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二战全景纪实 >

第117部分

二战全景纪实-第117部分

小说: 二战全景纪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珍珠港大劫(6)
  就在同一时刻,罗斯福总统在白宫召开内阁会议。会上,总统首先指出:今天的会议是从1861年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内阁会议。接着,他宣读了他准备亲自交给国会的咨文。内阁会议大约开了45分钟便散会了。接着,罗斯福总统又同国会多数党和少数党的领袖们召开了一个会议,会议时间持续了两个小时
  以上。
  美海军主舰官兵观看美俄克拉何马号舰被击伤沉没。
  第二天,参众两院根据总统的建议,举行紧急会议。正午刚过,参众两院的全体议员们就鱼贯进入众议院大厅。众议院议长萨姆·雷朋敲槌请场内肃静,接着便高声呼喊:“美利坚合众国总统!”这时,总统进入会场,翻开一个黑皮记事本,开始宣读:“昨天,1941年12月7日(美国时间)——一个将永远负着耻辱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突然遭到日本帝国海空部队的蓄意进攻……”
  这篇讲话历时几分钟,频频为掌声所打断。最后总统说:“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无端和懦怯地发动进攻开始,合众国与日本帝国之间就已存在着战争状态。”罗斯福总统在如雷的掌声、欢呼声和激动的喊叫声中合上了记事本。从此,美国正式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12月8日,英国也宣布同日本处于战争状态。9日,中国国民党政府在中日战争已进行了4年之后正式对日本宣战。接着,对日本宣战的还有戴高乐的“自由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二十多个国家。
  从此,太平洋战争全面展开。
  21。横扫东南亚(1)
  南云中将率舰东进偷袭,珍珠港上空硝烟滚滚之际,正是日军铁蹄急速南下践踏之时。日军统帅部将南下作战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迅速攻占菲律宾与马来亚;二是进军荷属东印度,实施爪哇作战;三是巩固占领地区,相机进行缅甸作战。
  12月8日这一天,日军同时对泰国、马来亚、菲律宾、关岛、威克岛、吉尔伯特岛以及香港发动了进攻。
  在东南亚,日军进攻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泰国。它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西北与缅甸接壤,南临马来亚,是日本侵略者早已觊觎的前进基地。当强大的日本军队集结在边境的时候,泰国政府认为对日军进行抵抗是毫无希望的。于是,泰国政府向伦敦和华盛顿发出了救援的呼吁,希望他们提供武器,包括飞机和弹药。但是,英美两国均表示无力提供。
  1941年11月24日,东条首相曾授权南方司令寺内寿一大将,就日军进入泰国的一切军事问题同泰国当局进行谈判,可是遭到泰国政府的拒绝。12月7日,日本驻曼谷大使坪上贞二警告泰国政府,不论谈判结果如何,日军都将按计划进入泰国。当时泰国总理不在曼谷,他的同僚们不顾日本大使的警告,仍然表示不愿接受日方的要求。结果,日本军队果然开始行动了。12月8日早晨,日本第15军从印度支那南部越过泰国东部边界。9日天亮时,先遣部队就进入了曼谷。另一支从海上进发的日军,也于8日黎明在曼谷附近登陆。
