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二战全景纪实 >

第53部分

二战全景纪实-第53部分

小说: 二战全景纪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自忠这个大胆想法,引起庞军团长和徐参谋长的极大重视。经过研究,决定按张自忠的意见办,3月14日同时行动,向日军发起反击。
  3月14日晚上,59军秘密强渡沂河,迅速插到坂垣师团侧背,发起强大攻势。坂垣万万没想到困守临沂的第3军团会抽出兵力从侧背袭击他的防线,更没料到出现在他面前的是新增援的第59军。他不得不放弃进攻临沂,调过头来与59军作战。与此同时,庞炳勋所部也开始反击。经过三天激战,双方多次冲杀,59军虽然付出了重大牺牲,但却打退了日军,毙伤日军数千人,砍断了津浦路北段日军的左臂,使东路日军会攻台儿庄的计划彻底破灭。战后李宗仁说:“若无张氏大义凛然,捐弃前嫌,及时赴援,则庞氏所部已成瓮中之鳖,必致全军覆没,更没有击败坂垣师团的重大胜利。”
  此后,庞张二人恢复了过去的友情,变为莫逆之交,成了抗战史上的一段佳话。
  东路坂垣师团被击退,西路矶谷师团继续快速向南推进,企图独自抢占台儿庄。这时,邓锡侯将军率领的川军第22集团军从郑州赶来增援。为了阻滞矶谷师团南进,李宗仁命川军第122师固守滕县县城,124师在城外策应。3月12日,王铭章将军率领的122师进城不久,即被矶谷师团快速部队重重包围。122师只有数千装备很差的士兵,但他们临危不惧,决心不惜牺牲一切守卫滕县城,与日寇血战到底。
  3月14日黎明,3万多日军在飞机和战车掩护下,分四路向界河猛攻。122师奋勇抵抗,与敌竟日血战,阻止了日军的前进。15日,日军继续进攻界河,并以一部向滕县迂回。至下午,日军突破界河阵地,迫近县城。16日,日军在飞机、重炮及战车的配合下,向滕县城猛攻。敌人开始集中进攻东关土寨,用大炮打开城墙缺口,用机枪掩护步兵攻城。王铭章师长冒着弹雨亲赴东关督战,指挥部队集中火力,并用集束手榴弹消灭向缺口冲锋的日军,打退敌人多次进攻。下午日军攻势更猛,一度爬上塌口城墙。王师长命令部队乘敌立足未稳,发动反冲锋,用大量手榴弹将敌赶下城去。傍晚,打急了眼的矶谷命令各类火炮齐发,同时发起了第三次冲锋。其火力一直延伸到城内及西关车站,步兵前后重叠配置,反复冲锋,攻占了东关。我军官兵牺牲惨重,但全军上下同仇敌忾,浴血奋战,夺回了东关,又一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3月17日,日军改变战术,调集大批人马,从东、南、北三面进攻县城。集中了几十门大炮向城墙和城内猛轰,20多架飞机轮番轰炸扫射。全城硝烟弥漫,弹片横飞,一片火海。在飞机、大炮配合下,日军尾随着十几辆坦克,向已打开缺口的东寨城墙冲锋。我将士在王师长的率领下,筑成血肉屏障,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战至下午,由于伤亡太重,兵力不足,东关、南关失守。在这种情况下,王铭章师长仍向军长孙震致电:“决以死拚,以报国家。”他在城中十字路口设立指挥所,指挥战士逐街逐巷与日军死拚。到下午5时,日军又攻进了西城。王师长登上城墙继续指挥部队作战。日军集中炮火向王师长猛轰。王师长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45岁。
  滕县这一场恶仗,毙敌2000余人,阻滞了日军南进速度。而我王铭章将军以下,全师殉城。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事后说:“若无滕县之死守,焉有台儿庄大捷?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造成之也!”
