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历代兴衰演义 >

第2部分

历代兴衰演义-第2部分

小说: 历代兴衰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亚细亚洲之南,曰墨瓦蜡泥加洲,此洲人至者少,未审其山川国土、人物风景何如。
  此天地形体之大略也。
  若夫天地之数,止于一元,一元共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元统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会,每会一万八百年。会统三十运,每运三百六十年。运统十二世,每世三十年。前此一元之天地,亦是万国九州岛,花花世界。无奈行到申会,便昼夜失序,寒暑舛错,五谷不生,人类日稀。行至酉会,渐渐无君无长,不复知有文字。再至戌会之初,千里才得见人,五谷全无,民乃食土,亦少衣服,男女相遇即交,交讫而退,即间有生育,亦但知有母而不知有父。道路不通,其后渐至无人无物。至于亥会,黑黑暗暗,山川日月,尽归乌有,不觉天地混蒙起来。直至子会,逐渐开明,乃生起日月来,渐有天光而天开。再至丑会,复生起水土砂石来,渐渐凝结而有地。再至寅会,于大荒山腰,受天地之灵秀,蕴日月之光华,遂孕有灵通之性,内育人胎,于十月十六日寅时,豁刺刺一声响亮,山腰迸裂,产出一个人来。学爬学走,餐风吸露,食草饮水,渐渐长成,龙首人身,身长百尺,头角狰狞,神眉怒目,獠牙露齿。
  遍体皆毛。将身爬上山顶,用手把天细摸,觉天之体,跃跃欲动。将身走到地上,用足把地细踹,觉地之体,凝凝欲静。且天渐渐高起来,地渐渐低下去,渐次将开,相附而动,仔细一看,见昆仑山顶,与月轮天相连,坚不可破。天性欲动而不得动,地性欲静而不得静。天地相连,两不得所,人物难生。
  盘古心中自忖,必得一件物事,断其连处。自然天清地宁,万物得所。东寻西寻,并无物件。寻至多时,不期事有凑巧,一日行至西方,寻得先天金石之精,一斧一凿。盘古约重千斤,乃右手持爷,左手执凿,或用斧劈,或用凿开,用功多时。忽然一日凿开,有如天崩地裂,大响一声,天地两分。轻清者为天,渐高而运转;重浊者为地,渐低而凝静。天地遂分而为二。
  又在上者名之为天,在下者名之为地,而混茫开矣。自后阴阳二气交媾,生人生物,继之者为天皇氏。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回    至三皇传多氏渐剖乾坤


