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金田贵媳 >

第59部分

金田贵媳-第59部分

小说: 金田贵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安也给这一阵势吸引了,想伸头看看里面有什么好看的。

但是手中的东西太多,大包小箩的,就算家安个小,有那箩子在身后,那是很难插得进,身后的子奕接过家安背着的箩子,让家安放心八卦。

挺胸,收腹,深呼吸,仗着个小,在几个大人之间钻了进去,一个老大爷正在忙碌着,收着地上的鱼,都是一些鲮鱼来的。

不知是什么原因都倒到了地上,他很忙碌地将鱼收回桶了,几个衙役样子的人正在一边上等着,催促着。

鱼多数都死了,看样子是刚死的,还沾着地上的泥,就是放回桶里,估计他也很难买的出了。

一双布满裂纹的手,褐色,筋节突起,花白的头顶因为弯腰,这会正对着安家。一个典型的农民的外型。一个长年在劳动的人。

看着他一条条一捧捧,将地上的鱼都放回桶里,没了还四处看看,有没捡漏。

拿起一旁的扁担,利落,但是身形不稳,有的点点晃地挑起了鱼向着集上赶去。

人有点年纪,五十多的样子,很瘦,皮包骨这三个字很适合用来形容他。

看戏的人见主角走了,也就散了。

“倒了鱼,没事了。”家安交待自己看到的东西,目光却跟着已经走得有点矩离的老人。

“那走吧”方陈氏应了。

“等一下。”家安接过方南,小跑着追上了老人。

“请问,你的鱼卖不卖?”家安突然很想吃鲮鱼。

“卖,当然卖”

拿过方南的箩子,里面有一个煲,大煲,是家安买来煲老火汤的,看了看不大的鱼,“来二十条”

“二十条?”要知二十条大约就是大半桶的鱼,是他三分之一的鱼了。

“快点,得赶快煮了”

“好。”手有点抖,拿出插在一旁的秤,用鱼草串了一串,五条,报重,四斤三。然后重复了三次,算十八斤,六文一斤,一百零八文,很老实价钱也不贵,比一般的便宜了不少。

装了鱼,家安拉上方南就往方陈氏他们走去了。身后的老人不断地重复地说着,“谢谢,小心慢行。”

“方叔,我买了鱼,快点回去吧”

方行点头,应了,一行人取回方牛牛,立刻就往家里赶。

牛车上。

“家安,这土鲮鱼多骨,你想怎样煮?”没人问家安为什么买鱼,方陈氏也只是问如何煮。

“做角子,还有酿鱼,炸鱼,再来煮汤”

“角子?酿鱼?炸鱼和汤我都懂,但是前面两个我就不会了”

“回去煮了就知了。”这边家安回答方陈氏。

那边方北传来很大声的咽口水的声音,窃喜窃喜的————

角子,正名叫鱼皮角,或者叫鱼皮饺,做法有很多,家安最喜欢的是一种只有小指头大的,许妈妈做的角子。

步骤很多,做的时间也很多,一年家安也才能吃上一两次,或者是这个原因,家安特别爱吃这个。

洗干净新鲜买回来的鲮鱼,杀好,去头(头煮另外一个菜),然后去皮(撕皮,整块撕去)(如果手势好,或者刀功了得的,会起皮,那就不撕,这时的鱼头也不去掉,留下鱼头连皮做另外一个菜。),找一块合手的,厚身的竹片,或陶瓷刀,一般不用铁的,说有铁器的味道,会影响味道。将鱼肉刮出来,因为是刮出来的肉,所以肉里没骨。刮一条鱼,一般虽然十多钟,想做一份一家四口的角子,一个上午刮鱼肉才够一家小吃一顿。

