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续金瓶梅 >

第66部分

续金瓶梅-第66部分

小说: 续金瓶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听下回分解。
  第五十一回 典金环老婢逢夫 受丝鞭佛子纳妇
  诗日:
  魔亦成佛道,空仍结色胎。
  苦中来作乐,笑处却生哀。
  聚散如飘火,衰残似死灰。
  幻缘成一刹,春到百花开。
  又:
  非想非非想,如是复如是。
  我欲转法华,法华原不二。
  舌上青莲花,化为苍蝇翅。
  一笑复一跳,高卧吴山寺。
  却说玳安不见了孝哥,凄凄煌煌,上大路找寻,只见千军万马,前是逃民,后是金兵,那里去找。走了几日,也没人稠睬他。见金兵进了淮安,杀掳的男妇无数,他不敢进城, 往城南一路大宽转走。只在乡村里乞出,不敢近这官路上 来。这人到乱中,心里如迷如梦,还有甚么主意?不过是这村里一日,那村里一夜,敲声木鱼讨饭而去。也是水尽山穷,到了绝处自生出机会来。
  却说月娘剪发之后,拜这老尼姑为师,起个法名日慈静。
  把一件白布女衫染成皂色僧衣,玉楼做了一顶僧帽,一双僧鞋送来。姐妹们痛哭一场,留下小玉做伴。玉楼还住在村里,白日里送米送柴,不住的来往,怕村里有兵,也换了一身旧衣,扮作贫婆,在庵里宿卧。那日天假其便,月娘叫小玉将金环一双上村里去卖几贯钱来籴米:“我还留这环子做甚么!”秤了秤重一两,足有九换,也值八两纹银:“随你寻主儿,或卖或当,不拘是银子、钱,换这米来,等平定了再讲。”小玉拿着环子道:“这乱荒荒的,知是那里去卖?大人家都逃了,那里有买金环子的?”月娘正是寻思,老师父道:“如今这湖心寺造掺金佛像,正找金子,只到寺里长老方丈里,便可照数换米,不必要银子另籴米去。”小玉依言,上湖心寺来。
  这村隔寺不远,只有二里路,却是一条溪,在个松林子里,过去长桥就是寺里大路。山们大额上写“古湖心寺”四字。长老法名智圆,开着丛林接众,僧行有三百多众,每年吃米一千五百余石,还要修塔造像,放生施食,十分兴旺。
  因是兵火大乱,众生遭劫,长老建了大悲的道场,日日诵经拜忏,替众生解厄。这小玉进得山门,就有知客问道:“那里来的?”小玉说:“是西村李奶奶衙内,白衣庵尼姑处来的。 因有金环一双,要来本寺换米,不敢求多,只照依换数 准算罢。”知客领到方丈,见了长老,问讯一毕,取出汗巾包着赤烘烘金环二只,秤了秤足有九钱五分,长老也不好论价,就算了七两纹银,依市价该支白米七石,叫知客差火工道人随着小玉交割。留小玉吃斋,不好久住,只在禅堂上吃了一钟空茶,出山门外来看这些道人量米,怕少了数,到了衬里就不好来争论了。只见一个道人,挑着蒲团挂着个木鱼子往寺里来。进得山门,见小玉站在韦驮殿旁,那人上下不住的打量,但见他:身穿破钠,絮垂线断;头戴包巾,油浸灰残如片瓦。脚步儿一丝两气,好似失路的瘸驴;面皮儿半瘦半黄,一如丧家的饿狗。肚内必无三日饭,囊中那得一文钱。
  小玉见道人看得急了,把脸朝着寺里,等那火头们挑米。站了一个时辰,百忙里叫不出挑脚的来。这道人走近前,深深的唱偌道:“你莫不是小玉姐么,因甚么在这里?”
