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逐倭 >

第158部分

逐倭-第158部分

小说: 逐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时候去唇楼岛?”徐凤仪走过来问,并提醒王婆留别忘带上他。
  “嗯,反正雨一停就要扬帆出港,我也等不及了,很想早点救我姐姐出脱苦海。我在这里亨福,她在倭寇里受苦,我于心不忍啊!”王婆留把手搭在徐凤仪肩上,恳切地说:“哥们,谢谢你!你有心帮我忙就很好了,可我不想你跟着我去涉险,你的本领有限,你别瞎掺和了,做你生意去吧。你有这份心,已够了,真的,我不介意你能不能帮我忙。”
  “拉倒吧,还跟我认真。”徐凤仪苦笑了一下,说:“你既认我做兄弟,我是什么样的人你还不了解吗?你在外面争锋打仗,我怎能呆在一旁坐观成败呢?让别人知道我这么冷酷,你叫我以后怎样混。我要跟你去唇楼岛,帮不了你什么忙,替你撑做饭也行。”
  “你这家伙在说什么呢?”王婆留表情看起来很严肃,但内心却有几分欣喜,能找到一个这样患难与共的兄弟也算不错了。可他言下仍然不想把徐凤仪牵扯进来,故作生气地说:“你呀,你是不是还想让倭寇揍一顿才舒服!”
  “哈哈,是啊,我就是想痛快地打一架,不管是倭寇揍我,还是我揍倭寇。学了点本事,皮痒,也欠揍,真的很想找个倭寇练练。”徐凤仪摆开架势说。
  “你自己看着办吧,你若因些丢掉性命,可不能怪我!”王婆留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抬头看天,出神地望向外面依然磅礴如注的大雨。
  “我们有必胜的把握?对手本领如何?”徐凤仪神色凝重地问。
  “你放心好了,这件事我会搞清楚再动手。我不会冒冒失失带着一群兄弟让对手吃了,打得过必打,打不过再想其他办法吧。”
  天空还是乌云压顶,暴雨不绝。随着兄弟们不断传回来的消息,王婆留心情渐渐沉重。他面对的对手──镰仓鬼太郎绝不是个任人横捏竖拿的小脚色,这家伙是赫赫有名的镰仓武士。
  镰仓武士是日本九世纪至十三世纪崛起的具有代表性的勇猛战土。九世纪至十三世纪是所有日本民众感到万分苦难的世纪,国内诸侯林立,互争雄长。长达几百年的内战,对于饱受战争侵扰之苦的日本足轻而言,这不是个好的年代。不过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时势却造就一批让日本民族至今仍认为了不起并为之自豪的英难人物群像──镰仓武士团。这是一批嗜血、好战而勇猛的战士,他们仿佛从不知晓的地狱深处出来,宛如一支钢铁神兵,象雷神一样振起日本。镰仓武士是日本英雄豪杰的代名词,也如恶魔战士一般恐怖可怕。镰仓武士一个个憨不畏死,继承弁庆勇士站着往生的精神,在日本战场上展现他们一住无前的血染的风彩,让时人大为嘱目。
  在陆上几乎无敌的蒙古人,他们横扫欧亚大陆,被誉为“上帝之鞭”和“世界征服者”。但忽必烈派出十万蒙古人驾驶舟楫远征日本列岛的时候,却在日本九州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惨败。十万人中只有一万人逃生返回故土,其余九万人半沉海波,半被屠杀。当年屠戮并羞辱所谓战无不胜的蒙古铁骑的人,正是镰仓武士。
  自蒙古铁骑踏足日本九州之日起,镰仓武士就发动了一次又一次血腥的征讨。他们不怕也不躲避蒙古人的刀锋和毒箭,也不怕蒙古人的铁蹄践踏,长枪乱戳。没有什么堡垒能抵御他们不顾一切向蒙古人发动的冲击。这些战士顶着遮天蔽日落下的雨箭,身子融合在倭刀上,不知疲倦般地作战、杀戮,只为狩猎蒙古兵的人头。更为恐怖的是,他们并不如蒙古人那样,有着严密的组织,进行大兵团作战。镰仓武士是一帮彻头彻尾乌合之众。他们,最擅长诱敌、袭扰和迂回,并擅长用单兵击败那些有着严密的组织的敌人。骄傲自大的蒙古人被镰仓武士打得胆战心惊,溃不成军。镰仓武士在军事水平远不如对方的情况下,用坚韧的精神和无畏的气势,成功打垮了强大的侵略者。作为保卫日本国土的主力,镰仓幕府的御家人武士,正是藉由这场战争获得了永恒的荣誉。
  至今日本人仍津津乐道:元寇算什么,在数百年内战中锤炼出来的镰仓武士,才是那个冷兵器时代最勇猛的战士。一骑讨的镰仓武士让蒙古人在武士刀下吃尽苦头。
  雷妙达他们为了便于王婆留了解镰仓鬼太郎的实力,给王婆留搞了个镰仓鬼太郎的状态表,递到王婆留的案头上。让王婆留觉得镰仓鬼太郎这个倭酋来历不简单,这个恶魔还真是万里挑一的高手,绝对是难惹的狠角色。
  以下是镰仓鬼太郎的状态表:
  智力超强变态:?????
