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二战全景纪实 >

第62部分

二战全景纪实-第62部分

小说: 二战全景纪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英国既然已把伦西曼派到布拉格,那就把这个问题变成了国际事务,他插手其中就成了正常现象了。
  没等希特勒亲自插手,贝奈斯总统即决定对苏台德日耳曼人做出最大的让步,完全满足其要求。
  9月4日,贝奈斯将苏台德德意志党的领袖孔德和西伯科夫斯基召到了赫拉德欣宫,温和镇静地接待了他们。
  他不说开场白就把白纸推到他们的面前,说:“请把你们党关于日耳曼少数民族的全部要求都写下来。
  我预先答应你们,我会立即满足这些要求。“
  孔德好像挨了雷击,难以置信地盯着贝奈斯总统。
  西伯科夫斯基端直地坐着,一声不吭,不胜狐疑。
  “来吧,真的。
  写呀。“
  贝奈斯依然温和平静地说。
  孔德和西伯科夫斯基依然一动不动。
  他们怕上圈套。
  在来会见总统之前,他们想会见肯定将是唇枪舌剑,互不相让。
  他们研究了应提出哪些使总统完全无法接受的要求。
  但这次会见如此反常:总统说他要投降,但看上去他倒像个胜利者。
  这里有什么阴谋呢?他们一时无法理解。
  “好吧,如果你们不愿意,我来写。”
  贝奈斯说,“要什么,你们告诉我。”
  他把白纸拉到自己面前,拧开自来水笔,等着他们提要求。
  就这样,在孔德和西伯科夫斯基的口授下,贝奈斯写成了一个文件,并誊抄了一式两份,签上名字,将其中一份交给了孔德和西伯科夫斯基。
  他们很高兴,从赫拉德欣宫出来便立即打电话将有关情况报告给在阿舍的汉莱因。
  汉莱因知道希特勒的意图是永远不与捷克政府达成一致,因此觉得这样的文件不合胃口。
  他不等文本到手,就于9月6日晨匆忙赴纽伦堡。
  9月6日是德国纳粹党代表大会在纽伦堡开幕的日子。
  大会预计12日结束。
  届时,希特勒将在闭幕大会上发表重要演说。
  捷克斯洛伐克以及全世界都在等待着9月12日到来。
  人们深信,希特勒的演说将宣布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是战还是和。
  听转播希特勒演说的捷克人都随身带着防毒面具,因为谁都不能保证在其演说开始的一小时内,德国装载化学毒剂的飞机不会飞临捷克人的头上。
  9月12日晚上,希特勒在纽伦堡体育场向狂热的纳粹党徒发表了演说。
  演说虽然粗鲁激烈,充满了对捷克斯洛伐克、特别是对贝奈斯的恶毒咒骂,但它不是一份宣战书。
  希特勒只是要求捷克政府给予苏台德日耳曼人“公平待遇”,并威胁说,捷克政府如不照办,德国就要设法要它一定办到。
  对苏台德德意志党来说,希特勒对捷克政府公开的威胁就是给他们下达的策动暴动的信号。
  9月13日、14日,德意志党党徒在苏台德区暴动,与政府保安部队展开肉搏战,到15日才被捷克政府派来的部队镇压下去。
  在希特勒演说的第二天,即9月13日,法国内阁开了一整天会。
  21。幕后交易(7)
  阁员们一致认为德国进攻捷克斯洛伐克已迫在眉睫。
  但他们在法国应否履行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条约义务问题上意见严重对立,无法统一。
  当天晚上,达拉第召见英国驻法大使菲普斯,要求他转告张伯伦,立即设法同希特勒谈判,并尽可能争取到最好的结果。
  张伯伦早就想与希特勒直接谈判。
  所以他一接到达拉第的请求,就立即于当晚11时给希特勒发了一份特急电:“鉴于局势日益严重,我提议立即前往见你,以寻求和平解决办法。