馅料是剁碎的猪肉,炒香的芝麻,还有一些鱼肉,一点盐,一点油,还要一点胡椒,拌均。

将鱼肉与小量的面粉揉搓,然后压成薄皮,里面包着肉馅。

因为外皮是鱼肉造的,就叫鱼皮角。

外面的鱼肉没有剁,也没有摔,肉刮出来时还是肉碎肉粒状,吃起来很是爽口,嫩滑,外面的鱼肉香,里面有芝麻和猪肉香,很是搭配,让人回味无穷。

剁下的鱼头会煮豆腐鱼头汤,或酱蒸,或清蒸,或炸,又是一味。

鱼骨会拿去油炸,下点椒盐,又是一味椒盐鱼骨了。

如果鱼头与鱼皮连着,这时就会做酿鱼。

猪肉,冬菇,花生(炒香),虾米(这里没有,没下),腊肉,还要加刚刮出来的鱼肉,全部切丁和在一起,剁起肉馅,下盐,下油,下酱油,拌均,然后塞进那有着鱼头的鱼皮里,一般都会塞得满满的,比原本的鱼还要胖,当然太胖鱼皮可是会破的,这要注意。

下油,下姜片,煎鱼。

煎,是要让鱼定型,也会增加香味,小火,慢煎,当鱼金黄时,可起锅,现在已经可以吃了。上碟时会将鱼切件,切完件还会砌成一条完整的鱼的形状才上桌。

但是许妈妈还会做一个酱,做酱,一般是油,盐,糖,酱油煮的,用来沾着吃。

想想看,一条完整的煎鱼摆地你面前,当筷子夹起一件鱼的时候,厚厚的一件,一口咬下去,完全不用担心鱼骨的问题,嘴里充满着鱼鲜,肉香,花生香,还有咀嚼时,不断出现的腊肉,虾米有甘香,时不时还有冬菇吸收了各种香味,有清香。

不沾酱就已经可以吃上一条,粘酱送饭更是能吃上三大碗。

一回到方家,家安就拉着方陈氏进了厨房,傍晚,天色已经很晚,方动下完田,回家,稍事梳洗,看过正地做家课的方东与方西之后,见还没有开饭的动静,进去一看,饭还没有煮,方南的娘,方南,子奕三人还在与那鱼奋斗着,家安蹲着与方北一起看着火。

这鱼真难吃

他也想帮忙,刚走两步。

“你出去,现在煮饭,一下就会有得吃了。”方陈氏头也不回地赶着方行。

……

太阳已经完全下了山,方家终于开饭了。

“好吃,下次得早点煮。”方行如是评介。

“好吃,再来一件。”方东与方西如是说。

“大嫂的手艺越来越好了”方动的称赞。

“难做吗?可以教我吗?”方黄氏不断点头认可,小声了问了一句。

“好吃”江何氏只有两字的评语。

“很好吃”江子奕也很省,说了三个字。

“好吃,但是下次我不再煮了”方陈氏的评价。

家安没评语,只是咬着肉块,想念着母亲的味道,不知是不是配料的比例不对,还是材料的配比不合,这菜,不及妈妈煮的好吃。

……

埋头猛吃的方南与方北一直没作评价,没开口说话。当饭吃完了,方南小声说了一句,“好吃,做法很麻烦”

方北摸着吃撑了的肚子小声地说,“什么时候能再吃一次”

第89章入伙

吃完既麻烦又好味的一餐之后,家安的日子变得特别的清闲,今年的酱已经完成,草药没有多少可采,白天跟着方行下田,——田边看看而已,中午煮饭给方陈氏打打下手——蹲灶边烧火,下午看看家具打做,进林子捡捡蘑菇,晚上跟方东学习认字。

日子慢慢地过着,终于到了方陈氏找人择的好日子了,江家终于新居入伙了。

日子选在了六月二十六,好日,宜迁徙。

二十六日一早,或者说二十五日的夜晚,子时,由子奕挑着一担物品,家安扶着江何氏,跟在身后,江家正式入伙了。

担子里放着一些东西,小桶的装着米,八分满,上面放一红包,表示有粮有钱,小桶水里面放双数的碗筷,煮好的饭菜一份,饭是焦的,表示有家底。

当子奕将东西放于屋中间后,江何氏与家安再进屋,然后拿出预先准备好的纸钱,拜起了方陈氏指定的位置——四角。

家安在一旁帮着。四角?算起来一间房子有多少个角?于是江何氏将屋里的每一个角都点上香火,燃了衣纸。

当江何氏累得够呛的时候,终于拜完了。江家三人拿出新衣换上,梳理头发——新的开始。

江何梳着圆髻,髻上插着家安败家买回来的三支银发簪,簪花是缕空小白兰花。一身藕色的交领配同色长裙。人虽然带着疲色,与没换衣之前相比,有着一种气质,让人觉得江何氏很大度,很淡定,有着门户人家的气派,这是不是就是人要衣装,马要鞍呢?

