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神箭传说 >

第525部分

神箭传说-第525部分

小说: 神箭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还是那迟迟不出现的天大好事。
  “刚才所有百夫长都去了平东将军府,当着三百多号人,平东将军亲口说了。”张三一脸郑重其事的模样,眼见人群中已经有人忍不住要催了,这才把身子微微向前倾。神秘兮兮地说道:“所有人只要一投降,都会发给一张盖了大将军印的良民证。发给口粮盘缠,回乡之后一律以良民对待!”
  “真的吗?”“大好了!”虽然这天大的好事有点名不符实,但却足以让众人欢呼了。干了这造反的事儿,谁都知道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就算不被砍头,恐怕也要罚去做劳役了。虽然之前也听过流传于军营中那些关于朝廷宽赦的事情。但并没有多少人敢相信,仅做为平时闲聊的谈资罢了。不过现在听到张三亲口说出,知道自己竟然完全没事,而且还要发口粮盘缠回去继续当良民,众人虽不至于深信不疑,但已觉喜从天降了。
  “不仅如此。”张三倒也极会抓住众人的心理,待到众人再度平静下来时,语不惊人死不休地说道:“每一个人,你你你你,所有地人。回乡之后都可以凭着良民证,分到。三亩地!每人,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张三挨个挨个地指着,似乎已经把地分到他们手中了一般。
  “你没骗我们吧?”
  “三哥,你可不能拿我们穷开心啊!”
  “有这么好的事吗?”
  ……
  若说之前的消息还能让人相信个八九分,现在这个消息便几乎让所有人难以置信了。虽然是无奈被逼,但毕竟是跟着干了造反的事儿,怎么说也是犯罪啊!这不仅不处罚,还要奖励?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儿!
  “要是我张三胡编了一个字,管教我天打雷劈,不得好死!”张三站了起来,抬手指天,信誓旦旦地说道。
  众人一阵沉默。
  土地,是百姓的命根子。但是他们之中,几乎没有一个还拥有自己地土地,哪怕是一亩薄田。陈氏本来就是获得了世家支持下才得了江山,是以对于百余年来豪门世族的土地兼并完全予以默认。大陈立国之后,虽然皇族与世家争斗不断,但豪门世族仍然牢牢的把持着大权。一个家族衰落之后,另一个家族便随即崛起。百姓的天空永远被豪门世族所遮盖,天空不断在变换,但生活却永远没有好转。
  三百余年的不断兼并之下,整个大陈到底有多少土地被豪门世族圈占,这恐怕连朝廷也不完全清楚。而最近十几年连连的战争与灾害,更令土地兼并的速度成倍的增长,即使是自力开垦的土地,也无不落入其手。除了少数州县的少数百姓还能拥有田地外,绝大多数人都沦为了豪门世族地佃农,终年的辛勤劳作根本换不回一年地温饱。
  一人三亩是个什么概念?就算朝廷抽去五成的收成,勤劳耕耘之下却已能换来往日不敢想像的生活。对于数百年来都处于绝望中的百姓来说,这样的日子根本就不是他们敢期盼与奢望的。能够勉强保住一家人不饿死,已经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完美生活了。
  “这,这不会是真的吧。”一名士兵吃力的吐出这几个字,抬起来的手竟不住的发抖。看到张三那始终如一的严肃神情,众人心中不由升起一丝希望,虽然仍然有些难以置信,但一股难以抑制的激动与震颤狂涌而来。心中顿时翻起滔天巨浪。
  张三并没有说话,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个时候言语地力
  无法表达,反而是这个简单的动作更能让人确信。因几乎站立不稳时,韩亮青也是如此向他们作答地,相信自己此刻的眼中,也闪烁着与他一样难以抑制的光芒。
  “苍天啊,您终于开眼了!”一个年长一点的士兵跪在地上。竟然泪流满面。再没有任何人可以保持平静,在场的七十四个人,包括张三和一直在墙外默默倾听着的一名韩亮青地亲兵,眼眶中都饱含着泪光,望着那初升的红日,哆嗦着嘴唇,语无伦次地说着连自己也不清楚的话语。
  “还有!”张三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激动,毕竟是之前已经激动过一回了,虽然仍无法制止那在眼睛着转溜着的泪水,但神色却已渐复正常。“之前我所说的。还有现在我所说的,只要大家去跟没有投降的兄弟说一遍。只要说动一人来投,将来便可多得一亩地。说动十人便是十亩,说动百人便是百亩,没有上限!有道是无功不受禄,我们凭白受了朝廷这么大的好处,已经过意不去了。就算没有这个奖励,我们也要全力帮助其他的兄弟早日脱离苦海,大家说应不应该呀!”