  小玉低头一看,原来不是别人,就是我的亲丈夫玳震寰,道:“你如今做了道士了,好个人儿。这几年在那里来,也不来接我们接儿。”正是喜从天边至,欢从面上生。这一别七年,今日到此,想孝哥也有信了。诗曰:失路木郎将配妇,下山石女却逢夫。
  钵中剩有千家饭,杖底将回万里途。
  踏破铁鞋原不有,抛将斗笠竟如无。
  等闲对面浑如梦,七载悲欢尽扫除。
  二人见面如梦如沉, 说不尽别后的愁肠,乱离的苦境。只苦境。只 见知客僧人出山门来叫声道:“奶奶,来看米,整整七石。领他往西村去,我寺中无人,当面交割了罢。”说毕,知客进寺去了。玳安随小玉押着米回来,一路上细问,才知道大娘已削发出家,“在村头观音堂正盼孝哥和你,哭得眼也干了”。说话多时,进得村来,叫挑米的先进庵去。
  月娘见小玉袖着金环走去,又想想:“路上兵乱,万一遇见金兵土贼,把环子夺去还是小事,如把小玉掳了去,叫我一时间倚靠着谁?”越想越悔,待叫他转来,又去得远了。
  月娘只在座门首走一回立一回,往东盼望。去了两三个时辰还不回来,好生放心不下。只见一群挑脚的往这庵上来,一步步近了,竹箩里都是白米,月娘心里放下一半。问这挑米的道:“那个女人可来了么?”那汉子道:“紧在后面跟着哩。”
  说不及话,望见小玉过了林子来。“却如何有一个男子和小玉一搭里走,挨肩靠臂,笑嘻嘻说着话儿,一似个熟人一般?”月娘心里想道:“这妮子离家久了,见我出了家,有些二心,通改变得不老实了。如何一个妇女家,和一个走路的人这等样同行同坐的,甚么道理!”月娘不耐烦,进庵来,且叫老师父来收米。老姑子取了个斗来,才待量米,小玉进来了,那后面跟随着一个道人,望着月娘磕下头去,放声大哭,小玉也哭个不祝月娘低头细看,呀!原来玳安来了。好一似:三年不雨,半天里降下甘霖;午夜重昏,阴影中捧来明月,初见时,如梦中逢旧侣,疑假疑真;再寻思,像死后见生人,半惊半喜。大海顾船,却遇了一条活场,井中望路,忽垂下十丈长绳。穷岩枯木久无春,陇上梅花将有信。
  月娘才放声大哭,忙问道:“孝哥如今在那里,可是死在乱兵手里,可是还有个信哩?”玳安道:“我和孝哥走了半路,到淮河口来的。”月娘听得说有了孝哥,大叫了一声道:“我的儿,原来还有你么!”也就喜得不哭了,忙问:“如今在那里?”碳安道:“孝哥也出家了,在薛姑子底里做了和尚。
  一路来找娘,到了淮河口地界,宿在破庙里,撞着土贼又掳了去了。“说着玳安大哭,月娘听得有了孝哥,喜得昏了;又听得一声没了孝哥,又痛得昏了。不觉一头硼在地下,牙关紧闭,全不言语。老师父、小玉慌了,快传了玉楼来。玉楼见玳安也哭成一块,问不及话,且来救月娘,先使箸把牙关启开,用鸡翎探入喉中,吐出粘液,喉中哽咽不出声来,半日方才苏醒。玉楼细问玳安,才知孝哥半路里又失散了。
  大家抱头放声,你看一场好哭。这才是:久离乍聚,才合还分。草蛇灰线,埋伏下离合欢悲;灯影镜花,指点出地风水火。把一副热泪,滴作阎浮世界;把几番烦恼,隔开恩爱菩提,到头来儿女也是挂碍,怎跳出骨肉情肠;回头去眷属总似微尘,谁离得梦想颠倒。
  生灭总从情里尽,涅案原在识中圆。
