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六宫无妃 >

第793部分

六宫无妃-第793部分

小说: 六宫无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也不在意。

  他生前,也从没在意过这些事情。

  他的脸,呈现在大门开着的寝宫里。

  四周,烛光幽幽。

  是他的未亡人——

  他临终之前,都是这么想的——事实上,这么多年,他们是夫妻,一直都是。江山,儿子,都是夫妻两一起创造的。

  他在冥冥之中,看着他的未亡人和他的儿子,很久,才拉起被子,缓缓地盖住他那双彻底冷去的手。

  他的神情那么安详。

  仿佛这是期待很久的结局。

  比他的任何先祖都来得好。

  至少,是病逝——

  是灵魂安静地,离开自己最热爱的一切。

  没有遭遇任何的诅咒和恶报。他的儿子,没有杀他!

  当盖上最后一层被子的时候,芳菲抽手。

  他的手还是很紧。

  直到她将她的另一只手覆盖上去。

  他忽然松开。

  手那么安详,一如他的脸色。

  旁边瞧着的孩子,忘记了哭泣,只是惊奇地看着太后,又看父皇……眼神里,若有所悟……

  下意识地,便去搀扶起起身的太后。

  “太后……唉,可怜的太后……”

  芳菲惊奇地看他,一如他惊奇地目光。

  甚至他的那种忽然变得成熟而老道的声音,就如弘文帝的化身,连声音,也是一模一样的。

  她眼前一黑,身子靠在儿子身上,再也没法支撑。

  就如她灰的头发一样。

  ……

  钟声,一阵一阵地响起。

  玄武宫的丧钟,将鸦雀,都惊得一阵一阵地扑腾。

  在雨里,划出很尖刻,很朦胧的翅膀。

  老太监尖刻的嗓子,带着哭声,将北武当的山山水水都惊醒了:“太上皇帝驾崩了……”

  结局16(说明)

  太上皇帝驾崩了……

  远处的山路上,是迅速赶来的道士们。

  通灵道长走在最前面。

  这一次,他不再是主角了。

  他真的只是奉命去做一场盛大的法事——为一个盛年的男子,做他死后的哀荣。

  这些灰色道袍的道士们,陆陆续续地过去。

  古松,就如一个时代的见证,看着一个个的人出生,一个个的人逝世。

  古松下的人,头发更白了。

  身子,仿佛也被抽空了。

  比自己“死”的时候更加惨淡的心情。

  终究,自己没能保住儿子——连最后的时候,都保不住他。

  如果早知是这样——当日,就不会如此绝情——至少,他是想看他一眼的。许多年了,他从没敢好好地看过自己的儿子一眼。

  以至于,现在丧钟响起时,他连儿子的样子都模糊了。

  怎么拼凑,都拼凑不起来。

  是当初活泼伶俐的少年?

  是那个病床上苍白脸色的太子?

  是北武当获得爱子时候的意气风发?

  ……

  他想不起自己儿子的面孔。

  就如从来就不认识儿子一样。

  爱恨情仇,父子恩怨,江山社稷……

  他心慌意乱,如此地恐惧——如此地羞愧……一个父亲,怎能连儿子的样子都忘记了?

  可是,很快,他才发现眼睛的花乱——他想不起了。

  连芳菲的样子都想不起了。

  还有宏儿,宏儿的样子也想不起了。

  那些最亲最爱的人——他一个都想不起了。

  他恐惧地睁大眼睛,脑子却罢工了,无论如何,都不肯合作。

  他抽出了背上的弓箭——狠命地敲打在古松上。

  一下,一下,鸦雀乱飞,水珠,一阵阵地下来,将他的一头一脸,淋湿。如一场魂魄飞散的大雨。

  他嘴里怒濠,却无济于事:想不起了。

  无论如何,他都想不起,那三个人的面孔……

  甚至,自己,都变得面目模糊。

  ————————

  结局——合葬1

  他嘴里怒嚎,却无济于事:想不起了。

  无论如何,他都想不起,那三个人的面孔……

  甚至,自己,都变得面目模糊。

  只有松树上的血迹,不知是他的头撞上去的,还是弓箭抽出来的。

  在山下的腥风血雨里,他倒下去。

  仿佛整个世界,再次在自己面前毁灭。

  强大的罗迦,自以为是的罗迦——自以为保护了所有的人,到头来,却谁也没有保护到。这么多年的忍辱负重,只因为他当初不知道,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复活的一天——而等到真正活过来了,却物是人非,一切都没有办法把握了!

  连最亲爱的人,都把握不住了。

  谁说这是战神的一生?

  他倒在地上。

  倒在这冷冷的下雨的山崖上。身下的石板,古老,冰冷,因为长年累月的湿润,起了薄薄的一层青苔。

  他的耳朵贴在这层青苔上,隐隐地,听得山下,那孤儿寡母的哭泣,一声声,那么悲催,却又是隐约的。

  他忽然跳起来,茫然地四处张望,想要看个清楚明白。

  不行,自己必须看到。

  一定要看到,再不看到,就要完了。

  他觉得自己也要完了。

  ……

  一双手搀扶他。

  是魏晨。

  魏晨低声道:“主上,您节哀。”

  他茫然地看着自己这名忠心耿耿的下属。

  “主上,刚才,我看到陆泰等人去了玄武宫设立的灵堂……”

  陆泰等人匆匆去灵堂干什么?

  他们去干什么?

