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超级穷人 >

第603部分

超级穷人-第603部分

小说: 超级穷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河患的,要想一劳永逸,只能疏通河道、治理上游保持水土不流失。”

    “嗯?”康熙的眼睛忽然一亮,那亮度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脸上的黑云尽去,拉着他的一双xiǎo手:“你xiǎo子竟然还懂治河?”要知道黄河泛滥正是如今他最头痛的问题之一。年初的南巡,康熙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实地考察一下治河的具体情况。

    “皇阿玛,别打茬。”胤禟有些苦笑不得,自己也是说什么不好,说什么治河。自己哪知道怎么治河?当然喽,作为一个现代人,泛泛的说那么几句还是知道的。什么多种树植林保持水土啊、疏通河道啊,真要说具体怎么cào作他是一窍不通:“这儒学说句难听的话它就是通过阉割人的活xìng乃至血xìng来达到社会稳定的目的。这就好比历代中原的政权为了保证战马在战场上有稳定表现通常都把公马给骟了。结果造成了中原再无好马流传。同样以礼治国社会表面看起来是稳定了,可是整个国家的国力尤其是军事力量都将极度萎缩。看看历史,就中原的政权来说真正把儒学作为治国唯一标准的只有两个朝代宋、明,可这两个朝代中后期军事力量之弱,不用儿臣说皇阿玛您心里也明白。”

    “如果用儒治国,大清必定步宋、明的后尘。那样的话或许内部可能会看起来稳定一些,但是一旦遇到外敌,后果将不堪设想。”

    康熙的神sè黯淡。好久才淡淡地说道:“你说得这些问题,阿玛又何尝不知呢?可是通常一个政权内部的危险要比外部大的多啊。对我大清来说,就更是如此。就现在看来,大清周边并没有能够威胁到生死存亡的敌人,可是在内部,来自汉人的威胁则要大的多。汉人在人口上的优势在短期内甚至数百年内,我们都是无法弥补的,如果不用儒学,我们如何来统治汉人呢?”

    胤禟无言以对。在他心里从来就没有把自己放在汉民族的对立面。不但他是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汉人,就是在二十一世纪,汉满之间的民族差异也不再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所以,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两人半天都没有说话。

    最后,还是胤禟开了口:“皇阿玛,不管怎么说要儿臣入学,儿臣是不愿意的。但是儿臣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具体的事情。”

    “难道你想治河?”康熙有些为难。虽然说朝廷现在的确很缺治河方面的人才。但是胤禟的年龄实在太xiǎo了。授个实官实在有些骇人听闻,而且要是治河肯定不能在京师待着,康熙实在有些不放心。

    胤禟沉默了。其实具体干什么对于此时的他来说所谓,最重要的是能够早日离开皇宫——这个让他越来越觉得窒息的地方。

    每个人都有家。不管是穷家,还是富家,不管是金碧辉煌的宫殿,还是残瓦破壁的狗窝,家都是一个让人温暖的地方。家就是每个人逃避现实的最安全的港湾,是每个人可以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敞开心扉的地方。

    可是在偌大的皇宫中,胤禟一直很努力的寻找,却始终没有办法找到这种感觉。尽管宜妃对他的呵护并不亚于任何一个慈母,而公平的说康熙对他算是不错了。但亲人的感觉他却始终无法体会到。

    前世的他也曾在许多论坛里改头换面拼凑过几首歪诗,来发泄一下少年的寂寞情怀。如今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寂寞?

    当你被众人环绕,却找不到一个人可以倾吐心事;纵然身旁时刻都充满着欢声笑语,可是你的心里却有一种深入骨髓的空虚。这样的寂寞是一种无法派遣的空虚、惆怅与沮丧。真正是如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

 外卷之三雄9

    外卷之三雄9

    第十七章辽东

    如果注定要出卖你才能活着,我宁愿去死——九阿哥手纪

    …………

    “你想去河道?河道?那坚决不行。”康熙一脸坚毅,斩钉截铁的说道:“河道不比其它,非有经验者不可。别人去河道还可以学习,但是你的身份不同,去了后,在河道上谁还敢不问过你就拿主意。这对你对河道都太过冒险。再则你如今的年纪太xiǎo,河道那边现场环境又太艰苦。倘如不去现场,只是在坐而论道,那更是对你对河道都无益。因此这事情不要再提了,没商量。绝对没商量。”

    胤禟的心里原本就并没有真的打算过去河道那边,因此听了康熙这番话,顿时心中暗道果然不出所料,这下正好顺坡下驴:“皇阿玛,河道去不了,那儿臣想去辽东。”

    “辽东?那虽然是龙兴之地,可也是苦寒之地,你去哪里干什么?”康熙脸sè一呆,对于xiǎo九的想法他感到非常诧异。

    “历朝历代不管是谁得到了中原政权,都会把农业放在第一位。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中原庞大的人口基数就注定了粮食必须主要依靠自身解决,因此以农为本的思想贯穿了一代又一代。而要真正解决粮食这个问题,其实也只有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想办法提高粮食单产,一是想办法增加耕地面积。”胤禟却偏了偏脑袋,xiōng有成竹言辞凿凿:“所以儿臣想去辽东,想在那里试种水稻、推广水稻。”

    “水稻?去辽东推广水稻?”康熙的眉máo拧成了川字。康熙可是知道辽东地区虽然土地还算féi沃,大多数地方的水源也很充足,但是那里气候太冷。据他所知,农作物中别说水稻就连xiǎo麦都很少,基本上都是种植的高粱。当然康熙并不明白这主要是因为这百余年的xiǎo冰川时期的寒冷肆虐,而如今寒冷的xiǎo冰川时期已经过去,整个世界的气候都在逐步的转暖中。在东北大多数地区种植水稻,从气候条件来说已经没有多大问题了。