  我提议乘飞机前往,并准备于明天启程。
  请赐告你最早能在什么时候见我,并告会面的地点。
  盼尽早赐复。“
  这份电报及时转给了希特勒。
  22。捷克斯洛伐克的悲剧(1)
  希特勒在伯希特斯加登别墅收到张伯伦的电报,不禁大声呼道:“我的天哪!难道这是真的吗?”一位大英帝国命运的操纵者、69岁高龄的知名政治家肯屈尊到德国来向他希特勒央求和平,这怎么能不使他希特勒感到喜出望外呢?希特勒估计,张伯伦这次来一定会向他重申,英、法不会为援救捷克斯洛伐克而出兵干涉。
  因为张伯伦害怕发生欧洲战争,他现在有求于德国。
  所以,希特勒决定不回柏林,就在伯希特斯加登接待张伯伦来访。
  张伯伦得到希特勒的答复,于9月15日第一次乘飞机飞抵慕尼黑机场,然后不顾疲劳坐上一辆敞篷汽车来到火车站。
  再从那里坐了3个小时的专列,于当天下午4时许到达伯希特斯加登。
  这时天空一阵黑似一阵,乌云满布,突然下起雨来。
  张伯伦从清晨赶路,这时已疲惫不堪,但仍然冒雨向希特勒的别墅赶去。
  希特勒并没有到伯希特斯加登火车站去迎接贵宾,而是在他的别墅高高的台阶上等候着。
  他看着比他年长20岁的张伯伦弓着腰在雨中艰难地爬着上山的台阶,感到十分滑稽可笑。
  希特勒和张伯伦在一楼会客厅喝过茶之后,来到二楼希特勒的书房。
  希特勒首先发言,长篇大论地吹嘘他对德国人民、对国际和平、对德英亲善作出的“巨大贡献”。
  说他现在已下定决心,不论用什么方法都要解决捷克斯洛伐克问题,让捷克斯洛伐克境内300多万日耳曼人“重返”德国。
  他说:“我希望任何人都不要对我的决心产生任何怀疑。
  我决不能容忍一个小小的二等国家把有1000年历史的强大的德国看作仿佛是次一等的国家。
  我今年49岁。
  如果德国为捷克斯洛伐克问题而卷入一场世界大战的话,我希望我能以壮盛之年的全部精力领导德国渡过危难。
  当然,如果由于这个问题而竟然引起世界大战,我将不胜遗憾。
  不过,这种危险决不能使我的决心有任何动摇。
  我为此准备迎接任何战争,甚至世界大战。
  世界上任何国家爱怎么办就怎么办,我决不后退一步。“
  “如果元首已决定用武力来解决这个问题,甚至根本不想在我们之间讨论一下的话,那么为什么还要让我来呢?我浪费时间了。”
  张伯伦突然打断了希特勒滔滔不绝的讲话,很不耐烦地说。
  希特勒没想到张伯伦会和他顶嘴,正欲发作,又一想,这位是大英帝国的首相,不好轻易得罪,遂平静下来,缓和地说:“我们可以讨论一下,看是否还有和平解决这一问题的希望。
  如果按民族自决的原则做出割让的话,英国是否同意将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这是问题的核心。“
  张伯伦对希特勒明目张胆的领土扩张要求不仅不感到震惊,而且表示满意,说:“我可以代表个人说,我承认苏台德区脱离捷克斯洛伐克的原则。
  我希望回到英国向政府报告我个人的态度,并且取得政府的批准,同时还要和法国人商量。
  在此之前,我不能把话说死。
  我希望我们在最近能够再会商一次。
  在我们再次会商前,我希望元首不要采取任何军事行动。“
  “我期待着尽早与首相先生再次会见,”希特勒说,“在此期间,我不会采取军事行动。”
  实际上,德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准备工作仍在加紧进行:9月16日,最高统帅部与宣传部共同制定了一项军事侵略与舆论宣传相配合的计划;17日,希特勒指定最高统帅部派人去协助汉莱因组织“苏台德自由团”,并命令这个团要不断制造与捷克当局的武装冲突和纠纷。
