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侯门女之将门妇红尘未央 >

第3部分

穿越侯门女之将门妇红尘未央-第3部分

小说: 穿越侯门女之将门妇红尘未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姑娘凤蕊和三姑娘凤玲只差两岁,平日里向来都玩在一处。前者因为是嫡女,眼高于顶,好发号施令,后者是庶女,知于天命,懂得紧抱大腿,故二人相处得倒也融洽。
  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在对于凤舞敌视的这一点上,凤蕊和凤玲一直都是站在同一阵线的。故此刻见天太君慈爱的搂着凤舞,满屋子的人都跟着奉承她,小姐妹俩心里都很是不悦。
  凤蕊气恼的冷哼一声,起身请辞道:“祖母,快巳正了,孙女和三妹妹还要赶去廖先生那里上课,就先请辞了。”
  凤玲见状,也忙起身走到凤蕊的身边,冲着天太君福了福身子。
  
  天太君是何人?那可是宫里出来的公主,如何会看不清两个孙女的心思?不过是觉得她们年纪小,再者各自都有亲生母亲教导,故也不愿意为难她们。本来女儿家就该娇养的,待出了门子,去了婆家,就再无安生日子享了。
  因此天太君也未说什么,只点头道:“廖先生的学识在大秦朝女先生中是最好的,不过是因为身子骨柔弱,已担不得公主之师,才离了皇宫,到咱们府上来教书。你们要好好跟着廖先生学习,不光要学书本上的东西,也要好好学习廖先生身上的气质和风度。若学得廖先生的五成,你们的将来也就无忧了。”
  凤蕊向来认为自身毫无瑕疵和不妥,如今听了天太君的教诲,心中更是不悦,面上也显出不喜之色。只规矩的福了福身子,应了一声“是”,就拉着凤玲匆匆的走了。
  
  这里天太君也无心再与众人说笑了,放了她们各自回去,独留下了凤舞,打算祖孙俩说一说贴心的体己话。
  凤舞也看出来两位妹妹的举动,惹了天太君的不喜,故小心的扶着天太君出了东暖阁,往西暖阁里走,还边走边说些小笑话,哄得天太君又露了笑颜。
                          
作者有话要说:有家世的女人,总是会有百家求的,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就像有条件和家世的男人,总是有很多女人想嫁的。
都说“有情饮水饱”,可是爱情并不是面包,也当不了面包。
同人新坑连载:
且看十六岁的花季女主,冠上“手冢”的姓氏,所过的早婚生活……求支持!求包养
作者专栏:求收藏!求包养!
同人连载:看红楼大丫鬟们离开贾府后的美好生活!
求支持!求包养!




☆、第三章    女子难为

  
  东阳公府的女先生廖氏原是宫里教公主的老师,因渐上了岁数,身子又多病,便求了皇后的恩典,辞出了皇宫,那已经是九年前的事情了。那会儿凤舞刚满五岁,正是该请先生的时候,天太君得知了廖先生之事,亲自出面去请她入府教授凤舞。
  廖先生的名声在大秦朝的女先生里是数一数二的,连公主都敢教,自然也就敢教郡主。又见天太君诚意实足,应了她提出来的所有要求,于是也就不再拿乔,带了随身的一个大丫鬟和一个小丫头,就搬进了东阳公府,住到了最为清静雅致的落霞阁。
  落霞阁的院落不大,四周被绿竹环绕,清幽宁静。北面的三间正厢改为上课所需的学堂,西厢为廖先生居住,东厢则住着她随身的大丫鬟和小丫头,另在南面有一套两间的小倒厢,改为了小厨房。
  
  自廖先生进了东阳公府教书,在女先生里的名声就又高了一层。东方烨对其也颇为欣赏,常常叮嘱凤舞要多多向廖先生学习。故在凤蕊和凤玲满了五岁之后,东方烨又亲自出面,请廖先生相继收了两个小女儿为徒。
  在凤玲拜师之后,廖先生就要分心教三个学生,且三个学生的年岁各不相同,所学相差甚远。那会儿凤舞已年满十三,到了这个年岁,大多的女子已是定了亲事,全心全意忙着备嫁了。
  故凤舞也体贴廖先生身子病弱,主动提出来不再上课,每日只自学自写,遇到不解之处,才会去请教廖先生。廖先生本就喜欢凤舞,自此之后,对她更是欣赏,每每提到都多有夸赞。
  
