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桂系演义 >

第3部分

桂系演义-第3部分

小说: 桂系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妈的,老子才不投靠广东人!我看把队伍拉上山去,只要手上抓着本钱,落草也干。陆荣廷不是土匪出身么?他手下的大将谭浩明、陈炳焜、沈鸿英、莫荣新哪个不是做过土匪头。”
  “我堂堂军校学生,做土匪,不干!”第二连连长尹承纲是保定军校第一期毕业生,坚决反对上山落草。
  “嘀……达……嘀嘀……”
  镇子那边,突然吹响了出发号,几位躺在地上争论不休的连长,神经仿佛被电猛地一击,都不约而同地从草地上跳了起来。朦胧的月光下,一支大部队影影绰绰地绕过镇子,继续前进。几位连长陡地紧张起来,多年的军事生涯的经验提示他们,部队临时改变宿营决定,而且又急急向广东方向开去,证明他们判断的正确——黄司令果真要把队伍拉去广东了。他们的前途,他们的命运,都将在这瞬间决定下来。
  第一连连长封高英不由仰天长叹一声:
  “只好听天由命啦!”
  尹承纲、钟祖培和第四连连长林直廷都面面相觑,一时说不出话来。
  “得达得达……”
  一阵阵战马的疾驰声,由远而近,月光下,一匹高大壮实的战马,四蹄密密地敲击着路上的石子,马蹄铁砸出一串串闪闪的火星子。几位连长见了,仿佛落入茫茫大海之中的遇难者,看见了迎面驶来的救生艇一般。
  “营长回来了!”
  战马驰到草地前,一声长嘶,前腿高高提起,卷起一阵旋风,马背上倏地跳下一人,虽在疾驰之中戛然而止,但骑者却着地轻盈,身子不闪不歪不顿不喘,显出他卓越的骑术和强健的体魄。
  “营长,怎么样,我们走不走?”
  四位连长一齐围了上去,焦急地询问着。李宗仁虽然刚升了邦统,但连长们还习惯地称他营长。
  “你们说呢?”
  李宗仁倒提着那条皮制马鞭,双手背在身后,看着这四位曾经与他患难与共的部下,平静地问道。
  “我不想跟他们去广东!”钟祖培道。
  “我不想跟谁上山当土匪!”尹承纲道。
  “我不想遣散部队!”林直廷说。
  “我听营长的安排!”封高英说。
  李宗仁点了点头,说:“我刚从总司令部梁参谋长那里回来,各位的想法,甚合我意。”
  “梁参谋长怎么说?”四位连长一齐问道。
  “梁参谋长说,按计划,我们应开往南宁待命。不过,现在陆老帅已通电下野,桂局全非,恐怕开往南宁也非上策。”李宗仁说道,“我问梁参谋长,那究竟怎么办呢?他说,黄司令可能要把部队开往钦廉、防城一带待机。”
  “你怎么对他说呢?”钟祖培急忙问道,他深恐李宗仁也把部队跟着拉去广东。
  “我说,我统率的这四个连,官兵大多是广西桂林一带的人,万一我部下的官兵不愿随大军向钦廉撤退,又怎么办呢?”
  “对,那梁参谋长又怎么回答呢?”钟祖培追问道。
  “梁参谋长说,如果你的部下不愿随大军远去,那只好由你自己酌裁了。”
  “好!”钟祖培拍了拍自己腰上的盒子枪,兴奋地说道:“此地离六万大山不远,我们有枪有炮,正好占山为王,哪个也奈何不了我们,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让弟兄们也快活一阵子,待天下有变,我们还可下山抢块地盘。”
  “人活在世上,要有个好名声,我决不上山为匪,要去你们去好了!”尹承纲坚决反对钟祖培的意见。
  “难道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路可走了吗?”封高英急切地问道。
  李宗仁没有说话,他背着双手,不停地在几位连长面前踱步,朦胧的月光,把他那壮实敦厚的身影,投印在草地上。也许他的坐骑已发现前面正在开拔的队伍,不时昂首发出一声嘶鸣,似乎也在催促他的主人,何去何从,快拿主意。
  “我们都是广西人,带的又都是广西兵,你们不愿去广东,我也不愿去广东。但是你们想过没有,我们才四连人,如果一旦脱离大军,能够独立生存下去吗?”
