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湘西传奇之蛊婚 >

第31部分

湘西传奇之蛊婚-第31部分

小说: 湘西传奇之蛊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学者皆是笑而不语。

  杨局长仍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韦方知道学者们跟他打了个哑语。没点探险精神怎么做学术?韦方往下沉了一口气:“好,我明天就去会会那些草蛊婆,湘西的秘术,就从蛊术下手!”

第七十章  走访蛊婆(上)
王龙一直以为杨局长和韦方会来找他,可是畏首畏脑等了一天,还不见他二人的踪影,有些按耐不住,偷偷问了下属,才知道杨局长今天还没有在局里出现过,让听到这消息,他不免有些失落。

  第二天上班的时候撞见了杨局长,想问又难以启齿,杨局长也没想瞒着他,主动说了去吉大的经过,和韦方的打算。

  王龙听闻犹如五雷轰顶:“去问草蛊婆?你们疯了吗?那是要丢性命的!”

  杨局长说:“韦方说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看样子他是铁了心要去的。你看人家,做学问的就是不一样,有那份气魄!”

  王龙太阳穴的血管都暴出来了:“虎穴?你们那是在走鬼门关啊!惹谁不好?偏偏要去惹草蛊婆?平常人看见草蛊婆都恨不得绕道走,你们倒好!惹草蛊婆!我看你们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杨局长原以为他只会奚落一番,没想到他居然发了那么大的脾气,真后悔把事情告诉了他。他故作轻松:“可以求她解蛊的嘛!”

  王龙哧哧哼哼:“愿不愿解还是另外一回事呢!”

  杨局长被吓住了:“真的哦!要是人家不给你解怎么办?”他慌慌张张找了韦方,与他这般商量。

  韦方的激情受了挫伤,万分不高兴,他是执着的人,怎么可能轻言放弃?他说:“我知道这里还有草药师和仙娘,也是懂巫术的,实在不行就去求他们吧。”

  “这——”杨局长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他现在是进退两难:既想揭开蛊术的秘密,可是空穴不走平白无故的风,这要是真的中了蛊,也不见得是么子好事。

  他脑子里冒出了个小花招,等到韦方去问的时候,他就站在旁边听着,不说话;大不了,不在外面吃东西,让那草蛊婆没地方下蛊!这样想着,便安心了许多。

  杨局长从来都是听人说起草蛊婆,这次他要亲自和传说中的人物说话,心里止不住的紧张,一路上要么是傻笑,要么愁眉不展,神经兮兮的。韦方也不大顺畅,人们一听说 “草蛊婆”,脸上的笑容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问道:“你们找她做什么?要是中了蛊,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韦方一开始还谢过对方的好意,到后来,他开始刨燥了,说:“你只管指路!”那些人看他不太友好,不再劝他。有爱凑热闹的,跟他走了一段路,还未到蛊婆家的时候就开遛了;再胆大一些的,五十步开外,站了高地,嘻嘻哈哈观望着。

  而那蛊婆,不过四五十岁的光景——也许还要年轻些,闻得动静,也跑出来看新鲜,不清楚缘由,看见众人在笑,她也咧开嘴,疯疯癫癫地傻笑着。

  韦方恼羞成怒:“这是在动物园看猴子吗?这些山间野人!”再看那蛊婆,却是笑得言不由衷,说不出的别扭,看见他们走近了,没有先前笑得那么厉害,只在嘴角上挂了凄惨的笑意。

  杨局长有些怕了,拉住韦方说:“世上稀奇古怪的事多了,不拿性命开玩笑,还是研究别的吧。”

  韦方也是害怕的,事情都要这一步了,放弃了岂不是可惜?他对自己说:“不管怎么样,还是试试,倘若真的中了蛊,就搭下脸来给她陪个不是,兴许能躲过一劫。”转过来,却用了强硬的语气,说:“事情才刚开始,怎么就打退堂鼓呢?别跟那些山民一般见识!”

