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 >

第156部分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第156部分

小说: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你认为朔方等郡地势不重要,资源不丰富,得与失没有关系,那是因为你看到的只是一个小局,在你眼里,只有曹魏才是对手,曹魏是心腹之患,边地是疥癣之疾,放弃也无不可,不但是你,朝中很多大臣都这样想。但是朕看到的是一盘大局,整个天下,没有边地与都城,天下百姓,没有边民与市民,我大汉若不是对不住羌民,造成西疆百年征战,又怎会积弱至此?为黄巾和乱臣所篡?在朕眼中,北方四郡的得失,关系到整个漠北的稳定,关系到鲜卑与匈奴两部的走向,关系到北方四郡数十万汉人能否归心。关系到未来季汉是否能在北疆立足。“
  “所以,此次北疆,朕不得不来,如你所言,李昂北下,魏延力量就不足了,而刘豹毕竟不是汉人,其心难测,若再有变,则北疆整个糜烂。到那时,胡人就成了曹魏最大的臂助,我们就要两线作战。朕不能冒这个风险。至于你说派一员大将,魏延已在此地,还要派什么样的大将呢?什么样的大将又能如朕一样决定与鲜卑之间的政策?能如朕一样让他们相信?”
  “可是这样一来,刘豹北进,河东与北疆的朕系就中断了。若河东受到攻击的话,长安可是没有援军的……”
  “那你觉得王平的部队东渡黄河,起到的是什么作用呢?”
  “不错,王平在西河郡,北可支援北疆,南可支援河东,他比匈奴人可可*多了。”
  “况且,朕在北疆,就吸引了曹宇的注意力,他会认为朕因两个女子怒而兴兵,会觉得朕愚不可及,冒然轻进。而朕北来,没有调动四位大将军中的任何一个,所依仗者,不过是李严、魏延二人,至于王平等人,名声不著,不会放在他的眼内,他就会把注意力放在朕的身上,则河东潼关一线似危实安,且有张飞赵云两位大将军亲自镇守,固如铁桶。朕与丞相在年初就己约定,最迟五月底,他必返回长失。只要他回来,长安、潼关、河东一线安如泰山,到时曹魏不来攻击我们,我们也要主动攻击曹魏的。”
  “为什么是五月?我记得陛下准备军马也是打算五月出兵的。”
  “因为五月份,曹魏将有大变。”
  “陛下何由得知?”
  “呵呵,朕并不是只有知闻所一个信息渠道的。”
  廖立被我说服了,想了想。道:“丞相所言之稳字又是何意?”
  “天下事,静不一定稳。动不一定不稳。若朕没有反应,则河东和北疆皆生变动。朕这突然一动,曹魏一定想不到是为什么,这天下,反而稳了。”
  廖立苦笑:“不但曹魏想不到,连臣都没有想到,您把天下都骗了。陛下安排如此周密,却不肯告诉为臣。让为臣好生担心。”
  “不是朕信不过你,若不是你万分焦急的阻止朕的举动。敌人怎肯上当?”
  “陛下认为还有敌人细作在?”
  “多加些小心总是好的。”
  “若是如此,我军其实已立于不败之地,陛下亲临此地,则匈奴刘豹死心踏地。不会有旁的举动,轲比能也会明白季汉对北疆的重视,行事会有顾虑,有陛下一人在,北疆还能维持三方齐攻曹魏之势。陛下的威望和信用是他人无法相比的。只要陛下不涉险,倒是不必太过担心。不过,臣还是觉得陛下一惯好冒险。爱以自身为饵。司马望狡计百出,阎焕万夫难敌,此二人惯于千里突袭,着实难以防范。陛下在御营,万不可轻易离开。”
