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努尔哈赤 >

第108部分

努尔哈赤-第108部分

小说: 努尔哈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人饥马疲,连防守都十分困难,怎么去攻?”
  王化贞反驳说:“正因为不足守,所以应当进攻,这叫作以战为守嘛!”
  熊廷弼说:“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眼下运输如此艰难,既然进兵,应该先考虑运粮的办法。”
  王化贞却很有把握地说道:“咱们的兵马一过河,海州的粮仓都为俺有,怕什么,还能饿着你吗?”
  熊廷弼又提出问题说:“咱的军队如要过河,就应该考虑如何守法,一旦出现危险情况,怎么支援?”
  王化贞很轻松地回答:“俺一取下牛庄,那里必然响应,就会有人抓住叛将献给俺!”
  两人唇枪舌箭,相持不下,下边将吏因而无所适从。
  当时,朝廷大权掌握在宦官手中,王化贞是魏忠贤的代理人,他们当然偏袒王化贞,竭力排斥熊廷弼。
  本来,熊廷弼身任全军统帅,有权决定前线的战守方针大计。但是魏忠贤处处刁难,把兵马都交王化贞指挥,只留五千兵马归熊廷弼掌握,使他徒有经略之名。
  魏忠贤甚至于对王化贞说道:“你可以自行其事,别听姓熊的那一套!”
  那王化贞根本不懂军事,但平时他却喜欢说大话,吹牛皮。现在,他又有魏忠贤的支持和怂恿,更加盛气凌人。他公开说:“俺以六万兵马,就可以荡平赫图阿拉,活捉努尔哈赤!”
  王化贞还大言不惭地向朝廷许下诺言:“到中秋八月,皇上可以高枕而听捷报传来。”
  王化贞破坏熊廷弼集中兵力于广宁的部署,擅自分兵,沿辽河西岸一线布防,又于西平诸堡镇驻兵,作出要渡辽河进攻的架势,因而极大地削弱了广宁的防御。
  熊廷弼看到这种情况,气得不得了。此人刚直不阿,性格倔强,好发脾气。对朝廷里的权贵毫无逢迎的习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熊廷弼又写了一分奏表申诉朝廷说:“俺是一个东南西北都想来杀的人。如今,俺正处在关键时刻,朝廷大臣若能考虑到大明的封疆利益,就让俺效命疆场,给俺实权。若是以党派、门户量人,干脆放俺回乡种田去罢,何必内借阁部之名,外借抚臣之力,让俺徒有经略虚名?”
  熹宗皇帝见了奏表,也乱了方寸,没有主张了。就把熊廷弼的奏表交给大臣们去讨论决定去罢。
  那些权贵们多是阿谀奉承之徒,谁敢反对阉党魏忠贤?对熊廷弼本来就看不顺眼,便在会上攻击他说:“熊廷弼自以为了不起,目空一切,他认为没有他,辽西就会丢失,大明王朝就要完蛋了。咱们就让他解甲归田,看看天可会坍下来!”
  正当大臣们在决定熊廷弼去留问题时,关外传来消息说:“努尔哈赤即将率领大批人马,进攻广宁城!”
  听到这个消息,那些权臣立即又吓得两腿乱战,面露惊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有两个胆子稍微大的,才嗫嚅着说:“现在,大……大敌当……当前,轻易主……主帅,恐……恐怕乱了……军心。”
  于是,会议一致决定,让熊廷粥留下来,并奏闻皇上,下圣旨,约定二人“功罪一体”。
  一天,差官带着一队人马到来,只听那差官喊道:“熊廷弼、王化贞接旨!”
  二人慌忙摆设香案,面朝北跪下。
  那差官高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日:如今大敌当前,辽西危急之时,熊廷弼、王化贞应以大局为重,同心协办,共赴国难,尽快消释前嫌,团结对敌。功成之日,二将有功同赏,有罪同罚,勿谓言之不谕也!钦此!”
  熊廷弼、王化贞连忙叩头,连声喊道:“遵旨!”
  差官走后,王化贞向熊廷弼撇了撇嘴,又挤挤眼,说道:“咱俩是拴在一根藤上的两个蚂蚌,谁也离不开谁,就这么干吧?”