  罗迦脑子里一片混乱,理不清思路。

  只下意识地,一步一步,往山下走。

  ……

  按照弘文帝生前的遗嘱,他的丧事就在北武当举行。

  整个北武当,都陷入了丧事的气氛里,到处都插满了白花;负责礼仪安排得李冲等人,整日忙忙碌碌,务必要将这次丧事办得尽善尽美;生怕引起任何不必要的政敌的攻击。

  结局——合葬2

  许多鲜卑大臣们,当然感到不满意。按照他们的意念里,弘文帝的丧事不但该去平城,甚至该去鲜卑老祖先们的发源地。唯有在哪里,才是他们根深蒂固的势力,生于斯,死于斯,这才是鲜卑人的精神。

  在这里,完全可以召集族人的热血,随时卷土重来。

  而在北武当,则被一群牛鼻子道士和一群汉臣包围,整天笼罩在一种他们不熟悉的葬礼仪式上。

  尤其,主持丧礼的是李冲,是最近风头最旺势的汉臣,大家可没忘记,他的死去的哥哥,正是冯太后昔日的“男宠”。

  而李冲本人,正是冯太后改革集团的核心人物,可以说,是她的绝对中枢人物。

  此时,连束缚冯太后唯一的弘文帝也去了,那么,事后,冯太后岂不是更加肆无忌惮?

  传闻里,李冲也和冯太后关系暧昧——但凡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无条件地拥戴和衷心,那在男人的眼里,肯定就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更令大家恐慌的是,弘文帝临终的最后时刻,竟然单独召见冯太后——他有什么秘密的东西留在这个女人手里?

  大家都她的势力,更添加了一层忌讳。

  本来,她已经掌控了小皇帝,如果弘文帝再落了什么东西在她手里,这天下,岂不是真正要开始了女主当政?

  她是否从昔日的背后,真正地走到前台来了?

  大家企图阻止,虽然有心无力,但是,鲜卑大臣们也知道,这是最后一击了。

  这一次失败了,大家将永远被这个女人踩在脚下。

  这种权力的角逐,很快明显起来。

  大家先是对李冲的丧礼提出许多质疑,然后,公然向冯太后请愿,要将太上皇帝的灵柩,护送平城。

  这一日,芳菲和宏儿正守在灵前。

  天气阴沉沉的,芳菲屏退了一切的大臣和礼仪官。

  她有时站起来,看着那用特制的冰棺保存下的人。

  结局——合葬3

  她有时站起来,看着那用特制的冰棺保存下的人。

  在冰棺里的弘文帝,面色如生,只是非常惨白,安详地躺着,一如刚刚睡着。

  不久后,他便会被焚烧。

  她在此时凝视他的时候,才敢肆无忌惮,想起自己和他这纠缠的一生。

  不是“太后”看着“儿子”——而是一个女人看着一个男人。

  她对这样的诀别,并不陌生了——在青春年少的时候,送别罗迦;在盛年转衰的时候,送别弘文帝……

  对一个女人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可悲呢?

  以前,她觉得弘文帝的爱很虚假,很自私,曾经多么恨他。

  现在方知道,他并不比任何人少——比罗迦都不少——

  但是,等明白的时候,已经太迟了。

  她看他,一点也没哭泣,有时觉得他像罗迦,有时,觉得他们根本是同一个人。

  宏儿一直趴在旁边,一直都在哭泣,谁都劝不了。

  芳菲也没再劝说他,他对自己的父皇,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一众大臣哭哭啼啼的进来。

  为首的,正是陆泰,任城王等人。

  大家跪在地上,哭了半晌弘文帝。

  小皇帝本来一直在哭,听得这些大臣们哭泣,他反倒不哭了,惊奇地看着这些人,不知道这些人干嘛这么伤心。

  他端端正正地,在居中坐了。

  大臣们立即停止了哭声,参拜。

  尤其,这些人哭得伤心,但此后,却毫不含糊,语声甚至咄咄逼人:“启禀陛下,按照我们鲜卑人的规矩,皇帝大行,是必须在平城举行烧灵仪式的。纵然是先帝,太祖等,都是在平城举行的……”

  小皇帝说:“这是父皇留下的遗命,朕只是奉命行事。”

  任城王道:“恕臣直言,太上皇帝陛下临终时,受到了战事的刺激,精神已经有点错乱了,也许,他当时的情绪做不得准……”

  小皇帝怒了:“你的意思是,父皇在说胡话?”

  结局——合葬4

  陆泰立即道:“当时御医诊治,都说太上皇帝临终时,一直神智不太清楚,这是因为他在军营里感染了瘟疫,半路上也没得到很好的治疗,所以,难免会失去寻常的理智……”

  好一个神志不清。

  芳菲冷眼旁观,这一群人,弘文帝尸骨未寒,就要做第二个乙浑了?

  弘文帝,小看他这一群野心勃勃的武夫大臣了?

  在利益面前,哪有什么真正的臣子之义?

  她此时竟然不觉得愤怒,只是无来由的悲哀。

  想起南朝人的诗歌: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从道,托体同山阿

  ……

  京兆王也说:“陛下请三思,太上皇帝虽然有遗命,但是,我们鲜卑人的传统可不能忘记,小王建议,不如在北武当举行一次丧事后,再将太上皇帝的灵柩运回平城,如此,也不违背太上皇帝生前的遗愿……”

  ……

  小皇帝冷笑一声,气得浑身哆嗦。

  他虽然小,也听出了这些大臣们逼迫的意图。

  明明父皇就说了,自己希望埋在北武当,因为北武当有先帝爷爷的坟茔……有他心里隐隐明白的东西:因为太后经常在这里;太后甚至曾经说过,她死后也要埋在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