  李宗仁停下步子,望了几位连长一眼,又接着说道:
  “梁参谋长是我的学长,与我有师生之谊,他会谅解我率队脱离大军他去,但是黄司令能放我们离去吗?植轩兄①提出要上六万大山落草,部下官兵愿上山去吗?上山之后,给养怎么解决呢?我们这支部队,本自护国军改编而来,在讨龙②、护法诸役中,战功卓著,向为桂军劲旅,今日兵败,如遁入六万大山落草,岂不等于抹掉了自己的光荣历史?”
  ①钟祖培字植轩。
  ②即讨伐袁世凯在广东的爪牙龙济光。
  李宗仁一向为人稳重,遇事必三思而后行,他提出这一连串的问题,大家都觉得十分有理。
  “只要不上山为匪、办法我倒有一个。”尹承纲见李宗仁并不赞同钟祖培的意见,灵机一动,马上想出一个主意来。
  “你说吧。”李宗仁道。
  “目下粤军入桂,兵锋甚锐,陆老帅又已下野,我们不如找一处地方蛰伏下来,保存实力,静观时局,待机而动。玉林五属,地方富庶,六万大山横跨好几个县,上山不愁找不到吃的。只要不存心为匪,我赞成把队伍拉上六万大山暂避一时。”
  李宗仁点了点头,看得出他赞成尹承纲的意见。
  尹承纲又说道:“四个连上山力量单薄,为了壮大力量,可以再拉些人跟我们一道上山。军直属炮兵连连长何武,军直属机关枪连连长伍廷飏,步兵连长俞作柏,都是我们广西老乡,平时又与我们来往密切,只要跟他们说清利害关系,他们会跟我们一起上山的。”
  李宗仁听了心中暗喜,因为这两天来,他就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上六万大山暂避,保存实力,待机而动,独树一帜,他想过这条路子,但为稳妥起见,他并不曾对人说过。他在部队到达六靖宿营时,即去总司令部找与他有师生之谊的梁史参谋长探问情况,以便在他率队脱离大军时,梁参谋长能在黄司令面前转圜,免受追究。现在,他见部下几位连长有心跟他上山,心里也就变得更踏实了,但他仍平静地问道:
  “你们三位的意见呢?”
  “同意上六万大山暂避,保存实力,以待时局。”钟祖培、封高英、林直廷齐声答。
  “那好!”李宗仁那握着马鞭的手用力往下一挥,“那就上山,事不宜迟,赶快行动。各位即回自己的连队里去,听令行事。我去找何武、伍廷飏、俞作柏商量。”
  四位连长正要散去,忽听路上响起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骑如飞而至,马上之人高声叫道:
  “李邦统在吗?”
  李宗仁和四位连长不由一愣,却又不知马上之人是谁,为何事而来?李宗仁忙答道:
  “我就是。”
  “黄司令命你率部立即跟进,如果怠慢,军法从事!”
  骑者也不下马,只是在马上传达完命令,即勒马回头,打马而去。
  黄业兴的命令,仿佛一瓢冷水,狠狠地泼到李宗仁和四位连长的头上。钟祖培忙道:
  “难道黄司令已知我们的意图了?”
  “恐怕他要解决我们啦!”林直廷也慌了。
  李宗仁没有说话,背着手又踱起步来,远处,大军仍在开拔,嘈杂之声,惊得树上的鸟雀乱飞。忽然,前边传来一声声严厉的军号声,司号兵来报告:
  “长官,总司令部正用号声催调我部跟进。”
  四位连长紧张地围着李宗仁,在等他最后拿主意。李宗仁停下步子、缓缓地说道:
  “诸位不要怕,也不要急,现在后有追兵,全军前途渺茫,黄司令当不会用同室操戈,自相火并的下策来对付我们,何况,还有梁参谋长帮我们说话呢。诸位请即率队跟进,使黄司令免生疑窦,上山之事,我自有安排!”