    除了气候寒冷以外,康熙另一个担忧就是辽东地区人口太少。自从满清入关以来,一方面严禁汉人出关谋生,另一方面大批的八旗子弟纷纷入关,这就使得如今的包括辽东在内的东北地区原本就不多的人口越加稀少。当然了满清统治者之所以坚持这么做,一是为了巩固中原的政权,另一方面也是预留条后路为防万一。将来如果情况恶化的不可收拾,满清也能和元méng一样撤到关外以图再起。

    “皇阿玛。”胤禟不等康熙表达他的意见,就截断了他的话头:“辽东的确气候寒冷,但是朝鲜的许多地方并不比辽东好过多少。辽东的历史上是否有过种植水稻的历史儿臣并不清楚,可是朝鲜种植水稻的历史可是有上千年了。没道理朝鲜可以辽东不行。”

    康熙点了点头。对于农业康熙不但非常重视,而且还一直身体力行。所以他这一说,康熙也觉得未必不可行:“朝鲜的水稻产量虽然算不得很高,但是在耐寒方面还是很有些特sè的。你这么说,倒也未必不行。辽东地域广阔,如果真能种植成功水稻,就算产量低一点,也是一件大善事。只是农活可是件细致的活,你行吗?”

    “没问题。”胤禟毫不犹豫地一口答应了下来。老实说对于出身在城市的他别说种水稻了,就连水稻具体是什么样他都没真见过,东北大米他倒是吃过不少。不过,这方面却并不担心。一来他相信既然后世东北能成为水稻重要产区。那此时在辽东引种水稻,至少在部分地区是能能够成功的。而以他现在九皇子的身份,在这件事上只需要制定计划,统筹进度就可以了,至于具体如何去种植怎么也不可能用得上他直接去动手。而且他也不会冒冒然的就甩开膀子开始大干,一开始也只会召集一些人手先干个试验田出来再说。

    不过,胤禟选择去东北其实还是另外有目的的。因为在前世他的父亲当年就是依靠承包罐头厂起家,后来家里的生活条件才越来越好。对于罐头尤其是那些ròu食罐头的基本制作他还是mén清。他已经考虑的很清楚,虽然现在金属罐暂时恐怕还做不出来,而玻璃罐子只怕价格太高不太可能使用,但是还可以用陶瓷罐。虽然罐头储存的时间会减少一些,但保存得当三至六个月应该还是没问题的。而他知道如今因为jiāo通不便,食物更是难以长期保存,所以在东北、méng古等地区ròu食价格相当低廉,而在中原尤其是江南等地ròu食则比较昂贵。这绝对是一笔稳赚不赔的大买卖。

    当然了,在胤禟心中赚钱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想要发财,而是有了钱能让他更多了一个选择生活的权利。只要有了足够的金钱在手,实在不行,他还可以选择最后一条路:扬帆海外。

    因此,东北或者méng古乃是胤禟现在最想去的地方。而征伐葛尔丹在即,méng古自然是不太可能了,所以只有东北了。

    “好吧,你去可以。”康熙思索了一下lù出了在胤禟面前从来没有见过的一丝狡猾而得意地笑容:“但是你得答应阿玛一个条件。如果三年后,你还没有干出什么名堂出来。那以后你就得听阿玛的安排。”

    康熙想的很清楚。胤禟虽然聪明,但是毕竟年纪还是太xiǎo。而现在毕竟没有到那种生死存亡的关头,所以也没必要冒冒然的就改立太子。而最近胤禟出的风头实在有些太大了,各方面都已经有不少的谣言传出。再加上这段时间,宜妃也在不断的活动。当然她现在还没有表现出对胤禟能改立成太子有明显的期望,只是希望她本人能更进一步,成为贵妃。但这和她一向提前恬淡的脾气不符,显然她这是想为胤禟将来能更进一步,提前造势。而宜妃娘家郭洛罗家的几位大臣在这段时间也活跃了不少。虽然这些暂时算不上什么大患,但是如果听之任之将来未尝不会成为一个**烦。

    就算康熙最后真的想要改立他为太子,也绝不愿意宜妃娘家郭洛罗家势力发展太大。因此,他已经打算这件事情短期之内必须要降降温。而这个时候。他去辽东也未尝不是一就件好事。此外,如果他失败了,那么三年后他也不过才九岁,还有大量的时间能让康熙好好的亲手教导他一番。如果他能够成功。通过观察他如何具体做事的手段,也能够真实全面地有个底。毕竟这个世界上,眼高手低的人还是有不少的。

    “好。那就三年。”反正康熙也没有说出具体要做到什么程度才算成功,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第十八章三年

    太阳西下,海cháo开始上涨。魅人的黄昏悄然来到金州湾上。

    cháo水一bō*的冲涮着港内大大xiǎoxiǎo的海船。远远望去,西边的天际金黄一片,sè彩浓淡有致。夕阳的余辉染红了天水之间。港内天光海sè浑然一体,熠熠生辉。

    离海湾不远处有一片不xiǎo的村落。这是一片奇怪的建筑,地方不大,但名气却不xiǎo。从平房、xiǎo院到三层xiǎo楼;从圆顶到、尖顶到哥斯特式的双尖顶;从灰黑、黄褐到紫红,这里可谓是五huā八样,sè彩斑斓。

    自从康熙二十九年九阿哥胤禟在沈阳创办ròu食加工厂并把金州作为向南发货的主要港口之后。来往金州的货船越来越多,码头越变越大,金州的经济发展开始迅猛起来。而海湾附近的地价那更是芝麻开huā节节高。最近,康熙爷又下旨金洲港可以直接进行对日本的贸易。这海滨的地价更是“噌噌”的直往上蹿。

    之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