  在强大的日军进攻面前,泰国政府被迫同意了日方的要求。12月21日,双方签订了同盟条约。条约中规定,双方相互尊重主权和独立,任何一方一旦与第三国之间发生冲突时,另一方应给予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的全面援助。这样,日本帝国主义就把泰国绑到它的战车上,给泰国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马来亚战役是日军侵占南洋各地的最重要战役之一。担任陆上作战的是山下奉文中将指挥的日军劲旅——第25军。该军的编制,原以4个师团为基干。当对马来亚进攻开始时,则有第5、第18、近卫共3个师团以及陆海军飞机600架。
  山下奉文中将的作战计划是:12月8日天未明,以主力在新阔拉、一部在巴他亚及阔他巴尔同时奇袭登陆。当登陆成功后,登陆部队在空军支援下,掩护后续部队上岸。第一批登陆部队为第5师团、18师团一部。山下将军随第一批登陆部队先头上岸。
  8日凌晨,日军第5师团一部在泰国最南端的宋卡、北大年两处突袭登陆;第18师团一部在马来亚的哥打巴鲁突袭登陆。第5师团上陆后,几乎没有遇到抵抗,进展比较顺利;在哥打巴鲁,日军第18师团遭到了英军的顽强抵抗,并一度使日军陷入苦战。
  就在同一天,英国远东舰队司令菲利普斯中将获知日军进攻后,立即召开了紧急作战会议,并决心亲自率领舰队进行反击。
  第二天,菲利普斯中将率领由两艘大型战列舰和四艘驱逐舰组成的特混舰队,开出新加坡,准备去截击日军的运兵船。10日正午时分,“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战列舰在关丹以东约40英里的海面上被日军飞机发现。接着日军的轰炸机、鱼雷机进行轮番攻击。英军舰队主力“威尔士亲王”号配有175门高射炮,每分钟能发射6万发炮弹,但也未能阻止住日军鱼雷机的准确俯冲。
  12时23分,26500吨的“反击”号被鱼雷击中沉没。下午1时20分,被称为“皇家海军不沉之舰”的“威尔士亲王”号遭到同样的命运。舰队司令菲利普斯中将连同870名官兵一起丧命,而日军只损失3架飞机。
  英国远东舰队的溃灭给英军冲击很大。第二天,新加坡的报纸刊登了加黑框的“威尔士亲王”号的照片,表示哀悼。
  丘吉尔首相听到海军大臣的汇报之后,异常悲哀,叹息“从来没有遭受过这样大的打击”。英国参谋总长布鲁克将军在日记中对这次巨大的损失作了如下的总结:“这意味着,从非洲往东经过印度洋和太平洋至美洲,我们已经失去了制海权。”
  同时,这次海战与袭击珍珠港一起,对后来的海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为它宣告了以战列舰为主的由大舰巨炮独霸海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海战的胜利,使日军顺利地在马来亚建立了空军基地,掌握了制空权,并有力地支援了陆军作战。日军在空中优势的掩护下,沿着马来半岛,迅速由北向南推进。山下奉文中将指挥的第25军,一口气便控制了马来半岛南部。这时,山下奉文中将仍对部下的战绩不太满意。于是,他把第5师团布置在大路,近卫师团布置在西海岸,采取与从东岸南下的第18师团相互呼应、加速追击的战法。这种战法被山下称为“电钻战”。
  1月11日,日军第5师团冲进了吉隆坡。1月30日,马来半岛东西两岸的英军都撤退到半岛南端。31日,英军全都退守新加坡。这样,日军就在短短的54天之内全部占领了马来亚。山下奉文中将也因此得到一个“马来之虎”的绰号。
  1942年2月8日,山下经过几天充分准备,终于下达了进攻新加坡的命令。这天夜间,日军第5师团、第18师团同时开始渡河,并在河岸上与英军展开激战。9日,日军进入天轧飞机场。9日夜,从水道桥两侧的克兰基河附近,近卫师团也登陆成功。至此,第25军的近卫师团从北面,第5师团从西面,第18师团在第5师团的右翼沿着南岸,从三方面向岛中央攻过来。
  21。横扫东南亚(2)