  紧张、害怕,让他无比兴奋;每做出一个动作,每蹿出一个念头,都能引起他微微的战栗。仿佛再走几步,再说几句话,他就能揭开湘西蛊术的千古之谜;若不然,就是死亡。知道结局的死亡比起未知的死亡,要恐惧千百倍。

  短短的几步路,韦方迈得如此艰难,开始还有些心理活动,到后来,大脑已是一片空白。杨局长等到和韦方拉开一定的距离后,才蹙起眉头,跟了过去。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七十一章  走访蛊婆(下)
这个节骨眼上说不怕,那一定是假的。

  那中年妇女带红的双眼有意无意渗出的眼泪,让本来就很神秘的草蛊婆更是散出了神秘的影色。

  韦方的呼吸变得微弱而敏感,那女人低眉抬手的一瞬间都能让韦方胆战心惊。“没什么可怕的。”韦方对自己说:“不过是些莫名其妙的东西还没有被科学所解释,迷信而已。”

  想归想,可是身体就是不受控制,整个人木在那里,目光也是直直的,无法移动,女人也不回避,手中的活依然稳稳做着,似乎有所期盼。

  身后的杨局长等的不耐烦了,走上前,捅了韦方一下:“发什么呆呢?”

  这句话像是镇定剂,让韦方得了缓息的空隙。韦方把手缩进袖子里,狠狠揪了自己因颤抖而发麻的大腿,舌头抵住下巴,宁愿让声音含糊不清,也不想让别人听出其间的害怕:“你……呃……您贵姓?”

  女人显然没听明白这种文绉绉的客套话,却又不好意思盯着韦方,眼神游走在她与韦方相隔的几步路上。脸上依旧挂着幽冷的笑。

  迟迟不见女人的回话,韦方等得口干舌燥,神色开始慌乱,继而垮了脸,成了苦瓜相,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随时都有哭出来的冲动。

  杨局长站在后面,看见韦方低头耸肩的背影哭笑不得:“这小子,刚才的雄心跑到哪里去了?哎,毕竟还是个孩子啊,难免有不足的地方,哪能说风就是雨呢!”杨局长是长辈,此时有了护犊的心境,竟胆大了许多,走上前问:“你姓什么?”

  那女人拢了额前的一缕乱发,似笑非笑:“姓刘。”

  杨局长说:“我们是来向你打听些事情的——你要是不高兴,就别说——千万别生气啊!”

  女人大概知道他要说什么了,挤出无可奈何的笑容,轻轻点了头。

  韦方对杨局长的转变又惊又喜,赶紧附在他身后,听他问:“你知道放蛊的事情吗?”

  女人再也流不出笑意,像错了错事般温婉地垂下头,说:“知道。”

  杨局长想把话语权交给韦方,送了好几个眼神,韦方都未能察觉。他只好再次开口:“你知道这蛊是什么东西吗?”

  女人说:“有毒的东西,听说是蛇、四脚蛇、毛虫之类的。”

  韦方将注意力集中在研究上,胆子又大了起来,问:“怎么是‘听说’?你不会吗?”

  那女人眼神一闪,射出了凶光,韦方和杨局长同时倒吸了口冷气,韦方忙解释道:“我就是问问,没别的意思……”不等他把话说完,杨局长拎起他就跑。周围人见他们如此狼狈,一个个笑得前俯后仰,那女人也不知出于何种心态,亦笑得灿然。

  逃离了寨子,他二人惊魂未定,杨局长自言自语道:“我们没有吃东西,应该不会中蛊吧?!”韦方对自己的表现极不满意,肚子里窝了火,想起那些学者的泰然自作的神情,又羞又怒:“这事情怎么查!万一真丢了性命怎么办?”

  杨局长一愣,转而大笑:“怎么,你也信起这些东西了?”

  韦方也被自己弄糊涂了,是啊,我怎么信起这个了?

  在回来的路上,他一直在反省:到底是那个环节出了错,让调查举步艰难?从刚才的那个被成为草蛊婆的女人,到学者们意味深长的谈话,从单调的死到那个爱奚落人的老头,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我这个无神论者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居然对非科学的东西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惧怕?