  临沂、滕县序幕战消耗了日军,为我军战略机动争取了时间,也为我军在台儿庄包歼孤军深入的矶谷师团创造了条件。
  3月下旬,日军矶谷师团主力沿津浦线台枣支线急速南下。行至台儿庄后,在百余门大炮、七八十辆坦克和飞机的配合下,迅速向台儿庄发起猛攻。台儿庄保卫战战幕拉开。
  台儿庄是一个市镇,是运河与临台支线的交叉点;西面紧靠临台支线的车站,运河紧靠着庄西南的墙根,全庄有砖砌成的围墙。全庄约2600户人家。这里距西北的峄县34公里,距西南陇海路的运河口46公里。西北两面与临城、韩庄呼应。对徐州来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军事要冲。
  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命令孙连仲第二集团军的三个师扼守台儿庄正面战场;命令汤恩伯第20军团的一部担任台儿庄至韩庄间运河南岸防务,以两个军准备向峄县、枣庄日军侧背攻击,配合孙连仲部围歼敌军。3月24日,蒋介石亲自到徐州督战。同时,派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军令部次长林蔚等组成临时参谋团,协助李宗仁指挥作战。
  18。决胜台儿庄(6)
  台儿庄战役从3月到4月历时1个月。日本参战的有第10、第5两个师团和一个炮兵旅团,另有伪军两个师和一个旅,共计8万人左右。中国方面投入作战的有第20军团、第2集团军等约40万人。战役中敌人发动了八次大规模进攻,敌我双方反复争夺,战况异常激烈。
  3月23日,敌军冲到台儿庄泥沟车站。24日,敌以坦克开路向我猛冲,一部敌军突破台儿庄城东北角。中国守军第2集团军第30师在师长池锋城的指挥下,将敌赶出城外,与敌在城外展开了肉搏战。敌我双方为争夺一村一地,反复肉搏一二十次。至25日晨,我军在援军炮火和装甲车支援下,将丢失的五六个村庄夺回。
  日军连日进攻,损失惨重,一时无法集中兵力攻城。便一边待援,一边用大炮向我城周围阵地猛轰。一日之中,落我阵地炮弹达六七千发。并以飞机轮番轰炸,迫使守军后退。但守军视死如归,决不后退。
  27日,日军增援后,发起了第三次大规模进攻。再次突破城东北角,但受到我军顽强抵抗。双方展开了激烈巷战。日军死伤惨重,我军伤亡近3000人。日军又用大炮把北面城墙轰毁,使城内战线犬牙交错,战斗极为惨烈。同时,敌福荣大佐指挥攻坚部队主力来到台儿庄,再次向城内猛冲。28日,敌军占领了城西北角。城内守军第31师由东向西发起反击,城外炮团也向日军猛烈轰击,遏制了日军的攻势。
  日军对台儿庄久攻不下,矶谷师团长3月29日亲自到台儿庄西苑口附近督战,并于30日发动了空前猛烈的进攻,占据了城内东半部。台儿庄处于极其危险的状态。
  在这紧要关头,李宗仁一边命令死守,一边急令汤恩伯军团迅速南下,围歼敌军。李宗仁三令五申,但汤恩伯仍然在姑婆山消极避战,迟迟不进。李宗仁十分恼火,警告汤恩伯:“如再不听军令,致误戎机,当照韩复榘的前例严办。”蒋介石也督促汤恩伯南进,汤恩伯才不得不全军南下向台儿庄开拔。
  4月1日,台儿庄守军愈来愈困难。31师4个团已伤亡过半,由30师调入城内的两个团接替了部分阵地,伤亡也很严重。3日至4日,日军连续发动了第七、第八次总攻。并大量使用燃烧弹。台儿庄东南门、东门、北门、西北门均被日军占领,我守军只有南关一隅。我军仍顽强战斗,拚命坚守,并乘夜组成大刀队突袭。
  4月4日午夜,第2集团军司令孙连仲向战区李宗仁报告说:“连日来,第2集团军与敌反复拼杀,已伤亡十分之七。”说到这里,他突然泣不成声,用哀求的口吻说:“可否请长官答应暂时退到运河南岸,好让第2集团军留点种子,这也是长官的大恩大德!”
