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我的第三帝国 >

第772部分

我的第三帝国-第772部分

小说: 我的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比如说在太平洋上攻击日本的战果,就是最好的证明!”

“德国在占领了亚历山大港之后,又突破了苏伊士运河防线,他们的战斗力不可轻估,不过也确确实实到此为止了!”他指了指桌子上的那张地图,对罗斯福说明了问题:“隆美尔并没有横跨沙特阿拉伯的沙漠,这证明他还是缺少燃油,缺少本国力量的支持!”

接着他笑着盯着罗斯福看:“可是,前不久,轴心国自己把他们的软肋,送到了我们的眼皮底下!现在我们知道要怎么做,才会用一整个连锁反应,沉重的打击轴心国的嚣张气焰了!”

“软肋?什么软肋?”罗斯福一愣,然后不解的看着马歇尔。对于他这个下属,罗斯福是非常满意的,至少在太平洋战场上,美**队的节节胜利,就离不开马歇尔的居中调度,还有坚持先太平洋后大西洋的战略方针。

“前不久,土耳其越过边境,企图向法国流亡政府控制的叙利亚等地区进攻。结果他们的攻击被轻而易举的打退了,我方的损失小到根本就没必要上报……”布雷德利笑着开口,接过了罗斯福的话来,介绍说道:“要不是我亲自去了一趟非洲,那么这个事情甚至都不会惊动在座的任何一个人。”

马歇尔点了点头,接着继续说道:“原本我们都以为只是边境地区的一次小规模的擦枪走火事件,毕竟至今为止双方都没有进一步开战的打算……可是经过一番调查之后,我们发现,那是土耳其发动的一场进攻!”

一场进攻?就打出了一个边境冲突的规模?罗斯福眼前一亮,然后立即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他看向了马歇尔将军,开口问道:“那么,如果我们在土耳其边境展开对轴心国的反击,需要投入多少力量?”

马歇尔微微一笑,然后看向了地形复杂的土耳其,最终选择了一个比较稳健的数字:“德国人曾经在那里部署了一些部队,我想如果连同这些部队一起击败的话,我们至少需要7个师的兵力……大约18万人。”

“我们在中东有那么多的部队么?将军们。”罗斯福没有对马歇尔再说什么,而是调整了自己的目光,对向了在座的所有将领们:“我们能否在中东地区,调集接近20万的部队呢?”

“当地武装能够配合我们行动的,大约有5万人,英国和印度方面,可以支援的部队在10到12万之间。我们在那边的军队,如果全部计算在内的话,有超过10万……不过,总统先生,这些部队不能全部抽调,必须在正面留有一定的兵力来应付德军的攻击,所以能抽调的部队只有10万多一些而已。”一名将领在询问了左右两侧的同僚之后,才开口回答了罗斯福的问话。

“布雷德利将军,如果巴顿将军从印度赶到巴格达,指挥一场针对土耳其的进攻……尽量避开德军,只歼灭土耳其部队……10万部队,够用么?”罗斯福又开口问了一个问题,不过这一次,他是问布雷德利将军一个人的,而不是问所有人。

于是包括马歇尔将军在内的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到了没有立即回答问题的布雷德利身上。只见这位美国将军,自信的回答了罗斯福的问题:“总统先生,如果这一场战役我们再打输掉,那么也没有再和德国人争夺任何利益的必要了。”

第1009章1010轴心国之败

就连美国人自己可能都意识不到,他们在脑海中的想法正在悄然被改变着。一年前他们想的事情多数都是如何平衡欧洲各方势力,想办法将那个该死的苏联扼杀在摇篮里,可是现在他们想问题都会遵循一个方式——避免和德国正面冲突,然后再如何如何。