  四位连长见李宗仁稳重得象座泰山,方才放下心来,各自回连去,率队跟上大军。李宗仁则飞身上马,只身往前,在黑夜里追寻何武、伍廷飏和俞作柏三位广西籍连长去了。
  炮兵连长何武,是广西昭平县人,是全军资格最老的一位连长,民国初年即在南京政府陆军总长黄兴指挥的第八师里当连长,他的为人与他的身体一样都体现一个粗字。由于李宗仁在林虎军中以骁勇善战著称,现在又利害相同,何武经李宗仁一说即合,当即表示愿率本连跟李宗仁上六万大山。接着李宗仁又分别找机关枪连连长伍廷飏和步兵连连长俞作柏游说,伍廷飏是广西容县人,俞作柏是广西北流县人,他们也愿率本连随李宗仁上山。李宗仁见能掌握七个连队,又有山炮和机枪,七位连长军事素质皆好,武器精良,很能成点气候,心中大喜过望。他密嘱何、伍、俞三位连长,以借口休息为名,将队伍慢慢向他率领的那四个连队靠拢,以便伺机采取行动,脱离黄业兴的大部队,避往六万大山。
  天明之后,部队已走近六万大山边缘,大概黄业兴也担心有人会乘机离队上山,他亲自带着卫队,沿途严厉督促,不准部队稍停。无奈经过一夜的急行军,官兵疲乏已极,有的走着走着便栽倒在路旁,有呼呼睡去的,有痛苦呻吟的,黄业兴用手杖戳着士兵们的身子,大声叫骂着,谆谆劝诱着:
  “丢那妈,快快走,快快走,到了廉州放你们三天假!”
  士兵们懒洋洋地爬起来,用步枪当拐杖,有气无力地迈开沉重的步子,摇摇晃晃地往前走去。只有李宗仁率领的这四个连队部伍整齐,紧紧地跟在大队后头走来,李宗仁也不骑马,和士兵们一样走着,司令黄业兴见李宗仁精神抖擞,所部士气颇旺盛,高兴地拍着他的肩膀,褒奖起来:
  “李邦统,你带兵有方,到了廉州,我要提升你为统领!”
  李宗仁向黄业兴敬礼:“谢司令官栽培,宗仁定督率本部紧跟司令官至死不渝!”
  “好!好!好!”黄业兴连连在李宗仁那宽厚的肩膀上拍了三下,“我命令你率部负责全军后卫,并收容各部掉队官兵。”
  “是!”李宗仁立正敬礼。
  又是半天的急行军,傍午时分,部队到达一处名叫城隆圩的地方,黄业兴命令不准停顿,各部继续前进。李宗仁见何武、伍廷飏、俞作柏的连队已“掉队”,与他的四连官兵走到一起了,便借口整顿部队,命令所部暂停前进。司令官黄业兴见李宗仁几天来忠心耿耿,对部队督率甚力,所部官兵没有掉队逃散,因此对李宗仁甚为满意和信赖,闻报李部暂停整顿收容散兵,也毫不怀疑。李宗仁在一棵大榕树下,召集了何、伍、俞三个连及自己的四个连排长以上军官开会。他指着前边的一个岔道口,说道:
  “诸位,我们现在休息的地方,正是一个三岔路口,往左走,是通向广东之路,往右走,便是六万大山。”
  李宗仁说着慢慢地望了大家一眼,接着说道:“黄司令已率大部队往左走了,他是广东人,部下又多是广东子弟,他们自然要回广东去的,我们这些广西老乡怎么办呢?”
  那些连长们原是和李宗仁串通好了的,这时齐声答道:
  “愿听李邦统的指挥,我们愿跟李邦统走!”
  李宗仁转身抚摸着那棵古老的榕树,满怀感情地说道:
  “诸位,你们看这古榕,总也有上百年的历史了罢,它枝干虽然老拙,但苍劲而有生机,他的每一条干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