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超级穷人 >

第630部分

超级穷人-第630部分

小说: 超级穷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其余的大臣们不要说了,全部傻愣愣的望着他。今日胤禟揭了官场黑幕,但不管怎么说胤禟毕竟不是官场中人,而想不到又出了个王老夫子。康熙的脸更是彻底黑成了锅底。官场是个什么样子,康熙心理明白的很,因此刚才胤禟抖了出来,他虽然生气,但毕竟胤禟的着重点不在此。而且胤禟毕竟是他儿子,年纪又xiǎo,忍忍也就过去了。没想到的是,又蹦出来个王掞。而且话说得更难听;什么除非所有的官员全部换一遍,否则依然不会有什么改观。即便康熙也明白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俸禄涨的再高,也比不上贪污来的多。这些官员都伸惯了手,要他们改邪归正,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可王掞就这么直通通的说出来,实在是让他受不了。恐怕也没有几个皇帝能受得了。

    …………

    不过康熙还没来的及发作,胤禟就接过了话:“王大人此话差矣。王大人饱读经书,岂不知人之初,xìng本善乎?”

    胤禟厌恶儒生和孔孟之道在清朝高层中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也因此不但汉臣中几乎没有人对这位号称满洲第一才子的九阿哥有好感,就是满族的重臣大多对他也有看法。因为毕竟如今无论满汉、无论是否参加科举,想要入仕,除了那些厮杀汉外,谁能不读经书?

    如果换一个人说出这句话来,也许众人会笑话他又是一个读书读迂了的书呆子,不过话从胤禟的嘴里出来,众人则不约而同的想他这不是又要借题发挥吧?也不能怪众人会这么想,大臣们已经知道了康熙召大家来的原因是胤禟说他有彻底解决钱荒的办法。虽然他刚才说的这些方略,大臣们大都不明白具体内容是什么。但大都琢磨出味来了,这些方略不管能不能真的解决钱荒,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胤禟想用它一并解决很多问题。

    胤禟不管大臣们怎么想,继续说道:“当然了,这个世界上死不知悔的人也是有的。因此,皇阿玛(他又转向康熙)。儿臣这第二条方略,后半条,才有计资产一说。”这次他倒不等康熙询问了,接着说了下去:“所谓计资产,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所有的官员每年都必须向朝廷申报一次自己的财产状况。朝廷将成立一个专mén的衙mén对官员们的财产进行核准。如果两者之间差额超过一百两,该衙mén有权要求官员对其进行解释。如果官员无法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那么该衙mén将有权利要求都察院、大理寺立案,对其来历不明的财产进行侦查。”

    胤禟这话一说,大多数的大臣们可就不仅仅是呆若木jī了,不少人的心立刻瓦凉瓦凉的,后脊背顿时被冷汗浸湿了。尽管此时还是七月的酷暑。

    这些大臣们都是人jīng,虽然胤禟只简单的说了这么几句,但他们都听出来了,真要这样做,以后再要伸手可就难了。以前要查贪污,那必须查实据。只要手脚干净些,一件事想要查清来龙去脉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实在不行,还能丢出几个替死鬼脱身。可真要象胤禟说的那样,每年都要对财产进行申报,那可就完了蛋。

    你每年的财产都历历在目,有案可查。而且都是你自己申报的,让你自己还无话可说。如果你把贪污的财产都隐匿起来,一年两年可以,但想要长期隐瞒恐怕是瞒不住的。再说,贪了钱就是为了要用,否则贪来何用?可是只要用了,数额一大就不可能瞒得住。而最可怕的就是他的最后半句话,对其来历不明的财产进行侦查。不管你是如实申报还是不如实申报,结果都没什么区别。这意味着只要财产来历不明,哪怕没有什么其他的证据,就都有可以能把自己折进去。

    康熙真要采纳这样的方略,以后做官可就真正难做喽。

    康熙再次把嘴巴张大了极限。努力的深呼吸两口。厉害呀历朝历代的清官们加在一起也抵不上胤禟这半条方略。他真是羡慕自己的这个儿子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呢?

