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大唐风云录 >

第42部分

大唐风云录-第42部分

小说: 大唐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孙无垢一惊:“与突厥开战?”
  “正是!”李世民不觉捏紧了拳头,“突厥自恃势强,一直欺我太甚!我军羸弱,难以与之争锋,这才忍气吞声至今。他日终要荡平漠北,扬眉吐气!”
  “原来你早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之志,我还道你……”说到这里,攸忽顿住。原来她几乎脱口说出:“我还道你有了燕儿,已不怨恨突厥了。”
  李世民接口道:“你还道我主张父皇向突厥称臣是畏惧他们吗?才不是呢!突厥虽强,其实跟西秦亦无两样。他们貌似强盛,但颉利和突利两不亲睦,勾心斗角,无时或停。颉利野心勃勃、胸怀大志,但他脾气暴躁,又疑心极重,不能容人。听说近来始毕可汗一死,他就逼走了突利。若真的给他稳稳独占突厥,这倒有些麻烦。嗯,对了,突厥中有大小可汗之分,我们不妨出面为他们调解,教颉利当大可汗,突利当小可汗,让他们继续勾心斗角下去,内部四分五裂,我们就有可乘之机了!”
  长孙无垢叹道:“当年我爹精于突厥事务,他在这方面有很多真知灼见,若他如今还在,能与你谈谈说说的,可有多好!总胜过我对这些一窍不通,可没法跟你谈了。”想到父亲,禁不住心中一酸。
  李世民也语有憾焉的道:“正是!我一向多听说你父亲的事迹,很是敬佩。他箭法独步天下,连突厥人都惧怕的。只恨我连见他一面之缘也没有!”
  长孙无垢道:“我和哥哥自小都文文静静的,喜欢读书,不爱舞刀弄枪什么的。爹爹常对哥哥说:”我一身射箭的绝技,只盼你来继承,你却不好此道,只怕我的秘技在我死后便无传人了。‘不料这话竟是不幸言中!“
  李世民揣想长孙晟的神技,不禁心驰神往,道:“若我能承继他的箭法,可有多好!”
  长孙无垢微笑道:“你的箭法也是远胜突厥人了,与爹爹相比大概也是不遑多让的。”
  李世民道:“我的箭法倒有一小半是学自突厥的,就是父皇以突厥法子练军那次学来的。当日颉利兵困太原,我跟突利合计将他活捉。他不服气,要考究我的箭法。他以为他们突厥的箭法是什么不传之秘,哪料我早已心中有数。他那什么‘连珠九箭’,纯属杜撰,只是突厥箭法中几个基本技巧的拼凑,只要熟习他们的法子,要办到也不算太难。其实这等花巧的东西在战场上没有什么实在的用处。试想战场上哪有敌人会排成一条直线的等着你来射他?一旦射中一人,后面的人岂有不四散逃避之理?我那时问了他一句:”若真有人练成这等箭法,那岂不是可以一口气射倒敌方九名大将?‘天下哪有这等便宜事?我这么说是嘲弄他这题目出得大而无当,实属屠龙之技,不会有人练这等既艰难又无聊的玩意儿,是他胡扯出来的废话。可笑他竟没听出我言外之音,还以为我是在示弱求饶。此人有点小聪明,但刚愎自用,不足为患,日后终要教他知道我的厉害!“
  长孙无垢道:“你的箭法既有一小半学自突厥,却不知余下的是向谁学?”
  “那当然是父皇教的了。”
  “啊?”长孙无垢有些惊异,“原来皇上也擅长箭术,倒瞧不出来。”
  “嗯,他年轻时箭法在同侪之中也算是了不起的。当年我娘亲做女儿家的时候,立意要嫁个英雄丈夫,在屏上画了一头孔雀,扬言有谁能在二百步之外一箭射中孔雀眼睛,不论尊贵卑贱,都招为夫婿。当时有很多自负长于箭术的少年郎蜂涌而至,但没一人能办到。后来终究是父皇了得,只轻轻一箭便洞穿孔雀眼睛,娶了娘亲过门。”
  长孙无垢本是对什么兵法箭术了无兴味,只是为了李世民说得高兴,才勉强打起精神,在他滔滔不绝之间不住巧妙地插入一两句,以助他谈兴。这时听到这里,却不禁真的来了兴致,坐直了身子,道:“真有此事?那可真是一段佳话!你娘亲原来是这等慧眼识英雄的奇女子!”
