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八卦掌董海川 >

第9部分

八卦掌董海川-第9部分

小说: 八卦掌董海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海川惦念骆少枝安危,又不愿向杨露禅说及,恐怕又连累他同去鹦鹉庄,便推托要到亲友家躲避。杨露禅求师心切,只好与董海川依依作别,一人朝河南走去。
  董海川下了朝云岭,疾步来到鹦鹉庄蔡家酒店,不见了蔡氏和骆少枝。他找来一个伙计,那伙计竟是个哑巴。董海川用拳头在他脑门上一晃,那伙计扭头就跑,董海川把他拉到后院,见他的眼睛总是盯着一口大缸。
  董海川把缸挪开,露出一个暗道,原来是个肉窖。
  他顺着土阶走下去,见蔡氏正把骆少枝绑在一个肉钩上。
  蔡氏见董海川进来,唬得面如土色,忙抄起肉案上一柄尖刀,朝他扑来。董海川一招“怪师摆头”,躲过那尖刀,一掌劈中蔡氏胸脯,蔡氏口吐鲜血如注,气绝而亡。董海川把骆少枝从肉钩上解下来,把她背出肉窖。
  此时,骆少枝已经醒来,看到董海川,热泪簌簌而落。
  董海川从店里找了一些衣物和食物,装在一个包袱里,又找到装有鸡爪鸳鸯钺和“秋风落叶草”宝刀的背囊,然后带着骆少枝逃出鹦鹉庄。
  这一日,他们来到无锡。但见太湖湖光潋滟,满山青翠。无锡有悠久的历史,相传秦将王翦率兵路过无锡西部的锡山,看见锡矿已经采空,取名无锡。董海川和骆少枝以兄妹相称,二人来到鼋头渚,沿着石径,穿过碑林,进入澄澜堂。中堂书有“天然画图”额,两旁有楹联:山横马迹,渚峙鼋头,尽纳湖光开绿野;雨卷野珠帘,云拂画栋,此间风景胜洪都。
  澄澜堂后面围着一簇人,正在听一个人说唱,两个人挤进去,董海川听了半天也听不懂。骆少枝道:“这是苏州弹词,那位先生正在说唱《白蛇传》,他叫俞秀山,是有名的苏州弹词先生,他也多次到苏州说唱。”
  那位先生说完《白蛇传》,听到掌声清脆,润润嗓子,又来说《三笑》,他先唱了几句开篇词:“雨打芭蕉嫩,云横画中游。才子飘然落,神姝三笑悠。丹青匿夏梦,朱笔卧春愁。千古渔舟晚,烹茶论风流。”
  董海川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我实在听不懂。”
  骆少枝看了看四周,小声说:“你还是少说话,一说话就带北方味,容易惹麻烦。”
  董海川道:“这离苏州已经远了。”他们的这一番话,恰巧被旁边一人听见。那人是个太湖银鲆贩子,正守在湖边等渔夫捕鱼归来,因偷闲便到这凑个曲听。他听了董海川与骆少枝的对话,下意识地多瞧了他们几眼,这一瞧可就瞧出麻烦来了。
  原来苏州知府被杀后,江苏巡抚便根据琪琪花的口述,请人画了董海川的画像,张贴四方缉捕。这银鱼贩子财迷心窍,垂涎那些赏银,把董海川的相貌牢记在心。他听了董海川与骆少枝的对话,又见董海川与文告上悬赏缉捕的那人形象相似,便悄悄溜出人群,去衙门报告。没走几步,看见玉带桥上来了一个官轿,两侧簇拥着衙役,缓缓而来。他大步跑上去,跪地便拜,叩头道:“官人,我有要紧事禀告!”
  轿帘一掀,一个官人探出身来,他年轻英俊,轩昂潇逸。“什么事啊?”
  官人问道:“我看到杀害苏州知府的凶犯了!”
  “是吗,在哪里?!”“就在那里听弹词呢!”
  

第九回 鼋头渚喜逢秦淮碧 凤凰山夜遇蒋山青
银鱼贩子领着衙役来到董海川面前,朝他一指:“就是他!”
