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二战全景纪实 >

第87部分

二战全景纪实-第87部分

小说: 二战全景纪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和业已担任皇家空军某歼击航空兵群司令的汉密尔顿公爵相见,公开表明自己就是鲁道夫·赫斯。赫斯说明自己在执行人道使命,元首并不想征服英国,而是要实现停战;元首认为德国将迅速赢得战争,而他想停止这种不必要的流血,建议德英双方共同讨论可行的和平方案,同时转达希特勒的和平条件:要求英国国王保证赫斯的行动安全和自由意愿。5月13日至15日,英国前驻德国大使馆一等秘书伊冯·柯克帕特里克爵士奉政府之命数次与赫斯接触。6月9日,英国大法官西蒙勋爵亦奉丘吉尔之命与赫斯谈判。9月9日,英国飞机生产大臣比弗布鲁克勋爵在前往莫斯科进行武器装备供应谈判之前与赫斯交谈。5月13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就如何对待赫斯作出三点指示:把赫斯当做战俘,将他置于陆军部而不是内政部的管辖之下,同时也要把他当做将受到严重指控的人对待;严格隔离并进行充分地了解,允许与家人通信;生活上给予照顾,大约相当于对待被俘的重要将军一样。被转移到伦敦塔的赫斯实际上处于软禁状态,因而深感失望。
  赫斯飞英之谜的主要问题包括:赫斯飞英的动机何在?赫斯飞英是自作主张,还是奉令行事?赫斯飞英纯粹是德国的一厢情愿,还是英国和德国事先有过某种默契?赫斯飞英之谜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有关的著作大量出版发行,但对于上述问题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赫斯的儿子沃尔夫·赫斯认为,1940年夏季行将结束之际,赫斯就在豪斯霍弗尔父子(他们与汉密尔顿公爵关系密切)的协助下开始拟定德国与英国之间的和平计划。因为他认为如果德国不能通过军事或政治手段使英国停止战争,一旦德国与苏联之间爆发战争,德国最终将被迫实施两线作战。赫斯原计划在中立国与英国的汉密尔顿公爵就和平协议举行谈判。后因未能得到汉密尔顿公爵的满意答复,而于1940年12月决定亲自飞往英国会见汉密尔顿公爵。赫斯为此行做过精心策划。已被希特勒禁止飞行的赫斯密请梅塞施密特飞机制造公司总裁、著名的飞机设计师威利·梅塞施密特为其提供ME110战斗机并安装远程飞行训练装置。还曾集中精力学习驾驶技术和空中导航,收集有关的气象资料、飞行路线图,此外还备有一份和平计划。赫斯给希特勒的信件以“我的元首:当你收到此信的时候我将身处英国”开头,结尾则表示:“我的元首,如果我的计划失败(我得承认成功的机会极少),如果命运决定与我作对,那么此行也不会给你或德国带来不幸的后果。你可以选择任何时机与我断绝关系——就说我发疯了。”赫斯的和平计划的主要内容有:德国和英国在维持现状的基础上,就全球政策达成妥协,所谓维持现状即德国不得为争取生存空间而与俄国发生战争;德国放弃对殖民地的要求并承认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英国则承认中欧为德国的利益范围;德国和英国之间目前的实力关系将得到维持,即英国不得从美国得到增援;德国将在法国陆军和海军全面解除武装之后离开维希法国,德国专员将留驻法属北非,从实现和平之日起德国部队仍将留驻利比亚5年;德国将在波兰、丹麦、荷兰、比利时和塞尔维亚建立卫星国,但在实现和平2年后将从挪威、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希腊(克里特除外)撤出,且德国将在东面、北面、西面和南面(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显然仍将留在第三帝国之内)的问题圆满解决后,放弃在东地中海和中东对英国的压力;德国将承认阿比西尼亚和红海为英国的势力范围。赫斯承认自己装成“精神不健全”是得到希特勒同意的。
  8。赫斯疯了?(7)
  美国作家威廉·夏伊勒则认为,赫斯的动机是清楚的,他真诚希望同英国媾和,确信德国会在战争中获胜并会毁灭英国,除非立即媾和。此外,“战争使他个人黯然失色。战争期间,作为希特勒的副手管理纳粹党,是一种很无聊且不再是非常重要的职务。目前,德国的重要工作是处理战争和外交事务……这些事情使戈林、里宾特洛甫、希姆莱、戈培尔和将军们处于重要地位。赫斯感到既失望,又嫉妒。为了恢复他以前在他们爱戴的元首身边的地位和他在国内的地位,单枪匹马地安排德国和英国之间的和平,这样一种大胆而显赫的政治成就,岂不是最好的办法吗?”
