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的智慧 >

第244部分

大宋的智慧-第244部分

小说: 大宋的智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个时辰之后曾公亮已经正襟危坐在承泰殿的椅子上等着皇帝召见,同样坐在椅子上打着瞌睡的是参知政事贾昌朝,两个人向来意见不合,所以曾公亮依例拜见了参知政事就坐在自己的椅子上焦躁的等候皇帝出来。
  “明仲何事如此焦躁焉?”贾昌朝主动探寻曾公亮的来意,他不希望曾公亮也是来劝说皇帝早日立储的。
  “闲来无事,准备找陛下对弈一局,上一次惨败,希望这一次能找回一点面子。”曾公亮信口胡说,他现在面对贾昌朝连掩饰一下厌恶之情的心思都没有。
  “陛下今早未曾临朝,恐怕没有精力和明仲你下棋,国事稠溏,明仲既然不能为君分忧,也不能如此儿戏朝堂,大宋天下还远远未到歌舞升平的时候。”贾昌朝似乎没有听出曾公亮的厌烦之意,反而出言教训起曾公亮来。(未完待续。。)
  ps:  第一章。


第四十四章最大胆的梦境

  “明公的存在才是大宋迟迟不能歌舞升平的原因所在!”曾公亮怒不可遏的留下这句话之后打算离开,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就是这样的。
  贾昌朝呵呵笑道:“政见不同原为常事,明仲何必恶语伤人,也罢,老夫这就离去,将朝堂留给你们年轻人纵横,这里有老夫亲笔写的奏折就劳烦明仲递交给陛下。”
  曾公亮惊讶之极,贾昌朝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却发现贾昌朝从左边袖子里掏出一个写好的奏折放在曾公亮的身边,然后就甩着袖子离开了承泰殿。
  赵祯就在帷幕后面,面色铁青,好一个狡猾的老贼,宫中才开始有了一点动静,他就能抢先一步自请外出,秽乱宫廷案已经有证据表明他贾昌朝脱离不了干系。
  走出帷幕看到目瞪口呆的曾公亮赵祯叹息一口气道:“人家都说你曾明仲是一个老好人,朕以前不信,现在发现确实如此。”
  曾公亮指指手里的那本奏折,又指指自己,他发现自己今天遇到的事情都是出乎自己预料之外的,没有一件能够让他清楚明白的给自己定位。
  赵祯从曾公亮手里取过奏折打开看了一眼之后用奏折轻轻地敲击着自己的掌心说:“去职还乡?想的太轻松了吧?朕受的屈辱难道就能一笑了之?”
  曾公亮拱手道:“还请陛下明示,若陛下受辱,微臣定会拼死为陛下讨还一个公道。”
  赵祯笑道:“主辱臣死这是你的节操,可是不行啊。人家就是认为朕不会将这件事情公诸于众才会如此的肆无忌惮,所以朕受辱是一定的且无法更改,说出去朕受到的侮辱会更大,皇家颜面也会荡然无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些帐以后一起算吧。
  你不是来找朕下棋的吗?那就开始,正好朕也想静一静,在棋盘上杀伐一番去去晦气也好。”
  惊疑不定的曾公亮在花厅陪着皇帝下棋,心慌神乱之下自然被皇帝杀的大败,一盘棋结束后赵祯将手里的棋子投进漆盒笑着说:“明仲心神不安。这棋下的忒没味道。你既然是老实人,就不要学人家想得太多,你的实务干的很好,是我大宋有数的能臣不适应这些勾心斗角的事情乃是自然。说说。你进宫见朕有何要事。朕可不相信你曾明仲会有闲工夫来找朕下棋。这和你的为人很不相符。说说吧,朕这时候已经气定神闲。”
  曾公亮勉力抛开心中的疑问拱手道:“陛下可曾收到蜀中云峥递过来的新式火药秘方?”
  赵祯似乎想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呵呵笑道:“确实收到了,而且让孩儿军制作过了。威力确实惊人,完全出乎朕的预料之外,朕已经给云峥准备了轻车都尉的勋爵头衔,作为朕感谢他对大宋的一片赤胆忠心。”
  曾公亮习惯性的搓着手道:“微臣斗胆一观!”
  赵祯想都没想一句话就回绝:“不成!”
  曾公亮艰难的拱手道:“为何?微臣身为军器监督造,知道秘方乃是正理啊。”
  赵祯看着曾公亮憋得通红的脸强忍着笑意说:“防火,防盗,防曾公亮!”话一出口,皇帝就笑的不成了,拍着桌案将还没有收起来的棋子震得散乱不堪。
  好半晌才缓过来,看着曾公亮那张幽怨的脸又开始大笑,好不容易止住笑声,才对曾公亮说:“这是人家云峥的原话,奏折里千叮咛,万嘱咐的告诉朕,万万不可告诉你,说你身为大宋军事秘密的掌控者,却有著书立说的坏习惯,万一将火药的秘密泄露出去,大宋就会更加的危险,他还雄心勃勃的说,在大宋没有构建好坚固的军事防线之前,火药的秘密绝对不能泄露。”
  曾公亮好奇的问道:“大宋的军事防线?”