第七十二章  史料之蛊(上)
韦方一面让自己冷静下来,一面将往日收集的资料取出来,细细琢磨:

  《春秋传》曰:“皿虫为蛊;晦淫之所生也。枭桀(磔)死之鬼亦为蛊。”

  《通志&;#8226;六书略》云:“造蛊之法,以百虫置皿中,俾相啖食,其存者为蛊。”

  《左传&;#8226;昭公元年》云:“赵孟曰:‘何谓蛊?’对曰:‘淫溺惑乱之所生也。于文,皿蛊为蛊……’。

  汉代许慎《说文》曰:“蛊,腹中虫也。”

  史书中详载的西汉汉武帝后期的“巫蛊之狱”:

  充典治巫蛊,既知上意,白言宫中有蛊气,入宫至省中,坏御座掘地。上使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黄门苏文等助充。充遂至太子宫掘蛊,得桐木人。时上疾,辟暑甘泉宫,独皇后、太子在。太子召问少傅石德,德惧为师傅并诛,因谓太子曰:“前丞相父子、两公主及卫氏皆坐此,今巫与使者掘地得征验,不知巫置之邪,将实有也,无以自明,可矫以节收捕充等系狱,穷治其奸诈。且上疾在甘泉,皇后及家吏请问皆不报,上存亡未可知,而奸臣如此,太子将不念秦扶苏事耶?”太子急,然德言。

  征和二年七月壬午,乃使客为使者收捕充等。按道侯说疑使者有诈,不肯受诏,客格杀说。御史章赣被创突亡。自归甘泉。太子使舍人无且持节夜入未央宫殿长秋门,因长御倚华具白皇后,发中厩车载射士,出武库兵,发长乐宫卫,告令百官日江充反。乃斩充以徇,炙胡巫上林中。遂部宾客为将率,与丞相刘屈等战。长安中扰乱,言太子反,以故众不附。太子兵败,亡,不得。(注释1)

  晋朝《搜神记》中也记载了两则跟蛊有关的故事:

  “荥阳郡有一家姓廖,累世为蛊,以此致富。后取新妇,不以此语之。遇家人咸出,唯此妇守舍,忽见屋中有大缸。妇试发之。见有大蛇,妇乃作汤,灌杀之。及家人归,妇具白其事,举家惊惋。未几。其家疾疫,死亡略尽。”(注释2)

  “鄱阳赵寿,有犬蛊。时陈岑诣寿,忽有大黄犬六七群,出吠岑。后余伯妇与寿妇食,吐血几死,乃屑桔梗以饮之而愈。蛊有怪物,若鬼,其妖形变化,杂类殊种,或为狗豕,或为虫蛇,其人皆自知其形状。行之于百姓,所中皆死。”(注释3)

  陶渊明在《搜神后记》里写道,

  昙游道人,清苦沙门也。剡县有一家事蛊,人啖其食饮,无不吐血死。游尝诣之。主人下食,游依常咒愿。双蜈蚣,长尺馀,便於盘中跳走。游便饱食而归,安然无他。

  南北朝梁顾野王《舆地志》:“江南数郡有蓄蛊者,主人行之以杀人,行食饮中,人不觉也。其家绝灭者,则飞游妄走,中之则毙。”

  在《隋书&;#8226;地理志》,最早详细记载了制蛊之法,

  “新安、永嘉、建安、遂安、鄱阳、九江、临川、庐陵、南康、宜春,其俗又颇同豫章,而庐陵人厖淳,率多寿考。然此数郡,往往畜蛊,而宜春偏甚。其法以五月五日聚百种虫,大者如蛇,小者如虱,合置器皿中,令自相食,余一种存留之,蛇则曰蛇蛊,虱则曰虱蛊,行以杀人。使人食之入腹,蛊食其人五脏。人死则其产业移入蛊主之家。三年不杀他人,则畜蛊者自钟其弊。累世子孙,相传不绝,亦有随女子嫁焉。干宝谓之为鬼,其实非也。自侯景乱后,蛊家多绝,既无主人,故飞游道路之中则殒焉。”

  《元一统志》载: “峒、僚错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