  李世民面上露出崇敬之情,道:“不错,娘亲是女子之中最了不起的!她是北周神武公窦毅之女,母亲是周武帝的姐姐襄阳公主。她自小就冰雪聪明,周武帝在诸甥女之中最疼爱的便是她,因此将她接入宫中当是公主似的抚养。当年杨坚篡夺北周江山,她听到消息后扑倒在床下哭道:”只恨我不是男子之身,不能救助舅家之难!‘吓得她父亲慌忙掩住她嘴巴说:“你千万别乱说话,否则我家可就有灭门大祸了!’后来她嫁与我爹,有一次爹爹得了一对珍稀之极的猎鹰,她劝爹爹说:”当今皇上喜爱游猎,你有这样的宝物若竟不上献,徒然会召来无端怪罪,又有何益呢?‘但爹爹实在太宝爱那对鹰儿,对它们爱不释手,舍不得给了杨广那昏君,始终没有听从。娘亲临死时仍惦念此事,再次苦苦相劝。爹爹在她去后才依言进献了那鹰儿,果然不久便擢升将军。他对我们兄弟叹息道:“若早听你们娘亲的话,这个位子我已得了很久啦。论智谋深远,我还不及她一介女流啊!’她精明干练,胸怀泱泱,确是远胜一般须眉。我姐姐平阳公主就是受她熏陶,也是一副强胜男儿的气度。”长孙无垢道:“看来你很佩服你娘亲呢。她很疼爱你吧?”
  李世民眼光中流露出回忆往事的神色:“小时候我跟大哥相比,可调皮捣蛋得多了。大哥人很文静,长辈们说什么就听什么,安安静静的坐着看书。我却总是坐不住,又贪玩,不爱读书,除了一本《孙子兵法》,没什么书是心甘情愿、不必被娘亲逼着读下去的。现在想来,这都是很孩子气的了。但是娘亲反倒最喜欢我了。有一次,我不肯读书,惹得娘亲恼了,将我反锁在书房里,非要我背了书不放我出来。我一急之下,便从天窗处爬了出去,偷偷的溜到城外去。我怕娘亲生气,一直挨到天已黑尽了才蹑手蹑脚的摸回家里。谁知一进房,就见到娘亲在一灯如豆下哭得两眼桃子似的红肿,在候我回去。”
  “啊,”长孙无垢叫道,“你也太过份了!只是她这么盼你回去,倒可免了你逃跑要受的责罚了。”
  李世民笑道:“那你就太少看我娘亲了!她虽钟爱我,但从不放任我的。那次我不免还是吃了她一顿鞭子。不过她一介女子气力有限,虽是发了狠的抽打,我倒不觉得怎么痛,其实是不必哭的。可娘亲一边打,一边自己反倒哭了起来。她这一哭,我不知怎的,心里莫名其妙的也是说不出的伤心,便跟着哗哗哗的流下泪来。”
  长孙无垢笑出来道:“好啊!你还好意思说打得不痛,可见你没半点悔过之心,这顿鞭子可是白打了,你娘亲的泪也白流了!”
  李世民叹道:“娘亲为我真是流了不少泪。只可惜那时年纪少,很多事情都不懂;到能够明白的时候,她又撒手去了!”说着,怔怔地望着窗外天边,良久无言。
  长孙无垢也想起自己的父亲,亦是满怀心事,低了头不作声。一时之间,房中寂然无声,只有外面传进来蟋蟀的悲鸣。
  到底还是长孙无垢先从沉思中清醒过来:“很晚了,还是安寝吧。你……是要到燕儿那边去的吧?”她强压从心底升起的酸楚,问道。
  “哦,”李世民定一定神,道:“不了!这么晚,她一定已经睡了,何必去吵她。就在这儿睡吧!”