  “别想把朕锁起来,朕来北疆,不是为了看守帐蓬来的。朕听说李昂在匈奴中威望极高,他的部族战斗力也极强。但却除了他之外,不肯服任何人管束,这也是你说李昂年青,他离开后,魏延指挥不动的原因。”
  “不错,李家因世代尚单于公主的原因。也算是匈奴王族之一,人们都叫他铁骑王,李家铁骑之强悍,在北疆是出了名地。但是由于李家的出身,他们不肯与大汉交战,匈奴人也一直防着他们强大,极少用他们进行征战,所以却很少建立功勋。不过,匈奴铁骑王的名宇,在大汉虽不为人知,但在胡族却还是极有威望的。”
  “原来如此。朕得知他引一千军北击步度根,很是为他担心,他人太少了。而阎焕的百步穿杨箭法,显然远在其父兄辈之上,司马望又太狡猾。”紫宸殿呵呵呵整理……
  “陛下。你认为司马望等人还在朔方之北的大沙漠中么?”
  “你的意思是……”
  “微臣以为,他们两个只怕早已离开了。”
  “离开了?”我想了想,“若是离开的话,那么凤儿应该被送到黄河之东,曹魏军中。朕已派邓芝联络轲比能,要与他会盟。朕带着五万大军,对外宣称十五万,这样的阵势,朕又亲来,不信轲比能会看不清风向。朕请他阻断司马望和阎焕后路,救出解忧公主。希望还来得及。”
  “陛下,轲比能其人反复,也不可相信,臣觉得他救公主或许可能,但痛快交还只怕就难了,说不定他会在会盟时多提条件。”
  “无论如何,总比公主落到曹魏手中要好。若是凤儿到了河东,救起来可就麻烦了,他们最少有夏侯霸、曹肇、司马望和阎焕四员将领,其力不可小视。可惜不是司马懿领兵,不然的话朕倒可以考虑用司马昭去交换她。不过司马昭的份量远远及不上一国公主,而司马懿又是出名的没有亲情,司马懿是否能同意还在两可之间。另外,你派知闻所加大力度去打探曹魏的消息,弄请曹魏都有多少人马,他们的目标是什么,主要将领都有哪些,下一步是继续与我们对峙还是另有图谋。本来打算把他们骗过黄河来场决战的,看样子他们不上这个圈套,还要另想办法。同时着知闻所全力探听解忧公主的消息,想办法组织营救。”
  “是。陛下,臣想问一个问题。”
  “讲。”
  “若是曹魏提出,要以公主换河东一郡,陛下当如何作答?”
  我一下子愣住了,这种情况,我该如何来作答呢?
  “到时候再说吧,若当真那样……唉,我只能是对不起二叔了。”
  “陛下要去哪里?”
  “朕去一次朔方城。不亲自到那里看看,朕心难安。”
  “陛下!”
  “朕意已决,不要再说了。快马来回。用不了几天,若是大军护着朕北进。没有半月到不了那里,不但无法实现先期优势,而且反而暴露朕的行动方位。此时大军出动,谁也想不到朕会不在军中。放心吧,朕自己的身体,自己会保证,朕会带上普法、黑塞和李氏兄弟,就算当真遇上阎焕。他也奈何朕不得,何况阎焕又没长翅膀,眼下他还在回归魏营半路上呢。”
  话说完,我叫来李严,把话向他说了一遍。给他节钺来节制诸军。我于当晚带上护卫,与刘木儿一道前往朔方城。
  虽然知道战场上是最无情的,不分你你的性别是男是女,也不论你的身份是贵是贱,在死亡面前,机会一律平等。可是,我还是没有想到灵儿会这样年轻就去世。就在姜母与许钦交换文定的那天晚上。我还笑
  着对星彩说:“姜维是我的侍读,你这个义妹和姜维成亲,他们的孩子也给咱们的孩子当侍读吧。”星彩笑道:“若他们生个女孩子呢?”我笑:“笨,那不更容易,一顶太子妃的帽子不委屈她吧。”
  眼下一切都成虚妄了。
