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大唐风云录 >

第31部分

大唐风云录-第31部分

小说: 大唐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垢?”李世民惊叫一声,转过身来,惶惑的望着她。
  燕儿目光闪闪的与他对视,道:“你只顾着自己伤心,却从不想想你妻子是多么难堪!你对她无情,可怜她却不肯对你无义,这些日子里没天没夜,只是代你担惊受怕、茶饭不思、睡不安寝!你……你却何曾有想起过她?”她越说越激动,一字一顿的道:“你若果还有半点血性,那就不该这样沉沦下去!”
  李世民只觉脑中嗡嗡直响,忽然大叫一声,直奔了出去。他跌跌撞撞的来到寝室,长孙无垢听到响声站了起来。二人一朝相,李世民见她面色惨白,双眼红肿,上面两个大大的黑圈,显见不知有多少个不眠之夜在哭泣泪流中度过。他不由得双脚一软,伏倒在她脚下,泣道:“无垢,我对不起你!”
  长孙无垢心中一酸,只想扑进他怀中痛诉这些天来的委屈和焦虑,质问他何以对自己这般无情。但是,这是不守妇道的啊!她强忍着这一股冲动,上前扶他道:“你千万别这么说,快起来!”见他站了起来,便照着哥哥教的话道:“我……我从没怨恨过你什么。只是皇上……”她迟疑不语。
  李世民一惊,登时满腔儿女哀思化为乌有,忙问:“父皇怎么了?是……是不是我连日不上朝,他生气了,要削我王号?”
  长孙无垢忙道:“岂至于此!只是如今西秦军又要来攻打长安了,你……生了这‘病’,朝中无人统兵,大家都慌了手脚,有人向皇上建议弃守长安,皇上颇为动心。”
  李世民惊怒道:“是谁出这等馊主意的?我们就是战死到最后一人,也不可放弃长安!何况西秦军上次只是侥幸得胜,以他们的能耐,岂能真的威胁得了长安?”
  长孙无垢道:“可是没有你,又有谁能领兵出战?”
  李世民霍的站起来道:“我这就去见父皇!”
  长孙无垢忙拉住他,道:“且先别急!我哥哥一直在等着见你,你还是先见他一面,好吧?”
  “不错,”李世民心中不禁又是一阵羞惭,“我早该见见他的。”
  李世民一进殿中,便见长孙无忌站起来,在案上整整齐齐的摆开三封信。他奇道:“这是什么?”
  长孙无忌肃然道:“这是房杜两位及我给大王的辞别信!”
  李世民惊道:“什么?”
  长孙无忌道:“大王昧于私情,置国家社稷安危于不顾,我们都好生失望,自问无能辅助大王,又岂能尸餐其位?只有退位让贤,归隐山林,从此不问世事!”
  李世民面上一红,道:“此事之错,全在于我,岂能怪三位?辞别之话,休得再提。”说着拿起三封信凑到灯火上,片刻间已烧成灰烬,然后一摆手道:“过去的就不必再说了,如今我军情况如何?”
  “一言蔽之,军心大乱!薛举之死虽稍稍延缓了西秦军的进攻,但薛仁杲现已接位,正大举来攻。我军群龙无首,人心惶惶。皇上曾欲御驾亲征,但众大臣死死劝住。”
  李世民“哼”的一声,道:“父皇若亲征,岂不是抬举了西秦军?胜了不见得光彩,败了可就是亡国的大祸!”
  长孙无忌点点头,道:“正是如此!所以皇上终于放弃了这个想法。后来太子也上书请求领兵出战。”
  李世民心头一震,道:“什么?”登时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厌恶,仿佛自以为属于自己的东西正被旁人觊觎。
  长孙无忌道:“但皇上没有同意。”
  李世民暗暗松了口气,又听长孙无忌道:“皇上之意,仍是盼大王再次出征。”
  李世民道:“我亦正有此意。上次是给薛仁杲捡了便宜,此人有勇无谋,不足为患,我有把握一定可以败他!现下我就入宫面见父皇,请求出战。”
  长孙无忌道:“且慢!大王有三件比面见皇上更重要的事要办。”
  “哪三件?”