在美国的高层中,心中已经莫名其妙的多了一个阴影,他们不敢再随意去挑衅德意志第三帝国,至少在战争领域上,这些北美洲的政客们缺乏战胜对手的自信了。不过他们把自己的自信转移到了其他方面,比如说生产环节上来,整个4月美国生产出来的武器弹药装备船舶,比德国人生产出来的数量还多。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美国高层那脆弱的虚荣心,至少他们看着自家的生产报告的时候,还是对胜利充满了幻想的。

战争时期的效率总是惊人的,在美国高层做出了决策之后的第5天,巴顿将军就秘密来到了巴格达,然后从那里换乘了汽车,赶到了摩苏尔,并且在那里组建了他的前线指挥部。他化妆成一个阿拉伯商人,躲过了德国在当地的间谍监视,成功的完成了前期的准备工作。

经过盟军的精心准备,美军在中东北部前线的重型武器装备提高到了100辆各种型号的坦克,其中有20辆是新式的谢尔曼坦克,40辆老式的m3还有40辆英国人的破烂玛蒂尔达。

虽然这些坦克力量在正面的德军眼里已经算不上什么可怕的力量了,但是放在土耳其的前线上,这支大约有一个团的装甲力量,足够改变整个战场双方的力量对比了。而且英美联军还准备了超过100辆的装甲车,以及可怕的170多门大口径火炮。

如此力量对于要针对的土耳其来说,简直就是用牛刀杀鸡,盟军之所以调动了这么多兵力,完全是在忌惮土耳其人身后的德国步兵师。虽然德军只有3个步兵师的兵力部署在土耳其,盟军也用间谍反复的确认过这个事实了,可是巴顿依旧还是为这些德军师准备了整整1个装甲团和4个步兵师的惊喜。

6月2日拂晓,就在苏联红军丢掉特维尔包围圈内最后突围希望差不多同一时间,准备就绪的美国部队越过了土耳其防线,展开了对轴心国加盟国土耳其的猛烈攻势。不同于对战德国的时候那种局促的不安,美国和英国士兵打出了他们作为世界强国的基本风范。

开战1个多小时,土耳其边境部署的2个师部队就被美军击溃,两个师部都没能逃过坦克还有装甲车的追杀,战旗都成了美国记者镜头下的战利品。乘坐汽车的美军长驱直入,几个小时之后就攻占了边境重镇吉兹雷;另一侧的英军速度也不慢,已经逼近了哈卡里。

6月3日,就在德军在特维尔获得全面胜利的消息传到中东的时候,美国同样在巴特曼以南地区,全歼了土耳其5万精锐,打赢了中东之战的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大捷。同一时间英国攻占了重镇哈卡里,开始向凡城方向进攻。

土耳其举国上下听到了前线溃败的消息,朝野震惊。土耳其驻德国大使立即求见了德国外交部部长里宾特洛普,陈述了土耳其要求德国出兵援助的希望。不过这个时候德国也确实没有多余的兵力抽调出来,对遥远的土耳其施以援手了。

毕竟从遥远的东线抽调兵力撤往土耳其,是不可能实现的;大西洋壁垒刚刚出了问题也不敢轻易挪用兵力;最靠近土耳其的****将军指挥的j集团军首要任务是盯住意大利,也不敢轻易挪动——德国上下一致的想法,就是任由土耳其自生自灭。

并非是德国不想帮土耳其渡过难关,而是真的抽调出兵力来,帮土耳其打赢这场战争。德国那名副其实的国防部推测需要10万人才能击退美军的进攻,一些将领们也都觉得至少需要4万到5万人才能稳住土耳其局势。

这些兵源如果丢到东线战场上去,可能会立即得到大面积的领土占领回报,可是丢到土耳其去,德国人除了稳住两面三刀的土耳其,其他的好处什么都没有。

“你也知道,大使先生。现在苏德战争正进入到最关键的时刻,这个时候,第三帝国也实在没有兵力,前往遥远的土耳其南部,打一场长期的消耗战争了。”里宾特洛普委婉的拒绝了土耳其特使的要求。