  体力:?????
  耐力:?????
  防御:?????
  灵活度:一闪、浮空、烟幕鬼遁、瞬间移动
  心理素质:超强
  徒手搏击:力能举鼎,以一当百
  必杀技:霸王碎裂斩、无双杀气斩、闪光十丈杀
  高级武器:村正宝刀
  单兵作战能力:千人斩
  剑阶:鬼武者
  团队:拥有30名部下,俱为镰仓武士
  王婆留看完镰仓鬼太郎的战斗力状态表,一时陷入深思,对手真有这么强大吗?达到鬼武者剑阶的武士只是一个传说吧?世间真有如鬼神一样凶猛的鬼武者吗?他觉得有必要找日向当铺的掌柜日向太郎了解一下情况,看看他晓不晓得镰仓鬼太郎的来历。
  艾源在一旁小心亦亦提醒王婆留说;“老子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老大,你要搞清楚情况再出击呀!弄不好,大家就完了。”
  王婆留笑了笑,道:“你搞错了,这句话是孙子说的,不是老子说的。”
  “呵呵,怎么回事,孙子难道说比老子大吗?”艾源傻乎乎搔头笑道。
  第六十四章 镰仓武士(2)
  王婆留赶到仙游城西日向当铺,找到日向当铺的掌柜日向太郎打听镰仓鬼太郎的来历。王婆留自与日向太郎公平交易做完一桩生意之后,觉得这个倭人很实在很厚道。当日王婆留把细雪宝刀抵押在日向当铺时,说好向日向太郎借了一万两银子。日向太郎分文不少借给王婆留一万两银子,并按行规讲定利息十分。王婆留做完广东商会馆这桩活儿后,就用一万一千两银子赎回细雪宝刀。整个交易过程日向太郎都按规矩办事,不多予也不多取,格守诚信,童叟无欺。更没有生歹意企图占有细雪宝刀的打算。日向太郎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给王婆留留下极好印象。
  双方寒喧过后,分宾坐下。日向太郎的老婆给王婆留捧上青茶,王婆留便开门见山,询问日向太郎认不认识镰仓鬼太郎这个人?日向太郎略问几句,探明王婆留的来意,连连摇头摆手说道:“这个能人我认得,是个非常厉害的家伙,这不仅指他会弄钱,也指他的人脉与个人本领非常了得。他的剑法更是强得变态,你没事千万别惹他,这个人谁也惹不起。这家伙不是人,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有这么厉害吗?”王婆留闻言颇为不屑,压根不肯相信。认为日向太郎抬高镰仓鬼太郎的身价,有吹牛之嫌。
  “你不信邪,因为你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才有这个反应。你不了解他,自然认为他没有什么大不了。你越了解他,你就会越觉得他可怕。”日向太郎双眼直视王婆留,一针见血指出王婆留是无知才导致这样无畏。
  “他真有这么厉害吗?说来听听。”王婆留摸摸后脑勺,不那么自信了。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想要给对手吃一盅或以致命打击,必须摸清楚对手的底细再出手。
  “且不说这家伙很有钱,就说他的人脉关系,也够想动的人三思了。镰仓鬼太郎的人脉很广,大倭酋徐海、陈东和麻叶九怨都争着跟他称兄道弟。如今,镰仓鬼太郎表面上投入麻叶九怨阵营中,好象是遵从麻叶九怨号令的小弟。其实镰仓鬼太郎与麻叶九怨是两头大,谁也控制不了谁,彼此结成联盟,互相利用。换句话说,镰仓鬼太郎可以借调麻叶九怨的千军万马,而麻叶九怨也可以把镰仓武士当枪使。这么一个厉害的煞星,那个敢动他?除非脑袋被驴踢了,脑残的白痴才会这么干。”
  王婆留再次摸摸脑袋,有些不以为然。打从有记忆起,他相信自己的脑袋没有被驴踢过,他想动这镰仓鬼太郎,绝不是偶然发神经丧失理智的一时冲动。自己的亲人落在强盗手里,难道畏缩含忍不成?
