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黑色裂变 >

第94部分

黑色裂变-第94部分

小说: 黑色裂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师……”玄奇感动,泪水又涌了出来。
  冬日苦短,论学宴席在校场摆好,已经是月上半山了。
  墨家办事,素来庄重简洁。这论学宴席是接待天下名士的最高礼节。东侧大牌换成了“修学修身”,西侧大牌换成了“躬行致用”。院中全数草席,墨家子弟席地而坐,围成一个一个的小圈子,每个圈中一盏风灯,两个陶盆。无数个风灯圈子围在四周,中间便是一张两丈见方的大草席,围坐着老墨子百里老人秦孝公白雪侯嬴梅姑并墨家四大弟子和玄奇。墨家节用,最反对暴殄天物,所以这最高礼节的宴席上也没有酒,只有各种奇异的叶子泡成的红茶绿茶。一席只有一盆肉,而且是带着骨头蒸煮的山猪肉。宴席结束后,所有的骨头都要收回大厨,重新蒸煮为骨头菜汤,供值勤劳作弟子做晚汤用。虽是粗茶淡饭,庭院山风,但那种亲如一家的情谊与甘苦共尝的精神,却使墨家宴席的气氛远远超出任何山珍海馐的豪门大宴。
  禽滑厘手捧陶碗站起,环视四周,“诸位贵客高朋、同门学人,秦公以不速之客闯入我墨家总院,通过了墨家的论政大战,实堪可贺!巨子明令教诲:自今日开始,墨家与秦国误解澄清,言归于好,墨家子弟要勤访秦国变法,以富学问。来,为秦公高风亮节,为卫鞅变法初胜,为诸位高朋远来,共干粗茶一碗!”
  “干——!”全场轰然,大碗叮当,笑声一片。
  老墨子喟然一叹,“百里子啊,若非秦公此来,只怕我老夫要亲自出山,大动干戈了。秦公进山,乃墨家警钟啊。终究是老了,我没想到,天下竟出了秦公卫鞅君臣英才,为政论理竟如此透彻精辟,老夫深感已成西山半月矣。”
  百里老人大笑一阵,“大哉!老墨子也。该隐则隐,何其明睿?”
  秦孝公谦恭拱手,“墨子前辈乃当世圣贤,我辈少时便仰慕如泰山北斗。今前辈虽老,然墨家精神则永远年轻,墨家情操将永世垂范。人生若此,前辈何憾之有?”
  老墨子大笑,“然也然也,朝闻道,夕死可矣。何憾之有?”
  “老师,这可是孔夫子的话哟。”玄奇笑道。
  老墨子诡秘的一笑,“孔夫子的许多话,可是不得不听啊。”他晃动秃头的滑稽神色,引得众人一场大笑。
  百里老人道:“老墨子玄机深远,能以秦国变法为大道之闻,巍巍乎高哉!”
  老墨子微笑,“秦公,你可知卫鞅老师为何人?”
  秦孝公摇摇头,“没有问过,也没有想过。”
  “百里子呢?晓得么?也不晓得?”老墨子微笑摇头。
  白雪忍不住问,“墨子前辈,莫非知道卫鞅师门?”
  “你问老夫?我呀,也不晓得!”老墨子纵声大笑,充满独享天下秘密的快乐,笑罢很是郑重的问,“秦公信不信鬼神?”
  秦孝公沉默有顷,“信得三分吧。墨子前辈有敬天明鬼之说,可是真的相信?抑或为了告诫恶人恶政?”
  墨子悠然道:“老夫与儒家相悖,一生崇信天道鬼神,而且常常感到鬼神就在我们周围。”说得周围人不禁肃然顾盼。老墨子却是慨然长叹,“天道悠远,人世苍茫。幽冥万物,人却识得几多?若天无心志,人无灵魂,何来世间善恶报应?人间万事,非但个人善恶恩怨有鬼神明察,大如国家兴亡,法令代谢,亦有天道感应鬼神明察。行善政者国家兴旺,行恶政者国家灭亡。此所谓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也。”
  秦孝公肃然拱手,“请教墨子前辈,对法家有何评判?”
