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二战全景纪实 >

第133部分

二战全景纪实-第133部分

小说: 二战全景纪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因如此才得到山本的同意,冒险率舰队在大白天穿过美机出没的海域,准备夜袭盟军舰队。
  8日清晨,日舰穿过圣乔治海峡,向南驶向瓜岛。
  一路两次被盟军飞机发现,还差点儿与一艘美国潜艇相撞,但就是没有人把日舰驶向瓜岛的消息报告给弗莱彻,或特纳或克拉奇利。
  三川大摇大摆地穿过了所罗门群岛中间狭长的水道——狭槽,在8日22时左右驶近萨沃岛。
  发现那条还在燃烧的运输舰,就以火光为导向,驶入萨沃岛和瓜岛之间的海峡。
  盟军有6艘巡洋舰和许多驱逐舰,分为南、北、东三个编队,分别把守通往瓜岛的三个水道。
  美舰上都装有雷达,却对越来越近的日舰浑然不知。
  日舰虽无雷达,却长于夜战,在9日1时33分首先发现盟军南区编队的2艘巡洋舰,便悄然无声地发射了17枚鱼雷,把还在睡梦中的澳大利亚巡洋舰“堪培拉”号和美国巡洋舰“芝加哥”号打得火光冲天,不一会儿就翻身沉入海底。
  日舰丝毫未损,绕过萨沃岛猛击盟军北区编队背后。
  美国巡洋舰“昆西”号和“文森斯”号还未清醒过来,就遭鱼雷和暴雨般的炮弹的夹击,化为熊熊火炬,沉入大海。
  在半小时内,盟军南北两个编队几乎全军覆没:4艘巡洋舰沉没,1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遭重创,2000余人被打死、打伤或淹死,海面上到处漂浮着满身油污、半死不活的水兵。
  日舰一艘未损,仅阵亡56人。
  三川此时若转身杀向盟军运输舰,则如囊中取物。
  但三川担心弗莱彻的舰载机会在天明后来袭。
  临行前,军令部长永野嘱咐:“日本海军与美国海军不同,如果损失一条船,需要许多年才能补上。”
  于是三川下令舰队全速返航。
  盟军运输舰躲过一场灭顶之灾,天一亮就丢下岸上的海军陆战队,匆匆离去。
  这次史称“萨沃海战”的袭击战中,美国海军蒙受了不亚于珍珠港的奇耻大辱。
  百武晴吉见三川告捷,以为在瓜岛的美军不过2000余人,肯定已成瓮中之鳖,遂派一木大佐率一个团约1000人在瓜岛登陆,消灭美军。
  他万没料到美军在岛上有16万人,还配有轻型坦克。
  8月18日,一木率部在机场以东约20英里的塔依伏悄悄登陆,准备占领这个被美海军陆战队命名为“亨德森”的机场。
  4天后,一木穿过密林,在8月21日凌晨发起袭击,想趁美军不备,一举消灭之。
  但那位勇敢的澳大利亚地方官克莱门斯一直在注视着一木的一举一动。
  范弗德里特于是下令掘壕筑垒,严阵以待。
  5。喋血瓜达尔卡纳尔岛(3)
  不出所料,日军虽攻势如潮,均被美陆战队准确凶狠的炮火击退,无人能接近铁丝网。
  日军尸体遍地,伤员发出阵阵哀号。
  美医疗队员见状顿起怜悯之心,前去救治,遭日兵暗算。
  范佛德里特大怒,令坦克前去杀尽日兵,不留俘虏。
  黄昏时分,5辆轻型坦克碾过日兵尸体和伤员,扑向幸存残兵。
  日兵走投无路,被碾成一堆堆肉酱。
  一木在绝望和恐惧中烧掉军旗,在被坦克压死之前拔刀切腹自杀。
  一木支队全军覆没了。
  消息传来,三川和百武晴吉大惊,才知美国已派大股部队登陆,断定美国视瓜岛非同一般。
  二将知道仅靠自己手里的第8舰队无法把援兵送上瓜岛,遂电请联合舰队主力南下驰援,送陆军登岛,在8月底之前消灭美兵,重新控制瓜岛。
  远在东京的陆军参谋总长杉山元和军令部长永野修身得知丢了机场和一个整团,大为光火,责令百武、三川二将尽速夺回机场。
  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闻讯后,心里不禁暗喜。
  这位赌徒在中途岛白白损失了4艘航空母舰,急欲报这一箭之仇。
  现大批美兵已登瓜岛,身后必有大舰队和航空母舰,这岂不是个决战良机?