  10日,山下的部队已经挺进到布基帖马高地。该高地为新加坡最高的高地,如果被占领,足以置全岛于死地。英军司令帕西巴尔将军决心在此与日军一拚到底。
  训练有素的日本精锐部队以英美为敌,真可谓棋逢对手。
  布基帖马高地的激战,包括白刃战一直继续到第二天。近卫师团好不容易从水源地东侧斜着迫进高地,总算攻下了布基帖马高地,可是第25军也遭到了重创。
  2月15日,在日军强大的攻势下,帕西巴尔将军在缺水、炮弹不足的情况下,被迫无条件投降。
  在这次战役中,日英双方各死伤1万人。英守军138708人中,被俘人员达10万人。这样,英国苦心经营了二十年的“东方直布罗陀”、世界著名的第四大军港新加坡,陷入了日军之手,印度洋的门户就此打开了。
  这一胜利,是日军有史以来最大的陆地胜利。在日本国内,东条英机政府得意地宣布,每家每户都发啤酒两瓶、赤豆一包、酒三瓶。顷刻间,“山下奉文”的名字传遍了整个日本。就连德国陆军军官学校的战史教科书上,也加上了马来亚作战的一段。
  正当马来海面突起战端之际,从本土列岛呈扇形南下入侵的日军如决堤之水,势不可挡地涌向千岛之国菲律宾。
  在菲律宾群岛,美国远东司令麦克阿瑟上将有兵力约13万人。其中美军近2万人,菲军11万余人,战舰45艘,飞机200余架。
  担任入侵菲律宾的日军指挥官是本间雅晴中将,他曾是一位业余剧作家。其主力部队是陆军第14军,下辖2个师团,1个旅团。支援作战的部队是海军第3舰队和第11航空舰队及陆军第5飞行集团,共拥有各种类型的作战舰只43艘、飞机500余架。
  12月8日,日军飞机连续对马尼拉附近美军的克拉克空军基地进行了狂轰滥炸,将机场上整齐的18架B—17飞机以及55架P—40式飞机炸得支离破碎。短短的数分钟,100余架美机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击毁了。
  连续三天的空袭,日军基本上摧毁了麦克阿瑟的空军,美军亚洲舰队不得不仓皇南下逃往爪哇海。与此同时,日军于12月10日、11日、12日分别在阿帕里、维甘和黎牙实比登陆,占领前进机场,向马尼拉方向挺进。缺乏训练的美菲联军根本挡不住日军的进攻。12月22日,这是宣布恢复麦克阿瑟四星上将军衔的日子。他惊讶地意识到,无论美国的亚洲舰队,还是缺乏训练的美菲军队,都不能挽救菲律宾。于是,麦克阿瑟紧急要求马歇尔将军,要海军运来更多的军队和飞机。当这个要求没有得到回答时,他连续发出警告:“除非援军到达,否则整个西太平洋将会陷落。”“胆怯苟安是不能战胜像日本这样气焰嚣张的敌人的。”但是,马歇尔将军回答说,海军认为这不可能。麦克阿瑟领到的只有已运到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飞机。
  麦克阿瑟一无空军二无海军,只好放弃拒敌于海边的如意算盘,重新捡起他的前任制定的“桔色行动计划”。这个计划规定,在敌人登陆行动阻挡不住时,美菲军队可撤到马尼拉视界之内的巴丹半岛。
  12月24日,日军第16军1万余人兵分三路朝马尼拉挺进。与此相反,美军车辆从四面八方涌向巴丹。从马尼拉出城的三号公路上挤满了卡车、拖着155毫米炮的牵引车、装载着海军军用枪炮的卡车以及大小轿车、牛车等。抢在本间部队到来之前惊慌逃难的老百姓,成群地涌向巴丹,有的步行,有的乘坐汽车或马车。
  12月26日,麦克阿瑟宣布,马尼拉为不设防城市。1942年1月2日,本间中将的部队以两路纵队进入马尼拉,庆祝了元旦。
  巴丹半岛是一个只有25英里长、20英里宽的小半岛。麦克阿瑟将8万美菲军集中在这里,准备同日军展开持久战。
  1月10日,本间中将指挥军队开始进攻巴丹。日军原以为,巴丹半岛最多只有25万名美菲军,炮声一响,他们一定会拔脚就跑。可是,战斗打响之后,美菲军不但没有“拔脚就跑”,反而向被惊雷般的炮火轰散了的日军猛扑过去,只用了4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