  老墨子雪白的长眉一挑,“老夫对法家相知至深,其弊在求治太速。速者易苛,易入富国穷民之途啊。天将兴秦,惟愿戒之。世道沧桑,当从容求治也。”
  时已月上东山,场中风灯熄灭,更显月光皎洁。秦孝公默默沉思。老墨子对禽滑厘笑道:“何不对秦公一舞《鬼歌》?”
  “《鬼歌》?”秦孝公与百里老人等尽皆惊讶。
  “此乃老夫新作,我当亲自为诸位一歌。”
  “啪啪啪”禽滑厘连拍三掌,中间弟子散开,顿时空出一片大场。邓陵子奏起古琴,苦获吹起呜咽的陶埙。八名少年女弟子扮成山鬼模样,从场外飘进场中,白色长衫,黑发披散,对月起舞,幽怨阴柔。老墨子站了起来,白衣大袖,秃顶闪亮,在一声女鬼长哭中引吭而歌,浑厚苍哑的歌声回荡在城堡峡谷:
  鬼兮鬼兮生者魂魄兮
  飘忽形之外兮幽冥叹无极
  惩恶不能言兮空有悲啼
  扬善须待时兮日月太急
  鬼目如电察天地兮有谁暗室亏心
  明鬼明鬼兮天地万物良知兮
  月夜之下一片和声,“明鬼明鬼兮,天地万物良知兮……”
  四、阴谋与孤独的老人
  三月阳春,秦国是大大的热闹了起来。
  白雪侯嬴已经在二月回到栎阳,同来的还有“墨家四贤”之一的相里勤。他们带回了秦孝公的书信,相里勤还在栎阳南市向秦人宣布了墨家与秦国误会澄清,重新修好的文告。消息传开,城乡一片欣然。老秦人们便早早开始谋划自家的日子了。启耕大典之前,秦国城乡已经忙碌起来。惊蛰一过,乡野农家便纷纷走出家门来到自己的地头,整田春耕便悄悄的开始了。待到太子代行启耕大典后,县吏们下乡督耕,田畴里早已经耕牛遍野,春歌互答,热闹非凡。城里的工匠商人门也不顾冰雪刚刚消融的泥泞,赶着牛车将农具盐布诸种杂货送到一个一个的新村叫卖。这在过去,商人们想做也做不到。农家都分散住在沟渠阻挡的井田中,肩扛人挑,一天也走不了几家,如何做得买卖?而今农家迁出井田,聚居成村,牛车赶到村头吆喝一阵,留在家中的女人便纷纷出来或买或换,往往是一个时辰便做了往昔一个月的买卖!商人工匠们高兴,农家高兴,竟是皆大欢喜,对新法令交口称赞。
  不再是奴隶的昔日隶农们最是兴奋,在他们聚居的村落,除了忙忙碌碌的春耕,还增添了一个新内容,便是纷纷将家中壮丁送到县府从军!朴实憨厚的新自由民们觉得自己成了“国人”,理当有“国人”的尊严与荣誉。在那时侯,国人自由民的最大荣誉,便是家中有一个征战沙场的骑士。往昔的奴隶从军,只能做步卒,不能做骑士,更没有升为将领的可能。奴隶士兵的最好结局便是老卒还乡。如今,不再是奴隶的农人们举村行动,由村正们率领,将青壮男子竟是一队一队的送到县令面前。秦国历来多战事,谁都知道,官府永远需要骑士。一个春天,这个风潮竟弥漫开来,几乎每个县府门前每天都有青年在晚上被火把簇拥而来。
  各县将消息飞马报到栎阳,卫鞅心中一动,便与景监车英商议,准备提前实现新军训练计划。方略议定,卫鞅下令:命车英为新军主将,精心遴选一万名青壮年从军,同时将原先的五万骑兵精简为两万,新老骑士混编,训练成三万真正能够和六国抗衡的精锐铁骑;原先的五万步兵,精简为两万;裁汰的病员老弱一律还乡务农,骑兵的老马和辎重兵的老牛,一律分配给送青壮入伍的村子充做耕畜。
  进入四月初,卫鞅将新军训练事宜已经安排妥当,就要专程拜会嬴虔,想商议一个对贵族封地法令的变更方法。不想尚未成行,嬴虔已经上门来访。
  “左庶长,你可是门庭若市了。我等了三天才瞅准了今日呢。”一落座,嬴虔便感慨连连。
  “左傅不知,我正欲前往拜会,不期自来,鞅实堪欣慰。”
  “要找我?真话?有事么?”嬴虔半信半疑的大笑着。
  卫鞅一笑,“我有难题,请左傅一臂之力,岂敢有假?”
