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九重紫(吱吱)至523章终章完结 >

第384部分

九重紫(吱吱)至523章终章完结-第384部分

小说: 九重紫(吱吱)至523章终章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茶楼雅间内供人消遣的一本游记,刚才宋墨闲着无事。翻开来看了看,觉得颇有意思,就决定顺回去。

    武夷笑着把书卷塞进了怀里,陪着宋墨下了楼。

    苗家请的是宛平县县令解皖和县丞马豪做媒人,英国公府来下小定,自然少不了两位父母官陪同。

    马豪倒是一早就到了,解皖却自恃身份,眼看吉时将至。却还没有出现。

    苗父打了苗安素的胞兄苗安平去请解皖。

    苗安平想到轿子里坐着的解皖收了他们家三百两银子的谢媒礼这才同意给他妹子做媒人,他心里就高兴不起来。

    婚事还只是刚开始,苗家就已经花了一千两银子了。

    照这样下去,这场婚礼只怕没有三千两银子是打不住的。

    他们只准备了两千两银子,另一千两银子的窟窿找谁去补?

    苗安平愁得不得了,走路就不免有些心不在焉。

    迎面就和旁边酒楼里出来的人撞到了一起。

    他“哎哟”一声,摔倒在地上。

    对方却什么事也没有,而且看也没看他一眼,若无其事径直朝前走。

    这里可是宛平县,谁不知道他们苗家!

    何况县尊大人就在他的身边。

    苗安平爬起来就朝那人的衣袖抓去:“你撞了人就准备这样走了?连个礼也不赔?你也太不讲道理了吧?”

    因为今天英国公府的人要来下定。他穿了件新做的茧绸道袍,花了他快四两银子。这下子全毁了。

    只是没等他沾着那人的衣袖,已有人窜出来一把就抓住了他的手,沉声道:“哪里来的无赖,也不看看我们爷是谁就敢伸爪子?信不信我这就叫人把你的狗爪子给卸了,顺天府的捕头们还会说我们卸得好!”

    苗安平定睛一看,抓他手的人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长得眉清目秀。虽是小厮打扮,衣服的料子却是广东产的细葛布,得六两银子一匹。十分的富贵体面。

    他知道遇到了豪门世家的仆从。

    宛平离京都很近,功勋世家多在宛平置产,常有这样的人出没。

    他不由精神一振,高声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你们撞了我,连句道歉的话都没有,就想这样一走了之,哪有这样的道理!别的不说,先赔我身上这件衣裳。六两银子,快点掏钱!不然我们就顺天府见!我们家的亲家老爷可是英国公,到时候你们别说我欺负你们……”

    前面的人闻言停下脚步,回头瞥了苗安平一眼。

    苗安平心中一悸。

    他从来没有看见过这样精致雍容的少年,随意地站在那里,就有种玉树临风的感觉。

    苗安平顿时有些势弱。

    那少年已道:“你是宛平苗家的人?”

    苗安平还没有来得及回答,撩着轿帘往外看的解皖已屁颠屁颠下了轿:“宋大人,宋大人!下官是宛平县的县令解皖,受了苗家之托,为了令弟和苗家六小姐的婚事当媒人,正准备到苗家商量婚事呢?”

    因是御赐的婚事,一切从简。今天下了小定,就会商量聘礼聘金和婚期。

    宋墨冷笑一声,扬长而去。

    苗安平和谢皖愣在了那里。

    武夷忙追了上去。

    众护卫也匆匆从他们身边擦肩而过。

    解皖回过神来,拉着其中一个护卫,低声道:“兄弟,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说话间,塞了个红包过去。

    那护卫看了一眼渐行渐远的同伴,低声道:“看在你们是为二爷之事去英国公府的份上,我就告诉你们好了——世子爷本来是陪二爷来苗家下定的,国公爷却为了给二爷做面子,要用二爷名下五千两银子的田产换了世子爷名下七千两银子的田庄和三间价值三千两银子的铺面……世子爷一气之下,不去苗家了……”

第四百三十六章 讨聘

    解皖和苗安平愕然。

    苗安平是失声道:“那,那怎么办?”