  词曰:
  细想三皇五帝,一般锦绣江山。风调雨顺万民安,不见许多公案。后世依他样子,齐家治国何难。流芳百世在人间,万古称扬赞叹。
  邵康节曰:天开于子,复卦也。地辟于丑,临卦也。人生于寅,泰卦也。周十二宫而终于坤,是为一元。盘古生于寅。
  天皇在寅,地皇在卯,人皇在辰,五帝在巳。自夏禹八年,始入午会。今正为午会之中,未至未会也。
  却说盘古后,阴阳二气,交媾融结,渐渐生起人来。或从天降,或从地出,或三或五,尽成人形,皆长大丑汉。星散而居,饮水食草,无知无识,亦无君长。乃于木德王。岁起于摄提,冲动四象,于昆仑山腰,瑞气结成灵胎,产出十三个人来,而天皇氏为之长。身有毛,面青色,裸体无衣,披发两肩,长三丈六尺,淡泊无为而俗自化。以木德王,乃作天干地支。天干者,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此时甲尚未名之为甲,名之曰阏逢。乙尚未名之为乙,名之曰旃蒙。丙曰柔兆,丁曰强圉,戊曰着雍,己曰屠维,庚曰上章,辛曰重光,壬曰玄默,癸曰昭阳。地支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此时子尚未名之为子,名之曰困敦。丑日赤奋若,寅曰摄提格,卯曰阏单,辰曰执徐,巳曰大荒落,午曰敦牂,未日协洽,申曰氵居滩,酉曰作噩,戌日阉茂,亥曰大渊献。天干地支,轮流配合,周而复始,是为六十甲子,以定岁时所在。自是五运始兴,大化始立。
  足弟十三人,共治天下一万八千岁。继之者地皇氏也。地皇氏以火德王,生于熊耳龙门之山。于二山中,忽然生出红光数丈,光中现出五色祥云,将二山罩定,涌出十一个人来。而地皇氏尤为聪明首出,身长三丈三尺。膊大数围,身有毛,面黑色,目如火光,立乎中央,以治八方。先时,天皇氏虽创立干支,然而昼夜不分,日月不辨,不知日之升降,与夫月之朔望盈虚。地皇氏乃定明于昼者为日,明于夜者为月。自无而有,从一线之光起,至于大圆,复归一线之光。至无而止凡二十九日,或三十日,为一月。其三三两两,散碎明于天上者为星,星之空处为辰,并日月星辰谓之三辰。三辰既定,以十一月为冬至,凡三百六十五日,共十二月,为一岁,周而复始。于是龙兴鸾集,自然成文,万民安泰,与十弟共治天下一万八千岁。
  继之者人皇氏出焉。人皇氏以土德王天下。地皇之末,忽然地气冲天,天地交感,山中降出九个孩儿。出于刑马之山,提地之谷,渐渐长大,凡九人,而人皇氏为之长。生得面带白色,目若明星,身长三丈。乃相厥山川,分天下为九区,自治一区,俾八弟各治一区,故又号曰居方氏。此时风气渐开,时序颇着,万物群生,淳风沏穆,遍处皆山林鸟兽,人民同居,又无衣服,雌雄相视,甚觉奇异。其雄者视雌者:“彼何以独凹也?”其雌者视雄者:“彼何以独凸也?”一日雄物挺然竖立,乃谓凹者曰:“我有余而汝不足,试以有余补不足何如?”
  遂向凹者投之。其投也,甚觉美快,于是忻然。众共效而投之,遂分凹者为女,凸者为男,而男女分矣。且自一投,美快之后,而凹者渐觉腹大,至十月而后生男生女,于是乎有生育。有男女生育,遂有父子君臣。此时君乃明君,而主不虚王;臣乃良臣,而臣不虚贵。制治渐敷,而政教由此兴;礼义渐备,而君尊臣卑自此起;饥飧渴饮,而民之食用渐着;男女交媾,而民之婚姻渐起。兄弟九人,共治天下一万五千六百年;或曰四万五千六百年,非也。
  人皇之后,有五龙氏。兄弟五人:一曰皇伯,二曰皇仲,三曰皇叔,四曰皇季,五曰皇少。五姓同朝,治在五方。司五行,布山岳,驾五龙,以治天下,行无为之化。今上郡肤施有五龙山,盖出治之所也。继五龙氏而治者,曰巨灵氏。巨灵氏出于汾睢,与元气齐生,握大象,持大权,挥五丁乏士,驱阴阳,反山川,居无恒处,而迹躔于蜀。继治有句疆式、谯明氏、涿光氏、钩陈氏、黄神氏、巨神氏、犁灵氏、大马鬼氏、鬼隗氏、弇兹氏、泰逢氏、冉相氏、益盈氏、大敦氏、灵阳氏、巫常氏、泰壹氏。泰壹氏开图挺纪,调大鸿之气,正神明之位。
  盖茫无形,尝无味,操法久视而长存者。厥后,皇帝老子受法于泰壹元君,有泰壹之书传于世。空桑氏、神民氏,盖使民神异业,而精气通行者,猗帝氏、次民氏、辰放氏。
  古初之人,卉服蔽体,辰放氏教民扌搴木茹皮以御风霜,绹鬓阔首以去灵雨,而人从之,号曰衣皮之民,传四世。蜀山氏、马鬼豗氏、浑沌氏,生而不杀,予而不夺,天下之人,服其威而怀其德。当是时,阴阳和平,万物无争。蜚鸟之巢,可俯而探也,走兽可系而走也。盖执中涵和,无内而无外者,传七世。
  东户氏,当是之时,禽兽成群,竹木遂长,道不拾遗,传十七世。皇覃氏、启统氏、吉夷氏、几蘧氏、稀韦氏、有巢氏,太古之民,穴居野处,搏生咀华,与物相友,尚有与禽兽同食共宿者。至是,民有机智,凌虐禽兽,而禽兽始为人敌,爪牙角毒,概不足以胜禽兽。有巢氏教民构木为巢,居而避之。未知稼穑,食草木之实。
  未有火化,渴饮禽兽之血,饥则带毛而食禽兽之肉,故曰茹毛饮血。取禽兽之皮,以蔽前后。传二世而燧人氏继之。燧人氏有四贤臣:一曰明山、二曰必育、三曰成博、四曰陨丘,辅燧人氏以治天下。时民不知有火,未知熟食,燧人氏仰观列宿,俯察五行,知空中有火,丽木则明。一日游于南垂,有木焉。
  鸟喙其枝,见磷磷火出,燧人氏感之,于是钻木取火,教民烹饪,放于石上,炙而食之,以免腥臊生食,民大利之。
  时未有文字,燧人氏作结绳之政,大事则大结,小事则小结。立传教之台,为日中之市,兴交易之道,人情以遂,故又谓之燧皇,传八世。继治有庸成氏,再继有伏羲氏出焉。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回    五帝起亶聪明创制立法