  “这……”长孙无垢迟迟疑疑的道,“你还是到燕儿那儿去吧。我……我……”说着头越埋越低。
  “咦?”李世民惊异的看着她,“你这竟是要赶我走不成?”
  “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长孙无垢搓揉着双手,面红过耳,“其实……其实是……是因为我已怀了孩子,身子沉重,实在……实在不堪侍候你了。”说着,眼中闪出欣喜的光芒。
  “真的?”李世民猛地想起吉儿生的孩子,心中一痛,但随即已克制住,转作惊喜交集,“这……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怎么你从不跟我说起?
  “这……上次你从长春宫驻守回来歇假那次就有下的,那时还不能确定,不敢就说出来。”
  “太好了,太好了!”李世民欣喜若狂,“这会是男孩还是女孩?”
  “这个……现在怎么能知道呢?”长孙无垢心头一沉,欢欣之情刹时被焦虑之心压了下去。自从她发觉自己怀了孩子,就一直受这欢喜和忧惧两种思绪的交替缠绕。她深深知道,女子有德也好,有貌也好,没有男孩就大事不好!她无时无刻不在祈求上苍可怜,一定得让自己生个男孩,否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呢?
  李世民却是沉浸在喜悦之中,全没发觉她面色忽的变得苍白,自顾自的道:“我想这一定是个男孩!”
  长孙无垢皱眉低声道:“这怎么说得准呢。或者……会是个女孩,你……你会不高兴吗?”
  “嗯,女孩也好。不过,我觉得这次会是个男孩!你没想过给他起什么名字吗?”
  长孙无垢心中惊恐达于极点。李世民越是高兴,她越是担心得要死:一旦生下的是女孩,真不知道他会变成一副什么嘴脸呢!在这铅一样的重压下,她明知此时应说几句凑趣的话,不能让李世民察觉她内心的恐慌,但嘴唇动了一动,竟是一个字都挤不出来。
  那边李世民却在自我陶醉,一股心思的只想着给还没出世的儿子起名字:“大哥的孩子都以‘承’字作牌,我们的孩子也要这样吧。嗯,该叫‘承’什么好呢?”突然之间,一道灵光如电光火石一般闪过他脑际,他大叫一声:“有了!我们住的这儿不是叫‘承乾殿’吗?何不就叫‘承乾’?”他心中喜不自胜,有更多的话却没说出口来:“承乾,承乾,乾就是天,承乾就是承天!这是天意,这是天意啊!难道命中注定,我的儿子是要承受天命,那就是我来承继大统啊!”
  他心中狂想如潮,那边长孙无垢却是吓得几乎要昏过去。她也马上想到那“承乾”二字的含意,更证实了她对李世民不安本份、大逆不道之心的怀疑,脱口便道:“不行,不行!不能要这名字!”
  “什么?”李世民霍然转头,怒气勃发,“为什么不能要?为什么?”
  长孙无垢见他目光如电,直如一把刀子架到自己颈脖上一样,禁不住向后一缩。但她毕竟是熟知李世民的脾性的,马上便想到:“不要怕,不要怕,要跟他讲理!”咬一咬牙,道:“你想想看,这‘承乾’二字分明有‘承天’之意,你本意虽是随手将承乾殿的名称拿来起名,但人家会怎么想呢?所谓‘人言可畏’,若有哪个饶舌的小人在皇上或太子跟前胡说八道,闹得你兄弟不和、父子猜疑,那又何苦呢?”
  李世民倒抽一口冷气,登时从狂想中清醒过来,想:“不错,不错!我是得意忘形了!这‘承乾’的含竟我能想得到,别人又怎会想不到?我公然给孩子取这么一个名字,那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宣扬自己野心勃勃、有不臣之心吗?”他这么一想,火气全消,伸手拉住长孙无垢冰冷的手,感激的道:“不错,你说得对!多亏你提醒我,否则铸成大错,可就难以挽回了。”
  长孙无垢暗暗松了口气,强笑道:“你位尊权重,这官场之中嫉妒不忿的小人不知有几千几万,你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岂可不小心在意?若给别人抓了话柄去,在皇上太子面前煽风点火,教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