  熊廷弼无精打采地“嗯”了一声。他早已料定:这二出山海关,恐怕是凶多吉少,万难再回江夏了。这正是“小俩口打架——这一回可不是那一回了”!
  且说后金汗王努尔哈赤,在攻下辽阳之后,即从李小芳处得知:马承林与广宁城游击孙得功为姨兄弟。遂派遣李小芳与马承林前往广宁城。
  李小芳、马承林走前,汗王对他们说:“如今辽、沈攻下之后,各城堡都要派兵防守,兵力分去不少。你们到广宁要抓紧进行对明将的策反劝降,争取少用兵,或不用兵而得广宁。得广宁后,朕要重赏你们!”
  李小芳、马承林走后,努尔哈赤自觉浑身肉颤,心中慌乱,行坐不安。到了晚上,毫无睡意,仍是心绪不宁。
  于是,汗王索性拿出《三国演义》读了起来。他读着,读着,觉得神思迷迷糊糊,就伏在桌上,闭目养神。
  突然,汗王感到一阵冷风刮来,烛光跳了几下,差点灭了。
  他抬头一看,见有一人站在灯影里。努尔哈赤不由警觉起来,按箭问道:“你是谁?深夜来到朕的卧室,有什么事?”
  那人一声不吭,汗王遂手提宝剑,站了起来,借着烛光,仔细一看,却是费英东。
  努尔哈赤赶忙问道:“原来是费大将军!深夜来到这里,你一定有什么要事吧?”
  那费英东只是流泪不止,却一言不发。
  努尔哈赤急了,又说道:“咱们曾是八拜之交的兄弟,多年来情同骨肉,你有什么事,为什么不说话?”
  费英东哭着说道:“愿汗王保重,俺再不能随着你拼杀了!”
  说完话,费英东不见了。又是一阵凉风吹来,努尔哈赤忽然惊醒,乃是南柯一梦。这时,正是午夜三更天时分。
  努尔哈赤再无睡意,头脑亦觉得清醒了许多。梦中的事,他感到十分惊异,遂喊道:“侍卫呢?”
  角门一响,侍卫进来了。
  努尔哈赤说道:“快去喊范先生来!”
  工夫不大,范文程睡眼惺松地走了进来。
  努尔哈赤便把梦中的情景告诉给范文程,之后,向他问道:“范先生,这是怎么一回事?”
  范文程说道:“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想。这是陛下思念费英东将军所致。没有什么可疑虑的。”
  努尔哈赤听了,仍是疑虑重重。
  范文程又向汗王说道:“陛下整日忙于军务,疲劳太甚,应该多加休息,保重龙体要紧。”
  说完,范文程起身告辞。他刚走到中门,迎面碰见大将额亦都。
  范文程将汗王的梦里事情告诉了额亦都,只见额亦都脸色陡然变了,便说道:“费英东的病情沉重,早就卧床不起了。这梦未必是个好兆头!”
  二人正在说话,忽见一个侍卫匆忙走来,额亦都问道:“有什么事吗?”
  那侍卫急忙回答:“俺从赫图阿拉来的,大将费英东病逝了!”
  “什么时候?”
  “今天早晨。”
  范文程向那侍卫说道:“你去休息吧!这事由咱们去向汗王报告。”
  他的话音未落,只见努尔哈赤来了,并向范文程问道:“刚才,你要报告什么?”
  范文程朝额亦都看了一下,又不得不说:“陛下有所不知,那侍卫从赫图阿拉来,报告费英东将军,今天早晨病逝了!”