  李宗仁非常体会孙连仲的苦衷,但他要从整个战役来考虑问题。他估计汤恩伯军团5日晨,至迟5日中午即可到达台儿庄。如果让第2集团军现在放弃台儿庄,岂不功亏一篑?他耐心地向孙连仲做工作,说明我军已在台儿庄血战经旬,胜负决定于最后5分钟。汤恩伯援军明日就到。援军一到,我们就可以内外夹击敌人。所以,坚持就是胜利。他告诉孙连仲,他本人明晨来台儿庄督战,然后命令说:“你务必守至明天拂晓,这是我的命令,如违背命令,当军法从事!”他还在电话中要求孙部夜晚组织夜袭,打破日军明晨的进攻计划。
  当时,孙连仲的预备队已全部用完,组织夜袭十分困难。但经李宗仁的说服,他坚定了死守的决心,遂命令池峰城师长说:“今晚必须组织夜袭,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有谁敢过运河,杀无赦!”
  池峰城师长接令后,立即组织敢死队。许多轻伤员主动请战。敢死队组成后,即冲入敌阵,突然袭击。日军血战经旬,已筋疲力竭。不料我乘夜出击,一时慌了手脚。而我敢死队员手持大刀,无比勇猛,左砍右杀。日军经数日血战占领的街市,经我军一个反击,竟夺回四分之三。关于台儿庄战斗的激烈程度,我们从当时战地记者所写的报道,可见一斑:一位坚守台儿庄的代理团长对记者说:“每天台儿庄在我军血战中保守着,而最激烈的血战已经发生过三次。第一次发生在24日上午。第二次在27日。第三次激战在29日上午。经过这几次激战,鬼子被我歼灭在四五千人以上。”台儿庄之战的主将池峰城师长向记者表示:“台儿庄便是我师官兵的坟墓,虽剩至一兵一卒,亦不让敌人侵入台儿庄。”
  4月5日拂晓,东方泛起鱼肚白,一阵阵清风带着浓烈的硝烟味,吹拂着日夜兼程、汗流满面的战士。汤恩伯军团按时抵达台儿庄以北。于是,一场内外夹击,围歼矶谷师团的战斗打响了。
  狂傲的矶谷师团长置坂垣师团的失败和汤恩伯军团在其侧方于不顾,孤军深入以为迅速将我正面台儿庄部队击败,我侧面部队不攻自破。想不到台儿庄未拿下来,反陷入中国军队的内外夹击之中,一时惊慌失措,急忙呼救。日军为挽救矶谷师团的厄运,急派板本旅团和沂州支队攻汤恩伯军团之侧,但被击退。4月6日,我军全线出击。汤恩伯军团从外线发起进攻。孙连仲军团由内线向外反击。步兵在炮兵强大火力支援下,英勇冲锋,敢死队冲入敌阵,大刀纷飞。整个战场弹如雨下,杀声雷动。此时矶谷师团不仅伤亡惨重,而且弹药、汽油全部用完。机动车辆多被击毁,未被击毁的也因没有汽油变成一堆废铁。成千名受伤的日军因无法逃跑,被集中在枣庄附近,全部烧死。呼叫之声,遍布田野,残忍之状,军史罕见。活着的日军已成惊弓之鸟,狼狈逃窜,溃不成军。我军乘胜追击,日军除濑谷支队残部逃走外,全部被歼。
  18。决胜台儿庄(7)
  这一仗歼敌3万余众,缴获各种大炮70余门,战车40余辆,装甲车70余辆,汽车100余辆,步枪上万支。台儿庄战斗的胜利,是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最大的胜利。它不仅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士气,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台儿庄战斗的胜利,使蒋介石的头脑开始发热。他从全国各战区调集了大批军队,准备在徐州与日军决战,使第5战区兵力由初期的29个师增至64个师另3个旅,共约45万人马。对蒋介石的决策,李宗仁认为,在此四面受敌的平面地带与机械化装备很高的日军进行决战,很难取胜,也违背了打持久消耗战的既定方针。但他的意见被否决了,只好部署徐州会战。
  日军台儿庄失败后,发现中国军队正往徐州一带集结,便重新调整兵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