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二战全景纪实 >

第202部分

二战全景纪实-第202部分

小说: 二战全景纪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翼第11集团军(司令宋希濂)第一线各师分别由惠通桥、毕寨渡、三江口等渡口过江后,于6月4日攻克腊猛。
  尔后,该集团军一部向龙陵突进,一部围攻松山守敌。
  松山山高林密,地形险要,周围长达25公里,滇缅公路环绕其间。
  日军占据松山,不仅完全切断了滇缅公路,而且控制了怒江惠通桥附近的腊猛大渡。
  日军一个能独立作战的加强团,依托长期修筑的既设阵地,死守待援。
  我军以第71军新编第28师五次攻击松山遭受巨大伤亡,毫无进展。
  远征军长官部调第8军接替新28师。
  第8军经过详细侦察,摸清了敌情,从6月下旬起,在飞机和重炮火力支援下,结合坑道爆破,一个一个地摧毁敌外围工事,连续发动9次大的攻击和无数次小的攻击,历时两个多月,于9月8日,终于攻克松山。
  第8军共歼敌3000余人;己方牺牲3800余人,伤者亦大致相等。
  龙陵之战,持续时间最长,战斗也甚为激烈。
  6月10日,我第11集团军推进到龙陵附近,遭日军反击,攻势受挫。
  我军得到加强后,再次发起攻击。
  至7月25日,又逼近龙陵市区。
  8月26日,经激战,我军突入龙陵城内,数百名日军仍依靠核心阵地顽抗。
  我军攻克松山后,打通了松山至龙陵间的公路,中国远征军的补给运输得到增强。
  我军第200师、第8军荣誉第1师及第20集团军第36师,先后参加了龙陵方面的作战。
  10月25日,我军发起总攻击。
  龙陵日军孤军难支,遂于11月2日夜突围。
  11月3日,中国军队收复龙陵,并继续向前推进。
  11月20日攻克芒市。
  12月1日占领遮放。
  1945年1月20日,攻克畹町。
  1月27日,中国远征军与中国驻印军在畹町附近的芒友胜利会师。
  至此,中印公路完全打通。
  中国驻印军旋即南下,于3月8日攻克腊戌,30日与英军会师于乔梅,缅北反攻作战结束。
  此役历时一年半,歼灭日军48万余人,中国驻印军伤亡18万余人,中国远征军伤亡4万余人。
  打通了中印公路这条战略运输线,支援了中国抗战,同时牵制了日本缅甸方面军的预备队,使缅甸战场的日军陷于被动,为英印军在印度英帕尔地面作战及盟军在缅甸战场取得最后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23。反攻缅甸(3)
  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接近最后胜利。
  1月中旬,日军大本营为挽救危局,决定建立日本本土及中国、朝鲜等占领区的防御体系,准备与同盟国军队决战。
  中国派遣军奉命调整部署,决定以华北、华中和华南沿海地区为防御重点。
  同时要求各方面军和集团军重点加强工矿区、交通干线和主要城市及飞机场的守备,以防备美军从中国沿海登陆、苏军参加对日作战以及中国军队的反攻。
  敌后各解放区,经过1944年的一系列攻势作战,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已拥有9000多万人口和200多万民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正式部队已发展到78万人,而且在军政素质上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毛泽东于1944年12月15日发表了《一九四五年的任务》的演说,明确解放区军民的首要任务是“消灭敌伪,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
  据此,各解放区军民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当面之敌展开了大规模的攻势作战。
  为贯彻执行“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的战略任务,八路军各军区部队以夺取敌守备薄弱的城镇据点和交通线,将敌压缩、包围于大中城市和交通干线为目标,发起了强大的攻势作战。
  1945年的攻势作战,一是规模空前壮大;二是作战形式开始发生战略转变,即由游击战为主逐渐转变为运动战为主。
  这表明我军已开始掌握战略的主动权。
  晋冀鲁豫边区各军区部队于1月至4月,以解放豫北地区为重点展开攻势作战。
  1月16日,冀鲁豫军区部队进攻大名城。
  在伪军的内应配合下,一举攻进城内。
  歼灭伪军长以下大批伪军和日军1个排,俘日伪军400余人。
  1月21日夜,太行军区集中第7、第8军分区等部队4个主力团的兵力,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发起道(口)清(化,今博爱)战役,以消灭盘踞在道清铁路及其两侧地区的日军第117师和伪军第5方面军各一部。
  战役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我军以攻占道清铁路以南伪军盘踞的小东、宁郭两镇为中心,扫清敌据点。
  接着,我主力全部北上,转移到辉县以北的南平罗地区待机,同时增调两个主力团准备参战。
  第二阶段,我军以扫除道清铁路以北的日伪据点为主要目的,造成新乡、郑县(今郑州)、开封之间敌兵力空虚。
  据此,第三阶段,我军以主力一部挺进原武、阳武地区作战。
  至4月1日,战役胜利结束。