  根据《鲁道夫·赫斯——未被邀请的使者》的编著者里斯的说法,赫斯对于德国空军1940年大举空袭伦敦极为反感,因此想到飞往英国,以便与他认为存在于英国的人数众多的反战派讲和。正因为如此,当听到豪斯霍弗尔表示有同感时,赫斯便受到感动。豪斯霍弗尔提及汉密尔顿公爵是通情达理的人,必定厌恶这种极为愚蠢的屠杀。豪斯霍弗尔还说自己曾三次梦见赫斯驾驶一架飞机,不知飞往何处。赫斯认为这些话语出自这样的人之口,必定是上天授意,让他飞往英国作为和平使者,会见汉密尔顿公爵,然后由他引见乔治国王,而英国现政府将被推翻,由希望和平的政党取而代之。赫斯坚持不与现在执政的“集团”打交道,因为这个集团将极力阻挠他。或许是为了淡化赫斯飞英事件的影响,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其回忆录中援引里斯的说法,得出这样的结论:赫斯事件乃是医学问题而不是犯罪问题,应该如此看待。
  武尔夫·施瓦茨韦勒以大量资料表明,希特勒对赫斯的行动是知情的。1941年1月11日,赫斯驾驶ME110从奥格斯堡机场欲飞英国,但飞机因螺旋桨发生故障而不能升高,30分钟后被迫降落。3月8日下午,赫斯再次驾驶ME110从奥格斯堡机场起飞,准备直飞英国,因气象预报的错误而于75分钟后返回地面。这次发生了意外的事情:副官卡尔—海因茨·平奇提前拆开赫斯留下的在飞机起飞4个小时后才能启封的信件。他大惊失色地对司机和保安官说:“我的上帝!头头飞到英国去了,想去缔结和约!”当晚,赫斯在哈尔拉辛别墅告诉副官这一秘密。第二天,平奇便对另两位知情人说:“这消息是用密码写的,实际上同英国什么关系也没有,是副元首的一项特殊使命,我负责绝对保密!”作为帝国安全总局派出人员的保安官却置此于不顾,径直向安全总局局长莱因哈德·海德里希报告,然而,得到的指示却使他大感意外:不是“阻止副元首飞行”,而是“继续报告情况”!赫斯的女秘书希尔德加德·法特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提供过这样的证词:“从1940年冬天起,我受赫斯委托收集秘密气象预报,把有关英吉利海峡和北海地区的天气情况收集起来并转呈赫斯。这些气象预报我是从布施上尉那儿得到的。也从施佩尔小姐那儿得到一部分。施佩尔小姐是柏林赫斯联络处的女秘书。”梅塞施密特飞机制造公司根据赫斯的要求对ME110战斗机进行特殊改装,而陪同赫斯进行飞行训练的竟是希特勒的专机驾驶员汉斯·鲍尔!在赫斯飞英后的第三天,希特勒在伯格霍夫别墅对军政要员们说:“鲁道夫·赫斯本月初在一次谈话中固执地问我,是否仍坚持我在《我的奋斗》中所写的要跟英国结盟的立场?我回答是的。我丝毫没有料到,赫斯这样问是有用意的。”但是,赫斯的另一名副官艾尔弗雷德·莱特根提供的关于此次谈话的佐证却是这样的:“午饭后,元首跟赫斯先生在帝国总理府的花园里大约散步了三个小时。谈话中有时双方都很激动。我远远地跟在一旁,每当他们走近我时,声音就放得很低,因此我只能听到几个零星的字。我听到‘阿尔布雷希特·豪斯霍弗尔’和‘汉密尔顿’,然后我听到一句话:‘……使用这架飞机毫无困难……’希特勒突然说:‘我的上帝!