  “大王要打胜仗,靠的终究是将领士卒。上次之败对士气打击很大,大王得做些事情来激励士气,因此首要之事应是到校场去慰劳士卒,并开坛祭奠上次战死的兵将。”
  李世民深以为然,道:“该当如此!”
  长孙无忌又道:“第二件,是刘文静和殷开山二人因上次打败仗而被皇上革职。此事二人实属冤枉,大王还得对他们好好抚慰一番,以免二人心怀怨忿。”
  李世民欣然道:“正是!他二人是代我受过,应该好好补报。”
  “至于第三件,则是大王这次‘生病’,委实得罪了不少人。还请大王委屈一点,亲上众大臣的府上赔礼道歉,方可免去不必要的嫌隙。”
  李世民赞道:“难为无忌兄为我设想得如此周到,我马上就去办!”
  皇宫之中,李渊和裴寂正在一起喝酒。
  李渊愁眉苦面的喝着闷酒,满怀心事,叹道:“裴老鬼,我如今才知道做皇帝原来是这般辛苦的。早知如此,还不如当年和你在太原的日子过得逍遥快活。”
  裴寂却是心无挂虑,想:“你倒说得好听。什么皇帝不好做,真是又占便宜又耍口乖。若是皇帝不好,你何不跟我换个位儿?不过说实在的,我做这魏国公可当真比你做那皇帝要舒服。你吃什么、喝什么、有什么乐子,我也能享用到。可是你做皇帝,一会儿要气恼两个儿子为一个女子而争得反目成仇,一会儿又得害怕西秦军打进来抢了你的帝位。我呢?要有多快活就有多快活,薛仁杲也不会来贪我的魏国公之位;就算唐军打败仗亡了国,我还可以去奉薛仁杲为主,只要放聪明点,照样做我快乐逍遥的魏国公,岂不远胜你了?”他心中得意洋洋,口中却说:“皇上不必担心!皇上洪福齐天,圣天子有百神呵护,一定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那薛仁杲不过是个跳梁小丑,皇上不值得为他劳神伤脑。”
  李渊却仍是唉声叹气:“薛仁杲本来倒是不足畏的,但如今二郎这般闹别扭,没有主帅领兵,却如何抵敌?”
  裴寂却不以为然。他并不以为唐军中只有李世民一人堪为主帅,没了他就不行。好比李靖吧,便是将帅之才,让他代李世民领兵出战,一定不会让西秦军得了好处去。确实也有些死心眼的大臣向李渊提议让李靖挂帅,可李渊大摇其头,说:“李靖年已老迈,不堪托此重任!”才四十六七的李靖就叫“年已老迈”?在一旁听着的裴寂几乎失笑出来。李渊在太原起兵时已年过五旬,凭什么说比他还年轻的李靖不堪托以重任?裴寂虽对国家大事混混噩噩,但对这些勾心斗角的东西却是独具慧眼,对李渊和李靖之间的心病颇能了解。李靖也是野心勃勃,欲与李渊争天下之人。当初他听说李渊将自太原起兵,便欲向江都告发,不惜充作重囚,以便可以被迅速押往江都。不料李渊进军神速,他的囚车才到达长安,长安已被包围,他亦落入李渊手中,真的成了阶下之囚。李渊闻报勃然大怒,要马上斩杀他,还是李世民替他求了情,才保住一条性命,但以后投闲置散,一直不获重用。平日尚且对他这般猜忌,与西秦军作战这等系及李唐生死存亡的大事,李渊怎肯将兵权托负于他?裴寂自己心里再明白,也决不会蠢到开口向李渊举荐李靖!这时听李渊又在悲叹军中无人,心中不禁冷笑,想:“你既然非自己的儿子都不能相信,那又怪得了谁?自然只有还是去求李世民了。”
  李渊忽道:“裴爱卿,不如你替朕做特使,去秦王府劝劝二郎吧!”
  裴寂一听,吓得几乎从椅上跳起来,叫道:“不,不!我不去!”