  赵祯走到江山一览图的边上,手在大宋边境的虚虚的划了一下,就重新坐了下来,等曾公亮说话,云峥的奏折在寒林交到他手里的时候,赵祯彻夜未眠,邹同举着蜡烛陪着皇帝一遍又一遍的在看大宋的边疆,如果云峥的计划得逞,赵祯认为自己即可死了都能对祖宗有一个交代了。
  曾公亮的记性非常的好,皇帝只是拿手随便划了一下,他的心中就掀起了惊涛骇浪,狐疑的看着皇帝说:“陛下,微臣如果没看错的话,您刚才似乎将青塘,瀚海,燕云十六州,甚至大理南诏,安南国一起划进来了。”
  “高山为锁钥,瀚海为屏障,雄关为咽喉,东方鸡鸣,西方月半,南方春草萋萋,北方地冻天寒,此为汉唐之所以雄壮也……”
  赵祯随口背诵了一小段话,抓起桌子上的棋子随手摩挲,想了良久喟然叹道:“这是朕梦想的极限……
  可是,有人却说当年太祖大渡河边挥动玉斧说我大宋的江山至此而终,乃是短视之策,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对土地的渴望,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还说大宋现如今之所以弊病重重,最大的原因就在兵多,官多,百姓土地少,试想一下,一旦大宋拥有燕云十六州,河北的驻军只需要两三成就能依仗地利之便将边关守卫的水泄不通,西北同样如此,如果瀚海握在我手,那里还需要在环州,永兴军路,秦凤路蓄养百万之众?
  他还说大宋的官员不算多,叠床架屋的结构只是因为没有那么多的土地来安置这些官员而已,如果形成刚才所说的那种现实,大宋的官员可能还不够。
  黄河,淮河乃是大宋的两条害河,黄河数十年就会改道一次,每回改道都会给大宋带来巨大的疮疤,一旦黄河入淮河,那种灾难更是让人痛彻心扉。
  大宋治理黄河,淮河已经投入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如今改造的成果就是让黄河的河堤已经高过开封城,那家伙还说,如果他要攻城,不必和大宋的禁军纠缠,只需派遣骑兵,在黄河汛期来临之时掘开河堤,就能让汴梁城不攻自下。当年秦国悍将王翦不就是依靠决水灌大梁最后灭掉了强悍的魏国,历史上已经有先例,那家伙问朕难道就不担心?
  如果大宋的土地足够广阔,大宋就没有土地兼并这一说,黄河治理艰难,那就不治理,我们把百姓从黄泛区迁离就是,这样黄河每一次泛滥之后就会给黄泛区带来一大片肥沃的土地,我们在那里只种粮食不住人也就是了。”
  曾公亮卸掉官帽挠着头发吸着凉气对皇帝说:“这是梦境!”
  “朕知道!”赵祯没好气的回答,舔舔发干的嘴唇又说道:“以前怎么没人做过这种梦?”
  曾公亮叹口气说:“没有人敢,也没有人有过这种奇怪的想法。”
  “可是有人说,心有多大,未来就有多大,只要持之以恒,最后总会达到目的,那家伙甚至提到了攻破燕云十六州封王的事情,甚至说将来他万一达到了那个高度,要朕把琼州给他当封地,他打算在那里养老……”
  “这人是谁?”曾公亮咬着牙根一字一句的问道。
  “云峥啊,朕和你不是正在谈论他么?”赵祯似乎非常的愉快接着说:“如果他真的能把燕云十六州给朕夺回来,王爵好说,琼州给他也无所谓,反正是烟瘴之地……”
  “陛下,醒醒,这根本就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境,这是蛊惑,云峥应当发配琼州!”
  赵祯呵呵一笑,指着曾公亮说:“人家在奏折里给朕描述了这样的一幅场景,让朕沉迷不以,不过也难说,这家伙现在手握一万雄兵……”
  “那是一万厢军,一万只会干活卖苦力的厢军,他后面还有三万多张嘴需要填饱,十年之内他能做到自给自足,微臣就谢天谢地了。”
  赵祯吧嗒一下嘴巴,恋恋不舍的离开了这个话题对曾公亮说:“火药的秘方被朕给烧了,所以只能口口相传,秘方非常的简单,不过,爱卿你要思想清楚,一旦你知晓火药配方,就会时刻在孩儿军的保护之下,想要保有什么**之事就会很难。”
  曾公亮根本就不在乎这些事,自己如今孤身在京师,家眷还在老家,身边只有两个老仆,自付立身清白,没有什么好隐瞒地,果断的点头同意。
  赵祯说着话随手将云峥教给他的火药经典配方写了出来,让曾公亮看了一眼就亲自将那个小纸团扔进了烹茶的小炭炉,拿火钳子将纸灰弄散才算作罢。
  火药配方这事情是不可能瞒过曾公亮的,大宋如果想要量产火药,就离不开曾公亮,所以皇帝才会在警告过他之后把火药的终极秘密告诉了他。
  曾公亮闭目沉思一会,疑惑的对皇帝说:“如此简单?”
  赵祯点点头说:“就是这么简单,孩儿军中那些粗手粗脚的军汉都能制造出来,到你手里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不过寒林说孩儿军自己制造的火药威力不如云峥自己制作的大。”
  曾公亮点头道:“这是必然的,药量的配比只要差一点,效果就会千差万别,那些物事的纯度也会影响火药的质量,微臣一定会注意的。”(未完待续。。)
  ps:  第二章