  因此,当见到凤蕊和凤玲一个怒气冲冲一个忧心忡忡的走进正厢之时,廖先生不免板着脸,教训道:“世家贵女怎可随性所欲,喜当喜、乐当乐,但怒和哀却要仔细遮掩。行动间都带出怒气和忧心,太过失了身份,这东阳公府还没有倒呢。你们该好好学学大姑娘,内敛沉稳,喜怒不形于色。行动间应大方得体,待人处事应心胸宽阔。”
  凤蕊听了这话,心中怒火更盛,也不向廖先生请安,就自行在自己的书案后落坐,并冷笑道:“大姐姐可是御封的‘忘忧郡主’,自然不是我等凡夫俗子可比。先生名扬四海,又曾在皇宫里教过公主,自然看不上我们这些口拙心笨之人。只可惜大方得体、心胸宽阔的那位,已不愿再跟着先生学了,先生还是忘了那心高气傲之人,勉强教一教我们这些蠢笨的丫头吧。”
  
  廖先生闻言,便知凤蕊又生了妒姐之心,虽然怜惜她同样身为嫡女,受重视度却不如凤舞,但仍认为她不该有所错念。
  看了看站在一旁的凤玲,见她虽然不言不语,神色间却对凤蕊之言颇为赞同,廖先生心中无奈苦叹,正色道:“好,既然二姑娘还叫在下一声‘先生’,在下就该尽一尽先生的本分。请二姑娘和三姑娘自今日起,将《女四书》中《内训》的《德行》、《修身》、《慎言》、《谨行》、《睦亲》各抄写五遍,字迹要工整,纸面要干净。”
  
  凤蕊虽然心有不甘,但也清楚廖先生的名声,能让她高人一等,故也不敢真的得罪了她。再者,天太君和东方烨对廖先生都颇为尊重,若她真的忤逆了恩师,那定然少不了家法伺候。要知道,若她受了家法,又传扬了出去,那她的名声就毁了。
  心里想明白了,凤蕊也就不甘不愿的应道:“是,先生的教诲,学生记下了。”
  凤玲本就是不受宠的庶出之女,同样不受宠的王姨娘又作不了她的靠山,她自然也就不敢有辩驳之心,也规规矩矩的应道:“学生也记下了。”
  
  廖先生看了看神色委屈的凤玲,满意的点了点头。《女四书》并不是开蒙之课,不过才六岁多的凤玲还没有学到,《内训》的书她都没有摸过。此时连罚于她,不过是让她记着教训,往后不要事事依着凤蕊之意,也不要样样学着凤蕊之心。
  训也训过了,罚也罚完了。廖先生拿过昨日新挑选的字帖递给凤玲,让她学着习字、练字。待凤玲拿起了笔,她方回到书案后坐下,拿起尚未讲完的《内训》中的《景贤范》,继续往下讲解。她教书习惯由浅入深,所以讲《内训》时并非按章节顺序所来,而是挑着讲解。
  
  *****************************************************************
  
  邓嬷嬷小心的扶着高夫人在西暖阁的炕榻上坐下,接过大丫鬟送上的温茶,递了过去,苦口婆心的劝道:“夫人乃是东阳公府的主母,不管当不当家,养没养下嫡子,都是国公爷的正妻。在这东阳公府里,除了老太君和国公爷,就是夫人的位份最高。夫人很该拿出些魄力来,怎么老太君才问了几句话,夫人就吓得噎住了呢。”
  高夫人捧着茶碗的手还有些轻颤,听了邓嬷嬷的话,细声细语的道:“妈妈是这世上最知道我的,我胆子向来就小,心一虚就说不出话来。况且,老太君是皇家公主,天生的威严。在她的面前,我又能勉强敷衍到哪儿去。”
  
