被水面反弹到空中爆炸,对飞机所造成的损害竟然更甚于对潜艇的损害!有2架飞机就这样被自己的炸弹所击落。加之反潜飞机数量严重不足,英国只得采取“稻草人”战术,即征用大量民间飞行俱乐部无武装的飞机,沿海岸飞行,以迫使德军潜艇下潜,并及时发现被击沉的运输船,这种落后的战术竟然一直使用到1940年5月法国沦陷后。要使反潜飞机真正在作战中发挥作用,不仅要对炸弹进行改装,还要安装轰炸瞄准具和新型的探测仪,完成这些工作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
  为了弥补护航舰只的不足,英国开始加紧建造轻型护卫舰,这种护卫舰排水量在2000吨以下,装备火炮、深水炸弹和声纳,在武装拖网渔船和其他小型舰艇的支援下,是一种能在近岸海域有效进行反潜作战的舰艇。
  在1939年9月至1940年5月的第一阶段中,德军由于种种原因限制,主要采取的是单艇作战,邓尼兹还是按照战前的设想开始进行集群作战的尝试性实验,第一次是1939年10月中旬,出动6艘潜艇,结果其中1艘在英吉利海峡触雷沉没,2艘在攻击护航运输船队中被击沉,因此集群作战实验没有成功。
  同时组织潜艇在英国海岸附近海域进行了大面积布雷,所布的水雷先后炸沉12艘船只炸伤6艘,损失船只的吨位达12万吨。
  1939年11月中旬,邓尼兹再次出动4艘潜艇进行集群作战尝试,U-53号潜艇发现了KS-27护航运输船队,尽管多次遭到英军护航军舰和水上飞机的压制和驱赶,但仍一直保持着与船队的接触,并引导其他3艘潜艇赶来,但因种种原因没能达成集群攻击,潜艇只对掉队的船只进行了攻击。
  尽管集群攻击战术未能如愿,但德军潜艇多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