  努尔哈赤听罢,大叫一声,昏倒在地。
  额亦都急忙上前扶着,范文程喊侍卫,大家七手八脚,把努尔哈赤抬进卧室。
  过了好一会工夫,汗王才苏醒过来,范文程劝说道:“陛下要节哀自重。自古以来,死生有命。费将军已病很长时间,久药不治,现已升天而去,不可挽回,望陛下珍重龙体。”
  努尔哈赤坐在那里,只是流泪不止,过了好长时间,才说道:“朕要厚葬他!……”
  次日,努尔哈赤留下族第锋粥、贝和齐及额驸沙津和苏巴海等统兵守辽阳,带着诸贝勒大臣,部分八旗士卒,回赫图阿拉。
  努尔哈赤回到赫图阿拉,仍然哭得几次发昏,范文程等劝说道:“人之生死,自有分定,怎能痛丧不已?何况陛下攻明大事也不能半途而废,还要以龙体为重。”
  努尔哈赤哭罢,便教人用香汤为费英东沐浴尸身,裁制寿衣,备设灵堂。一面打造内棺外椁,选了吉日,盛放在正厅之上。
  灵帏正中,设个神主,上写道:“大金国大臣费英东之灵位”。
  金国自努尔哈赤以下,全都带孝,举哀祭奠,并让喇嘛庙里的喇嘛前来做功德,超度英灵等。一连过了七日,葬在赫图阿拉都城旁边的鸡鸣山上,坟前立下大石碑,上写:“大金国大臣费英东之墓”。
  努尔哈赤带领众贝勒、大臣、将领们再行祭奠后,才无限依恋地离开坟墓,回到赫图阿拉。又过了两天,重新回到辽阳城里。
  且说费英东去世,其子费格拉哈怎么未出来?这其中还有许多事情需要慢慢交代:一年以前,明朝派来的刺客几次来到赫图阿拉,幸亏费格拉哈的及时救援,努尔哈赤才能免遭毒手。
  为了安全起见,努尔哈赤让费格拉哈住进了内城。在继妃富察氏住屋的旁边,有两个房子,原来是富察氏生的两个儿子养古尔代和德格类小时候住的地方,现在闲着,努尔哈赤就让费格拉哈住进去了。
  每日,费格拉哈早出晚归,随着努尔哈赤的行止生活。努尔哈赤回到都城赫图阿拉时,费格拉哈便白天睡觉,夜里值班。
  费格拉哈是个练武的人,他的练功时间是在夜里三更多天。一旦夜里值班,只能改在白天中午时间练。每次回来,费格拉哈都在院子练功,好在院子里也没有别人,只住着继妃富察氏一人。
  这继妃富察氏,十三岁嫁给努尔哈赤。共生一女二男,即莽古济、莽古尔泰、德格类。
  那莽古济两次出嫁,早已离家。
  莽古尔泰、德格类随着父王努尔哈赤征战在外,也早不在这院里居住。
  只有富察氏一人,单独住在小院里。平日,连个说话的人儿也没有,真是孤魂凄冷,独衾耐寒。
  这富察氏虽然生了一女二男,但是年龄也才三十多岁,正是半老徐娘。那三个孩子都是二十岁以前生的。
  这十多年来,努尔哈赤另有大乌拉皇妃、小妃纳泽等十多个,富察氏这屋里,几乎就未曾来过。
  如今住进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子,每当费格拉哈穿着极短的衣服,在院子里练功时,那满身的肌肉饱满、鼓胀,阳刚之气喷薄外溢。
  自此以后,富察氏开始了修饰打扮。由于平时保养得法,加上天生的一副艳骨花容,稍作美容,仍像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子。
  每当费格拉哈练功结束,富察氏便主动端来参茶给他喝。有时夜里回来得很迟,她也跑来送汤端水,问暖虚寒,使费格拉哈深为感动。
  一来二去,两人便有了那种关系。
  一天午后,莽古尔泰来看母亲。
  他来到门前,见门闩着,就没有喊。他知道,从大门距离内室,还有十多丈远,喊也听不见。便从门旁的院墙上面翻过来,突然间,他看见院子中间的草地上,躺着两个赤身裸体的人。走近一看,那女的是他母亲,男的是费格拉哈。当时,可把莽古尔泰气坏了!
  这莽古尔泰生性鲁钝,行动莽撞。他气得往身下一摸,准备拿佩剑,可是,一般文武大臣进内宫,是不准带佩剑的。这是努尔哈赤订的规矩。
  他朝周围一看,见院墙下面横着一根大木头,随即“嗵嗵嗵”地跑去,拿那根大木头。
  莽古尔泰的脚步声,把富察氏和费格拉哈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