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我的第三帝国 >

第522部分

我的第三帝国-第522部分

小说: 我的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这些本钱,德国法本公司提供了足够多的防冻液,使得德国引以为傲的装甲车辆在即将到来的冬天能够保持一个非常良好的车况。这样一来德国在防止车辆被冻坏完全无法使用上,可以说是做到了一切需要做到的准备。

不仅仅烧的油料好了,德国装甲车辆在其他的准备上也做出了自己的准备,比如德国坦克的履带宽度比起当年3号4号坦克来,要宽了两倍有余,新式的履带让豹式坦克还有虎式坦克在泥泞中获得了更好的通过率,也更适应雪地还有复杂路况,这也让德军装甲部队更有信心在冬季向前进攻。

同时做好准备的,还有德军的整整100万吨木炭和柴火,这些物资将随着部队向前推进,保证部队在野外能够生火取暖,或者加热车辆。这些木材都取自波兰还有德国境内的森林,为了准备这些物资波兰境内的林地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了一块。原本以德军的准备程度,是不需要木材这种原始物资的,可是德军依旧还是准备了庞大的数量,其中甚至一部分还经过了干燥处理,简直就可以说是连一点儿助力都没有浪费。

这些物资的储备,支撑着德国装甲部队13100辆的各种坦克,还有7100辆的装甲车还有自行火炮,以及39万辆各种型号的汽车和摩托车,以及11300门大口径的支援型牵引火炮。530万士兵严阵以待,如果加上同时参战的罗马尼亚军30万人,芬兰部队20万人,意大利部队70万人,以及土耳其的后续部队50万人,德军在东线的地面总兵力超过700万,可以说是兵强马壮。

比起陆军来,德国空军的准备也绝对可以用完全来形容,4个月的时间里德国空军在工程兵还有战俘的帮助下,为东线整整2万架飞机修建了防冻掩体,这让波兰至乌克兰境内的德军飞机全部都可以在气温下降冰雪漫天的时候安置在屋子里——这个工程连阿卡多都觉得不可思议,德军高层竟然在想笨办法和好计策这两者之间,做到了不放过任何一个点子。

另外德国人还准备了飞机的保护帐篷还有切割好的木板骨架,在德军推进到明斯克还有后面的斯摩棱斯克等地区的时候,用来快速建立起前线野战机场。更远的地方德军没有做太多的准备,只有一份后续保障计划,毕竟根据作战时间的推移,预计攻击到莫斯科附近的时候,时间已经是春夏了。

因为获取了情报,德国依旧采取了防守势态,接近600万大军在等待着苏联红军的先期进攻,他们虽然没有准备如同波兰境内那种垛口式防御体系,但是他们前线地区准备了大纵深防御体系,尤其以基辅两翼为核心。

同样的,苏联红军也在朱可夫的率领下做着冬季进攻准备,比起德军这种在欧洲地区作战经验丰富的部队来说,苏联红军在寒冷的俄罗斯境内,则有着非常丰富的作战经验。别的暂且不提,就仅仅看苏联常备的棉衣数量,就知道他们对于冬季作战简直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了。

在冬季来临之后,降雪往往伴随着泥泞还有寒冷,这个时候大量依靠牲畜机动的苏联红军部队就迎来了自己作战的最佳时机。骑着战马的哥萨克骑兵将在寒冷的天气下大范围的迂回突击,成为冻得瑟瑟发抖的敌军步兵的噩梦,而苏联人对寒冷更强大的抵御能力,让他们更适应在寒冷的气候下发起进攻。

比起德军部队来,苏联红军的总兵力有着明显的优势,他们在东线整整分三个梯队准备了910万名士兵,这些士兵虽然大部分没有在波兰开始进攻的时候那些苏联红军精锐,可是依旧都维持了1个月以上的作战训练,有着还算不错的基本作战能力。

而经过2个月的拖延,美国援助给苏联的战略物资也从遥远的白令海峡运送到了乌拉尔山脚,这些先进的车床还有加工设备,给苏联提供了非常巨大的工业能力提升。

为了对抗德军装甲部队在瞄准光学准具上的性能优势,苏联还刻意向美国订做了整整500套原装进口的m4谢尔曼瞄准系统,调校完毕安装在了斯大林型坦克上,以提高其火力的精准性能,赋予其能够对抗虎式豹式这类德国主力坦克的能力。

苏联的兵工企业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加班加点为前线的苏联红军提供了超过2000辆的t…34型坦克,让苏联红军在坦克上依旧对德国形成了一定的数量优势——当然了,质量方面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就只有上帝才能知晓了。

为了增加产量,t…34坦克采用更加浑圆的新式铸造炮塔,一体成型并且防弹外形非常优秀,可以说比起最原始的kv…1型坦克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这种坦克送达部队之后,让装甲部队的士兵非常喜爱,至少替换他们手中的t…26的时候,让他们欣喜不已。

但是这只是苏联工程师们提供的坦克性能纸面数据,真实情况下到底这种新式炮塔的t…34型坦克究竟有多少防护能力,谁也不知道。毕竟在工人没日没夜的加班生产,每天生产35个的极端情况下,一体铸造炮塔的钢体内部有多少气泡和杂质,并不是生产他的人能够主观控制的。

当然,事实上苏联生产的坦克还是有一部分精品的,比如说至少有50辆斯大林坦克差不多是由工人纯手工完成的,质量上可以说还是可以保证的,这些坦克多数都和其他的量产型斯大林坦克散落在苏联装甲部队内部,以冷箭的形势来给予德军坦克致命打击。

另外两个月的时间里,量产型的斯大林坦克被生产了170多辆,加上手工版的总算是完成了斯大林对于这种坦克的生产要求。这样一来苏联在冬季攻势的时候将拥有斯大林坦克220多辆,t…34型坦克2300多辆,kv…2型差不多100辆,kv…1型坦克5100多辆,还有数量超过5500辆的t…26坦克以及400辆美国援助的m3和m3lee型。