子奕头上是江何氏梳的包子头,新的湛蓝色发带,一身蓝色短布衣加长裤,精致的面容上带着淡淡的笑,衣是粗布,款式做工也不算精致,但是子奕身上家却散发着一种贵气,一种气派,他是高高在上的,他是倾倒众生的,他是魅力无穷的,家安看着看着,眼不知不觉就定着,不想移开。良久,在江何氏的叫唤下,回神,发现自己的失态,小声骂了一句——妖孽。

看来以后只能给江子奕穿破衣,旧衣,不然世间有妖孽,一定出祸事家安梳着双髻,一边带着一串珠子,前面一颗是红色,边上的是绿色,显得家安特别可爱,一身的淡绿色布衣,同色布裤,人也特别精神,有着跳皮,很活力。

接着是到厨房烧开水,寓意风山水起。

这个时候方陈氏带着东南西北搬着东西,说着吉利的说话进门了,她是来帮忙的。

准备新居入伙的请宴。

前两天,家安知道还得请村民吃一顿,是请全村的时候,她石化了很久,一脸的为什么?

意思是告诉村民,告诉大家,我家入伙了,以后有事就到这里找人,也请村民以后多多关照这一家的意思。

一村有多少人,不多,一共三百多人而已。如何准备这宴?现代不是酒楼,酒家,就是请那些承包煮餐的人回到村里煮的,但是这里?

方陈氏的说法是自己煮,请几个村民帮手工程巨大只见方陈氏先到屋里坐了坐,吃了一些之前准备用来招呼客人的花生,瓜子,然后她带领着四个小子到了厨房开始准备工作了。

这时的天还没有亮。

让江何氏坐着休息,一种主人家的气质,由江何氏身上淡淡地散发着。子奕和家安两人将屋里的东西各就各位,特别刚刚的米桶和水桶,都搬进了江何氏的房里。然后两小孩再一次回方家,将一些之前没有搬完,(之前几天一众人已经将一些新买的东西陆陆续续地往新家里搬了)那些需要跟身之物——钱箱等搬进江何氏的房里。原本家安想搬到自己房里的,但是一会人来人往的,还是放里屋稳当。

搬完了,天亮了。

几个由方陈氏约好的妇人来了,说着,顺心顺意,财源广进,万事如意等的好话,与休息过后,坐在门前见客的江何氏打过招呼就走向厨房帮忙了。

天亮了,方行,方动,阿春哥,方震几人开始搬着一些由村民家里借来的桌子和凳子过来了,一字在前院摆开,八桌。

够坐了吗?

当然不够,这里不是现代人那种宴开六七十席,或二三十席的宴,是一轮吃完就会走,新来的就坐到走了位上继续的吃法,菜也是不断地上,不会一次上齐的。

厨房传来砍,剁,切的声,院子前的空地上放着一些散凳子,几位老人坐在那里玩着牌,一些闲闲无事的咬着花生,剥着瓜子说着闲话,几个小鬼来回走动追逐着,院子里欢喜笑语一片。

二位叔公坐到另外的一旁,喝着茶水,吐云吐雾中。

妇女进门有挽着鸡蛋,布匹,吃食,荷包等物作礼送与江何氏,江何氏让家安将能分之物,像鸡蛋吃食等分出一半,装回篮子,再放上一些自家有的东西,算了回礼。

像送鸡蛋的,就取出一半鸡蛋。放上别人送的糕点。

送布的就拿下布,放上鸡蛋和吃食。基本就是乾坤大挪移。

这也是方陈氏口中的互通有没的友好邻里关系。

在一般的情况下江家今天是不会有多少礼收的,但由于上次收礼云的时候,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