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六宫无妃 >

第733部分

六宫无妃-第733部分

小说: 六宫无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弘文帝也凝视着儿子:“别急。一会儿就会醒了。宏儿,你先休息,等太后醒了,父皇就叫你。放心吧。”

  公然留宿慈宁宫12

  孩子真的很放心了,头软软地放在枕头上,眼睛又黑又亮,但觉太后的手,也变得很暖和了。他紧紧握住太后的手,看到自己的父皇,也握住太后的手,一家人——真正像一家人的样子了!

  他小小的心里,恍恍惚惚,是明白的!

  虽然明白得不是那么彻底,可是,却知道那种感觉——就如自己三岁之前的那种感觉,看到太后和父皇一起吃饭,一起谈笑风生,一起抱自己玩儿,逗弄自己,去湖边踏青……

  只是,这种感觉太久违了,久违得他差点完全忘记了。

  现在,竟然死灰复燃。

  比最初的记忆更加清晰。

  他喜欢变成这样。因为,这样子,他便觉得自己那么受到宠爱。

  心里一旦不那么害怕了,话就多起来了,他小声地在被窝里说话:“父皇,那天太后摔下去后,也是这样很久很久都不醒来……那时,宏儿好害怕,好希望父皇也在身边陪着……”

  弘文帝暗叹一声,那样的凶险,又岂能比得上今日的凶险?他柔声道:“别怕。以后,父皇都会陪着你们。永远都不会离开你们了!”

  孩子惊喜地问:“真的么?不回平城了么?”

  “等太后醒来做决定吧。她喜欢这里,我们就留在这里。她要去平城玩,我们就和她一起去。”

  孩子惊喜地抬起头,在父皇脸上亲一下:“父皇,你真好。你又会像以前那样疼爱宏儿么?”

  他的声音温和得出奇:“好孩子。你一辈子都是父皇的好儿子。没有人比得上你。任何人都不如你。放心吧。”

  孩子心满意足,那么骄傲,依偎着自己的父母,一会儿便沉沉地睡去了。

  弘文帝也觉得疲倦。

  但是,他的眼睛没有很快闭上,只是在暗夜的烛光下,看怀里的女人惨白的脸。他甚至不知道她是死的还是活的。

  公然留宿慈宁宫13

  也根本就不去想这个问题。

  方明白,这一刻,是自己期盼了许久许久的——肆无忌惮,无所顾忌,和自己的妻子,儿子,就如正常人的夫妻,父子一般。

  那是自己的妻子!

  是从哪个醉酒之夜就开始的固执的念头。到她的怀孕,到宏儿的出生,甚至到后来的决裂……他都丝毫也不曾动摇过这个念头。

  痛苦的是,为什么自己的妻子不向着自己;

  痛苦的是,为什么自己的妻子,总是超越了妻子的范围——她仿佛在继承父皇的意志,继承天下的大业——只偏偏不是自己的妻子!

  她不爱自己,从来没有允许过自己这样躺在她的身边。

  就连她怀孕待产,行动艰难的那些日子,她都不许自己呆在她的床上——只能让自己厚着脸皮,在一侧的床榻。

  永远没法这样真正的毫无距离,清醒而明白的拥抱。

  也只有在她这样完全无知无觉的情况下,自己才敢真正像一个男人,一个丈夫——他真的觉得自己是个丈夫了!

  就连父皇的阴影,都彻底不放在眼里了。

  甚至儿子,他都顾不得了。

  小小的孩子,他其实是明白的。所以,他从来不曾问过自己的妈妈是谁。因为,他一直知道是谁。

  不然,谁会那样深切的关爱,怜悯?谁会那样舍命救护,殚精竭虑?

  他也不懂得世俗的道德,只知道,只希望,自己最喜欢的人,要在一起,才安全。

  弘文帝从此公然留宿慈宁宫,没有躲避任何人的耳目。

  但是,谁敢多言半句?

  ………………………………………………………………

  今日上午,约莫10点左右更新,敬请期待:))))))

  理解和怜悯1

  弘文帝从此公然留宿慈宁宫,没有躲避任何人的耳目。

  但是,谁敢多言半句?

  而凡是闻声来探望的大臣们,宗亲们,全被限制在外,到后来,弘文帝心烦起来,干脆将他们完全限制在半山腰的大臣居住地,再也不许踏上来半步。

  一时间,猜忌声四起,众臣都忧心忡忡,冯太后中毒,生死不知,陛下又不提到底何时回到平城,到后来追问多了,便下令就地呆着,一应事情,暂由京兆王处理。

  这一日,弘文帝秘密召见了东阳王和京兆王两位老王爷。

  二人终于见到弘文帝,但见弘文帝的神色,都吓了一跳。弘文帝面如死灰,但是,神情十分镇定而平淡,只淡淡道:“二位王爷也许都知道了,太后中毒了。”

  京兆王急忙道:“这是李欣和朱钧两个逆贼所为,已经全部抓获,只等处决了。”

  东阳王也说:“李欣这厮不知好歹,反而恩将仇报,陷陛下于不义之地……”

  弘文帝摇摇头,不是他们陷自己于不义之地,是自己早就在不义之地了。

  二人虽然见他憔悴,但是,看不出他的灰心绝望之色,也拿不准弘文帝在此事上,到底是什么样一个态度。是全力抢救冯太后做做“儿子”的样子给大家看,还是有别的原因?

  二人不敢轻易下判断,只各自在心里嘀咕。

  没道理,冯太后和弘文帝已经到了如此水火不容的地步了,他反而对冯太后之死,充满悲哀?难道这不是他所渴望的?