  董海川正欲举掌搏击,猛见骆少枝扑到那官人面前道:“淮碧,原来是你!”说着泪如雨下。
  官人正是秦淮碧,原来他此番进京赶考,考中探花。殿试时,道皇帝见他一表人才,才华横溢,授予他开封知府之职。秦淮碧功成名就,回乡途经济南时,闻悉骆少枝遭难逃走一事,大为震撼。他路经此地,正巧遇见此事。
  秦淮碧朝那银鱼贩子喝道:“如此大胆!竟敢诓骗官人,指鹿为马,想骗银子!来人,还不给我把他轰下去!”几个衙役上前三推两推,把那银鱼贩子推下坡去了。
  秦淮碧忙请二人来附近一个酒楼上,各叙了故事,谈起民间冤屈,江湖风险,甚是投机。骆少枝危难绝望之中,见秦淮碧冠冕堂皇,前呼后拥,又惊又喜。
  董海川见秦淮碧一团正气,抱负远大,谈吐不俗,为遇知音格外高兴。秦淮碧望着涟漪的太湖,叹道:“这真是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啊!”他望一眼远去的渔帆,感到精神振奋,鹏程万里。他见董海川德艺双全,此处又无着落,提出请董海川出任开封府护卫总管。
  董海川一时也没想出好去处,想到河南乃武术之乡,高手如云,欣然应诺。三人约定,为避风险,董海川暂时改名为董文安。破釜沉舟淮碧叫人给董海川换了一身衙役装束,又叫人为骆少枝找来一顶软轿,一行人离开无锡,朝河南开封府而来。
  过了商丘地界,群山险峻,树林茂密,云烟缭绕。董海川悄悄四顾,只见旁边树林里有个人影一闪即逝。他刚要告诉秦淮碧小心谨慎,只听“扑通,扑通”前面两个骑马的衙役已接连栽下马来。
  一声清脆的呼哨响后,从山谷里拥出一彪人马,两边树上也纷纷跳下一些蒙面大汉。那些人都身穿玄服,胸前有一个道家金黄八极圈图案。山头上有一面玄色大旗迎风招展,上面有两个翻白大字:八卦。为首的是两侠骑马的壮士,左边一位身材魁伟,虎背熊腰,一脸络腮胡子,身穿玄色长袍,头戴玄冠,挂两条玄色飘带,骑一匹黑马,手持一柄丈八蛇矛。右边那个汉子身穿火红袍子,系一条黄金带,红脸膛,三十来岁,身材颀长,手握燕翅铛。
  大胡子壮汉一挥丈八蛇矛,叫道:“识相的,快把开封知府交出来,我们不抢金银美女,只杀贪官污吏和贼鞑子,替天行道,为民除害!”
  秦淮碧在轿内听说,心想:这消息好快,我还没上任,怎么知道是贪官司还是清官。想着,整理一下袍带,大摇大摆地走出轿子。“我就是当朝探花,新任开封知府秦淮碧,你们是哪家草寇,竟敢在此打家劫舍?!”
  大胡子壮汉笑道:“老子今天绑架的就是你,来人!快把他绑了,带回山寨去。”
  董海川早从身后取出鸡爪鸳鸯钺。大喝一声:“来人休得无礼!你们若抢秦大官人,先吃我这鸡爪鸳鸯钺!”说着用那雄钺去刺大胡子的咽喉。那大胡子壮汉甚有蛮力,竟用口咬住钺头,董海川用力往里捅,那钺头捅不进去,往外拔也拔不出来。
  董海川又用雌钺去刺大胡子壮汉胸脯,却被他用丈八蛇矛挡住。二人战了二十回合,董海川猛地放下雌钺,一招“单换掌”,一掌朝大胡子壮汉小腹劈去,大胡子壮汉一个趔趄,那雄钺从他口中拔出,竟带下一颗门牙。那穿火红袍子的壮汉大喝一声:“冯兄,看我拿下这厮。”一招“仙人指路”,手握燕翅镋,朝董海川扑来,马到人到。
  董海川见来势凶猛,一招“山鼠钻穴”,躲过那燕翅镋,把鸡爪鸳鸯钺并到一手,又从身后取出“秋风落叶草”宝刀。
  这时,又驰来两骑,左边的那位白净文弱,羽扇纶巾,持一柄峨眉刺。右边那位也就二十来岁,五尺多高,长得猴里猴气,手持一根猴棍。
  三十多岁的文弱先生来到董海川面前,仔细端详,忽地一挥羽扇,叫道:“双方住手!”说着滚鞍下马,来到董海川面前,仔细端详那柄“秋风落叶草”宝刀,接着颤声叫道:“这莫不是沧州六合拳师李忠义的宝刀?!”
