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秦始皇 >

第174部分

秦始皇-第174部分

小说: 秦始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高一惊,仿佛被始皇看破了心事,慌乱起来。这一细微的变化没能逃过始皇犀利的眼睛。“你……想干什么?”“臣没干什么?”
  始皇虽然连说话的气力都没有,却仍有天子之威。赵高的卑鄙的灵魂顿时难以掩饰,形神失措起来。始皇好像明白过来,用尽全力说道:“你……你是条毒蛇,来……来人……”
  赵高魂飞魄散,没想到三十年之功,竟要毁于一旦。他顾不得许多,慌忙扑到始皇床前,双手哆哆嗦嗦地捂住始皇的嘴,伏在始皇耳边连声低声求饶。
  “陛下,饶……命,饶……命……。”
  寝宫门外,就有值班的内侍。赵高惟恐被外面的人听到,一直捂着始皇的嘴巴,不停地哀求。直到他感到始皇的脖子一歪,脑袋耷拉下来。
  始皇在临死前的瞬间,才知道赵高是一条比李斯危险十倍的大毒蛇。可是,为时已晚,赵高已经开始一步步实施他的亡秦计划。他把李斯、胡亥叫到一起,宣布始皇帝驾崩的消息。胡亥再混,也知道死的是他爹,不由大放悲声,却被赵高劝止。
  “陛下刚刚驾崩,没来得及安排后事,为防止发生意外,暂时不宜对外公布消息。请公子节哀,以防泄露消息。”
  李斯只是象征性地悲泣几声,便狐疑地打量着赵高说:“郎中令大人,陛下真的没有留下任何遗诏之类的东西。”赵高阴鸷地一笑。
  “丞相是不相信下官?”“李斯不敢!”“你们也知道,始皇帝一心想升仙求长生不老,根本不相信会有这一天,当然没有这方面的思想准备。下官看着他升仙而去,连多问一句都没敢。”
  李斯觉得赵高的话可信。沉思半晌,说道:“陛下在外,突然驾崩,对后事又没作什么安排,也没有正式立过太子。这样,诸公子难免会因继承问题发生意外。郎中令对陛下驾崩的消息秘而不宣,是完全必要的。本官以为,车驾应立即全速赶回咸阳,以稳定大局。可把陛下仍安置在车中,一路上百官照常奏事,内侍们照常送水送饭,以免引起外面的怀疑。不知公子和郎中令意下如何?”
  胡亥是个糊涂虫,怎么说怎么好。赵高也爽快地答应道:“一切听从丞相的安排。”
  巡行队伍从沙立平台再次西行。队伍中只有李斯、赵高、胡亥和几个亲自伺候过始皇的内侍知道车里躺的只是一具僵尸。百官们照常奏事,车是封闭的,他们也不敢抬头,车内的内侍代为传达始皇的意见或决定。那些送饭、送水的近侍,也照样按时送到车前,再由车内的内侍转交给皇帝。一切跟始皇活着没有什么两样。但是,细心的官员还是感到有种不祥,那就是行进的速度明显地加快了。百官询问始皇的病情,内侍只说皇帝病重,再不肯多说一句话。
  赵高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李斯同意自己秘而不宣的做法,对实施自己的计划极为有利。他决定,先从胡亥身上入手。赵高登上胡亥的车,开门见山地说:“陛下崩逝,没有留下诏书立太子,却给公子抚苏留下一份密诏。”说完,将那份盖有玉玺的密诏送到胡亥手中。“
  胡亥并没表现出太大的惊奇,只是平静地说:“有了这份密诏,一切都好办了。不用再担心发生意外。”赵高认真地说道:“这份密诏虽然不是立太子的诏书。可是扶苏是长子,他如果回来了,一定得立他为皇帝。可是,公子您连一寸的封地都没有,以后怎么办?”