  词曰: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更有收人在后。
  吕氏曰:从来五帝之说,纷纷莫定。有以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为五帝者;有以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为五帝者。惟《易经系辞》传,称古者伏羲氏王天下,伏羲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不据传而据经,而五帝之名实定矣。此一回只伏羲、神农、黄帝三帝事实。
  尧、舜见下回。
  却说太昊伏羲氏,成纪人也。其母华胥氏,居于华胥之渚。
  华胥,即今陕西西安府蓝田县是也。一日闲嬉游入山中,见一巨人足迹,羲母以脚步而履之,自觉意有所动,忽然红光罩身,遂因而有娠。怀十六个月,生帝于成纪。成纪,今陕西巩昌府泰州是也。身长一丈六尺,首若蛇形。
  生有圣德,人民感戴,推之为君。以木德王天下,以风为姓。建都于宛丘,今河南府陈州是也。帝居位,上合天心,下合人望。共工、柏皇、朱襄、昊英等诸文武大臣,各秉贤能,分理宇内,而政大治,教民作网罟,捕鱼虾,以瞻民用。又教民养马、牛、羊、鸡、犬、豕六畜,以充庖厨,且以为牺牲、享神祗之用。上古之民,卧则口去口去,起则吁吁,饥则求食,饱则弃之,与禽兽无异。知有母而不知有父,知有爱而不知有礼。帝始制嫁娶之法,凡欲娶人女,先正姓氏,遣媒妁,说合议定,然后以俪皮为礼。俪皮者,双兽皮也。古者衣服用皮,故用之以合配偶。而民始知有父子、男女有别,而不相渎。
  时帝治极盛,文明将起,聚天地之精华,于河中生出一件物事来。其物龙首马身,而龙鳞,高八尺五寸,形类骆驼,左右有翼,波中踏水,如履平地。背负图点,其文后一六,前二七,左三八,右四九,中五十,出于孟津河中。百姓看明,飞报入朝。伏羲闻报,即命驾至河边观看。果见其物踏水不没,乃叹曰:“此文明之始也。”命抬石案至前,同群臣拜礼讫,遂将其背上图点,用火孚炭画于石上,再取竹木之板,画于板上。
  由是则而象之,推而广之,画成干、坤、艮、巽、震、离、坎、兑八卦。卦有三爻,因而互相配合,重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教民决嫌疑,定犹豫,使民不迷于吉凶悔吝之途。开物成务之学,天地秘藏之机,至此而尽泄矣。
  于是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近参乎身,远取诸物,初作文字,以代结绳之政。虽草草创立,未能精工,至于仓颉制以六义,而文字大备矣。因有河图之瑞,以龙纪官,各官皆以龙名,如飞龙、潜龙、居龙、降龙之类。作甲历,甲历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