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大唐风云录 >

第122部分

大唐风云录-第122部分

小说: 大唐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问:”哪三样?‘“
  “武媚道:”一根铁鞭、一个铁锤、一把匕首!‘“
  “皇上更奇怪了,道:”这三样东西怎能用来驯马?‘“
  “武媚胸有成竹似的道:”首先用铁鞭来打这畜生,看它服不服;它还不服,就以铁锤敲它的头;它若还不肯就范,就拿匕首割断它的咽喉!‘“
  “她这话说得如此残酷,可她说时却媚笑如花,比那不谙世务的少女还要多几分娇憨烂漫。她一个女子竟可冷酷若此,那时虽日光高照,我竟是禁不住生出一阵鬼气森森的寒意来。她这话一出口,人人都吓得目瞪口呆,谁也说不出话来。我定了定神,往皇上那边望去,却见他双眼眯成一条细缝,在上上下下的打量着武媚。我一见他那眼神,不由得便冷彻骨髓,因为……因为我知道他这眼神,只有在想杀人的时候才会出现!”
  吉儿心底也是一寒,猛地也想起了当年亲眼看到李世民射杀李建成时的样子。
  只听蕊儿又道:“我知道大事不好了,又看那武媚,却见她昂首挺胸的立在那儿,面上全是骄傲得意之极的神色,一点都不知道大祸临头。我听到皇上缓缓的道:”你叫什么名字?‘“
  吉儿愕然道:“什么?他连武媚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你不是说她曾侍寝过的吗?”
  “那有什么奇怪?她在皇上眼中不过是一个玩物而已,他随玩随弃,根本就不会记得她这种女子的姓名。武媚听他这话,也似很生气,大概在那一刻,她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地位是何等的卑微屈辱。她眉间怒气一闪后,反将下腭无礼地向上一扬,道:”我叫武!‘“
  “皇上一怔道:”武什么?‘“
  “武媚将嗓音提高了几分,道:”武‘!日月临空的’‘!“
  “皇上一皱眉,道:”什么‘日月临空’?哪有这字?‘“
  “武媚冷傲的道:”没有这字不可以由我而创吗?‘“
  “我听她说话如此大胆,心中只是暗暗叫苦,不知如何是好。只见皇上一声冷笑,拂袖而去,其他人议论纷纷的也各自散走。”
  “那一天我心里都不安稳,只怕会有事情要发生。果然,那天夜里皇上忽然来到我的寝殿,劈头第一句便问:”那个什么‘日月临空’是你姐姐的女儿,是不是?‘“
  “我吓得双脚都在发软,颤声道:”是。她其实叫武媚,那‘日月临空’什么的是她小孩儿糊涂无知胡乱说的,皇上大人有大量,不必放在心上吧?‘“
  “皇上没有正面答我,忽冷冷的说一句:”朕很讨厌她!‘“
  “我听他语气不善,可就更怕得厉害了。我平日虽不喜欢她,可她到底是我的侄女,她养成这种孤僻怪诞的性子,说起来都是给她那两个乡巴佬的哥哥教坏了。当初如果我们寻着她母女俩,带回杨家里抚养,就不至于弄成今天这个样子。我既有负于她,怎么也得尽我所能救她这一趟。那时我说:”她今天胡说八道是她的不是,只求皇上看在臣妾的份上,饶过她这一次吧。‘“
  “皇上道:”她是武家的人,与你杨家有什么相干?‘“
  “我一听他这么说,心里便凉了。我若再为她求情,不免会引来皇上猜疑我杨家要勾结武家,有所图谋。我又何苦为她一人害了杨家?便不敢再说了。后来,我听说皇上并没杀她,却是将她禁锢到‘冷宫’里去。”
  吉儿问:“什么‘冷宫’?我怎么从来不曾听到过有这么一个地方?”
  蕊儿心中愤恨又生,冷笑道:“你当然不知道!你怎会知道在这煌煌宫殿之中会有这么一个人间地狱!”