第679章679还很难说

这样一来,苏联红军手里能用来作战的坦克重量接近14000辆,算是依旧保持了一些对德国装甲力量的优势,不过就连朱可夫都承认,这些坦克中除了大约4000辆的坦克可以对德军坦克造成威胁,其余的坦克在德国人面前,也就和装甲车差不多。

当然苏联红军的空中力量在德军飞机面前也不怎么够看,比起技术储备非常雄厚,研发能力深不见底的英国来说,苏联航空领域的发展还没有到达那个境界,所以苏联空军在另一个时空里的整体水平一直处在被德国飞行员虐菜的程度上。那些耳熟能详性能略微还算可以的飞机,基本上都是在二战后期才勉强参战的。

所以现在苏联空军虽然空有11000架飞机的可怕数量,不过多数飞机都是i…16这种落后的战斗机,用来对付德军的fw…190d战斗机都完全不是对手,更谈不上飞行性能更加出色的ta…152战斗机了。

虽然苏联接受了仿制的阉割版劳斯莱斯飞机引擎生产线,自己也研发了i…20和米格1等型号的战斗机,使用了新式的劳斯莱斯活塞引擎,不过整体水平依旧和德军主流战斗机fw…190d存在明显的差距。

以至于苏联飞行员对于夺取战场制空权已经完全失去了信心,他们中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流言蜚语,包括一些可怕对手的飞机涂装——德国的一些王牌飞行员被这些苏联飞机驾驶员们形容成恶魔。而这些苏联飞机驾驶员之所以不能称之为空军,主要是因为他们中间九成的人都只是会驾驶飞机的人,而非能够升空作战的士兵。

至于这些“飞行菜鸟”(德军王牌飞行员对苏联飞行员的形容词)口中的对手,最有名的就是一架机头上涂着黑色郁金香图案的ta…152战斗机,这架飞机被形容成黑色的死神,魔鬼的翅膀,更有甚者说这架飞机是地狱的守门人在驾驶。

传出这些留言的时候,哈特曼已经驾驶自己的这架飞机击落了整整130架不同型号的敌机,这个数字差不多是他在空中遇见的敌军飞机次数的三倍,因为他每一次遇见敌机都会产生新的战绩,只有多少,不分有无。

不过即便如此,苏联红军依旧有他们的优势项目,比如说在大口径火炮上,苏联部队就有其压倒性的优势。历史上苏联部队可以说是全世界最重视火炮的军队之一,斯大林更是变态一般的敦促苏联红军部署更多的大口径火炮。也许是他经历的战争中火炮威力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有可能是他知道想在其他方面超过德军目前看来有些困难。

事实上苏军拥有122毫米口径的加农炮数量就超过了5000门,这种火炮在诺门坎之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苏联从1937年就在玩命的生产这种武器,囤积到现在数量上已经有着惊人的资本。

另外苏联还有数量庞大的210毫米口径火炮,美国援助的155毫米口径火炮,100毫米口径火炮,以及大量的85毫米炮,76毫米炮。加上苏联历来重视的迫击炮,臼炮,还有列车炮……苏联在东线部署的火炮口径从380毫米口径列车炮到75毫米口径山炮,总数量已经超过3万1000门,可以说在数量上完全压倒了德军。

不过这些火炮也因为机动能力有限,无法大规模的调动快速部署,与德国火炮半数都可以简便牵引,五分之一都能够自行比较起来,其机动能力上面的落后不止一点儿,无法如同德军一样,在局部地区快速集中形成火力优势。

其实,更加致命的火力威胁来自于德军陆军新成立的一个特殊兵种,陆军航空兵。这个陆军航空兵并非是美国陆军航空兵那种路基空军,而是装备了武装直升机与运输直升机的低空支援部队。

新的奥丁直升飞机比起它的前辈十字军直升飞机在载重性能上有了质的提高,因此这种新式直升机可以安装较厚的钢板与较强的火力,战场生存能力已经允许这种飞机参与到前线作战中来。

而德国部队发现,苏联红军缺乏伴随部队行动的自行高射炮部队,其装甲部队的战场即时防空能力其实是非常有限的。因为苏联红军不同于德国,第二次波兰境内的战争让苏联红军损失了大量的装甲部队,也意识到了装甲部队质量上的严重不足。

这样一来德军用落后坦克底盘改装自行高射炮和自行榴弹炮的办法,在苏联方面短期内是无法效仿的,苏联工程师们一直都在想方设法用现有的坦克底盘来改装成反坦克炮应急,根本没有资源去应付并不突出的战场防空需求。

如此一来,就让德国陆航部队有了一个比较狭小的战场生存空间,这个空间虽然狭小,但是却非常致命,因为在几次战场突击的结果里德军发现,出动直升机配合火箭弹利用速度来对战场实施饱和式打击,然后迅速撤退,是杀伤苏联红军地面目标的有效办法。

直升飞机突击战场用火箭弹打短促覆盖,这在一定程度让德军找到了弥补火炮数量不足的办法,毕竟和空军的支援比较起来,呼叫自己的空中打击,反应速度上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但是这种看似非常美好的前景,却有着一个非常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奥丁直升飞机的产量问题——这种直升机刚刚投产没有多久,整个东线的数量都不超过100架,未来这种飞机听说要被海军空军国内警察等方面瓜分,所以短时间内不可能让陆军用来大规模进行前线突击作战。

同样困扰德国东线部队的问题,是另一种新式武器同样产能不足,那就是最新投产的虎王坦克,这种坦克经过测试之后完全可以战胜苏联的斯大林坦克,而且这种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