  此役我军共歼灭日伪军2500余人,扩大解放区2000余平方公里,解放人口75万,建立了四个抗日民主县政府。
  4月3日,太岳军区集中近4个团的兵力和地方武装发起豫北战役,至月底结束。
  攻克据点40余处,歼敌2800余人,1700余名伪军反正,收复沁源、阳城、晋城等,建立了三个抗日民主县政府。
  至此,黄河以北的太行、太岳根据地与黄河以南豫西解放区联成一片。
  冀鲁豫军区另一支部队于4月24日发动南乐战役,至27日结束,攻克南乐县城及其外围据点32处,歼灭日伪军3400余人,解放卫河以东大片地区。
  5月中旬至7月下旬,该军区部队主力在鲁西地区相继发起东平、阳谷战役,收复东平、阳谷等16座县城,歼灭日伪军9000余人。
  5月下旬至6月上旬,太岳军区主力一部在同蒲铁路以南的晋南地区发动攻势,攻克据点40余处,收复安泽、高平两座县城,并逼近黄河北岸。
  6月29日,太行军区一部发起安阳战役,7月7日结束,歼灭日伪军4700余人,逼近敌占据之安阳、石家庄两大据点。
  我晋冀鲁豫边区部队在1945年春夏两季的攻势作战中,共进行战斗2300余次,歼灭日伪军378万余人,攻克日伪据点2800余处,收复县城28座,为实施大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山东军区部队于2月至5月发起以歼灭大股伪军为主的进攻战役。
  2月1日,鲁南军区以主力第三团、费县独立营、尼山独立营和区中队及民兵各一部,奔袭伪第10军荣子恒部驻地泗水城。
  部队突入城内后,直捣伪第10军军部及伪县政府驻地。
  激战至次日,击毙荣子恒及其参谋长和日本顾问,歼灭城内全部敌人。
  同时,还打退了滋阳(今兖州)、曲阜等地敌军的增援。
  此役,我军共歼敌2000余人,攻克泗水县城及其外围据点16处,进一步逼近津浦铁路及敌之重要据点滋阳。
  2月中旬,胶东军区发动讨伐伪“剿共第七路军”赵保原部战役。
  赵部盘踞在莱阳东南之玩底(今万第)及其周围地区,各要点筑有坚固工事。
  胶东军区集中主力5个团另5个营的兵力,在参战民兵和支前群众的配合下,于2月11日对玩底地区发起攻坚战。
  我主攻部队在炮火支援下,突破敌军阵地,全歼玩底守军5个营,余部在逃窜中大部被歼。
  2月14日,胶东军区主力部队又向左村攻击,一举突破敌阵地,歼敌3个团。
  至19日,战役胜利结束,共歼灭伪军近万人。
  3月上旬,鲁中军区发起蒙阴战役。
  23。反攻缅甸(4)
  该城位于我沂蒙山区根据地腹地,城内驻有伪军1000余人和日军1个排,城防坚固。
  鲁中军区集中主力4个团及地方武装和民兵各一部,于8日夜向蒙阴发起总攻。
  在山炮火力支援下,首先突破西门,接着由东、北、南三门攻击的部队也攻入城内,同敌人展开巷战,至10日晨全歼守敌。
  其间,驻新泰日军1个连的兵力分两路前来增援,被我全歼一路,击退另一路。
  此役共歼灭日伪军1300余人,摧毁了敌伪“扫荡”我沂蒙根据地的重要基地,使沂蒙与新泰连成一片。
  在此之前,滨海军区部队在诸城以东等地区攻克百尺河等日伪据点40余处,歼敌1000余人。
  4月15日至5月14日,渤海军区以其主力和部分地方武装,在寿光地区歼灭伪军4000余人,攻克据点24处,解放了洱河以北、小清河以南大片地区。
  山东军区部队于5月粉碎日军3万余人的“扫荡”后,立即以胶济铁路东段为主要目标,发起夏季攻势。
  6月下旬至8月上旬,鲁中、滨海、胶东、渤海等军区集中主力部队,在胶济铁路路南的安丘、诸城和路北的平度、寿光之间地区,向日伪军发起进攻,歼灭日伪军2万余人,解放了大片地区。
  与此同时,其他各部队在鲁西北、鲁南、鲁中和滨海南部,向日伪军也发起了攻势作战,歼敌1万余人,并逼近津浦、陇海铁路,威胁徐州。
  山东军区部队及地方武装力量,经过春夏季攻势作战得到进一步发展。
  八路军主力及地方武装已达23万人,民兵50万人,自卫团150万人,成为大反攻的主力之一。
  晋察冀军区部队于2月至5月展开以攻取边缘区和残存在根据地内敌占城镇为主要目标的攻势作战役。
  冀东区部队在平谷、密云、顺义,通县、香河和三河等地连续主动出击,先后歼灭日伪军共5000余人。
  4月13日,冀中军区部队发起任(丘)河(间)战役。
  首先攻占任丘河间之间的敌强固据点辛中驿,然后乘胜克复任丘,夺取河间,从而切断了北(平)大(名)公路。
  5月上旬,任河战役尚未结束,冀中军区即适时转移兵力,于5月6日发起文(安)新(镇)战役。
  5月8日,又发起安(平)饶(阳)战役,使敌人顾此失彼。
  该区部队采取围点打援、“围三阙一”、网开一面等战术,连连得胜。
  在春季攻势中,冀中我军共歼敌3700余人,收复县城8座,使大清河以南、德石铁路以北、子牙河以西、潴龙河以东地区联成了一片。
  与此同时,冀晋和冀察区部队拔除日伪军据点80多处,收复灵丘县城,逼近北平近郊,收复了平西的紫荆关和斋堂镇,并在张家口以南开辟了2500平方公里的地区。
  冀热辽军区部队于2月至5月展开反伪满军战役,共作战230次,歼敌5000余人,迫其退至北宁铁路沿线。
  晋察冀军区部队自5月中旬至7月底,以向北发展为重点,展开夏季攻势作战。
  为开辟平绥铁路南北的雁北和绥东地区,冀晋军区于5月12日集中6个团及6个县支队的兵力,发起雁北战役。
  首先以主力部队重点向雁北之浑源、应县、山阴一线和桑干河两岸及平绥铁路阳高至大同段之敌展开进攻,尔后越过平绥铁路向北伸展;同时以一部兵力围攻繁峙、沙河、五台、台怀等地敌人。
  另外,军区令在南线和东线的部队向正太铁路和平汉铁路定县附近之敌出击,以配合雁北战役。
  冀晋军区部队经过50多天的连续作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