  “应该!”没有丝毫地犹豫,所有人都坚定无比的吼出了自己最大地声音。
  “而且朝廷说了,大家回去后,农具、种子,无需任何担保就可以向朝廷賖购,五年后再还!到时还还不起的,朝廷就白送给你了!还有!”张三也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了,不过却并没有忘了之前韩亮青的嘱托。激动的声音清晰地传入众人的耳中:“两年之内不用咱们交任何赋税,再后三年也是十抽一。要让咱们每个百姓都能吃得饱饭,穿得暖衣!”
  令人震惊地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令所有人都激动得无法言语。与此同时,这一幕不断在高塘镇的各个地方重演着,欢呼与呜咽之声透过那已被拆平的寨墙,传得老远老远。
  立在墙外的那名正统营亲兵拭去脸上的泪水,拿出一块木炭,在张三的名字下重重的写下一个“甲”之后,迅速奔向了平东将军府。
  日正当空,平东将军府
  “十七个甲等,六十四个乙等,一百四十五个丙等,其余皆是丁等。”随军参谋大声的念着刚刚统计并核实完备的数据,微微有些皱眉,似乎对这样的结果并不太满意。
  “清符,已经不错了。”韩亮青感慨万分地看着这个一直跟随着自己的心腹谋士,叹道:“人才难得,派人去把获得甲等和乙等地人请来。丁等各部暂时留下,稍后再作补救便是。所有甲等与乙等部众,晚些时候让入选的人带着分两部派往赤水镇与零口镇;至于其余的人,按原来的计划出武关转道南阳。”
  “属下所虑并不是这个。”文清符略有些忧虑地说道:“大将军所做出之承诺令属下也为之动容,可是……真的能办到吗?朝廷,会允许吗?”相比于韩亮青,文清符更是籍籍无名,不过这多年来一直替韩亮青出谋划策,对于朝中情形虽不至了如指掌,却也知道不少。当今天凌晨韩亮青一脸激动的找到他说出此策时,他便立即生出了这份担忧。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次虽然不少世家大族跟着三家叛乱,但依照数百年来的不变规律,这些世家的财富,必然会落入因拥护朝廷而新崛起的家族手中。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也为了给有拥护之功的人一个交待,朝廷几乎没有理由不这么做。但杨诚这样做,虽然也是为了平叛,但却同时得罪了皇族与那些拥护朝廷的世家甚至庶族!他们,会允许自己的利益被这些向来视为草芥的贫民瓜分掉吗?