  挖空心思想与美舰决战的山本,急不可待,在一木覆灭之前就乘旗舰“大和”号战列舰离开本土,前往加罗林群岛的特鲁克。
  南云忠一指挥3艘航空母舰(“翔鹤”、“瑞鹤”和“龙骧”号)向南疾驰,在8月23日到达所罗门群岛北部的海面。
  山本把云集在所罗门群岛、腊包尔的日舰分为5群。
  第一群是南云指挥的主力群,由“瑞鹤”、“翔鹤”两艘大型航空母舰组成。
  第二群是由“龙骧”号轻型航空母舰组成的牵制群。
  第三群是以3艘战列舰组成的前卫群。
  第四群是田中海军中将指挥的登陆增援群。
  第五群是由潜艇组成的侦察群。
  山本打算以“龙骧”号为诱饵,引诱美航空母舰。
  待美舰上钩,就出动两艘大型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消灭美航空母舰。
  然后登陆部队在战列舰的掩护下在瓜岛登陆,消灭美军。
  日舰的频繁活动没有逃过盟军飞机和克莱门斯的眼睛。
  戈姆利见大战临近,范佛德里特处境险恶,只得硬着头皮迎战,令弗莱彻回援,并派两个中队的“野猫”式战斗机和“无畏”式俯冲轰炸机从航空母舰上起飞,进驻亨德森机场。
  南太平洋上的血腥气也传到万里之外的华盛顿。
  美国海军作战部长金海军上将急令刚刚建成不久的“南达科塔”和“华盛顿”号战列舰穿过巴拿马运河,全速赶往所罗门群岛。
  在珍珠港的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也把手里最后一艘航空母舰交给了弗莱彻。
  8月23日凌晨,3艘美国航空母舰(“企业”、“萨拉托加”、“黄蜂”)抵达所罗门群岛以东距亨德森机场约150海里的洋面上,枕戈待旦。
  同日上午,一架美国巡逻机发现田中海军中将的登陆舰队正沿三川走过的“狭槽”,缓缓驶向瓜岛。
  中午时分,弗莱彻令37架轰炸机和鱼雷机去轰炸田中。
  亨德森机场的“仙人掌航空队”也派出23架飞机助战。
  60架美机飞抵目标区后,发现海面上空空荡荡,不见一艘舰船的踪影,只得悻悻而归。
  原来老谋深算的田中见自己被发现,知道大事不好,立刻调头驶往西北,离开了美机活动半径。
  弗莱彻见美机空手而归,误以为日本航空母舰还远在特鲁克,就命令“黄蜂”号航空母舰返航加油。
  弗莱彻失算了。
  日本航空母舰就在自己北面约400海里处,正在南下寻战。
  次日(8月24日)9时,一架美国巡逻机发现了“龙骧”号航空母舰。
  弗莱彻将信将疑,没有令轰炸机出击。
  中午1时,传来亨德森机场遭日舰载机轰炸的消息。
  弗莱彻这才相信附近的确有日航空母舰,上午的报告属实,遂令“萨拉托加”号上待命的俯冲轰炸机出击。
  舰载机离舰才15分钟,弗莱彻又收到一串报告:在“龙骧”号东北60海里处发现一艘航空母舰,接着又发现两艘大型航空母舰。
  弗莱彻恍然大悟,自知上当,欲令刚出发的机群转攻日本大型航空母舰,但同机群怎么也联络不上,只得硬着头皮准备对付日机轰炸。
  15时,美机把8000吨的“龙骧”号炸成一堆废铁而沉入大海。
  这时日机也发现了美国航空母舰。
  1个半小时后,“企业”号航空母舰发现来袭的日舰载机群。
  于是所有飞机飞离甲板前去拦截,在距航空母舰25海里处与日机搅成一团。
  51架“野猫”式战斗机把一架架日机击落,但25架日本俯冲轰炸机漏网,逼近“企业”号。
  担任护航任务的“北卡罗莱纳”号战列舰上林立的高炮开始射击。