  我没有开棺再看她的面容,虽然刘木儿说她去时面带微笑一如生前。但我的心肠,却还是不忍去看这最后一眼。朔方城中百姓只知道我是皇帝亲自派来的人,并不知道我的真实身份。却还是哭着重重叠叠伏于马头之前,求我发兵,收复故郡,为郡主报仇。一个个落入胡人之手,受尽折磨的汉人奴隶,向我们展示着他们身上可怕的伤痕。诉说着他们所经历的苦痛。明明朗朗的大街上,一时之间变得恐怖而凄厉。刘木儿组织人进行疏散,焦急地喊着什么。普法黑塞等人也在四周小心的防范着。我却觉得自己抽身事外,飞到空中,我的眼前闪过北方四郡的地图,闪过大漠之北的地图,那是鲜卑,那是扶余……在地图之上,是血在流淌,是火在燃烧……
  许灵儿的尸身是火化的,火化之时,朔方城十万百姓之为送行,哭声动天。
  是日,天垂微雨,黄河呜咽,雨后,一道彩虹垂在东方天际。
  我望着天空,默默祷告:灵儿,朕的探花郎,你在天上,一切还好么?
  灵儿是在今年七月初去世的。
  许灵儿,又名探花郎,菊花仙子,许完颜等。是我网间结识了几年的一个朋友。精于诗词,对联,小说中“万物入襟怀,四时从变化。无家未足忧,可以家天下”的诗句便是出于她的手笔。从诗学到燃情,再到光明顶,我们十几个朋友,都挺谈得来,你叫我做大师兄。在我的印象里,她很活泼,很天真。
  就在今年五六月间,她发短信给我,要求在我的小说里客串一个人物。那时,我丝毫没有任何察觉,只如平时一样与她随意的聊天。
  我说三国不是女孩子该待的地方,悲剧太多。下部小说再写你,成不?
  她不肯,说三国里可以弄个女侠、女土匪?或者哪个英雄的小妾,很有见识的那种?或者哪个地方守备的女儿或夫人,城被攻陷后就随夫君自尽?
  而且,她说,一定要叫许灵儿。
  我说那好吧,安排成季汉太傅许靖的孙女好了,我安排她慧眼识英,嫁给大将军姜维。
  她说,不过,我最后还是死了比较好,要悲壮一点。
  当时我只觉得她想法真特别,现下回想,那字字句句,竟令人痛断肝肠,她那时候,难道便已知自己的去了么?
  由于专心写小说,原来的朋友们大都少了联系。得知她的去世,是我八月间去光明顶论坛,看到一个贴子。
  我不敢相信这,我怀疑这是一个玩笑,我发消息给她,是她哥哥回复的。他告诉我灵儿的去世,告诉我一个悼念她的地址,然后我看到好多的悼诗悼词……
  盛开的鲜花转眼飘零在风里,生命竟然是这样的脆弱。如云过长天,不留痕迹。可是,还活着的人,却如何可以轻易承受?
  因为剧情的需要,关于她的情节一直没有展开,她竟等不及我写她的辉煌!
  今天,我终于写完了,虽然我这支笔并不出色,但我想我用了真心。
  愿她在天国一切安好。
  最后录网络诗词名家军持先生悼灵儿诗词一首,以寄:
  沐罢春风谁未老。身似砾、心如扫。月轮轧、琼楼经雨皂。花谢了,花开了。云灭了,云生了。
  小谪璁璁原草草。人海浪、浪浮藻。映斜日、流光惊去鸟。风住了,风高了。天黑了,天明了。 
 
 
 
  
第二部 世事初硎赤子心 第七十三章 千里追踪
 
  自我离开御营时起,李严和廖立就按我的吩咐,开始对曹魏开展攻击。经我们三人分析,认为若敌人认为我全军而来,为使我惨败,必会示弱以坚我之志,早期会弄些败仗出来。敌人既然误判,那我们若不占这种便宜才是没了天理。当下起兵东进。我们觉得,在攻下骆县、武成、箕陵、沙陵几县之前,敌人是不会反击了。他们若想进攻我,最少也要退过长城,甚至退到雁门。
  而我们的大军就要一直逼到长城。
  这时,收到呼和昂的战报。
  时间退回到十余天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