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谜踪之国 >

第120部分

谜踪之国-第120部分

小说: 谜踪之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计划,改为依照“塔宁夫探险队”留下的地图行进,也许天匦就在“潘多拉的盒子”中。 
司马灰将羊皮记事本和照片装进防水袋,与从“罗布泊望远镜”里带回的笔记放在一起。他推测塔宁夫能够得到地图,并组织探险队来到神农架,并不是一个孤立事件,肯定还有不少跟这伙人一样的亡命徒,只不过始终没人成功。或许那“潘多拉的盒子”里真有诅咒存在,途中的凶险可想而知,只怕又是一趟“签字活儿”。 
众人眼见再无所获,就经岩层间的裂隙攀援下行,那幽壑里谷深壁陡,云雾压着云雾,忽而狭窄忽而宽阔,黑洞洞湿漉漉的不知深浅,连下脚处都不好找。山腹底部是条往西北延伸的地谷,司马灰到此已是一昼夜未曾合眼,在附近搜寻找了半天,也不见“老蛇”和民兵的尸体究竟坠落到什么地方去了。只得先让大伙找个稳妥的所在宿营,但没人睡的安稳。随后再利用指北针和地图辨别方位而行,又走了整整一天,最终在地谷边缘的岩壁间,找到了一条狭窄的三角形缝隙,里面都已经被苍苔和泥土堵塞了,地面有倒塌断裂的石柱,如果没有地图上标出的记号,在一片漆黑的山腹里,谁也不会注意到这里有条通道。 
罗大舌头扒开苍苔在前开路,五个人一个接一个地穿过深达数百米的裂缝,地势越行越低,随后又逐渐开阔起来。复向前行,空气里潮气更加浓重。地上腐坏枯萎的落叶深的可以埋过小腿,齐腰粗的朽木一踏上去就会完全碎裂。周围密密匝匝,尽是十几二十米粗的大树,它们挺拔如箭,与深山老林里的任何树木都不相同,若以直径来估计,少说也有近百米高。外貌很像西方的圣诞树,树叶呈现大而宽阔的长矛形,树身上皆遍布苔痕,十米以下绝少旁枝侧叶,常有枯藤绕树而上。也有些倒伏的大树,加上虬结于地的树根,横恒犹如山丘。有的依然枝繁叶茂,有的已经死了,上面长满了菌类和湿苔,使地表形成了又深又厚的腐殖层,踩在上面像海绵一样,不时散发出幽蓝色的微光。 
高思扬又惊又奇:“山腹深处哪来这么粗的古树?” 
“二学生”也看得瞪目痴呆,他在林场里整天伐木,砍过不少生长了成百上千年的参天树,可跟这株古树相比,却是不值一提了。这才是真正的神农古杉,材积大的无法象,人在它的面前犹如虫蚁般渺小,在矿灯照明范围里的所观所见,无非一隅而已。 
胜香邻用猎刀剥落一片树皮察看,推测说:“大神农架在几亿年前还处在海底,后来板块抬升才形成了高山,所以地下蕴藏着丰富的古生物化石。看这情形应该是密布森林的岛屿发生过沉降,那时候气候温暖,地貌和植物与现在完全不同。这些早该灭绝的远古树木密度很大,虽然埋在地下上亿年,早已停止生长,躯干里却仍有养分存留,因此不朽不枯,能像僵尸一样保持着原貌。” 
司马灰第一次听说古树还能以“僵尸”状态存在,正想走上前去看个究竟,却听旁边的罗大舌头突然叫道:“娘爷,什么鸟东西在此?” 