  “企业”号上的高炮也喷出了火舌,把一架架日机炸得粉身碎骨。
  但不少日机还是突破了火网,拖着凄厉的呼啸声,呈70°角几乎笔直地从高空直射而下,在500米的高度投下炸弹。
  5。喋血瓜达尔卡纳尔岛(4)
  “企业”号拚命转舵,歪着宽大的飞行甲板躲过一批批炸弹,但还是挨了三枚炸弹,燃起熊熊大火。
  待扑灭大火时,已有76人阵亡,甲板被炸开一个大洞,升降机也被炸坏,需要回珍珠港修理。
  “萨拉托加”号在混战中见势不妙,驶入雨雾中,躲过了轰炸。
  弗莱彻见“企业”号受伤,无心再战,赶忙收回飞机,迅速撤走。
  日舰急追,但美舰已经开远,只得驶回特鲁克。
  这次海战史称“东所罗门海战”或第二次所罗门海战。
  美日两军打了个平手,美军略占便宜:击沉日本一艘航空母舰,击落70架飞机;己方损失了17架,一艘航空母舰在两个月内无法出航。
  重要的是,美军挫败了日军增兵瓜岛消灭陆战队的企图。
  不过时隔不久,美国海军就连遭厄运。
  8月31日,“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被一艘日本潜艇击伤,被迫返回珍珠港大修。
  两星期后,刚向瓜岛送完物资的“黄蜂”号航空母舰被日本潜艇击沉,护航的“北卡罗莱纳”号战列舰也被击伤。
  这样,美国在太平洋上只有“大黄蜂”号一艘航空母舰能作战了。
  在海军遭不幸的同时,范弗德里特和他的海军陆战队也饱受磨难。
  东所罗门海战后,日军曾想用驱逐舰在大白天把陆军送上瓜岛,结果连遭亨德森机场的“仙人掌航空队”的轰炸,损兵丢船。
  于是改变战术,每晚派驱逐舰借夜幕的掩护炮击机场,并把—批批陆军送上岸,然后在黎明前高速返航,躲开白天美机的空袭。
  每夜日舰都准时炮击,美国陆战队员就给它们起了个“东京特快”的外号。
  陆战队员白天不断遭日军骚扰,夜晚又被炮击弄得彻夜不宁,终日惶恐不安。
  加上睡眠不足、营养不良和蚊虫叮咬,疟疾、痢疾等开始流行,官兵们个个面黄肌瘦,弱不禁风。
  再说日军。
  百武晴吉见田中海军中将被迫返航,白天难以接近瓜岛,就派川口少将率6000人乘“东京特快”分批上岛。
  川口鉴于一木失败的教训,决定避实击虚,在一木登陆的塔依伏角上岸,但不直接向西进攻机场而是向南迂回,穿过人迹罕至的热带原始雨林,前出至亨德森机场南部,出其不意,夺取一座俯视亨德森机场的陡峭山岭。
  然后居高临下,顺势占领机场。
  川口的设想比一木高一筹,但他大大低估了在热带雨林中的行军难度。
  川口率领的精兵在沼泽、灌木丛里饱受蜇人的昆虫和吸血水蛭的折磨,加上疾病流行,粮食耗尽,很快被弄得疲惫不堪。
  美军却在范弗德里特的激励下,鼓起斗志,挖沟筑垒,以逸待劳,静候日军。
  9月12日黄昏,饥肠辘辘的日军终于钻出密林,接近那座俯视机场的山岭。
  是夜,一枚信号弹腾空而起,黑暗中四处响起日兵的狂叫声。
  第一批日军边扔烟幕弹,边用英语喊:“毒气进攻!毒气进攻!陆战队,你们死吧!”一边往山顶爬。
  山上有美国守军400人,有些人见浓烟四起,又听到日兵狂吠,真以为是毒气袭击,吓得扭头就跑,一些阵地落入日军之手。
  美国指挥官是“红迈克”埃德森上校。
  他亲临火线督战,见两名陆战队员仓惶后退,气得怒发冲冠,伸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