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 >

第234部分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第234部分

小说: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年沧桑岁月,我可以看到那一刻他清晰而又明朗的脸庞,溅着温热的鲜血和忠诚的眼泪。
  在尔虞我诈缺少亲情的三国世界里,他给我最多的感动,逝者如斯,花工花落,当英雄少年的古边终于见到了白发,势血沸腾的故事悄悄走向终点的时候,记忆中却依旧是那个勇者无敌的大英雄,义无反顾地奔向他的战场,刀光剑影,*马一生,无数次的临危受命,无数次的面对重围,在面临众军包围之时,那区区一句“吾乃常山赵子龙也”便将敌军的气焰削去七分!
  如今,英雄老也,巨星将坠,从此后,再无人将我轻轻抱起,唤一声“少主莫怕,待云共你杀出重围!”
  看着我个平静的面对生死的人,泪,终于在眼中淌了下来。
  ……
  是夜,赵云含笑逝于长安家中。比历史上晚期去两年。
  他死之时,对我说,他生于不世之世,逢不世之主,建不世之功,值了。
  然后他向着东南方向叹了口气,低声着:“丞相,这次,赵云违令了。” 
 
 
 
  
第三部 天回北斗照中州 第六十五章 白马铁骑
 
  赵云一死,举国皆哀。
  南到南中,北到漠北,东到辽东,西到西域,到处是哀声一片,痛哭这位将星的陨落。
  季汉在京的诸臣皆在我的带领之下亲往悼唁,在外在群臣如孔明,张飞,魏延,关平,寇封,马岱,马良,陈到,姜维,庞德,诸葛乔,王睿……无不遣使来悼。
  赵云是一代战神,永远的常胜将军。对他来说,大将军当死地沙场之上的话没有意义,他的锋芒无可抵敌,没有人可以在战场上杀败他,所以他只不过能死于床塌之上。
  他生如朝阳般耀眼,死如秋叶般静美,他是当之无愧的在国第一将领,他用自己的功绩和品德,筑起了一座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峰。
  可是,还活着的人,谁能轻易承受?
  对于领导者来说,赵云是一个无可替代的好臣子,他深明大义,忠直无么,见识高明,谦虚谨慎,任何事交到他的手中,都可以放心,任何坚难有他在身边,都可以走过去,他是世间最英勇的武将,却从不如旁人那样桀骜不驯,他是世间战功最卓著的武将,却从不会如旁人那样争功夺利,他就象他手中那口青工神剑,虽然锋利,虽然危险,却总是安安稳稳的装在鞘中,直到危急时刻,才脱鞘而出,把光芒照亮天际。
  对共同战斗的袍泽来说,赵云是一个无可替代的伙伴,冲锋时赵云会冲在前面,你只要掠阵就行了;撤退的时候赵云会替你断后,你只要先走就行了,你被包围地时候赵云还来救你,你只要还没死就行了,领功劳的时候赵云会分你一半,你只要站在他身边就行了,和他在一起,就可以不用担心任何事,该想到的,他自然为你想到了。
  对普通的士兵来说,赵云是个可敬的将领,他关心每一个普通的士卒,不会轻易让任何一个人涉险,他武艺高强,智谋出众,成熟稳重,从不弄险,更不会为了功劳而用手下的性命来铺路,赵云杀人斩将是最多的,打地胜仗是最多的,但他的士卒,却从来都是消耗最少的。
  对于他的的辈们来说,他是最好的良师益友,无论是在荆州教导我们四人,还是在军校指导后一辈的将领门,他总是亲自垂范,不急不燥,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最宝贵的一切知识都倾心相授,没有人如他那样平易近人,没有人如他那样真诚无私,没有人如他那样如同一个大朋友般亲切。
  得知赵云之死,参透天机的先生孔明痛哭失声,粗鲁豪迈的三叔张飞几欲昏倒,共同征战的陈到,庞德诸人目瞪口呆,久不能平,诸葛乔,王睿则泣血而啼。
  赵云临去之时,将枪剑衣甲全部传给姜维,他让我转告姜维,让姜维用他地枪去荡平天上,兴复汉室,解万民于倒悬。
  姜维是赵云的嫡传弟子,他是赵云枪法真正传人,论及枪法,他还远在赵云的两个儿子赵统和赵广之上,当他得知赵云去世,当他得知赵云将亲配的梨花枪和青工剑都传予他,他跪在地上沥血立誓,誓扶汉室,平定期天下,以慰师尊在天之灵!
  数不清的百姓围在建威大将军府外痛哭着,念叨着赵云生平,说他磬河解围,说他骧山救主,说他长坂大战,说他东吴护驾,说他劫江夺头号,说他独守阳平静,说他血战渭南,说他破郭淮诛满宠……赵云的一生,随意每件功勋都值得旁人说上半生……
  另我吃惊地是,已与季汉交恶的江东孙权都派人前来悼念,并送来他的亲笔提辞:“国士无双!”