  董海川见他说出师父名字,甚是惊讶,点点头道:“正是我师父所传。”
  这时,董海川也认出了和他同来的那个青年,叫道:“你莫非是那个’神弹子‘柳飞?”
  柳飞一听,疑疑惑惑。董海川道:“哎呀,那日在苏州正是你给我抬轿子呀!”
  柳飞猛然醒悟,叫道:“原来你是杀绮善狗官为民除害的英雄!”那日柳飞在寒山寺屋顶与董海川相遇时正值晚上,后来又在轿外与董海川对话,因此一直未看清他的相貌。那大胡子和穿火红袍子的人一听也连忙滚鞍下马,拱手道:“误会,误会,快上山去叙。”说着,请董海川上山。董海川将破釜沉舟淮碧和骆少枝也介绍给众人。原来这股人马是天龙八卦教农民起义军,大胡子唤做冯可善,是寨主,江湖人称“千斤蛮”。穿火红袍子的大汉唤做王湘,江湖人称“峨眉居士”,文弱书生唤做牛良臣,原是个落第的举人,江湖人称“千佛手”。他们于去年在山东起义,起义事败,这股义军冲出清兵重围,从山东退到河南,暂在这凤凰山休整。秦淮碧不便在此地抛头露面,上任期限又临近,于是与董海川告辞而去。
  沿着蜿蜒石径,走了约摸十几里,来到深山一处营寨。义军手持刀枪分列两旁,但显得疲惫不堪。董海川随众人进了聚义厅,冯可善吩咐摆上筵席,众人畅饮,酒过三巡,牛良臣慨然道:“当今清廷无道,八旗子弟骄奢无度,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如今真是:满堂文武谁堪此,遍地明君岂一曹!近年来,我天龙八卦教在河北、山东多次举行起义,但因事机不密,屡次失败。最近在山东起事,有叛徒告密再次夭折。我和冯可善带领弟兄们只得退守凤凰山,如今正招兵买马,重整旗鼓,力图东山再起。我们想请你上山入伙,共图推翻清朝的大业,只是不知你意下如何?”
  董海川听了沉吟不语。冯可善是个直性子人,他站起来,“咕嘟嘟”,把一杯酒一饮而尽,爽朗地说道:“董兄弟,你就跟我们干吧,你如愿上山入伙,我这第一把交椅就让兄弟来坐。”
  董海川慨然道:“驱逐鞑虏,除暴安民,替天行道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想,救国拯民之路各有不同,我武功尚未成熟,还须多多磨炼,上山之事容我再三思索。况且,我已答应秦大官人,充任护卫之职。不过,今后兄长们若用我时,只管招呼,我董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牛良臣道:“兄弟既然不能久留山寨,是否可在山寨住一段时间,教山上弟兄们一些拳术,秦大官人那里我们可以派王湘过去照应一下。”董海川见此盛情,就答应下来。他修书一封,托王湘带给秦淮碧,言明留下之意,待时再去开封。
  自此,董海川每日早起晚归,教授义军兄弟一些拳法。光阴如白驹过隙,一晃已到秋天。
  这天晚上,董海川又困又乏,倚床而睡。恍惚中,吕飞燕姗姗而来。董海川又惊又喜,问道:“飞燕,近来可好?”
  吕飞燕嫣然一笑:“只是睡梦中常梦到你,真应了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飞有灵犀一点通’。”
  董海川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喃喃道:“每逢空闲之时,我也总想起你……”
  吕飞燕道:“自从你下山后,没有辜负师父和师妹的心意,为民除害师父差我向你道驾。你那《易卦》书如今安在?经常研读吗?我想借去一阅。”
  这时,一阵清风徐徐而来,董海川打了一个寒噤,定睛一瞧,眼前哪里是吕飞燕,原来是蒋山青。他头戴一顶黄金镶边青底瓜皮帽,穿一件狐色袍子,翻白绣球图案和一件金缎坎肩。
  董海川怒道:“你为何又追到此处胡闹?”
  蒋山青嘻嘻笑道:“师父对你偏爱,飞燕师妹又对你痴心,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