  胡亥根本没觉察到他这位师傅的阴谋,仍旧平静地说:“这有什么奇怪的?英明的君主了解臣子,英明的父亲了解儿子。既然父皇已废除分封之制,不给诸公子封地,我自然也无话可说。”
  赵高见他不明白自己的用意,真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恼怒。但是,还得引诱他,便说道:“事实并非公子说的那样。当今天下的大权落在谁的手里,就决定在你、我和李斯丞相的手中。公子该好好想一想,统治别人与被别人统治,控制别人与被别人控制,那可是大不一样啊!”话说到这份上,胡亥总算明白了赵高之意,连连摇头说:“我可不敢有非份之想,废长而立幼为皇帝,是不义;违背父皇的遗诏,怕人家当皇帝自己会遭到迫害,是不孝;能力不够、声望不及,强行靠人为的力量夺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是不智。如果我真的那样做了,就是不义、不孝、不智,天下人也不会心服。那么做恐怕不仅要招致祸害,丢了性命,连江山也难保。”赵高讥讽道:“你的那些道理都是聪明人用来哄骗愚蠢人的。臣听说,夏桀是商汤的君主,商汤却杀了夏桀,天下人都说商汤以义讨伐夏桀,没有说他不忠;卫君杀了他不义的父亲,卫国人都感其恩德,没有人说他不孝。大行不顾细谨,明摆着有道理的事何必推辞呢?如果谨小慎微而做不成大事,一定会祸及将来。现在犹豫不决,将来一定后悔莫及。如果你善于决断、敢做敢为,连鬼神都得躲着你。公子若想成功,就请依从老臣之计。”
  胡亥动心了,当皇帝对他有着巨大的诱惑,他可以像父皇那样拥有无数的美女、无数的宫殿,任意寻欢作乐。这对他这样一个享乐至上的纨绔公子来说,是梦寐已求的事。可是他还有所顾忌,叹息说:“如今,父皇的丧车还没抵达咸阳,丧礼尚未举行。李斯丞相那里能通过吧!”
  赵高胸有成竹地说:“只有公子有意,李斯那里包在臣身上。这种人,臣最清楚不过了。”
  于是,赵高直接来到李斯的车中,也是开门见山地说道:“皇帝崩逝,给长公子扶苏留下一份密诏让他赶回咸阳奔丧,实际上就是要立他为太子把大位传给他。可是,不等密诏送出去,陛下就仙去了。现在这件事还没有人知道。这份密诏和皇帝玉玺都在胡亥的手里。如今,确立谁为太子,就在你、我一句话。丞相打算怎么办?”
  李斯吓了一跳,耸然动容道:“赵高,你敢私藏皇帝遗诏,该当何罪?”赵高冷笑道:“不是下官有意私藏,是始皇帝临去时嘱托下官瞒着你。可是,下官知道丞相是识时势的人,所以来告诉你,丞相该感谢下官才是。”
  李斯暗暗心惊,想不到始皇对他这个丞相也信不过。但是,赵高是条毒蛇,没有了始皇他开始横行无忌了。该警告他一下。于是,厉声说道:“赵高,你身受皇恩,权倾朝野,怎么能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来?这可不是为人臣者应该说的话。”赵高笑道:“丞相是何等精明,用得着本公开导吗?丞相与蒙恬相比,能力比他强?功劳比他的大?深谋远虑胜过他?天下人对丞相和蒙恬的怨恨,谁更大?与扶苏的关系,谁最亲密?李斯汗颜,赵高又道:”这五个方面丞相都比不上蒙恬,有幸的是,我凭着自己的本领进入了皇帝的内宫,掌握了一点权力。二十多年了,我从来没有看到过秦朝的丞相、功臣等能有人把权势和富贵传给下一代的。相反,他们大多被诛杀。始皇帝仙去,为什么留下密诏还要瞒你,那是对你的不信任。一旦扶苏即位,一定会重用蒙氏兄弟,你这个丞相只有靠边站。如果你识相,老老实实地为他们卖命,也许可保全性命,稍有不满,便会招来杀身之祸。这一切都是在始皇帝的算计之中。丞相已是瓮中之鳖,还不自知吗?“