  能得到敌国如此认可地,天下又有几人?
  四叔赵云的去逝,对我的打击也是极大的。我每天亲自到灵前哭灵,一连七日,声断气嘶。众大臣拉着我,连声急唤:“陛焉节哀,建威大将军一生为国。陛下若因大将军之去而伤身误国,岂不是负了大将军?国事为重,陛下节哀!”
  七日后,赵云下葬,当那遍体扎着孝绫巨大棺木离城之时,长安的哭声如潮水般涌动全城。
  四叔去后七日,星彩诞下鳞儿,取名刘谌,我给他提前起字,唤做念云。
  ……
  四叔下葬半月后,一直负责季汉军校的扶汉大将军于禁病故。
  于禁以汉军闻名天下,这些天在季汉军校,为季汉培养无数人才,并留下了好多用兵心得,他的故去,也是季汉一大损失。
  这一年,季汉连损四名顶级大臣,马超,刘巴,赵云,于禁。这四个人的去世,对季汉是极大地打击,不啻于在战场上惨败,被杀……兵马。
  季汉军校趋于停顿,而季汉的朝堂也将重新工始洗牌。我不得不考虑当大部分老臣去后,朝堂的新格局将是什么样的。
  自父亲去后,季汉朝政一直是我和孔明其中一人配合刘巴负责朝政,另外一人统领几位大将军进行征杀,由于有四位功高盖世又一心为国的大将军坐镇朝堂,特别是四叔子龙这样不计名利的大将军在,朝中上下没有人会为了名利而争夺,就算是心高气傲的魏延和孤芳自赏的李严,也老老实实的在自己的位置上,就算是偶尔弄点小花招也不出什么问题,可是,一旦日后孔明和三叔不在,他们成为季汉真正的地元老,他们头上没有旁人可以压制,他们的一举一动可以左右朝堂政局的时候,就难免不会影响季汉的正常发展,甚至影响季汉的统一大局。
  眼睛,我必须提前着手,巩固朝堂,建立一个稳妥的机制,分化这些元老们个人的力是,从而使季汉朝堂不因而产生大的变动。
  我打算逐步把田豫,卫凯,马良等人调回朝中,与现有的孔明,张飞,李严,黄权,廖立一起参录尚书事,共同主持内朝,人多了,权力就分散了,而相应的,个两个的人就很难改变大的方向,身为皇帝的我,就可以从更高的角度来决策事务。
  其次,我准备迅速简拔蒋婉这些年青人,让他们充实到各处,作为的备力量随时补充上来。
  再次,我要进一步在合适的时候打乱军中的派系,在非战争时期减少军中首领直接任命手下将领的权力。
  想疳丰,我忽然自失的一笑,我这是怎么了,难道算计人算计惯了,为什么非要想办法做一个孤家寡人呢?这样一来,日后谁还敢与我交心?
  但是我的笑容慢慢收敛,我知道,当我的良师益友一个个从历史的舞台上退去之后,伴随我的,肯这只能是永恒的孤独。
  ……
  曹休对洛阳的攻击并没有因四叔的去世而有片刻停顿,魏军如疯狂一样向着季汉进攻,他们只用了两天的时间突破了洛水河一线,平以洛阳城外,他们此次倾全国之力。不惜对东吴称臣,就是想一举夺回洛阳故都,诛杀诸葛亮,为曹真和死去的曹营众将报仇。
  他们带齐了攻城器具,对着洛阳日夜狂攻,魏军在督战军曹的逼迫下,拼命的冲向洛阳高大的城墙,一架架云梯架上城头。黑压压的魏军如一群蚂蚁爬上一声方糖。
  双方斗出的真火,拼上了老命,洛阳城外,血流成河。
  庞德圆睁着双眼,一阵阵怒火中烧,若是建威大将军赵云指军。他肯定已经带领铁骑,飞马挥马冲入敌阵了,怎会容魏军如此放肆的攻城。
  此时,一只瘦弱而白皙的手搭在他的肩头:“镇东将军。若任魏军如此放肆进攻,对我军不利,你信不信得过我,由我在城头指挥。你引铁骑冲杀一番。挫敌之锐气!”
  庞德回头,那人正是丞相孔明的少年好友,石韬石广元。
  庞德双手抱拳:“有劳先生了。”说罢下城。
  石韬在后面叫道:“庞将军如此相信在下?要知道,你此次出城,可就把性命交到我这个才归降不久的人手上了。”
  庞德并不回头,沉声道:“先生雅量高致,品行高洁,又是丞相故人,庞德虽是粗人,却还自信不会错看了人!”
  石韬在后低声叹道:“季汉人才何其如此之多!”
  庞德下得城头,早有心急的军曹拥上来:“将军。该我们上阵了么?”
  庞德冷电一样的目光横扫过去:“你们这样急躁,成什么样子?这样不从军纪,能取胜么?”
  众人立即昂首而立,再不敢出一声。
  良久,庞德方道:“备马!出城!杀敌!”
  “是!”众将轰然答道。
  庞德自己也如普通军士一样检查马匹,盔甲,衣装,武器,然后翻身上马,五千名白马铁骑随在他的身的,这些人皆是西羌勇士,人人白马长矛,精神百倍,这支人马,是他和赵云亲爱的手训练而成,乃是粗锐中的精锐,他把冰冷的目光一个个扫各这支人马,看以无究的杀气正在他们的身上喷涌而出。
  庞德将大刀缓缓举向空中:“四将军。看我等破敌!”
  众兵齐声向天高呼:“四将军,看我等破敌!”
  吼声如雷,在洛阳城中激荡。
  城门开处,一道铁流滚滚而出! 
 