    别人不说话,大学士吴琠开口了。这位吴学士也是个两袖清风的,所以他也有这个底气:“九阿哥,你这方略听起来似乎不错。可是这是否有把官员当贼防的嫌疑啊?而且为此朝廷要新设个衙mén,要真正发挥作用,只怕这添的官员少了还不行。国库如今还不丰,九阿哥这又是要加俸禄,又是要添官员,朝廷只怕是负担不起啊。”

    王掞倒真是个直臣,刚刚差点让康熙暴走,这会儿还不消停,也说道:“是啊。如今朝廷已经有大理寺、都察院,而且我朝在都察院内增设了‘六科给事中’。监察的衙mén和官员已经不少了。现在九阿哥又要提议增设衙mén,这似乎有臃肿之嫌。”

    胤禟冲着吴、王二人分别拜了拜:“二位大人不愧都是我大清栋梁,忧国忧民之臣。”

    胤禟这一拜,nòng得吴、王二人倒不好再说话了。

    不过胤禟拜完之后,说的却是另外一回事:“不过吴学士之言,我却不敢苟同。各朝各代为什么都要颁布刑律,难道是为了将臣民当贼防吗?非也。颁布刑律的根本目的既不是为了要惩罚某些人也不是不相信臣民们的品德,而是为了国家稳定,为了让绝大多数的臣民都能安居乐业,是为了保障大多数臣民的利益。而我提出这条方略同样并不是不相信大臣们的品德,而是为了不让少数的害群之马有机会玷污了其他大臣们的品德,是为了让全天下的百姓都能够看到圣人的弟子拥有如何高洁的品德?”

    胤禟的话拔到这样的高度,让所有人都无法反驳。

    “至于说到衙mén重叠,人员臃肿,我认为两位大人的意见的确值得考虑。”说到这里他又转向康熙:“皇阿玛,这的确是儿臣考虑的不周全的地方。因此儿臣提议此策是否可以分期完成。鉴于如今国库不丰,所以设立的新衙mén规模可以暂时不大。也可以不需要全国所有的官员都立刻申报财产。一开始只需三品以上的官员进行申报,这样的话,新衙mén的人手就不需要太多了。而且儿臣相信,三品以上的官员们大多都是朝廷的栋梁之臣,必然不会让皇阿玛和天下的百姓失望,新衙mén的工作量也不会太大。”

    胤禟的话再次让在场的许多大臣汗如雨下,尤其是后面一段。

    康熙听到这里,心中一动。胤禟的提议在他看来确实是个好计策,必然将让官场风气一清,当然肯定会有无数的官员就此落马。但坏处也是很明显的,在如今这样的一个官场里,要实行此策,估计没有几个官员经的起审查。这样一来,震动太大,不利于稳定。不过,胤禟刚才的话中提到三品以上官员先行申报。在他看来,倒可行。正好可以名正言顺的除去一些眼中钉。想到这里,他瞥了一眼站在那里始终不动声sè的索额图。

    于是,他又想了想方才说道:“嗯,朕看可以。三品以上官员都是朕心腹之臣,乃是天下官员的表率。不过,专mén为此设一新衙mén似有多余。这事就jiāo给都察院了。自今年开始,每年年末所有三品以上官员都需将其十两以上的财产按单如实申报给都察院。嗯,还需包括其父母、兄弟、子nv等三代以内直系亲属的财产明细。都察院要在半年之内进行核查清楚。差额在一千两白银以外,而官员又无法对其财产来源进行解释者,都察院需立刻上奏于朕。”