       护卫叹道:“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父要子亡,子不能不亡。我们世子爷外面再厉害,国公爷面前,也得恪守子女本份。多也就这样发发脾气,还能怎样?”

    苗安平一阵狂喜,接着解皖就往家去。

    解皖却有些犹豫。

    他之所以为愿意为苗家主婚,是希望通过这件事和身为北楼窦氏女婿宋墨说上话,英国公府二爷关他什么事?现小定还没有开始,宋墨却被气跑了,他还有必要去苗家吗?

    可宛平县只有这么大,苗安平又催得急,轿夫想着苗家如今攀上了英国公府,不敢怠慢他,等解皖回过神来时,轿子已停了苗府大门口。

    他只得下轿。

    苗素安伯父、父亲、叔叔一窝蜂地出来相迎。

    解皖趾高气扬地进了大门。

    苗安平却把父亲拉到了一旁石榴树后面。

    “爹,我告诉您,我刚才遇到了英国公府世子爷。”他把忙把事情经过告诉了苗父,“可见这个宋砚堂是个窝里软,而且他今天还不场,您说,聘礼事,我们能不能再商量个数?”

    苗父心里砰砰一阵乱跳,是儿子建议非常可行。

    他立刻找了苗安素大伯来商量。

    苗安素大伯沉思良久,道:“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先试一试,不行再说。”

    苗父和苗平安不住地点头。

    三人去了厅堂。

    陪着解皖喝了杯茶,英国公府下定人到了。

    宋家媒人是五军都督府一个叫乔路主薄和宋宜春考秀才时一个同窗李文。

    提起这件事,宋宜春就满腹愤懑。

    他原想请三驸马来做主婚人。谁知道三驸马却以自己从来不曾做过主婚人为由,怎么也不愿意接手。他只好退而求其次,请安陆侯出面,不曾想安陆侯还记恨宋墨给他穿小鞋事,不仅没把人请来,他还安陆侯府听安陆侯一阵冷嘲热讽。他气得家里跳脚,把宋墨狠狠地骂了一通,想到了自己舅舅陆复礼,陆复礼却说自己年纪大了。精力不济,受不得喧嚣,让他请个年轻点人。

    这一来二去,耽搁了时间,他们好草草找了自己一个属下和一个颇有来往同科做婚人。

    解皖看着这两个人。眼角直抽。

    自己好歹是两榜进士出身,和个衙吏秀才同桌喝酒?

    他扶着额头说吹了风,把事情推给了县丞马豪,自己坐上轿子一溜烟地跑了。

    宛平县是京县,县丞也得两榜进士出身。

    马豪正暗暗庆幸自己今天只是陪客,没想到转眼间自己就成了主陪,他脸色一下子就变了。坐待客东厢房里喝茶聊天,就是不出来应酬。

    苗家人也没有办法,把宋家两位媒人请到了西厢房里坐了,由着两边全福人寒暄契阔。送上文定礼。

    镶多宝石赤金项圈,莲子米大小红宝石耳环,沉甸甸赤金纽丝纹手镯,黄澄澄马蹄戒指。

    苗母看到这些首饰。眼睛都笑成了一条缝。

    宋家全福人请是宋三太太。

    她将项圈耳环手镯戒指给苗安素戴上。

    苗安素眼底就有了一丝笑意,由丫鬟扶着。起身给宋三太太磕头行礼。

    宋三太太拿了两条销金帕子做为拜礼,然后随行小厮抬上了给苗家各房礼品。

    文定礼就算成了。

    苗大太太和宋三太太去了堂屋,商量聘金嫁妆和婚期。

    苗安素贴身丫鬟就撺了进出,笑嘻嘻地道:“太太,小姐,我已经看清楚了,宋家送是茶叶和酒。四爷说,茶是上等西湖龙井,酒是正宗陕北稠酒。”