  “好,说吧,国事私事,嬴虔全帮。”
  “自是国事了。”卫鞅打开一卷竹简,“这是废除贵族封地的法令。我想对此法令略做修正,将取缔一切封地,改为取缔除太子之外的世袭封地;同时,对以后的立功之士允许封地;然则,封地无治权,封地赋税也只保留三成。如此以来,国君激赏臣下立功便有了名目,公室贵族亦可稍安。左傅以为如何?”
  “好!”嬴虔拍案大笑,“改得好!左庶长不愧思虑深远之名士。栎阳这些鸟贵族,无非就是咬住取缔太子封地,做自己的文章。如此一改,叫他们哑子吃黄连,妙!无功无封,有功大封,给国君留下封赏余地,实则治权在国,赋税权也大部在国。好!嬴虔早想说,就怕那些鸟贵族借我鼓噪。左庶长自改,釜底抽薪!”
  卫鞅摇摇头,“左傅啊,法令贵在稳定。要修正,须得一个名头。我岂能自改?”
  “啊,你怕坏了自家信誉?好,你说,如何改,我来出头。”嬴虔大笑。
  “请左傅上书国君,由君上直接下诏修正。如此,则通达无阻。”
  嬴虔揶揄微笑,“左庶长啊左庶长,你平白将一个功劳让给我,何苦来哉?”
  卫鞅大笑,“我嘛,要得是言出必行之信誉。失信于民,无异山崩也。”
  “好,各有所得。此话撂过,我也有一事。”
  “国事私事?”卫鞅笑着如法回敬。
  “今日嬴虔有何国事?私事。喜事。”嬴虔颇为神秘的一笑。
  卫鞅一怔,“何事之私,竟然劳动左傅?”
  嬴虔不禁开心大笑,“实言相告吧,太后相中你这个女婿了。莹玉公主也很是敬佩你。太后派我来向你提亲,你孤身在秦,岂非天缘?”
  卫鞅大为惊讶,忙摆手道:“左傅差矣。我虽孤身,实已定亲,不敢欺瞒太后。”
  嬴虔笑道:“你呀,莫要辞塞于我。你父母皆亡,列国漂泊,谁个做主为你定亲?纵然识得几个安邑女子,也是名士风流,何能当真?啊哈哈哈……”
  “不。左傅,卫鞅是真情实言,绝非搪塞之辞。”
  嬴虔沉吟有顷道:“好了,这件事现下不说,容你思虑几日。左庶长啊,莹玉可是秦国公主,你可要三思而行喽……好吧,嬴虔告辞。”
  卫鞅愣怔半日,竟不知嬴虔是如何走的。
  当晚,卫鞅便来到渭风客栈看望白雪与侯嬴。侯嬴高兴的整治了一案秦菜,三人痛饮,说到墨家之行的种种惊险,说到老墨子的深邃神秘,说到秦公的大智大勇,竟是感慨不已。最后说到栎阳,说到客栈,说到小河丫已经带着憨实的黑柱子走了,三人竟又是感慨唏嘘,连旁边的梅姑也感动得直抹眼泪。卫鞅几次想说嬴虔今日来访提亲之事,终于觉得这应当由自己拒绝了事,没必要大家担心议论,便始终没有说起。将近四更,三人才结束了小宴,白雪扶着已有醉意的卫鞅回到了幽静的小院子……
  嬴虔倒是快捷利索,第二天便派府中家老送来上书国君的拟稿,请卫鞅过目并斧正。卫鞅稍做了两处修改,便让家老带回。第三天,卫鞅便派出特急信使将嬴虔的上书连同自己的长信,追送给继续在陇西巡视的秦孝公。十天以后,特急信使带回秦孝公的诏书。卫鞅立即将国君诏书颁行郡县朝野,并以左庶长府名义,一起颁行了对封地法令的修正律条。一时间,栎阳上层贵族仿佛被打了一闷棍,惊讶得无声无息。
  只有少年太子嬴驷很是高兴。现下,他又可以拥有一块封地了!
  嬴驷对封地的向往,是从和白氏老族长来往开始的。基于少年心性,老族长每次到来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