  当然没有人敢把这些话说出口。

  甚至连起码的表露都不敢。

  伴君如伴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李欣和朱钧的株连九族,仍在眼前。

  “二位王爷暂时处理朝中大事,除了前线军事外,其他的暂时不必禀报朕。”

  “是。”

  二人退下。

  理解和怜悯2

  当然早有鲜卑贵族或者汉族大臣,都在打望相关的消息。尤其是陆泰。这一日,便硬着头皮去京兆王的府邸拜会。

  名义上是拜会,当然是为了打探消息。

  京兆王是何许人也?一听得陆泰来了,又知道他是这一次诛杀李欣,举报李欣的“功臣”,知道里面必然有蹊跷,本是不欲和他见面,但禁不住陆泰苦求,便答应让他入内。

  二人在密室里坐定。

  陆泰迫不及待,直奔主题:“冯太后醒了没有?”

  京兆王摇摇头:“看样子很难。已经昏迷了快两天了。”

  陆泰眼里露出惊惧之色,如果冯太后醒不来,自己的小命怎么办?可是,如果醒来了,又不见得就能饶恕自己。

  他的心情之复杂,完全在众人之上。而且,众人被绑架,滞留北武当,当然是弘文帝出于安全考虑,怕回了平城,激发不必要的事变。

  京兆王这才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陆泰见他完全不知情,当然不会回答他,没商量几句,就回去了。这一回去,立即召集了自己的几名亲信。

  当大家听得冯太后没有醒来时,他的谋士就笑了:“大人不必担忧。冯太后不醒来,是大好事啊。”

  陆泰怒道:“那个女人死了,我的命怎么办?”

  “大人此言差矣。如今陛下朝朝暮暮守在慈宁宫,无外乎是告诉世人,他对冯太后一片孝心,无可指责而已。大人想想,陛下杀死李奕,又放了李欣,然后又是李欣下毒杀死冯太后……这一切,就算是冯太后醒来,就能一笔勾销?陛下现在不过是做作高姿态而已。我估计,冯太后根本就醒不了了……如果她就此一命呜呼,替罪羊李欣和朱钧为她殉葬,这是必然的;但是,跟你大人有什么相干?陛下应该绝不会扩大打击面。她真正死了,大人才能平安无虞……”

  理解和怜悯3

  陆泰大喜过望:“是啊,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呢?那个女人要是活着,迟早会挑我的刺,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如果死了,岂不是一劳永逸?”

  谋士低声道:“大人应该关心的是陛下对小太子的态度……”

  陆泰又是一喜,不以为然:“冯太后一死,小太子还算得了什么?小太子的生母早已被处死了,外戚没有任何依靠;而据我所知,米贵妃很可能会做皇后。子以母贵,如果米贵妃做了皇后娘娘,她的儿子便是嫡子,当然就有资格做太子了……”

  “既然如此,不妨叫米贵妃娘娘早作准备。大人想必也知道,睿亲王,对于皇族来说,这个封号意味着什么。我北国历史上,有两位皇帝都是以睿亲王的身份登基的;甚至包括先帝,也是最早获封睿亲王,后来才做太子的……”

  陆泰越听越是惊喜,他见弘文帝滞留慈宁宫,怕的便是弘文帝真的担心冯太后的死生。毕竟,弘文帝前几年和冯太后的关系是很不错的。现在方如释重负,弘文帝,毕竟是鲜卑人的皇帝,怎么可能真正挂心那个女人的死生?

  他所担心的——或者说,他所表演的,无非是一个儿子——对庶母的“孝道”而已。

  只要这一关一过,天下,自然就成了鲜卑人的天下。

  由此,弘文帝的一切荒诞行为,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做戏!

  这是他们对这个韬光养晦的鲜卑皇帝的唯一解读——滞留在慈宁宫,是为了做戏。

  这也是鲜卑贵族们所乐于看到,也乐于接受的。

  如果冯太后一方马上就要遭遇灭顶之灾了,那么,做做戏,其实也无关紧要。

  所以,竟然没有人认为弘文帝有什么不妥。

  弘文帝自己当然也不曾认为自己有什么不妥。

  这已经是冯太后昏迷的第三个夜晚了。

  理解和怜悯4

  弘文帝自己当然也不曾认为自己有什么不妥。

  这已经是冯太后昏迷的第三个夜晚了。

  她还没有醒来的迹象,只是也没恶化。但是,宏儿已经熬不住了,对父皇的“太后马上就会醒来”的空泛的安慰已经不相信了。

  到天色渐黑的时候,他还是不见太后醒来时,哇的一声就哭起来。

  弘文帝心乱如麻,也逐渐地失去了分寸。见儿子一哭,更是焦虑,只拉住儿子的手,连安慰他也没法。

  孩子哭了好一会儿,听得小小的通报声,正是道长来了。

  他如见了一根救命稻草,急忙放开父皇的手,跑上去:“道长爷爷,快看太后……太后要醒了么?”

  “贫道一定尽力而为。小殿下,你放心吧。”

  道长满脸凝重,来到冯太后的床前,仔细地看她的脸色,好一会儿,才叹道:“幸亏贫道提早得知了消息,叫人给她服用了一种参茶,所以,毒素才不曾入侵心肺。”

  弘文帝一喜:“道长的意思是说?”

  道长摇摇头,当日得知消息后,便安排做事最可靠的李冲留在慈宁宫,李冲替冯太后上的茶水,都是精心炮制的,这一点,冯太后本人都不知道。因为,以她的脾气,知道了必然不肯喝。李冲这些日子行走慈宁宫,已经非常了解她了,所以,便略略做了一些手脚。本以为,一切都是万无一失的。

  却不料,她最终还是自服毒药,一时急毒攻心,哪里能够解救得了?

  道长从怀里拿出一味药来。是很古怪的一种解毒剂,十分珍罕。

  弘文帝急忙问:“道长,这是什么?”

  道长看着他,神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