这不是有神经错乱的危险吗?’赫斯先生的答话我只听到几个字:‘很简单,就公开宣称精神错乱了……’最后,他们两人在我身旁站定了,希特勒伸手给赫斯,他紧握着赫斯的手有一分钟之久,两人沉默不语地互相凝视。”卡尔·豪斯霍弗尔一直认为是“希特勒把鲁道夫牺牲了”。戈林的好朋友卡尔·博登沙茨将军曾经指出:“在得悉赫斯飞行后,希特勒所表演的恐惧和惊讶非常精彩。”戈林对此却没有反驳。当然,施瓦茨韦勒也提供了观点与此相反的重要资料。伊尔莎·赫斯指出:“完全可以肯定的是……我知道我的丈夫有清醒的头脑,自由的意向,没有委派或事先请示过希特勒。他是自愿作出牺牲的。他那失去平静的思想中除了和平以外别无其他。”“也许我的丈夫曾在和希特勒的谈话中顺便提到过这一计划”,但“对此事我完全确信:希特勒从未认真对待过我丈夫的说法,或者只当做是‘纯粹理论上的探讨’而已。”
  苏联方面长期认为,赫斯飞英后曾经有过某种深入的淡判或策划,由德国和英国联合起来进攻苏联,但该项计划最终流产了。苏联方面最近公布的克格勃绝密文件表明,赫斯飞英是英国方面诱骗的结果。英国情报部门假意答应谈判一项和平解决方案,以把赫斯骗到英国。而在希特勒于1941年6月22日进攻苏联前夕,赫斯相信能够说服英国与德国签订和平条约。这些绝密文件包括充当苏联间谍的英国人金·菲尔比的两份绝密报告。菲尔比通过他的朋友、英国外交官汤姆·杜普雷获得情报后,于1941年5月22日向在伦敦的苏联情报人员报告:赫斯在飞来英国之前给汉密尔顿公爵写过信,但这封信被英国情报部门截获。赫斯认为英国国内存在强大的反丘吉尔派,他们想利用他飞来英国同德国人媾和。因此,英国情报部门在赫斯于1941年5月11日在苏格兰降落以前,早已知道赫斯要来英国。
  8。赫斯疯了?(8)
  1941年5月10日深夜,希特勒将赫斯副官送达的信件阅读完毕,不露声色地问道:“现在赫斯在哪里?”并暗中通知戈林和里宾特洛甫(请注意未通知戈培尔和希姆莱),因为赫斯约定如果使命进展顺利,就向苏黎世的姑妈拍发电报。5月11日,希特勒终日没有收到赫斯的只言片语,对赫斯使命能否成功的怀疑有所增加。当天下午,在戈林和里宾特洛甫来到上萨尔茨堡的伯格霍夫别墅之后,赫斯的副官方遭逮捕。5月12日,希特勒对赫斯或许可能成功的希望化为泡影,遂安排新闻处长迪特里希发布公报,命令纳粹党办公厅主任马丁·博尔曼行使赫斯的职权,向小豪斯霍弗尔询问赫斯飞英的细节。5月12日夜晚,德国广播电台播发公报,内称赫斯业已违背命令驾机起飞,至今仍未回返;赫斯“留下的信件以其混乱状态而不幸地表现出精神错乱的迹象,这使人感到党员赫斯恐怕是妄想症的牺牲品”,因此赫斯的座机或许已在某地坠毁。公报并未透露赫斯业已飞往英国媾和。5月13日,在英国政府宣称赫斯在苏格兰降落并受有轻伤之后,希特勒向集中在上萨尔茨堡的纳粹党高级官员指出:“在指挥官们随时可能奉命开始最为困难的军事行动(指入侵苏联)的时刻,赫斯离开了我。当我的高级政治领导人根据他自己的计划离开战场的时候,我怎么能指望我的将军们服从这项命令?”因此党应当将赫斯的名字从其记忆中勾销。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