  吉儿见她忽地怒气勃发,又惊又惑,道:“妹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蕊儿连咽了好几口气,才算勉强宁定心神,将自己幼年时如何被杨广困在‘冷宫’之中的事都说了出来。
  吉儿这才明白蕊儿所受的苦,不由得握着她的手,道:“妹妹,是我父皇对不起你。”
  蕊儿强笑了一下,道:“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说这话又有什么用呢?我是命苦,我也不怨。但阿媚她还年轻,难道真要再吃一次我曾经吃过的苦头?当年,我全靠着指望爹爹会来救我,这才捱了过来。可如今阿媚又有谁会去救她?我人微言轻,更兼自身难保,除了求你向皇上说情,我还能有什么法子?阿媚性子已是这般残忍嗜血,再在那种地方受这煎熬,可就真会沦为人不象人、鬼不象鬼的怪物了。我也不望皇上能饶她什么,只求不要让她过这种生不如死的日子,就算是将她一脚踢出宫去,也胜于这样折磨她。”
  “可她一个小女子,若将她赶出宫去,叫她怎活得下去?”
  蕊儿叹道:“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了。那‘冷宫’比天下任何一处地方都要可怕,在别的什么地方死,也比在那里面慢慢的被蹂躏至死要好。”
  吉儿点点头道:“你放心,我一定劝世民放了她。他以堂堂天子之身这样对付一个孱孱弱质,也太过份了。”
  蕊儿满怀感激的站起来,道:“这两件事就拜托姐姐了。最要紧的是保住恪儿,阿媚那件事成不成都是其次的。”
  突利出来的时候,吉儿已在门前相候。突利迎上前去,道:“正事都谈完了,我们回去吧。”
  吉儿道:“不,我想去见见世民。”
  突利一怔,张了张嘴,似是想说什么,但终于没说出来,只道:“好吧,我在这儿等你。”
  “不必了,我不知道要在这里多久,你还是回驿馆那边等我吧。”
  突利神色似有些迷茫,却仍是顺从的点点头道:“好的。”转身便要走。
  吉儿心中不觉好笑,看着他走了几步,这才追上前去,从后面一把搂住他道:“突利,你生气了,是不是?”
  突利一惊,回身抱着她道:“没有,真的没有。”看到吉儿的眼睛狡黠的眨了眨,恍然大悟道:“好啊,你在捉弄我。”
  吉儿笑道:“谁叫你到了今天,对我仍是这么疑神疑鬼?”
  突利羞涩的一笑,道:“我是对自己疑神疑鬼罢了。”挽起她的手道:“回去吧。”
  吉儿微微摇头道:“我真的是要去见世民,但不是你揣想的那样。你心里有疑惑为什么不说出来?难道这么多年了,我们之间还有要互相回避的东西?”
  突利面上一红,道:“那么你为什么要去见他?”
  “我是为了我那孩子恪儿。”
  “恪儿?他怎么了?”
  “世民可能想立他为太子,但这是不可以的,是吗?卷入这等宫闱之争中,对他只会有害,不会有利。我一定得见上世民一面,无论如何都要打消他这荒唐的念头。”
  突利点点头道:“原来如此。那你快去找他,他如今是在甘露殿那儿。”
  吉儿来到甘露殿,侍卫进去通报后出来道:“皇上有请夫人。”
  吉儿心中禁不住咚咚乱跳,几乎想临阵退缩,但想到恪儿,终于一咬牙,硬着头皮跨进殿门。
  进了大殿,只见殿中空荡荡的没一个宫女太监在侍候,自然都是早给李世民屏退下去了。她更觉多了一份紧迫之感,深深吸了口气,往大殿正中望去。
  殿中一张几案后,一人低头看着案上的什么东西。吉儿虽看不到他的面目,但怎会认不出那正是李世民?心中又是一阵剧烈的跳动。却见他始终没抬起头,好象没听到她进来一样。她勉力宁定心神,走上前去,见到那案上放着的竟是自己当年交给萧皇后代为求情的那支步摇,不由得“咦”的一声惊叫了出来:“我的步摇?”