  “我不知道你跟镰仓鬼太郎有什么宿怨,你想对付比你更强大的对手,只能智取,不可力敌。”
  ——这话不错,王婆留点头表示同意。
  “我说镰仓鬼太郎可怕,除了他的团队可怕之外,镰仓鬼太郎本人的武功也很厉害。”日向太郎说这里,眼里闪过一丝自豪,似乎对王婆留无知行径感到有些惋惜和不齿,继续唾沫横飞说道:“要说明白镰仓鬼太郎的来历,得从他祖宗十八代说起,无此不足说明镰仓鬼太郎的家族出身、血统和武功渊传。”
  “恳请先生不吝指教。”王婆留向日向太郎拱手致敬,他对镰仓鬼太郎的来历越来越感兴趣了。
  “这事说来话长。镰仓鬼太郎这名字并非他的本名,镰仓是个地名,也是指镰仓武士的代名词。鬼太郎是说这家伙象鬼一样凶猛厉害。确切地说这是一个人的绰号罢了,你别误会他姓镰仓,名叫鬼太郎。镰仓鬼太郎本姓松浦,上溯十世祖松浦一郎在讨伐元寇中立下累累战功。松浦家是个武士世家,世代人丁兴旺,英雄豪杰辈出。当年元寇侵日时,镰仓鬼太郎的祖上松浦一郎带着他的郎党松浦二郎、松浦三郎狩猎蒙古骑兵的人头,向自以为武功盖世的蒙古人展开单枪匹马的一骑讨,以高超的武功力挫蒙古骑兵的锐气,说起这些前辈讨伐元寇时横扫千军的英雄故事,也是十分悲壮感人。”
  日向太郎喝了口茶,象说书先生一样把镰仓鬼太郎祖宗英勇抗击元寇的故事娓娓道来:“话说于1260年即位的蒙古皇帝忽必烈灭宋后,把都城从哈刺和林迁到了燕京大都,并且接受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意见,按照中国的的方式定立国号为元,是为元世祖。
  “这位伟大的统治者其实本来并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日本这样一个国家。这时,一个叫赵彝的归蒙高丽人告诉大汗,在朝鲜半岛的那边,还有个小小的国家名叫日本,曾经和南宋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是南宋的铁杆盟友。蒙古皇帝渐渐的从高丽的使臣和南宋降人的口中听到了关于日本的种种,大概也包括日本列岛盛产黄金、白银之类的传闻。元世祖先忽必烈最初想招谕日本是在至元三年,也就是日本年号的文永三年,即公元1266年。该年的十一月,忽必烈派遣兵部侍郎黑的、礼部侍郎殷宏二人为使者到高丽,并命令高丽方面负责为其做向导去日本、招谕日本。希望日本可以效法高丽,臣服于元朝,‘通问结好,以相亲睦’。当然最后也没有忘记加一两句威胁的话‘若不臣屈,天兵立至。’
  “蒙古皇帝的招谕令──《蒙古国牒状》送到了镰仓幕府。幕府在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之后又将信送到了朝廷公方。这霸道无理的《蒙古国牒状》震撼了京都的公卿们。因为忽必烈在国书的开头是如此写道:‘上天眷命大蒙古皇帝奉书日本国王,朕惟自古小国之君’。国书中那句‘自古小国’,深深挫伤了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