第三卷 潘多拉的盒子 第四话 史前孑遗 
这片史前森林,地底遗存了亿年之久,那时的生物和植物多数由于体型过大而灭绝,因此所有的一切都像被显微镜放大了几十上百倍。 
“二学生”初来此地,两只眼睛都不够用了,不免既是亢奋又是紧张,他冷不丁听罗大舌头来了这么一嗓子,还以为是有危险情况发生,当即端起土铳转身就打。 
司马灰忽见“二学生”那黑洞洞的铳口直对着自己,急忙挥手隔挡,就听“砰”的一声硝烟弥漫,铅丸铁沙擦着“PithHelmet”打到了上方。 
众人看司马灰差点被走火的土铳打死,心里都是“扑通扑通”乱跳,幸好土铳击发步骤迟缓,司马灰又是反应机敏,要不然脑袋就得被当场轰没了。 
“二学生”见状吓的脸色发白,十分尴尬的说:“对不起,对不起,这地方实在太黑了,这眼神也真该死……” 
司马灰在缅甸打仗都打油了,早看出“二学生”根本不是用枪的料,此时责怪他也没意义,就说:“得亏没让你带那条1887型连发快枪,否则我现在已经横尸就地了。你眼神不好就在脑袋里给自己上道保险,发现目标之后先数一二三,不数到三不许搂火。” 
罗大舌头对司马灰说:“行了,行了。咱这队伍里都是人民和人民的,你死谁手里不是死呀,反正也没便宜外人。” 
司马灰骂道:“罗大舌头我日你先人,要不是你一惊一乍的,老子刚才也不至于挨这下鬼剃头,你到底瞧见什么了?” 
罗大舌头瞪目道:“我这好心好意劝你们几句,倒被反咬一口!我瞧见什么了……我瞧见我后脑勺了行不行?” 
胜香邻用矿灯照向罗大舌头身后,低声说道:“先别练嘴皮子了,这附近确实有些东西……” 
众人寻着光束望去,就见附近几片枯叶奇大如床,叶脉经络皆有一握粗细。枯叶和各种怪异奇特的菌苔丛中,半遮半掩一个黑乎乎的物体,那物似人非人,有眼、有眉、有翅,身下还有只趴伏的硕大蟾蜍。 
高思扬不知道这是何物:“这是人还是山鬼?” 
“二学生”也吃惊的说:“可从没听说神农架原始森林里有这种异兽出没。” 
罗大舌头端着猎枪说:“这事你们得问司马灰,他是生物专家,什么鸟兽都认识。连昆虫脑子里想什么都知道。” 
司马灰上前抚去泥土,发现是尊“玉俑”。看质地近乎于枯骨,表面金彩已然剥落,纹路也都模糊不清,存世至少在两千年以上了,便告诉众人道:“我在考古队混了这么多年,铲子底下刮出的泥都能堆成山了,自然识得此物,这不过是个‘瓦爷’,也就是俑,分别有玉、金、石、铜、木之分。可地下的这尊‘玉俑’形状古怪,辨不清它究竟是人还是禽鸟,但其来历绝不寻常。据说春秋时的楚国,最崇信巫鬼之事,认为阴间之神状皆鸟首而人面,可将死人的魂魄带往阴间,依靠在地下吃死人脑为生。古时候曾说阴峪海底下锁着厉鬼,楚人在周围放置‘玉俑’镇邪,以防阴魂从中逃脱。所以在附近发现‘玉俑’不足为奇,随着逐步接近塔宁夫探险队在地图上标有‘潘多拉盒子’的区域,这类东西将会越来越多,用不着少见多怪,反正是个死物。” 
此时罗大舌头大也瞧清楚了,奇道:“哎……我刚才怎么看到这尊玉俑活了?” 
司马灰不信:“你就别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了,刚才已经让大伙虚惊了一场,现在还敢谎报军情?” 
罗大舌头叫道:“天地良心啊!你让大伙评评,我罗大舌头是那号人吗?我真瞧见这边有东西在动……”他边说边用猎枪在枯叶丛中乱戳,就看那腐苔里有株形状酷似皂荚的植物,罗大舌头说:“这八成是会动的食人草!” 