  韩亮青心中又何曾没有这番忧虑。当初他所设想的,仅仅只有良民证和免除两年赋税这一项,在他看来,这样的条件已经足够丰厚了,足可以驱动士气低而极为厌战的叛军士兵,为三家的土崩瓦解施以致命一击。哪料到杨诚竟然来了个锦上添花,不,与杨诚那些许诺相比,他的见解根本就黯然无光,什么也算不上。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杨诚当时所说的话犹如在耳,令得韩亮青心生仰视之感。这十个字说起来是多么容易,但有史以来,又有几次这样的盛世呢?三皇五帝不可寻,上古时代的美好生活或许只能存于遐想。但现在,这或许真的会变成现实了,而且自己竟然有幸目睹甚至参与其中,光是想想,韩亮青便觉心中激动不已了。
  “照此执行吧。”内心深处,韩亮青小心的控制着心中那股莫名的激动,虽然知道杨诚这一举措必会遭到重重阻力,但却异常期待着它的实现。“不论大将军此策能否成功,我都要为天下苍生铭谢此举无量之功德。”遥望着杨诚此时的方向,韩亮青深深一拜。
  第七卷 第一百章 关洛争雄·六十四
  诚步履沉重地走进因战乱而空无一人的丰原村,望着断壁久久不语。初入关中时,虽然也见过一些破落的村镇,但那里为祸的叛军只有顾凯锋的兖州军,范围也仅在武关至蓝田间。待得叛军大举进入潼关,围城十日之后,虽然一举破敌,收复外城驱逐叛军。但这关中大地却在这六十万叛军的蹂躏下,再不堪忍睹。
  从长安出来直到这里,也不过短短四天,但沿途所历十余个村镇,竟然皆是尸横遍野、破败不堪,再没有一丝生机。从各路大军所报回来的消息看,叛军围城这十日间,整个关中西至眉城,东到华阴,几乎都是这番景象。虽然前番也有不少百姓随着皇帝的车驾西行避祸,但安宁了数百年的关中地区,人口不断增长之下已有近两百万之众,真正西行而去的恐怕还不到半数。算上长安外城中死于乱兵之中的百姓,这次关中因战火而死亡的百姓也至少有三四十万之巨,至于背井离乡之人,则更是数不胜数了。
  兵锋之祸竟如此之巨!十年征北之战,对于百姓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他并非不知,甚至迫于将官的命令,连他也不敢承认自己的手上就没有沾着无辜百姓的鲜血,虽然那是北方异族的百姓。但是这却一场完全有别于征北之战的战争,这是一场同族之前的争权斗争,但百姓的遭遇却并没有丝毫的变化,这就让他颇有些难以接受了。要知道即使是当初起兵做乱地谢明伦。也只是将饥民赶出,而并没有赶尽杀绝啊。
  有些时候激愤之下杨诚甚至生出将这六十万叛军尽数歼灭的念头。否则无法抚慰那些枉死在战火中地无辜百姓。但他也知道,这些士兵绝大多数也同样无辜,更何况战争本来就是一件容易让人为之疯狂的事情,在郑志愉以掠劫来劳军的命令下,又有多少人能保持冷静。这场战火已经给天下留下了一道深难愈合的伤口,他唯一能做的。便是尽力加以弥补,而不是把它伤得更深。
  “按约定,受到鼓动的降卒半个时辰后就会抵达零口,入黑前分批进入渭南。”看了看天色,张晋根虽不忍打断杨诚地深思,但却不得不上前低声提醒道:“大人既然决定要亲往龙岗堡主持受降,咳,也不宜太迟到达,虽然有,咳。杨开和左化龙二位将军作前哨,也需要我们去准备一下。咳咳!”
  龙岗堡距渭南不过四五里路。即使是步兵急行,也不到半个时辰便可抵达。其地势又高出渭南不少,站在其高处甚至可以一览整个渭南城的情况。要是在往日,杨诚倒还不敢如此逼近叛军的大本营,只是现在叛军军心已乱,根本无力组织大规模的反击。而且中心要地也因为缺粮的谣言而转向孟塬,渭南驻扎的叛军反而并不太多。杨诚此举一则是为就近方便接纳降卒,二来也可以镇慑渭南叛军,作出紧扼其与华阴咽喉之势,迫其速降又或者溃逃。孟塬挤得人越多,叛军便会越乱,不论对于潼关还招降,都极为有利。
  杨诚并未有离开的意思,反而扶住张晋根,看着他略有些憔悴的脸庞感激道:“这些日子真是苦了你和识文了。看看你现在,唉!偏偏你又不愿外放。我都不知道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