    苗安素抿了嘴笑。

    苗母就横了女儿一眼,嗔道:“这下满意了。”

    苗安素拉着母亲衣袖撒起娇来。

    堂屋里,宋三太太脸冷成了霜。

    她低头喝了口茶,慢慢地放下了茶盅,这才道:“常言说得好,男一挑,女一头。三十六抬大定礼,一万两银子聘金,对我们英国公府来说,也不算多。当年世子爷娶亲时候,一百二十四抬聘礼,足足花了二万两银子。不过,世子夫人家回了一百二十六抬聘礼,其中两抬,全是十两一张银票,足足有四万两之多,总价是超过了十万两。照这个数,贵府少也要置办……三万两银子嫁妆才是。”

    对方没有作声。

    难道是气很了?

    宋三太太抬头,就看见苗家全福人——苗家大姑奶奶嘴张得能吞下一只癞蛤蟆似望着她。

    她不禁心里冷笑数声。

    不到三千两银子嫁妆,就想要一万两银子聘礼,哪有这么好事?

    她嫁到宋家时候,也不过二千两银子聘礼。

    要不是宫中贵人插一手,凭他们苗家,给宋家提鞋都不够资格,还想做她侄儿媳妇,做梦去吧!

    这么一想,她突然觉得窦昭变得十分亲近起来。

    窦昭刚过来时候,打赏给仆妇封红可都是八分银子一个,她女儿一个人就独得了八个封红,而且因为她女儿是宋墨堂妹,窦家还另给了一千两银子赏银。

    他们苗家,拿得出来吗?

    难怪大嫂怎么也不肯来,赶情早就知道这苗家是个没脸没皮破落户。

    宋三太太就心里叹了口气。

    英国公府家大业大,不是拿不出这一万两银子,可宋家出了一万两银子聘礼,娘子进门,却只有三千两银子陪嫁,宋家可丢不起这个脸。

    还是大嫂精明啊!

    根本不沾这件事。

    自己以后。得多个心眼才是。

    苗家大姑奶奶真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事情已经完全发展到了她不知所措地步。

    有人家会花十万两银子嫁女儿吗?

    十万两,那得买多少地啊!

    有这钱不留给儿子孙子,给女儿带到别人家去?

    宋家是讹她吧?

    念关闪过,她心神大定,笑道:“别人家是怎样,我们可管不着。太太那句话说得好,男女一挑,女一头,若是宋家出一万两银子聘金。我们就陪姑娘五千两银子陪嫁,这都是有讲究,不是你说了算,也不是我说了算。”

    “那是。”宋三太太就伸手抚了抚自己鬓角,道。“贵府意思我已经明白了,回去后就会转告国公爷。那婚期?”

    苗家大姑奶奶笑道:“这聘礼都没有说定,怎么好定婚期?”

    宋三太太心里冷哼了一声。

    看样子这婚事今天是谈不拢了。

    自己以后恐怕还有得磋磨。

    她也不是个息事宁人,想着这婚事是御赐,苗家难道还敢悔婚不成?

    他们既然拿乔,就让他们端着好了。

    到时候皇上问起来,难道皇上还会帮着苗家不成?

    退一万步。若是没有谁问起,宋翰是男孩子,就算拖个三五年,照样有暖被窝人。说不定连庶长子庶长女都有了,要急,也是苗家人急。说不还会求着宋家点把人娶进门。

    到时候看谁看谁眼色!

    宋三太太干脆起身告辞:“既然如此,那我就先回府了。等贵府做了决定。我再来探望亲家太太。”

    言下之意,宋家只出五千两银子聘礼。随便你们同意不同意。

    苗家大姑奶奶愣那里。

    宋家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还想抗旨不成?

    他们就不怕皇上责怪吗?

    她不禁道:“这门婚事可是宫中贵人定下来。”

    宋三太太轻笑,眉眼间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