  李斯惊得出了一身透汗,赵高的话不无道理,始皇对自己心存戒备已非一日。几年前的梁山宫事件便是证明。如今,死到临头时,还把这么重要的密诏瞒着自己。前景不妙,何去何从?他心里打起了响鼓。
  赵高见李斯留心自己的话了,便把话题转移到胡亥身上。“本公受皇帝之命,教授胡亥公子刑名狱讼。数年来从没见少公子有什么举止不当的地方,他贤孝、慈仁、忠诚、宽厚,仗义疏财而礼贤下士,心智聪慧但不善言辞,也非常体恤臣下。始皇帝的这么多公子,哪一个也比不上他,他完全应该继承大位。丞相是否考虑确立他为皇位继承人。”
  李斯懒得听赵高吹捧胡亥。胡亥是怎样一个人,他最清楚。但这不是他想考虑的事。他在想自己在赵高的这场阴谋中处于怎样的地位,怎样才能保住既得的权势和荣华富贵。赵高的阴谋来得太突然,李斯的疑忌太多,尽管有些动心,还是不肯答应,说道:“赵高,你找错人了。李斯惟始皇帝旨意是从。你说的这种事,没有考虑的必要。”赵高劝说道:“丞相应该明白,平安可以化为危难,危难也可以化为平安。如果连安危都无法保证,还奢谈什么忠义道德。”李斯仍坚持说道:“李斯本是上蔡的一名布衣,蒙主上知遇之恩,如今做了丞相,还被封为通侯,子孙都官至高位,享受优厚的俸禄。始皇帝如此厚待,乃是把大秦天下和陛下的安危都寄托在李斯的身上。李斯怎么能辜负他?忠臣不怕死才会保证国家平安,孝子不孝敬父母就会引起家庭的不睦,为人为臣都要备尽其职。请郎中令不要再说这种让李斯不忠的话了。”
  赵高根本不相信他这些冠冕堂皇的话,进一步采取攻心战术:“众所周知,当代圣人经常搬家,根据时间和季节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住处。看见树梢就知道树根的变化,看见事物开始的运行方向就知道结局。凡事都在变化,哪里有一成不变的法则。现在,天下的命运就掌握在胡亥手中,本公的这套计划完全能够实现,任何人都不能改变。丞相宦海沉浮几十年,应该知道从外面控制朝廷内部,极易引起人们的怀疑;自下而上地颠覆朝臣,就被认为是反贼。而我们是从上面、从内部解决问题。你知、我知、天知、地知,不会引起天下人的怀疑。丞相还有什么顾虑呢?”李斯还是坚持己见:“李斯也听说,晋献公的时候,杀了太子申生,结果晋国三代不得安宁;齐醒公时,他的兄弟公子纠与他争位,公子纠被杀;纣王杀害亲属,不听忠臣的劝谏,结果殷都变成了废墟,国家因而灭亡。这三个例子都是违背了天意造成的,朝廷因而断绝。李斯为人为臣,都不能参与这种阴谋。”
  赵高见李斯还是不肯撕下虚伪的面纱,只好甩出最后的“杀手锏”,威逼利诱道:“上下同心,就可以长久;内外一致,才能够成功。丞相如果能够听从本公之计,就可以长远的封侯,世世代代高官厚禄,你就会享有松柏一样的长寿,拥有孔丘和墨翟一样的智慧;如果放弃这次绝好的机会,就会祸及子孙。可是,如果您依本公之言,就会因祸得福。何去何从,丞相自己掂量吧!”
  在赵高的威逼利诱和劝说开导下,李斯觉得自己没有选择的余地。为了既得的权势和富贵,顾不得许多,只有跟赵高上贼船了。他仰天而叹,流着眼泪说道:“生逢乱世,又不愿死节,我李斯有什么办法呢!”
  攻下了李斯这座堡垒,赵高如释重负,他的计划已实现了大半,便兴高采烈地跑去向胡亥报告。胡亥满心欢喜,更坚定了实施赵高阴谋的信心。
  于是,赵高把李斯叫到胡亥的车里,三人经过周密的策划,一场由赵高发动的,由胡亥和李斯密切配合的政变开始了。
  首先,由丞相李斯当着众臣宣布,正在病中的始皇帝已经下诏立胡亥为太子。
  接着,李斯和赵高又以始皇的名义伪造了一封给公子扶苏的玺书,玺书说:“朕巡游天下,祈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