“二学生”凑近看了看说:“这就是种半菌类半浆果的史前孑遗植物,专在地下生长,林场子附近的山洞里也有,不过体型可要小得多了,拨开外皮后里面的果实可以食用,有的略如鱼髓蟹脂,有的内瓤清脆柔滑,吃起来就像黄瓜一样”,说着上前揪了下来想要尝尝味道。 
罗大舌头一听这东西还能吃,连忙抢过来往自己嘴里塞,嚼得汁水淋漓,还批评二学生说:“话可不敢乱讲,别忘了破四旧的时候,就因为黄瓜占了个黄字,被改名为青瓜了,我看凭你这没心没肺的模样,大概万万没有想到——原来一根小小的黄瓜里面也会有阶级斗争,所以今后千万别再整这词儿了,咱是迷途知返,为时不晚,顽固到底,死路一条啊。” 
这时司马灰同胜香邻、高思扬三个人,开始用矿灯照着地图辨认位置,推测图中黑点是条隐秘曲折的路线,而此处已是阴峪海地下,高约百米的古树,多为“水杉、洪桐、水松、秃杉、银杏、红豆杉、香果树、鹅掌楸”等孑遗植物之祖,冠盖相互支撑依附结成了洞窟顶壁,内部看似无边无际,到处充满了阴郁潮腐的气息,一层覆盖着一层的腐烂枯叶下尽是死水泡子,人陷下去就别想再爬出来。在阴峪海的深山密林中,至今还栖息着许多早已灭绝的大型古代生物,地下看似沉寂,却也是危机暗伏,说不定途中会遇到些什么意想不到的东西,如果没有地图中以黑点标注的路线作为引导,根本没办法穿越这片规模惊人的史前植物群落,但这份地图并没有实地勘验,因此未必足够精确,也只能做为参照。 
高思扬问司马灰:“你怎么只顾着往深处走,不去搜捕老蛇了吗?” 
司马灰说:“那土贼坠落到山腹里之后,就他娘的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如今又能上哪找去?不过只要对方还能行动,就一定会紧紧尾随这考古队不放,迟早还得露头,咱们提高警惕,随机应变就是。”他见路途艰险,更不知要在地下穿行多久,才能开启“潘多拉的盒子”,心中也有些忐忑难安,当即招呼罗大舌头和“二学生”准备动身。 
“二学生”接连在枯叶下找到几枚浆果,却都被罗大舌头抢去吃了,他心有不甘,还待继续找寻,忽听旁边有些细微的声响,听起来竟像是那尊“玉俑”在动,“二学生”心里纳闷,推了推架鼻梁上的眼镜,站起身来仔细打量“玉俑”。 
此时司马灰也察觉到了异动,他看二学生面对面站在玉俑跟前,心知要坏,可是已经来不及出声提醒了,借着矿灯光束,只见“玉俑”口中忽然喷出一道黑气,二学生大骇,“啊”地一声惊呼,那缕黑气快如鬼魅,直接钻进了他的嘴中。 
谁都没看清楚“玉俑”里出现的东西是什么,二学生更是吓的怔在当场,半天才回过神来,觉得腐气难挡,接连咳了几声。 
高思扬见状上前将他拽离“玉俑”,问道:“你没事吧?” 
二学生摆了摆手,表示没觉得身体有什么异常。 
胜香邻也对二学生说:“我好像看到有些东西钻到你嘴里去了,你真不要紧吗?” 
二学生有点紧张:“你们别吓我了,真的没什么,就是被那玉俑里积的尘土呛了下而已……”半句话还没说完,竟觉两腿无力,周身寒颤不可忍耐,不由自主跪在了地上。 
司马灰见“二学生”脸色越来越白,身上青筋凸显,整个人气息奄奄,知道一定是被异物钻进了腹中,刚才罗大舌头发现“玉俑”身上有东西在动,可能正是此物,不过到底是个什么还很难说,若不想办法尽快取出来,这条性命就保不住了。 
罗大舌头想起拔除“柬埔寨食人水蛭”的情形,可阴峪海地下好像没有巨蟒,再说这“二学生”说不行就不行了,跟在缅甸野人山遇上的情况不太一样,他道:“我瞧见有个黑乎乎的东西钻到他嘴里去了,记得东北那边有种虫叫蚰蜒,类似蜈蚣而细,夜里等人睡着了,就会进人耳食人脑髓,大概是‘玉俑’里的蚰蜒钻到他腹中去了,这得立刻灌猫尿,用生姜擦猫耳,能急取猫尿。” 
司马灰说这地方哪会有猫?何况“玉俑”里那道黑气似乎有形有质,能走五官通七窍,怎么看也不像蚰蜒,那异物钻入体内的时间很短,抢救及时或许还能保命,他眉头一纵,计上心来,当下不由分说,拖死狗似的拖上“二学生”,径往地势低洼的区域行去。 
高思扬阻拦不及,只得拎起“二学生”掉下的帆布背囊,加快脚步在后跟随。 
司马灰看前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