  邓嬷嬷不以为然的道:“夫人这话错了。夫人如今怀着身孕,最是金贵的时候,无病无痛都要常请御医来诊平安脉,更别说心慌胸闷了。婆子就不信老太君会因为夫人身子不爽,请了御医进府诊治,而怪罪了夫人。必竟夫人这肚子里,可是给东方家怀着孩子呢。”
  高夫人喝了几口茶,平稳了慌乱的心绪,方苦笑道:“可是我这心慌胸闷是假的呀,不过是盼着国公爷看在我肚子里这块肉的分儿上,能多过来陪陪我罢了。谁想到,好容易把人盼过来了,却不过是吃了顿饭,连口茶都没有安生喝,就又走了。”
  说到这里,高夫人心里的委屈涌了上来,眼眶不禁又红了起来。
  
  原来东方烨与高夫人并不同住在一所院落。自东方烨继承东阳公爵位之后,就与原配嫡妻天妙语搬进了东阳公府的主院——桃源轩,东方烨还特地在搬进去之前,以爱妻天妙语的喜好,命人重新修整了桃源轩。
  待高夫人进门之时,东方烨因不想让旁人住进爱妻的院落,也不想与情分一般的女子日夜相守,故仍独居在桃源轩里,相陪的只有连珠夫人。至于新任国公夫人高氏,则住进了东方烨命人新修整的福云轩。
  
  新婚的那两年,东阳公府里除了连珠夫人,就再无妾室了。那时,一个月里头,东方烨有一半都是歇在福云轩里,她对夫妻分轩而居一事,倒也没有太过介怀。
  只是后来,随着四位姨娘的相继入府,妾室多了,她能得的日子也就少了。到如今,一个月里头,东方烨不过歇个三四夜,她大多时都是独守空闺。
  于是,她就算性情再腼腆再不贪,也弃了不屑与妾室争宠的傲气,开始学着如何拢络、讨好东方烨,学着如何能让他多来福云轩歇上几夜。
  
  东方烨与高夫人的夫妻情分之薄,一路看过来的邓嬷嬷,心里是极清楚的。只是高夫人嫁都嫁过来了,生死富贵全系于东方烨一人之身,是苦是甜也得往肚子里咽了。
  邓嬷嬷边拿帕子给高夫人擦泪,边心疼的安抚道:“夫人万不要再哭了,这会儿怀着身子,流泪对身子和孩子都不好。国公爷是圣上身边的心腹重臣,肩上的担子自然要比旁人都重,公务繁忙也是情有可原的。再者,国公爷待夫人虽说不上恩恩爱爱、疼宠有加,但也是极体贴和尊重夫人的。夫人想想您那两位姐姐如今的日子,心里也该明白些。好在国公爷不宠着夫人,也没有去宠那些姨娘们。总不过只有一个连珠,还是位份最低的侍妾,纵然名扬在外,也要奉夫人为主母。夫人如今万事勿忧,只管一心养胎。若得上天恩赐,让夫人生下嫡子,那往后的日子,夫人就可无忧了。”
  
  在东阳公府这样的世家大族里,嫡子的重要性,可说不言而喻。高夫人深知自己“国公夫人”的诰命再高,说到底不过是续弦之妻,说得难听些就是填房,且填的还是皇室公主的房。若不生下嫡子,待东方烨寿终正寝之后,她这个挂名的“国公夫人”的日子也就要真正的难熬了。
  想明白了轻重缓急,高夫人也就收了伤悲,边用帕子拭泪,边轻抚着肚子,笑念道:“娘的心肝宝贝,你可一定要是个男儿呀,娘这辈子就指望你了……”
  说着,想起养胎的要务,忙吩咐邓嬷嬷道:“昨日李御医开的药膳方子,定然是安胎的良方。妈妈快些交到小厨房去,让她们仔细照着方子做了,我晚上要吃的。”
  邓嬷嬷见高夫人又打起了精神,心里欢喜,忙亲自拿了方子,去小厨房仔细交代去了。
  
  *****************************************************************
  
  “祖母把孙女留下来,可是有好东西要送孙女?孙女可是都等不及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