其实按照土耳其在轴心国内部的表现,也确实只值得德国拿出这么多诚意来了——除了站好队表明了一下立场,用静默的态度来牵制了一部分英美兵力之外,土耳其对轴心国的贡献也确实聊胜于无了。

“我不得不提醒您,外交部长里宾特洛普先生。土耳其在轴心国内部的地位并不是第三帝国的那些仆从国。我们正在受到攻击!来自敌对国家的猛烈攻击!”土耳其特使看着里宾特洛普的脸,带着一丝恼怒的语气,质问道。

里宾特洛普早就和元首阿卡多沟通过这些事情了,第三帝国除了已经在土耳其的三个步兵师之外,最多也就只能提供一些武器方面的援助。可惜的是,这些武器,所指的也只是步枪还有弹药之类的小物件而已。

“我们会调动已经在土耳其境内的所有德军部队,尽可能的阻止盟军的推进。我们也会尽量提供土耳其军事武器方面的援助,这方面我相信贵国也会很感兴趣。”里宾特洛普丝毫没有理会土耳其大使的恼怒和威胁,开口平缓的回答道。

土耳其大使用眼睛盯着里宾特洛普,最终咬着牙发出了真正的威胁:“这就是第三帝国给盟友的答复?你也不怕伤了轴心国内部盟友们的心!”

“大使先生!请你说话的时候注意你的语气。”里宾特洛普冷笑了一声,看着对方不太友好的反驳道:“是你们不听我们的劝告,擅自发动了入侵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战争,结果暴露了你们的军事实力!这种事情,也要怪到第三帝国的头上来么?”

情知如此僵持下去,什么好处也讨不到的土耳其大使,最终还是软了下来。他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又开始打起了感情牌和悲情牌来:“里宾特洛普部长,土耳其已经丢失了大片的领土,作为轴心国当之无愧的领袖国家,第三帝国不能坐视不理啊!只要5个师!只要抽出5个师的部队来,我们就能打垮美国人和英国人,从北面攻入中东!”

5个师?差不多10万人?你们土耳其还真是敢狮子大开口!你怎么不说,只要把j集团军送过去,一定能打垮美国人呢?里宾特洛普在心中破口大骂道。

他挑了挑眉毛,没有当场就爆发出来。因为他心中明白万分:还我们就能够打垮美国人和英国人?怕是我们德国人流血牺牲,你们土耳其人占领中东去捡便宜吧?

心中想明白了一切,但是作为外交官他还不能当面把最后一块遮羞布撤下来撕碎,毕竟即便是背后再龌龊肮脏,大家彼此之间还是要一些脸面的。

于是里宾特洛普摊了摊手,也拿出了哭穷这个杀手锏来,搪塞起土耳其大使:“我们实在是没有什么兵力可以抽调了,如果土耳其真的急需支援,那么,我建议你们可以去意大利求援,墨索里尼领袖可能会有多余的兵力,支援土耳其的抵抗战争。”

开什么玩笑?土耳其大使心中暗骂:我要一群意大利士兵干什么?投降我们土耳其也会!不需要别人代劳!那群没有战斗力的混蛋,来了之后除了要分一大堆吃的和物资之外,能顶住美国人的进攻才是真的见鬼了!

而且土耳其和意大利一直在轴心国内部争那个所谓的二把手位置,他们在巴尔干问题上也存在着严重的分歧。要不是有第三帝国这个大哥在上面压着,两国之间可能都要爆发战争了……这种情况下去意大利借兵?不是喝了过期假酒了么?

于是土耳其大使站起身来,用有些怪异的表情看了看里宾特洛普,连自己的帽子都没拿,就转身冲出了会谈的会议室。他头也不回的离开,连德国侍者在后面叫喊提醒都没有理会。

等到他走到了走廊尽头的楼梯,消失在转角,里宾特洛普才走回到会议室里,打开了另一扇门,穿过了空无一人的另一间屋子,敲响了对面的房门。

得到应允后,他走进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