第四十五章措手不及

  曾公亮见到丁度的时候心情依旧不好,于是丁度很体贴的让丫鬟端上来了酒菜,陪着默不作声的曾公亮喝酒。
  “我是不是看起来很木讷?”喝了一壶酒之后,曾公亮停下酒杯问丁度,多年的好友了,有什么事情,他总想从丁度这里得到一个确实的答复。
  丁度笑道:“我们是同乡,还是同年,我知道的曾明仲可不是一个笨蛋,他聪慧睿智,心胸豁达为人正直无私,才华卓著,如果把人分作九等,你是第一种有智慧的人。”
  曾公亮点点头表示认可丁度的话,他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后慨然道:“今天被俩个人当做傻瓜对待,几乎让我的信心崩塌,后一位也就罢了,毕竟我劣迹斑斑,他提前做好防备是应该的,可是被贾昌朝这种蠢货利用,让我心中极为愤慨。”
  丁度无声的笑了一下,略过贾昌朝直接问曾公亮第二个认为他是笨蛋的人是谁。
  “蜀中武胜军兵备道都监,一个从五品的小官,一个毛头小子。”
  丁度皱起眉头听着曾公亮的话,觉得很矛盾,武胜军兵备道都监这是一个实权官,从五品也不算是小官了,大宋武将能爬到四品实权官非常的难得,除非是那些被豢养的将门世家。
  “马上就要是朝廷的轻车都尉了,这个职位一般是赏赐给尚公主的驸马,现在直接给了一个依靠军功出身的小家伙。”
  “你说这是一个小家伙?蜀中这些年人才凋零。大比之期也没有什么出色的人出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