 
 
  
第三部 第六十六章 破阵
 
  石韬稳立城头,放眼望去,只见魏军阵形如山,密密麻麻,排满原野——此次为报冀州之仇,曹魏算是拼上了老命,他们直到,此次不拼,他们就只有等着被消灭的命运。当冀州安定,得了冀州十万军户和魏军投降中军的补充,季汉军队就不是十几万,而可能是二十几万,三十几万。这只大军汇同占有地理优势的
  洛阳对东部诛州进行合攻之时,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季汉军队将再无人能够抵挡。所以他们要乘司州空虚之时,联合东吴突击季汉,抢回洛阳,以山河之险与季汉对峙,来换取存活的时间。
  由于主力都在冀州,眼下季汉在洛阳与魏军的兵力对比是一比十,兵力相差极为悬殊。放眼望去,魏军如潮水般涌向洛阳这个孤岛,掀起的巨浪似乎随时将之吞没一样。
  曹魏大司马曹休是个极有闯劲的大将,曾被曹操视为“千里驹”。而大司马军师赵俨极善协调和平衡之道,虽然眼下曹魏有南方部队,有失败的中军,有曹睿的禁军,但在他的协调之下,几乎看不出有什么配合上的失误。东中郎将蒋济则是以智谋取胜,不但在曹魏活着的谋士中,算是杰出的一位,就算放在人才鼎盛的曹操时期,也能排在前二十名之内。
  由这三个为主将的魏军,其战力并不逊色于曹真的中军。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