  他委实是对李世民怕到了极点!有时不期然的与李世民遇上,他竟会吓得双脚直抖,忍不住直打颤。其实李世民对他倒还执礼甚恭,至少不会象刘文静那样摆脸色给他看。但他虽恨透了刘文静,却并不怕他;对李世民却是怕得半死,连恨的勇气都没有了。他分明从李世民望他的眼神之中看出彻骨的鄙视与厌恶,那目光象刀子一样直插进他心底,令他油然而生无所遁形之感。往日尚且如此,更何况如今他正在狂怒之中?据说前几次李渊派去的使者全都给他乱棒打出,他若去走这一趟,怕不头破血流的狼狈而回?仅仅想到这些,他已感到头皮发麻了。
  李渊也明白裴寂的为难。他自己又何尝不为难呢?他也知道李世民是受了重大委屈,才这般性情大变。但不管怎么说,李元吉毕竟是他亲兄弟,总不成为了一个女子就将他杀了为李世民解气吧!更何况在他内心深处,并不以为李元吉的行径是什么滔天大罪。这种少年人的荒唐事,他自己年轻时不也做过吗?如今还不照样做了大唐的开国皇帝!只是此事牵涉到李世民,不免就麻烦多多了。说到底,都怪三胡的娘早死,没个女人管教他,否则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困局了。事到如今,只有快快给他找个正正式式的女人成家立室,生下儿女成群,他自然就会定下性来。是以李元吉的事好解决,但这一切还得有待李世民的心病解开才好办,而这却正是眼下最棘手的。
  这时,他拿出恳求的口气道:“裴爱卿,你向来最深得朕心,又最能为朕排忧解难,这件事除了你,更有谁能办得到呢?你就能者多劳,勉为其难一次吧!”
  裴寂听得冷汗直淌。他知道李渊虽然做了皇帝,平日却不大摆皇帝的架子,跟他更是仍旧袭用以前在太原时的“你”、“我”之称。如今他语气虽是温和到极点,却打起“裴爱卿”、“朕”的腔调,那等于是摆出皇帝的威严来了。若自己这时还要拒绝,那岂不是抗旨的大罪?他惶急之下,竟急出一个藉口来,忙道:“皇上明鉴,小臣这几天正为皇上忙一件事,实在抽不出身来啊。”
  李渊奇道:“你忙?你会忙些什么?”
  裴寂嘻嘻笑道:“小臣这几天在想,齐王这次闯下这弥天大祸,都因他府中宠姬虽是不少,却缺了个正式的女主人,弄得他的心太野了,老出去寻花问柳。若给他找个家世配得上皇家、性情温良贤淑、相貌姣好的女子,那就能将他的心牵绊在家里,不会再惹出乱子来了。”
  李渊从心底喜出来,道:“你这老鬼,真是给你钻进我心里去了。怎么总跟我想的一模一样?”
  裴寂忙行个礼道:“小臣这是代主操劳,理所当然的!不过要找到这三个条件都齐全的女子,可还当真大不容易呢。小臣苦苦寻觅了好久,一直都没碰上合适的。谁料俗话说得好,有道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竟给小臣在偶然之间找到了。”
  李渊忙问:“是谁?是谁?”
  “皇上还记不记得前隋炀帝有个弟弟,叫杨恭仁的,如今归顺我朝,拜为黄门侍郎?”
  李渊侧头想了想,道:“不错!我记得有这么一个人。”
  裴寂道:“那杨恭仁膝下无子,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刚刚不久前嫁给前隋鹰扬府的武士镬作填房,小臣还去叨扰了他的喜酒。酒席上新夫人的妹妹出来劝酒,虽只是惊鸿一瞥,但其美艳绝伦,令在座嘉宾无不倾倒。当时小臣就想到,这杨恭仁是旧隋皇族,论家世正好配得上皇家;他女儿既是皇族的郡主,种种教养自非寻常家的女儿所能比拟;而她的美貌更是有目共睹。这样十全十美的女子,可到哪儿找去?因此小臣便留了心,想来这杨家的二姑娘是上天专门派来给齐王做妻子的呢!”
  李渊大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