  月娘、玉楼哭罢多时,老尼姑来劝道:“世上发难件件是要受过的,不受魔难不成佛,你果然修因上有儿女的命,自然还有团圆的日子。今日既然出家,把这儿女的情还这样迷恋,这点爱根不断,又出甚么家!”说得月娘一时顿醒,把眼泪揩干,向菩萨前礼拜,做些饭与玳安吃了。天已将晚,使小玉同玳安向西村佃户人家寻口空房:“你两口儿今日各自安歇。等等平定了,再去找寻孝哥的信罢。”玳安真是正人,这一向出家,也有些道气,道:“今日见过了娘,在庵子上不方便,我还往湖心寺丛林里去宿。白曰里到庵上,我管打草做饭,行那道人的事。只等得孝哥有信,同她回了家,那时夫妇完聚不迟。今日里母子不得团圆,没有我两口儿就同住的理。显见得我这一来只为妻子了。”老姑子在旁说:“玳安果然是个道人,说话不差。”玳安依旧背了蒲团向湖心寺去了。从此,每曰早来打柴做饭,伺候大娘吃斋念经已毕,即回大寺。小玉并无留恋丈夫的私情。可见这一点佛法化人,受用不荆过了几日,月娘思想孝哥,眼泪不干,玳安要辞了月娘向淮北一路找寻。在观音菩萨前占了一卦,是该静守,自然遇合的课。月娘又恐怕玳安去了一时不得回来,有些兵慌马乱没处去躲,只得留下玳安,四口女人只靠他一个男子,大家暂且同住,不题。
  却说了空自在破寺伽蓝殿里,三更天被一起土贼们进来殿里,分了些打劫的财物衣服,怕有人宿在寺里泄漏了风信,因此使挠钩往佛像后乱戳,不料有了空在佛像后,一挠钩钩着衣原袖子,拉出寺来,把手绑了,向贼巢寨子上来。
  原来这一起贼有两个贼头,一个是九头蜈蚣李达,一个是冲天鹞子杨保,领着些土贼们,百十杆枪,在淮北路上打劫孤客,抢掠村坊,俱投在淮北大病镇海天王李全标下, 每月来 纳进奉的。这李全是淮北积年大盗,自宋朝靖康年间占了陀罗山寨百余里,不下十万土寇,谁敢惹他?又有一个浑家杨夫人,使一杆梨花铁枪,杀万将无敌,绰号梨花娘娘。生一一个女儿名唤锦屏,年方一十六岁,使两口飞刀,能百步外取人首级。因此有这两员女将,淮南淮北一带土贼,上千百成伙结寨的都来报名,领了印票去,按月来纳贡,不拘金帛子女,有好的都解了大寨上来。这李达、杨保打劫了些金珠彩缎,掳了两个妇女和了空,俱往李天王大营里来。走了二日到山寨上,把妇女、了空解了绳索,彩缎金珠摆设在桌子上,使鼓乐领着进来。但见:山高千使,路通一线入羊肠;门设三层,岭抱九关屯虎口。人骷髅筑成影壁,血汁汤遍染城墙。蓬头披发,填沟涧多是尸骸;摘胆剜心,满林木全藏凶煞。杀人不请旨,此地不讲王章;报应不畏天,现世即成地狱。罗刹城中鬼子母,修罗宫里太岁君。
  原来淮南大底李全,受了金朝刘豫招安,封为镇淮王,使他领兵五千,助兀术南侵,不在山寨,只有梨花枪杨夫人和锦屏小姐在山守寨。听得山下小寨里来纳进奉,即忙升帐,列下两班刀斧手,和家将披挂齐整,吹打三通,才开门登帐。先是手下将官们一对对参见了,就是各族长、队长、千总、百总参见,然后放进寨外头目,解了弓刀,乘着手本和礼物进见,跪在帐前。把手本看了,是黄金十锭,明珠二百颗,元宝五十锭,彩缎八十对,美女二名,民妇二口,小沙弥一名。夫人看过,递与小姐一件件点过收了, 把妇女叫入 后房去了,落下了空跪在帐下。杨夫人看他一貌堂堂, 面圆耳大, 眉有白光,唇如丹漆,就有罗汉之相。夫人便问了空:“从何处来?因甚遇劫到了此处?”了空合掌当胸,高声念:“南无救苦救难有灵有感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弟子山东清河县人氏,乱后出家。因有老母流落淮城,远来寻找。
  不料寄宿古庙,遇见二位大王,捉来投见。夫人肯放菩提之心,放回见母,如造七级浮屠一样。“说毕泪如雨下。小姐向夫人耳边不知说了几句甚么言语,只见夫人下帐,将了空扯起向后房内去,分付安排饭来。即时五荤大饭,无非是鱼肉鸡鹅,摆了一桌,大杯斟上老酒,叫了空动箸,了空合掌念:”阿弥陀佛。贫僧自幼出娘胎,天戒不吃荤酒。“夫人便叫看素斋来。又早香蕈、蘑菇、油卷、粉汤摆了一桌。了空合掌谢斋,才吃得一个点心,一碗素汤,又来问讯。只见两个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