  19日,最高统帅部向准备参战的5个军群(共36个师)下达了行动时间表。
  张伯伦9月16日回国后,立即电召伦西曼勋爵从布拉格返回伦敦。
  当晚,他召集内阁会议,传达了伯希特斯加登会谈的情况及希特勒的建议,并让伦西曼介绍有关情况和提出建议。
  伦西曼的建议让人大吃一惊,因为他的建议比希特勒提出的要求更加干脆:他主张把苏台德区立即移交给德国,根本不必费事举行什么公民投票。
  他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在苏台德区并入德国后还要改变其外交政策,“使各邻邦相信它决不会向它们发动进攻或者由于对其他国家所负的义务而参与反对它们的任何侵略行为”。
  伦西曼在这个时候居然担心一个残存的捷克斯洛伐克会对纳粹德国有发动侵略的危险,真是不可思议。
  但这种建议却给张伯伦内阁留下了深刻印象,坚定了张伯伦打算满足希特勒要求的想法。
  应张伯伦的邀请,达拉第和他的外交部长庞纳于9月18日到达伦敦,与张伯伦商讨如何答复希特勒的要求的问题。
  双方没有花多长时间就达成一致,共同提出了一项非要捷克政府接受不可的建议。
  这项建议是:凡居民半数以上为苏台德日耳曼人的领土必须交给德国,以保证“和平得以维持,而捷克斯洛伐克的根本利益亦得以确保”。
  英国和法国则另外同意一起做出一项“担保捷克斯洛伐克新边界不受无端侵略的国际保证”;这种保证将代替捷克斯洛伐克与法国和苏联之间现有的互助条约。
  22。捷克斯洛伐克的悲剧(2)
  最后,双方决定共同向捷克政府发一份正式照会。
  9月19日,英、法驻捷克公使一起向捷克政府递交了这份照会。
  照会写道:“法、英两国政府明白,为了和平事业而要求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做出的牺牲是何等巨大。
  但是,这一事业既关系到欧洲全体,也关系到捷克斯洛伐克本身,法、英两国政府认为有责任向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坦率提出获致和平必需的条件。
  这个条件就是将苏台德区划给德国。“
  照会最后写道:“张伯伦首相必须立即与希特勒先生重新会谈,至迟不得超过星期三(9月22日),若有可能,越早越好。
  因此,我们请求你们尽早答复。“
  捷克政府于9月20日复照拒绝了英、法的建议。
  照会说:“接受这个建议将使捷克斯洛伐克迟早置于德国的完全统治之下。
  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提请法国政府注意它所承担的条约义务。
  并提请法国注意,一旦捷克斯洛伐克屈服,法国在欧洲将处于不利地位。“
  英、法驻捷克公使于20日下午接到这份拒绝照会,便警告捷克外交部长克罗夫塔:如果捷克政府坚持己见,英、法将不再关心捷克的命运。
  张伯伦一收到捷克政府的照会就立即召集核心内阁会议,并且用电话与达拉第和庞纳进行联系。
  双方同意继续对捷克政府施加压力,告诉他们:如果一意孤行,捷克斯洛伐克就只能单独对德作战,不必指望得到法国或者英国的援助。
  9月21日凌晨2时一刻,英、法驻捷克公使把贝奈斯总统从床上叫起来,口头传达了两国政府的要求。
  贝奈斯深深感到他的祖国被卑鄙地出卖了。
  他想给历史留下个见证,因此要求法国公使把法、英两国政府的要求写成书面文字。
  9月21日上午,贝奈斯同内阁成员、各党派领导人和高级将领进行磋商;他们也无法挽救局势。
  这时,他得到消息说,苏联外长李维诺夫在日内瓦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