    康熙将胤禟的想法这么一改,胤禟心里自然是很不满意的。当然了,康熙他自然也有考虑周全的地方,那就是康熙将财产申报范围扩大到了官员的直系亲属,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他就能作出了这样的调整,不得不说康熙的确处理政务比胤禟要老辣的多得多。此外,官员们只对十两以上的财产进行申报,以及将差额放到了一千两,也表现出了康熙比胤禟要务实的多。既减轻了都察院的工作量,同时也没有对官员们的道德水准要求太苛求。作为一个头脑清醒的皇帝,康熙自然知道清水里是养不了鱼的。如果要找道德圣人那么恐怕满朝上下很可能一个都找不出来。而事实上三品大员那都是朝廷的国家重臣,相当于现代的副省级了,有些xiǎo的动作也是能够容忍的。如果连这都不能容忍,那这个皇帝也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没有一点利益,还有谁会为你卖命呢?说句不好听的,十年寒窗的动力究其根本还是脱不了名利二字啊。

    但最让胤禟感到失望的是康熙一没有批准设立新的衙mén,还是jiāo给了都察院。再好的经也会被huā心的和尚把好经给念歪。如今都察院的官员们的素质实在是不能让胤禟可以放心。其次是最终都察院也只是上奏于康熙。而不是象胤禟所想的那样直接立案,或者移jiāo大理寺。这里面的区别可就太大了。没有直接立案的权力,这就意味着这很可能到最后只是变成了康熙手中一张敲打大臣们的王牌,又或者只是变相的增加了少许都察院手中挥舞的权柄而已。时间一长,很有可能就变成只是一种形式罢了。

 外卷之三雄24

    外卷之三雄2

    第二章很久以前

    “羊总是羊,不成了一长串顺从地走,还有什么别的法子呢?君不见夫猪乎?拖延着,逃着,喊着,奔突着,终于也还是被捉到非去不可的地方去,那些暴动,不过是空费力气而已矣。吉林不仅为您提供在线免费阅读www。jlgcyy.com,还可以txt免费下载到本地阅读这是说:虽死也应该如羊,使天下太平,彼此省力。”鲁迅师驳斥了这个观点,我却没他的勇气去驳斥这个“时代真理”。“到哪里去?”我懒得去管,就是算去地狱,我也只能跟着呀。因为我不敢对抗父母,也不敢对抗师长。我要像大家一样生活,然而又是冷眼看穿地痛苦生活。我不“到哪里去”,我只跟着放羊的队伍走。白小天

    ………………

    胤禟依旧不慌不忙:“皇阿玛,儿臣如此的聪明,这么个简单的问题还要用别人教吗?而且皇阿玛您整天日理万机,听说常常每天只睡两、三个时辰。做皇帝真是太辛苦了。所以儿臣对皇阿玛您的位置一点兴趣也没有。既然如此,又何必让自己变得那么辛苦去学那些没有用的东西呢?何不干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这样做,您好、儿臣好,大家好。要知道,皇阿玛,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你……你……”康熙整张脸黑得像茄子,右手食指指着他不停的抖,却ji动的说不出话来。

    大臣和阿哥们彻底傻了,站在那儿大气都不敢出。

    胤禟此时心里也有些害怕。虽然心想大概不大可能出现康熙高喊“拖出午门问斩”的戏段吧?毕竟是亲父子,而且自己这副身体可是还不到六岁呢。不是说童言无忌吗?

    “聪明?”康熙把伸出去的右手缩了回来,接着又猛地伸出,食指用力的戳着胤禟的额头:“好。你给朕说说你有多聪明。”

    老实说额头上被戳得有些痛倒还不算什么,对胤禟来说最可怖的是康熙说话的时候,那唾沫星子全部飞溅下来,因为他老人家居高临下,所以大部分溅落到了聪明的九阿哥的嫩嫩的脸上。

    胤禟对这种不讲文明的恶习深恶痛绝,可是没办法,人家还是皇帝老子啊脑子一转,他仰着小脸,自信满满的说道:“儿臣听说皇阿玛精通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