  李世民仍是没抬头,道:“不错。你终于肯主动来见我了,为了什么?为了取回这支步摇?”说着缓缓抬头。吉儿一看到他的脸,心中猛的一抽搐。她虽早从蕊儿口中听说他近年来衰老了很多,但此刻当真看到他的面容,还是禁不住大吃一惊。她定一定神,再仔细打量,这才发觉他的样子其实没有太大的改变。鬓脚虽不免有些斑白,但头发大体还是乌黑亮泽;眼角虽添了几条鱼尾纹,但面上并没什么皱纹。不,衰老的不是他的样貌,而是他的神情!以前的李世民,是那么神采焕发、目光如电,可如今……嘴角无力地松驰下垂,眼中闪烁着的是游移不定的光芒,流露他内心无穷的焦虑、不安和迟疑难决。吉儿脱口道:“你……老了。”
  李世民凝望着她,道:“你可没怎么老。”
  吉儿不禁面上一阵发烧,低下头来,道:“我听蕊儿说起你的事,说你在她……无垢去了后,心情一直很郁郁。想不到你……受的打击真是这么大。”
  “无垢!”李世民似是在心底里叫出这名字,听得吉儿心中一阵寒意,又抬起头来,只见他眼中泪光莹然,哽咽着道:“原来她……病了很久,我却……始终不知道。她是贞观十年七月时去的,可她那病早在贞观八年时已经开始,一直在偷偷的吃药医治,只是不让我知道。”
  吉儿叹道:“你若当真关心她,便是她不说出来,又怎会病了这么久你都不知道?”
  李世民一咬下唇,道:“不错,是我从来没好好待她,是我对不起她。那些年里,我只顾着平定突厥和吐谷浑等国的事,好久都没见她一面。我听不到她那边的消息,只道她没什么事,也就没放在心上。我见到乾儿(即李承乾),偶尔想起她,也问过她的事,乾儿虽早就知道她的病,无垢却不让他在我面前提起片言只语。”
  “后来她的病势到了危急万分的境地,还是不准乾儿说出来。乾儿见她快要不行的样子,害怕起来,又不敢违拗她的意思,只好跑去跟玄龄说。玄龄听说这事大吃一惊,这才来向我急报。我赶到她床前时,她已是气若游丝的样子。那时我自己也吓得手足无措了。虽说没有人是不死的,但我从来不曾想过她竟会在我眼前死去。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乾儿跟我说,他以前曾向无垢提议,既然药石都不能奏效,不如大赦天下,为她积德祈福,或许可以求得神灵在冥冥中保佑。但无垢始终不肯,说大赦天下是国家大事,岂能为她一个女子而轻率施行,以致有损我的明君之名?”
  “我听了又疼又怜,便对她说要为她举行一次大赦,这是我心甘情愿做的,并不是她求我。但她坚决阻止,说:”你一生清誉得来不易,决不可因我而稍有污损。你若执意如此为我,我宁可早作了断!‘“
  吉儿听了,只有暗暗叹气的份儿。
  李世民又道:“到了垂危那一刻,她握着我的手诀别,说:”我能托身紫微,那已是莫大的荣耀。人谁无死?我能有此哀荣,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儿女们不必教他们进来相见了,看见他们悲泣,空乱心意。我只有三件事还放心不下,要跟皇上说。‘“
  “我那时已是哽咽不能成言,只有点头。她挣扎着说:”第一件是,我们长孙家只是凭着姻亲的缘故才身居高位,皇上若当真怜惜我长孙家的子孙后代,那就不要把他们置于高官厚禄、万人嫉妒之中。第二件是,我生前不曾造福于黎民,死后岂可贻害苍生?千万不要为了我而大兴土木、修筑奢华的陵墓,也不必用什么珍宝玉石来陪葬。第三件是,盼望皇上继续亲君子而远小人,听取忠言而摒弃奸谗,以保明君圣主之名千秋万载,那我便在九泉之下也死而瞑目了。‘“
  “我听了她这番话,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